思芦随笔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能够思想。
个人资料
思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80年代穿越:旅行结婚

(2016-06-07 08:50:34) 下一个

前不久看到世界风情栏目中的黄山游记,触动了心中的一段旧绪。凭着记忆,写下32年前的南游印象。

1983年4月我和太太结婚。到民政局领了结婚证,和家人吃了一顿婚宴后,就乘夜车南下。当时旅行结婚还是件新鲜事。那时的旅行社是专为外国人和华侨服务的,互联网也没有出现,所以我们的旅行除了一个纸上的计划,一点准备都没有。旅馆到目的地再找,车票在当地车站现买。真正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也不能说一点准备都没有。首先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否则旅馆也不让住,还可能让警察当盲流抓起来。还要带上结婚证,才不会被警察查夜当流氓抓起来。另外要带上全国通用粮票,否则有钱也吃不上饭。当时的照相机大多是海鸥120。我母亲刚去日本访问,带回来一个傻瓜相机,为了照合影,我一路背着三脚架。旅行中很多游客仰慕我们的“高级设备”,把我们当作专业摄影记者。

在网上找到的当时的旅游介绍信样本。

全国通用粮票。

我们的主要目的地就是黄山。那时黄山还不通火车,更没有机场。我们的计划是乘夜车到南京,然后乘长途车去黄山,再乘长途车到杭州。从杭州乘夜航船到苏州、再到无锡,然后乘火车到上海,最后乘夜车回北京。乘夜车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没有转正。每月工资46元,只能买硬座票。仗着年轻,可以有这种省时间省钱的玩法。

车厢里空气不好,有点热。可是打开车窗,就是浓烈的煤烟味。一直半睡半醒。车过德州时,有小贩在车窗下卖德州扒鸡。买了一只,肉很烂且入味,很好吃。

在南京的住宿方案是住在我哥家。他和我嫂子暂时去他岳父家住两天。80年代中国人的旅游住宿方式大多是用这种投亲靠友的方式解决。晚饭在哥哥家品尝南京的当季菜蔬,有小红萝卜炖排骨和鸡毛菜。鲜嫩好吃赞不绝口。

第二天到中山陵、灵谷寺等地游玩。路上看见南京街道两边高大的梧桐树,夏日一定非常荫凉。中山陵雄伟高大,灵谷寺松柏森森。我们在公园坐地午餐,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米糕,喝的是军用水壶中的凉开水。

太太是北京人,第一次见棕榈树,又惊又喜。我常驻南方,棕榈树常见。套用了於梨华的小说名字,戏道“初见棕榈,又见棕榈”。一语成谶,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后来我们双双赴美留学。太太看见许多从未见过的南方植物,不断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凭着积累的知识,我能答出十之八九。个别不知道的,也能胡诌一个怪名,以博一笑。此行太太认识了不少南方的植物:杜鹃、香樟、桂花、樱花等等。

下午去了玄武湖、莫愁湖和长江大桥。晚上去哥哥岳父家吃饭。他岳父和我父亲是大学同学。一家人接待很热情。

第三天临时决定乘火车去镇江。在镇江火车站买了镇江名产蟹黄包。蟹味很浓,非常好吃。到长江边,参观焦山、北固山、金山。焦山定慧寺前有海不扬波题壁,意为海不扬波则圣人出。别峰庵是郑板桥读书处。走到这里,正觉人困马乏,于是在室内的躺椅小憩。正如辛弃疾词中所道:“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甚长被、游人占却。” 壮观亭里,邂逅一群手提录音机,腕戴手表的现代和尚。让人感叹物是人非。

因为中学课本里的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对北固山久闻其名,今天终于登临。却发现这里的古迹多和三国有关。三国文化已经世俗化,所谓古迹多是半真半假。到金山寺,天色已晚,寺庙大门已关。不甘心,我们敲门求进。对来应门的和尚婉言央求,获准入内去欣赏天下第一泉。这是茶圣陆羽品封的泉水。由于太晚,我们错过了沏茶品尝的机会,后来到无锡天下第二泉去弥补。

次日乘长途车到黄山。一路盘山绕水。山青水碧,景色优美。到黄山脚下时,天色已晚,先到旅馆登记处,被告知所有旅馆都客满。正在山穷水尽之时,看见旁边有黄山邮电局,有一个年轻人,穿着邮电的绿制服,面色颇善。那时我在北邮当教师。于是一边递上工作证,同时递上一根行前特地准备的中华烟。套近乎说,我们一个系统的,帮帮忙。年轻人写了张纸条,让我们到观瀑楼找服务员。于是我们住进了当时黄山最高级的宾馆。那时观瀑楼只招待外宾和华侨,邓小平游黄山也住在这里。一晚上十块钱,虽然是一个小房间,但被褥干净,还有热水洗澡。宾馆小楼坐落在茶花之中,右观人字瀑,左晀桃花峰,俯瞰温泉。

