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80)
2021 (49)
2022 (69)
莫言欲答国中事,名利前头不敢言—评不敢言的莫言
对莫言的诺奖之行,冷眼旁观的感觉是:肉头肉脑的莫言,犹如火中的一团烤肉,左右支绌,动辄得咎。滋味大不好受!
据报道,主持人涉及刘晓波时说中国有许多作家被监禁,莫言否认有许多作者被囚禁的说法。莫言谈及中国许多被监禁的作家时,“不要以为所有作家就都是好人,作家里面也有坏人,作家也可以杀人,也可以有小偷。具体被囚禁的原因可能很复杂。”
当问到中国的言论审查时,莫言又重复了记者会上曾经作过的比喻,说自己去西方国家使馆申请签证,也受到审查。他还用在机场过安检受搜查的例子说,检查无所不在,言论审查也是如此。莫言称反感所有的审查,但完全的自由并不存在,中国有书报检查,西方也有。
莫言所说固然无错,但在这个场合强调,效果就是为中国的检查制度辩护。就像人们在网络上批评中国的官场腐败时,五毛就会出场说:“西方也有腐败。”莫言此时此言,也就是一个五毛的水平。
为莫言计,此行答记者问,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
1.外交部发言人式:冠冕堂皇,理屈但气壮。但与诺奖民间身份不符,所以不妥。
2.完全回避:顾左右而言他,虽然不令人满意,但能被谅解。
3.实话实说:莫言的作品中,有相当的反体制成份。莫言在外国记者采访时说过,自从六四事件以后,就再不相信中共。在莫言得知获诺奖之际,也失言说过希望刘晓波获释。莫言此行,如果能直抒胸臆。以他的身份和影响,当不至于回国获罪。而又能博得世界刮目相看,夸莫言还是一条汉子。
4.委婉的辩护:小心翼翼地和官方立场保持一致。这就是莫言采取的策略。此乃最下策。和官方滚到一起去,民间的,非政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外衣就被剥掉了。相信中国官方也不希望如此。一言而蔽之,肉!和他的外观形象倒是颇为一致。
莫言不敢言,怕的是什么?显然不是牢狱之灾,杀身之祸,而是怕失去他现在的官位和名利。唐朱庆馀《宫词》有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宫女心事不敢言,怕的是鹦鹉学舌,宫中罗网密布。古句今用:莫言答问国中事,名利前头不敢言。
极为同意。诺奖委员会拔高了莫言,而莫言实际达不到这个高度,却要勉强就这个高度,因而对诺奖委员会和莫言本人都造成了尴尬和难受。
》莫先生是被诺奖评委会给坑了. 可以比较一下颁奖词的全文和经新华社处理的"洁本". 要是颁奖词先让莫先生和组织过目的话, 莫先生会辞了这奖都不一定.
我还不屑骂莫言,顶多就是不敬。不像你,毕恭毕敬。
了解中国真实历史的人, 都能读懂莫言的作品. 拥有人类普遍良知的人, 都会为此黯然神伤.
莫先生所在的体制, 却善於制造分裂的人格, 或者压制人的良知.
也许莫先生声称自己在创作中敢於大胆妄为, 在生活中却谨小慎微, 就是对自己行为的间接解释吧!
