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重温邓公历史遗产——世间已无邓小平

(2007-06-09 23:48:08) 下一个
重温邓公历史遗产——世间已无邓小平


 
重温邓公历史遗产
  10年前的那个冬天,空气中突然传出的哀乐,震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邓小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0年之后,他所设计的“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澳门成为现实。随着自由行的全面推行,港澳与内地的融合越来越深。
  10年之后,他的国家仍然沿着他设计的改革开放路线,稳健地前进着;他的诸多朴实但有力的言论,依然在指引着着这个国家的方向。
  10年之后,改革逐渐走入深水区,各种争论烽烟再起。改革中形成的利益集团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权力寻租问题,正在成为他的继任者们必须正面应对的新挑战。
  10年之后的这一刻,让我们重温那年的冬天,重温这位世纪老人的历史遗产。
[我来说两句]
推荐:
[十年前,那个令人悲伤的夜晚][假如没有邓小平]
   [邓小平留给我们的遗产][有这些话才有今天的中国]
图文:[邓小平晚年的生活照]
开创:一个人与一个时代[我来说两句]
  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归于“国家缔造者”之列,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
平稳过渡:告别领导职位终身制
  邓小平生前再三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
  邓小平离去的背影宣告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终结,也宣告了一种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观念(最高领袖天然具有终身履职权)的终结。>>>

相关:
[邓小平的思考: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平民领袖时代:从“万岁”到“小平您好”
  伴随着他的离去,中国正式告别一言九鼎的伟人政治,迈向利益博弈的常人时代。这个时代英雄退位,平民登场。超凡魅力型领袖让位于务实开明的技术官员。>>>
  
1949年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万岁”口号响彻云霄,而到了上世纪最后一年国庆盛典,44万平方米的广场上没有口号,作为政治符号的领袖正在逐渐消褪神秘气氛和神圣色彩。>>>
传承:崇尚务实的改革与发展[我来说两句]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南巡谈话>>>
1992南巡谈话:“改革不可动摇”
  1989年的“政治风波”过后,中国的改革进程出现了两年多的停滞,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才使改革在新的基础上再次开始。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一再强调不争论,“不争论,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15年来中国变化有目共睹:在“改革”方面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在“开放”方面中国实现了加入WTO的愿望。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
回顾[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小平南巡15年 重温中国之路]
成就[“伟大的社会”:一条路线的坚持]
21世纪改革论争: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
  “十一五”(2006—2010)的到来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从2004年以来进行的改革大争论,是由市场化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引起,以民生问题为主,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具体利益格局的评价与调整。>>>
  政府没有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放到应有的位置,就是很大的失误。
>>>
[中央对改革争论再次定调的深意][改革退无退路,进有难关]
[袁伟时:继承胆略 推进改革][公众参与才能令改革获得共识]
警醒:邓小平多年前的警告[我来说两句]
  改革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盛世”,但是在“盛世”之前加上“太平”两字,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两极分化的陷阱
  邓小平警告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2006年5月,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强调要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相关专题[收入分配如何才公平][贫富差距是否已到危险边缘]
最新评论[张五常称腐败不可避免 否认中国严重两极分化]
“中央要有权威”
  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改革着力推进之时,邓小平就曾强调必须维护中央权威。显而易见,将“确保政令畅通”明确写入《国务院工作规则》,表明中央已经注意到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关[还有多少事要“惊动国务院”][大国崛起与“诸侯经济”]
忧思:中国人的思想与教育[我来说两句]
中国教育的“十年失误”
  邓小平淡出政坛前多次强调: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单是对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
  中国教育根本性缺陷一是负担过重;二是以培养乖孩子为实际的指导思想,不适应建设现代化、充满活力的法治国家的要求。>>>
最新评论[袁伟时访谈:社会公平和教育指导思想问题]
突破 :中国走向大国之路[我来说两句]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邓小平针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式,提出“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的外交方针。
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
  外报评论:邓小平曾经给中国的外交定了个原则:“韬光养晦”,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已经很难继续坚持这样做。和邓小平的时代相比,中国已经更加强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它的做事原则也不得不有所改变。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则不得不学会如何与这个新的大国一起游戏。>>>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