当年的黄山门票,另一面是黄山地图。

当年的黄山观瀑楼宾馆。

安置妥当,就去找饭。那时黄山已有个体饭馆。我们找了一家看起来不错的。点了一个春笋肉丝和一盘青菜。太太第一次吃到鲜笋,觉得味道鲜美异常。她以前从来不吃肥肉,但是这盘菜里的肥肉也觉得好吃。

吃完晚饭,在溪边玩了一会儿水。就回宾馆了。不会用宾馆的淋浴,弄得浴室满地水湿。入夜后,雨打竹林,瀑击山岩。瀑声松涛,催人入梦,一解连日旅途劳顿。次日久雨乍停,我们先在山下游览了水势很大的的人字瀑和百丈泉。把行李暂存在山下,只背了一个军挎,一只水壶,开始爬山。在慈光阁买黄山门票一元钱,又一毛钱买了根竹竿当拐棍。春天的山荫道上,杜鹃花灿烂如火。我们穿着解放鞋爬山,自诩“竹仗胶鞋轻胜马”。看见香港来的学生,穿着庞大的鞋子爬山,心想他们也不嫌沉。后来才知道那是旅游鞋,爬山很便利。

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而且是四绝之中唯一可遇不可求的。必需在久雨初晴之后,才能遇到。如果水气太大,就成了雾,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在青鸾峰初见云海。一片白茫茫云海在脚下涌动,只有几座青峰露在云海之上。云海瞬息万变,时而浮云蔽日,时而云开山现,令人目不暇接。鲫鱼背是通往天都峰的一条险路。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天晴时过客莫不胆战心惊。我们走鲫鱼背时,云海隐藏了脚下的万丈悬崖,我们踏云含笑而过,如履平地。刚登上天都峰,云海复现。据下山游客说,他们在峰顶等了一个多小时,雾还没散。只好怏怏而返。我们真好运气。

爬向玉屏楼时,大雾又起。太太又饿又累,完全走不动了。我翻翻书包,只找到一个皮蛋。太太吃下,有了一些力气。终于爬上了玉屏楼。玉屏楼的住宿,只剩下了男女宿舍,还是上下铺。在呼噜声中,脚臭味下,居然还睡得挺香。

早晨,大雾散去。我们在玉屏楼第三次看见云海。云海轻柔地膨胀着,把一簇簇山峰吞没。眼前是一片冰清玉洁的世界。望着这浩荡无际的云海,我们忘却了尘世,忘却了一切俗念,飘飘欲仙,几乎忍不住要投入这云海的怀抱之中。

莲花峰是黄山的主峰。登上莲花峰时,大雾正浓。四顾茫茫。心中不甘,我们坐等雾散。峰顶只可容十余人,有人不耐久等,开始下山。突然,太太大叫,雾散了。果然,前面的山峰慢慢从雾中显示出来。在黄山主峰等到云海,这比不期而遇,更有一番乐趣。云海变幻急剧,片刻后奔涌退去。眼前顿觉开阔,呈现出一派千山竞秀,万壑争流的苍郁景色。

排云亭也是看云海和日落晚霞的好地方,我们三上排云亭,终于等到了雾散天开,第五次看到了云海。

在北海的住宿是独立的小木屋。送开水的服务员是当地人,胖呼呼的很好玩。我们叫她石榴,那是当时流行的电影“唐伯虎三笑点秋香”里的胖丫环的名字。

第三天大雾不散。半天之内,我们四上清凉台,始终未看到日出和云海。但雾里看黄山,似真似幻。始信峰、梦笔生花在雾中,若有若无、浓淡相宜,别有一番意趣。中午从白鹅岭下山,一路许多景致。我们逢景必看,游山戏水;贪恋山景,误了赶路。到云谷寺时,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已经走了。于是我们走了15里路到温泉。天色已晚,路上只有我们,半是兴致,半为壮胆,一路上高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到了温泉,旅馆都客满。正好有农家在揽客,跟随到农舍夜宿。那家村民把儿子结婚的房子用来当客店。屋正中摆一张大床,挂着蚊帐。被褥还比较干净。但屋子里有一股南方黄梅天特有的霉味。村民先招待我们吃了农家饭。饭后我们去洗了温泉。回到农家,特蒙夫人批准,点了一颗烟,驱除味道。回来后,写了一首《忆江南》纪黄山一游。

