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常識:「中國」傳統文化
(2009-06-17 17:42:36)
下一个
「文化」一詞,按其出處《易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講法,觀乎人文是承先,化成天下是傳後,一承一傳,「文化」已包含「傳承」之義。拉丁文traditio「傳承」,即英語tradition「傳統」之詞源,「傳統」實「傳承」,承上傳下,代代相沿。我們若說「文化」,也即在說傳承「傳統」;要是說「傳統文化」,等于重言「傳統傳統」「傳承傳承」,希望一代又接一代世世傳承傳統,好好延續人之文理、文采,即文明慧命。
中國是個有歷史的民族,過去的生活方式,早已形成固存的習性與興味,自具一定的文化特質。這些文化累積,是否具有現實意義,在于你我能否善于理解其習,汲取其味。傳統文化之為義,已先預設文化之傳承,深信此文化有值得代代沿襲的好東西。傳統文化糟粕云云,只是不善解不善取此傳統而已,把那些有舊時代局限或經不起新時代挑戰的東西,誤以為當予承傳。嚴格而言,過去歷史有糟粕,傳統文化不應有糟粕,因傳統文化是過去的升華,歷史的提煉,都該是文明精粹,承上啟下,包前孕後,不只回顧珍惜過去,更加前瞻指望未來,「傳統文化」較之「歷史文明」,意義上本應更深厚更博大!
不過現實上的傳統文化,並不那麼理想,我們人人對文明以止的識見有參差,對化成天下的能力有高下。更有甚者,體制的權利機器,篡奪傳統,扭曲文化,漢唐的五經,宋明的四書,都經過有心無意的改造,成了極權工具,今人凡見跟「傳統文化」沾邊的便有情緒是可以理解的,然非應該的。蓋世太保用灌水電擊逼供,我們就把水電當作萬惡之源嗎?水電是好東西,我們不能因曾被人誤用而否定,拒絕傳統文化是很不智的知性態度。
共和國之始向蘇俄老大哥一邊倒,對傳統文化先是大批判。後來外要批修內要土洋並重,兩條腿走路,不兩下大躍進了,連跑帶跳人民公社好文化大革命了,傳統文化鬥臭,成了原罪。隨著文化大革命堰旗息鼓,看看傳統文化的東西不好鬥了,又重新有教授向老百姓講中國傳統,抬孔子出來做學院招牌跑天下宣傳中國文化。句句論孟,但都是獨白,解釋主旋律。仁是和諧呀,好好忍受啊,乖乖做人吧......;或是教講標準普通話,寫好端正簡體字......。指定動作的中國文化就是這樣子了,傳統文化便都是如此啦!
文化來自生活基層,是由下到上的進程,並非從上而下的欽點。傳統文化是生活之定勢,汩汩不止的文明之流,身在其中,抗拒是自找麻煩,乘風逐浪方才自得。傳統必要承傳,承者受,傳者授,受授之間,我們還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從基層開始人人有責。闡釋傳統宣揚文化,專家學者固當義不容辭,普通公民也應切合生活實際努力尋找出自己的註腳。海納百川不棄涓滴,傳統文化非完成的工業產品,而是民族生命裡不斷湧現的活水甘泉。故此文化需植根公民社會,這社會越是包容越是多元,傳統文化所見也愈真愈切。
那怎樣才算「中國傳統文化」?欲看清,眼光須大須透須深,避免片面簡化,斷面僵化,表面矮化。文化傳統要取之深透,器物習俗意識不能只當文化遺產,保存之餘應予活化,見其人文精粹之由來,此之謂國粹。不過國粹仍不足以稱中國傳統文化,國粹的粹,只是提煉過去歷史之粹,不具未來的視野;國粹的國,限于歷史中國,又于現在及身的實存感似嫌不夠。蓋文化承傳不能只有過去,還要現在與未來。文化遺產只死物,國粹激活歷史文化的深透意蘊,但撫昔尚要追今以思遠,須有文化的傳承意識方足以擔之。國粹之國,指中國,然中國一詞多義。如這中國,指國家認同,那傳統文化應屬政治文化,儒家仁政王道是其選。如中國指中華國族認同,即孫文的漢滿蒙回藏五族一國,那照道理藏蒙滿人信奉的藏傳佛教和回族的伊斯蘭都得包括進來,事實上少有這樣想。如中國指華夏之中,這純為民族認同,即清末梁啟超所講我中國主族,炎黃遺族之漢族。漢族傳統文化,藏密和回教影響不足論,舉一儒家又太片面,儒釋道並言,較為合適。儒自漢二千年來對政治文化全面影響,毋庸置疑,但離開政治的其他領域,即使儒生也經常不是儒。漢語文辭,拿掉佛家名相,幾乎無以結句完篇。科技醫藥的煉金、火藥、丹方、本草、醫學、養生、氣功、體育、武術,都得看道教。甚至最能代表中國藝術特色的草書和山水,不懂道家,就無以透澈其起源,領會其神韻。由精緻文化的意識層知識層,再進入民間文化的習俗層器物層,儒釋道三教更是交融難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非儒非釋非道,而是以通書、善書、鄉約為教的齋教、德教、名教,四民平鋪,風動相從,漸形成一風化之教的文化。四千年中國傳統文化雖能這麼說,但筆者不以如此大論述即是,還當至簡極紛,文藝宗哲政經禮慶衣食住行作息等文化細處,逐一具體觀察,才可望體大慮周,作更準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