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斯诺: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2007-06-22 02:57:31) 下一个
毛泽东向斯诺透露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中国网 李冰 胡中彬 张然

  1960年10月,北京。

  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宅的书房里,会见一位来自西方的老朋友——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外国友人中,斯诺无疑是与其友谊最深的一位朋友。毛泽东不会忘记,1936年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刚刚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又面临蒋介石的军事包围。在哪个艰难时刻,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来到延安,对他和红军战士进行采访。在昏暗的窑洞里,在微弱的烛光下,毛泽东与斯诺彻夜畅谈。

  24年后的重逢使他们激动不已,毛泽东和斯诺连续谈了几天,时间长达九个小时。“我们谈到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斯诺回忆道,毛显得“从容不迫,动作稳重,能迅速领会别人话中细微含义,眼神虽然不能完全说是闪烁发光,但是却带着一种嘲笑的微笑。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非常喜欢机智的谈话。”

  谈话的气氛是友好和愉快的,斯诺却以他的职业敏感,感觉毛泽东内心深处的某些隐忧。“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之中,那是由中国的天灾和人祸的残酷结合造成的。苏联专家突然被撤走,工业机械的供应被中断。三百多个重点建设工程的合同突然被撕毁。农业连续第二年遭到水旱灾,几乎有一半农作物遭到部分或全部的毁坏。只是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定量配给,才避免了大规模的饥荒。”于是,斯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一个只有斯诺才敢问的问题:

  “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出乎意料,毛泽东回答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此时,在香港拥挤的贫民住宅区的一间小屋里,一位贫困潦倒的老人,正在一字一句地撰写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这位在中国革命史上显赫一时的人,就是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长征途中在草地和毛泽东的斗争,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从十万红军的领袖变成了被中国革命抛弃的叛徒。他心酸地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在草地这一章的标题沉重写下两个大字——“分裂”。

  长征已经过去了7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中,张国焘被冠以“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帽子定下结论。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简单。究竟是什么原因和矛盾,使这些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并肩战斗的同志反目成仇,在长征最艰苦的时候,在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会师不久,就发生了如此痛心的分裂?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很多原因,许多隐藏起来不为人知的内幕。今天,经历那场斗争的当事人大多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留下的历史档案和回忆录依然完整的保存着,作为真实的见证。让我们从那些珍贵的文献中,来探索和还原当年的历史吧。尽管它是一段令人伤感的历史,一段饱含鲜血和泪水的历史。

(编辑 张颖)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