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一条正在穿越沙漠想把南墙撞个窟窿过去看看的鱼......
正文

让我们荡起生活的双桨6:中国必须坚守计划生育底线

(2006-09-25 19:49:00) 下一个
留言人:失去孩子的母亲 时间: 2006-9-20 14:48:53评论>>[现1条]←点击评论
主题:关爱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
内容:
  穆光宗建议,政府需要认真考虑现行生育政策本身的风险性,将风险意识植入更为完善的新生育政策之中,对宏观的考量必须坚持从微观的家庭利益和人口安全的诉求出发。
  
     必须坚守的计划生育底线伦理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曾在2004年的一次电视访谈中说,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全国有30多万。他曾接到湖南一位居民的来信,说17岁的孩子得了骨癌,花了16万元也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父母在来信中写道:“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可是这样优秀的一个孩子去世了,我现在面临困境,谁来管?”
  
     “怎么解决他的晚年生活问题,这是我们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关心,不关心那是我们政府的失职。”他说。
  
     今年1月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将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
  
     许多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都对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后的经济帮助作出了规定,约为3000-7000元,有些地方还为丧子的独生子女父母免费购买养老保险。
  
     穆光宗也指出,地方上一些鼓励“双农独女户放弃二胎”的行为有可商榷之处。只有一个女孩的农民家庭放弃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机会,大多出自对昂贵生育成本的考虑。但是一味鼓励独子生育的政策导向,却可能增加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风险。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用足生育的政策资源,帮助公民放远眼光,科学决策生育,不仅考虑到这一代人的需要,而且考虑到“独生子女新生代”的感受,才是真正符合以人为本的人口战略设计。捍卫家庭和社会的人口安全是制订科学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作为政府,如何规避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是“国家计划生育补偿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帮助公民科学决策生育,使人口在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上都能安全运行也是“人口安全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健康才能确保社会的健康,家庭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一个出现大面积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实际上是为自己未来的发展预留了隐忧。穆光宗强调,对已经出现的“残缺家庭”、“困难家庭”和“弱势家庭”,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计划生育补偿的国家责任”,在精神关怀、养老保障、生活照料等诸多方面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是中国必须坚守的计划生育底线伦理。
  
   摘自程瑛 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