诺奖委员会真正理解莫言。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催生《酒国》的就是八九。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不经意间找到具强烈象徵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却又超越这些进入一个国度,驴和猪的声音淹没人声,爱与邪恶都呈现超乎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跳出人类生存现实。他善于描述自然;也彻底了解飢饿的含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20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中国历史上反覆出现的「人吃人」证实了这种苦难。莫言笔下「吃人」象徵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慾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那样跨越禁忌尝试去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极品佳餚是烤三岁童子肉。只有男童能入膳;被忽视的女童反得以生存。这一讽刺指向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令天文数字的女婴被流产:重男轻女,女孩连被吃的资格都没有。莫言还就此话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用神话和寓言做掩饰,将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在莫言笔下没有毛时代中国的「标准人民」,而是充满活力、不惜用不道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打破被命运和政治划下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报里的快乐历史。他用夸张、滑稽模仿加上变异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对50年来的宣传进行修正,并令人信服。
在他最着名的小说《丰乳肥臀》中,从女性视角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的大飢荒,用嘲笑的笔法写革命伪科学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并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小说结尾描述的90年代新资本主义,骗子们卖化妆品致富,仍在试图用异体受精孵出凤凰。
莫言作品将一个被遗忘的农民世界生动展现人前,甚至不惜用刺鼻的气息刺激感官,既冷酷无情得教人目瞪口呆,又掺合令人愉快的无私,他笔下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仿佛通晓并善于描述形形式式人类生活,各种手工艺、冶炼、建筑、挖渠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通过他的笔尖跃然纸上。
他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当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来多数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他语言辛辣,在他描述的中国近100年的画卷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仙女,但他描述的猪圈式的生活,令人亲历其境。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人的自我和贪婪恆在。而莫言为所有小人物抱打不平,无论是日本侵华期间、毛式恐怖之下、还是今天的生产狂潮中面对不公的个体。
莫言创作出的家乡是一个美德与卑鄙残酷交战之地,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席捲?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的声音掩盖同侪。
瑞典文学院祝贺你。请你从国王手中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授奖词节选
他是个诗人 让个体升华
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
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
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
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
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
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湮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承认自己有所恐惧、只能保持沉默,难到不是一种勇气吗?
您不觉得您自相矛盾吗?别人就没有评价莫言的自由不成?
莫言的作品是作品,言论是言论。对普罗大众而言,他在摄像镜头前的表现影响更大。如果他是中宣部的官员,你看还有没有那么多人来议论他的言论。
批评和骂不是一回事吧?
依您看,如何做是为了民族的利益?
你要区别国际和民族,委婉地为言论检查,为当局囚禁作家辩护,也许是为代表国家的当局尽义务。但绝不是为了民族的利益。
为什么莫言就不能被批评?
'因为他已经讲出的一些话'不和你们同一观点么? 观点不同就骂人和否定?
眼拙,也没看出他的两重性;他笔下的批判是尽他对这个民族或国家的义务,他的回答也是如此,不是么?
你问“我们做了是么呢?”
我们只敢说“皇恩浩荡,吾皇万岁,”连批评都不敢批评。看见别人批评,也要挺身而出,保卫革命江山,永不变色。
从他为文和做人的两重性,从他不慎失言,看出他的违心。没有人逼莫言说话,批评莫言不是因为他不愿讲某些话,而是因为他已经讲出的一些话。
如果莫言保持'沉默'-按照你说的最佳选择,估计又有很多人(或许包括楼主)对他的沉默回以鄙视,侮辱,谩骂...
我上大学的时候看他的作品就被'震惊',那种感受还依然有印象,震惊于他作品中对国家历史,体制和人性在体制下的表现的深刻描述.这是十多年前了.
所以那些批评他不自由,虚假的人应该闭嘴了,那些谩骂的人在我看来则是可笑可悲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用他的笔做了他该做的事情和责任....我们做了是么呢?