江南梦,

最梦是黄山。

云海几度枕边生,

游魂何曾岩上还。

醒犹惊瀑寒。

次日,去汤口镇乘长途车去杭州。在杭州我们住在我父亲的同学家。老两口非常和蔼,给我们准备了舒适的屋子,每天把丰盛的晚饭做好等我们。

四月的西湖,岸柳如烟,春花似火。我们用带来的唯一一卷彩色胶卷照相。杭州第一天我们去了西湖、灵隐、岳坟、保俶塔、黄龙洞。杭州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队身穿小蓝褂、背着小黄包、头插小红花的农妇,这是附近农村到灵隐寺进香的香客。灵隐寺内更是香烟缭绕,让人不相信这里是现代社会。从黄龙洞下山时,天色已黑。山道上没有灯,只有我们两人。我心里非常紧张,但怕太太害怕,外表不能流露。只有快步下山。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高大影子。我的心几乎要跳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已经到了和西湖边大街交接的路口,大街的路灯把路上行人的影子投射在山路上。

中午在楼外楼吃饭,点了西湖醋鱼。一条整鱼汆汤做的,味道很好,可惜端上来就是凉的。服务员态度也差,于是在意见簿上提了条意见。

第二天到虎跑、龙井。在虎跑用泉水沏龙井茶。发现虎跑水确实能浮起硬币。从龙井沿九溪十八涧而下,走到六和塔。一路上十分有趣。两面青山夹着一条曲折的溪水。新茶喷绿,杜鹃吐红。景自天然,归真反朴。尽去雕琢之气,而得野趣之乐。

从六和塔走到南山公墓,找到我爷爷的墓碑,把一路採的杜鹃花献在墓碑前。离开时,天色已晚。暮色中的墓地氛围让人发怵。我们赶紧离开,赶上最后一班车,回到市里。

杭州开往苏州的运河船在武林门码头出发。一舱四人,床上只有一个枕头和一个草席。傍晚出发,第二天早晨到苏州。暮色下的运河风光也很迷人。

苏州旅馆介绍处推荐给我们的旅馆,也是男女宿舍。放下行李,我们就去游览虎丘、西园、留园、寒山寺、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和北寺塔。观前街有很多卖小吃的,太太在这里买了青团吃,非常喜欢。中午在松鹤楼吃饭。松鼠桂鱼当时价钱是7-8元。我们觉得太贵没有点,点了碧螺虾仁和响油鳝糊。想要啤酒,服务员说卖完了。邻桌是俩当兵的,其中一个北京口音。他们点了一桌菜,包括松鼠桂鱼。北京兵说正好他们啤酒要多了,喝不了。把还没动的一升啤酒让给我们。陌路遇同乡,倍感亲切。过分客气就俗了,我们接受了啤酒,大家同饮。

当年的苏州园林门票。

从苏州乘火车到无锡。车站的旅馆介绍处说所有旅店客满。只有站前旅店还有房间,但必须参加宜兴的张公洞、善卷洞一日游才能入住。无可奈何,我们就买了一日游票。这家旅店就在火车站旁。我们的房间还不小。有公共浴池。

被绑架一游的宜兴二洞,除了五颜六色的灯光热闹但俗气,并没觉得很有意思。

在无锡我们去了鼋头渚、蠡园、锡惠公园和梅园、在鼋头渚吃太湖银鱼,在天下第二泉品新茶。发现第二泉的水也能把硬币浮起来。有一首词写我们的太湖之行。

登鼋渚,阅太湖。

值春雨初歇,山色如洗;水光澄澈。

一碧万顷,直泻千里。

览湖山之胜。

游目骋怀,胸臆顿开。

乘火车到上海。晚上住我舅舅家。逛南京路、外滩、豫园、城隍庙。中饭去新雅粤菜馆。一个老服务员服务非常周到,为我们拉椅入座。北京当时鲜有此举,于是印象深刻。老服务员并帮助我们点菜,推荐了本店名菜蚝油牛肉和蛋白虾仁,味道极好。

又去乘双体游船,从外滩沿黄浦江而下,至吴淞口。只见长江烟波滚滚,横无际涯,广如大海。江上巨轮斩浪,小船逐波。与镇江一带所见长江风光迥异。

上海是我们蜜月之旅的最后一站。虽然游兴未尽,也只得登火车,听汽笛长鸣,返程回京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adamgump 回复 悄悄话 文笔好,内容新鲜。您的记忆真好,一切都像写昨天发生得事儿一样。
红石榴花 回复 悄悄话 八十年代旅行结婚的确实是新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