如果我长成那样,没什么可介意的。至少“肉头肉脑”在中文里和“憨”沾边 。莫言除外,他并不憨。
判断是否有侮辱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主语换成自己,然后连起来读一遍,看看自己舒不舒服。
“肉头肉脑的阿留,犹如火中的一团烤肉。。。”嗯,我是觉得不舒服。
别人尝试后也许没有任何不适,那我尊重您的感觉,没有问题。:-)
不认为“肉头肉脑”是侮辱性语言。《大卫 科波菲尔》第一个中译版本译为《块肉余生记》,没有人认为是侮辱了狄更斯或大卫 科波菲尔。
视频也是报道。别假定别人没有看过。我的文风是要进步,但不是你要求的方向。至少不会乱假想。
是这样的,理解。
另外给您发了封站内信有空可以查收一下。就不占用楼主的宝地了。
当局对小人物的打压可不是对有社会地位人士的同样手段。莫先生可能偶而"小"放厥词而无大碍。换了别人,搞个劳教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者,言论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听见,小人物们在当前的条件下,喊破了嗓子也难有什么效果。
在目前对精英的期望其实是希望社会进步能更平稳顺利,不至于搞到人人高呼"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然而实际上他却荣幸地拥有官方和非官方的双重精英身份。所以相应地也少了些庸庸小市民的自由。怎么办呢?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赞同,确实是这样,这就叫“为名所累”。但他在作品中确实是承担了“义务”的。
英国的事说来话长,能产生大宪章也是因为英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中国这样“统一思想”的中央集权,贵族一直有一定的制衡能力而国王无法将他们全部被当作“乱臣贼子”处理。各国的历史条件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宣传的是小人物在关键时刻也能做大事情,不需要依赖“精英”;我们则总是盼望有个英雄人物推动历史的进程,这也是文化上的区别之一。
记得与阿留君在另外一条线上讨论过,当初英伦的地方贵族精英们主导了立宪运动,由此成就了不列颠在世界史上的一段辉煌。善良的人们一直希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们也能作出类似的历史贡献,却一直未能如愿。
莫先生可以把自己看作单纯的作家,从而无需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然而实际上他却荣幸地拥有官方和非官方的双重精英身份。所以相应地也少了些庸庸小市民的自由。怎么办呢?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呵呵,侃兄评的有趣。:-)
这个“党员标准”“诺奖标准”也是我们的思维定势之一,西方人并不这么看。因超导理论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施里弗还酒驾hit and run呢,所以莫言说的“作家不一定就高尚”是句大实话,可以扩展到各类“家”们不一定就高尚。
有个美国片子叫《英雄》,上大学的时候看的,诠释了现代西方社会中的“英雄”和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英雄”的巨大反差。
这可能就是拿举世瞩目大奖的代价吧!要是这是个茅盾奖,鲁迅奖,或是孔子奖,挑剔的人们就不会有太高的期望了。
套句传统的话,"从今后你就是党(得过诺奖)的人了,就得拿
党员(诺奖得主)的标准来要求你了!"
当然,这诺奖的标准与入党的要求大相径庭,评委会也没有规定得奖者的行为规范。
侃兄,刚刚贴了视频链接,您可以看看。您说的对,不应讳疾忌医,莫言在作品里把这些“疾”表现得非常充分;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要求人“高大全”,白璧微瑕就使劲批判,“狠批私字一闪念”,“上纲上线”,那是文革作风,可是恰恰我们每个人都有点这种作风。这也是需要治疗的“疾”之一。
侃兄,刚刚贴了视频链接,您可以看看。您说的对,不应讳疾忌医,莫言在作品里把这些“疾”表现得非常充分;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要求人“高大全”,白璧微瑕就使劲批判,“狠批私字一闪念”,那是文革作风,可是恰恰我们每个人都有点这种作风。这也是需要治疗的“疾”之一。
http://book.sina.com.cn/cul/c/2012-12-09/2244378804.shtml
多谢回复!我确实没看现场采访,所以不能肯定莫先生是否是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还是言为心声,为讨背后大领导的欢心。
不过一直觉得国人普遍的一个毛病是不愿藏拙,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回答不了的问题,或阅要面子、好虚荣。其实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任谁家里那点窘迫的事,邻居们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哪个发言人巧言掩饰都没用。可要是说漂亮话没蒙住别人却弄糊涂了自个儿,吃亏的反倒是自己。
纯以博弈论计,沉默应该是莫先生的最佳选择(除非莫先生的初衷是想要好好表现,以便在体制中更上一层楼):
1. 没有说出"别有用心"者希望听到的批评声,领导面前可以交待过去;
2. 没有违背"普世价值"观所包含的人类良知,诺奖评委会也不至被人诟病。
其实讳疾忌医对自己真没什么好处。海内外的国人也根本不必因为有一个同胞得了这个奖那个奖而过度自豪。莫先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奖是给他个人的。若同意莫先生的得奖作品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历程的话,我们倒是该为那些悲剧就发生在不久前而伤感。
侃兄,莫言一开始是想回避的,但提问的摆明了就是想逼他表这个态。他说三十年来中国的书报检查宽松多了也没有错吧?不了解晓波入狱的详情也没有错吧(我的愚见这里面一定有大家都不知道的隐情)?我相信他举的两个例子没有侮辱晓波的意思,只是想打个哈哈把话题岔开而已,也有点自嘲的意思。
我相信咱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没关系,看法不同而已。和侃兄聊聊总是高兴的。 :-)
不觉得这是侮辱莫言。肉头肉脑,是对莫言的外形的真实感觉。莫言也不晦言自己的外形。
我好像没有说过你脑残,自己找帽子戴?
有感而发,不care莫言是否听见。这里的评文,大多数对象都听不见。别把自己当头蒜,你来不来,这里照样热闹。
请不要混淆当局不等于中国。莫言可以不说真话,也可以不说话,但不能说假话。没有人批评莫言不说中国坏话。而是批评他主动为官方的言论审查政策辩护。
所见颇同。能够理解莫言不言,但不能原谅莫言说假话为专政背书。作家要有人文关怀,人权意识,正义感。莫言的此行表现为自己考虑太多,为那个政权形象考虑太多。
已经说了,"不要求莫先生挺身而起"。如果莫先生在那几个难缠的问题前王顾左右而言他,他的个人形象都会好很多。他完全可以说自己是个作家,不愿搀和政治,无法回答一些敏感问题。或者干脆藏拙莫语,"我得了这个奖,太兴奋了,没有考虑过一个合适的回答。"可以相信,提问者在听到上述回答后完全会理解他的困境而不会再难为他。莫先生又何必试图里外通吃,试图用一些诡辩的小手腕来文过饰非,为不公不义辩护呢?
不是针对莫先生个人,古语有云:"士大夫无耻,是谓国耻!"
真诚希望楼主以后对任何人都不要再使用这样侮辱性的语言。但是如果您实在想骂阿留“脑残”我一点也不生气,到城里发言练的就是这个修养。 :-)
偶以为莫先生回答得自如的很,只是没有说出您希望的答案而已。如在下所述,不能苛求人家,多给一些理解吧。
您和颐和园大姐都太苛求莫言了。这个场合人家问了问题他不能不答,在不可能保持沉默的时候,偶觉得他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去逞匹夫之勇。
设身处地的想想看如果我们是莫言在这个场合能做得更好吗(put ourselves in his shoes)?倒是瑞典皇家学院的人很理解莫老爷的苦衷,难道我们这些同胞不能给他更多的理解吗?他的小说还不足以表明他的政治立场吗?不能以毛时代“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去要求一位有良知有思想的作家。这就是人,就是现实中的英雄,他们有无奈有妥协的时候,但依旧是英雄。
大家对莫言的抨击,也更让我感到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是多么的困难。任重道远啊!
应为"要面子"而不愿正视自己的问题, 已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痼疾. 当权者利用普通民众的这一心理来掩饰自己的失政, 有知有智者却不该被一小树叶挡了自己的视线, 甚至沦为文过饰非者.
如颐和园先生言, "理解莫言的难言之隐,但不能原谅莫言的口不择言。他对言论自由,对关在监狱中因言获罪的同类,对万恶的新闻审查,莫言选择了绥靖".
不要求莫先生挺身而起, 但期望他能坚守文明社会的良知. 此时保持沉默就应该是那条底线.
如果对于莫先生这样的知识精英都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的话, 那麽这个国家和民族在短期内真是无可救药了.
阿留君以为呢?
同意,
在海外的人应该看的更清楚。中国人拿了个炸药奖就非的说中国的坏话才是对的。 不然, 即刻狗血淋头。 看看那些说莫言的。。。
莫言是个社会人,社会人就跟社会上层建筑的总称--政治有关系,现在莫言不仅是个社会人,而且因得诺奖不幸成为国际社会人,已经不可能绕开“政治”这个“倒霉玩意儿”。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任何对莫言抱有保护心态的人,都无法再做点这一点,因为他本身就在政治之中了。
莫言发达了,却不肯循祖宗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顾天下”。他除了要顾及个人利益之外,还顾及了一个政党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天下。
我喜欢读莫言的书,钦佩他的强大想象力,羡慕他对中文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也理解莫言的难言之隐,但不能原谅莫言的口不择言。他对言论自由,对关在监狱中因言获罪的同类,对万恶的新闻审查,莫言选择了绥靖。我看不起他。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无法沉默的情况下他答得很好。“我不是政治家”,“但我的作品里是有政治的”,确实如此,不但有政治而且有对人性的探索,读者好好看他的故事就是了。
莫言的作品很多人看不惯,在偶看来则有点像毕加索、达利的现代美术,扭曲荒诞中透出对这个世界深深的思索。
回去后英雄似的欢迎会,
国家的各种金钱,房产奖励,
荣誉奖励-某某大学xx教授是少不了的,
说不定还有全国的巡讲会,
央视春节晚会,
还会像杨振宁那样给分配个孙女辈的老婆,
美其名曰照顾“国宝”的生活。
大家可以发展各自的想象力!!
你说,膜炎会在乎普世价值观,
会在乎监狱中的刘吗?
农民,不再乎你是否受过教育,
自己吃饱了,管你啥民主自由。
His work stands along in history and speaks for him. They will live on long long long after all of us vanish into thin air.
楼主您对着莫言叫,人家根本就不知道。跟对着太阳叫没什么区别。
楼主您在家门口开了一亩三分地,我等不进来陪您聊聊,让您门前冷落岂不是给您添堵?您说的话莫言听不见,我说的话您可是听得清清楚楚,删的删了回的回了。我们就当是您自己得诺贝尔奖了,人家莫言唱大戏,您在家唱小戏,而且还挺热闹,您一生如此,夫复何求?
人人皆可批评公众人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和我又不熟,何必为我支招,岂不自讨没趣?
评论不是支招.
你的概念极其混淆。审查是政府行为,没有权利的个体怎么审查?
批评和言论自由没有矛盾。
"无非是没有讲到西方或者你想听的而已,因此就不满?" :-)
只是那上中下几策,何不留着你自己领奖的时候再用?莫言和楼主又不熟,如此到处支招,碰上这样一个老土又不采纳您的高见,岂不是很没意思?
也是一种审查吧。因为不合自己意愿,就要反对?
不能说他讲了和政府近似的就怎么怎么的吧, 你可以不给奖啊。
想讲到的人,不给任何奖也会讲。
号称自由的世界, 连讲话的自由都想要剥夺?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上中下策自然有不同的排列:
- 对当权者,应该希望老莫按照1,4,2,3来选择。
- 对民主派,应该希望老莫选择的顺序是3,2,4,1。
- 对纯为老莫得奖满心自豪者,4,1,2,3似乎是应有的选择,不然多丢咱中国同胞的脸呐!
- 对纯房奴、子女在异地不能上学高考者,关我P事。
你看不出相关性吗?刘晓波也是诺奖获得者。言论自由和作家密切相关。
莫先生的最上策其实就是保持沉默,如果他既不想违背自己的良知,又不愿得罪当权者的话。
为什么中国人得了诺贝尔奖,就要被问"政治问题"? 一个美国人得奖后,为什么没有被问美军屠杀阿富汗平民的问题?i?
至少可以不为官方立场辩护,保持中立。
是莫言在谈政治:言论审查和作家囚禁都是政治。我仅仅是在谈如何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