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常識:孝道
(2008-03-06 17:57:35)
下一个
談起孝道,常見即與專制相提並論,這是跳躍式思維,隨便由倫理範疇蹦落政治.何為孝道?應回到原典,請先看論語.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對孔子而言,孝之真諦,並不盡在能養,物質的供養,仍處犬馬之類的生物水平.為人父母者,到老應有所養,子女提供食用之需,但仍未夠,還不得少了「敬」!此一敬字,可圈可點.
敬在孔子,不等于順從.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一條所討論的事,並非子不從父母,反而是說父母不從子,故敬的問題,與下服從上,實為二事,不能混為一談.孔子這裡談到孝事父母的人,絕不是凡是派,若見父母犯錯,未可唯唯諾諾,而應懂得委婉進諫.父母要是不明白兒女的心志,一意孤行不予聽從,做子女的仍當心存恭敬.子女耐心好言相勸,不會公然冒犯,雖時時勞神,深為父母憂,但未敢抱怨,這才是孝而有敬.
遍讀論語,敬在孔子而言,先為敬事,才再為敬人,而敬事與敬人,關鍵在于先能存敬,故見子曰:「修己以敬.」敬首先不是外發的,而是內求的.敬以他人作為對象,還是後話.敬先當反身而诚,以本人作為對象,認真修己,對我有所要求,是為敬.因見古人每以警訓敬之義:敬,自警也.能自警修己,方是敬之本.正因敬是本乎自警,所以孔子說:「臨之以莊,則敬.」因敬,故處事自然莊重,能夠敬事,並獲尊敬.又謂「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有了存敬之心,不容放肆有失,待人自然流露恭順,彬彬有禮,彼此情同骨肉.
所以孝之為義,不僅能供養,而在于致敬,即莊敬修己,與父母為善,勸之以善,並同臻于善!誰要從誰,依上引文,並不由上下長幼的外在關係單向決定,而基本在于能否以樂道向善為準.父母可能沒有孩子受過的教育,該有的知識,或因年邁,精神老衰昏庸,見他們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子女要怎麼辦呢?孔子「見志不從,又敬不違」那一條,談到後輩應有的對策,未視而不見,也非任意指斥,更沒瞎從共犯的道理.孔子的提點,是既合理又富人情味的.孔子這裡把養與敬並論,可能有一定的背景.待父母要人養,一定是自己生活能力很差了.不知道先秦時代的人壽均確實是多少,但以西方中世紀才卅歲想像,又用我們七十古來稀的常語推敲,五六十的很可能已入遲暮晚景.二千年前的人多早逝,即使高壽,早也老態龍鍾.那些長者,要人供養,需人幫助,精神狀態也非必正常,他們老糊塗起來我們怎麼對待?從不從?當然不能錯的也從;敬不敬?當然不能因老人身子和精神現在不行了,便不敬了.孔子的建議,原甚是得理.
「孝」之造字從老,但老人下面不扶拐杖,而是扶子!所以從字源上說,老人全無自助能力時,需要攙扶,這刻扶他一把,便是孝.論需要,老人身體有需要,精神也有需要.故孔子的對策,主張用敬,子女能夠做到不違,勞而不怨,皆因有敬.孝而有敬,帶敬的孝,孝必能順,此即不違.後世謂孝敬孝順,該循原典去理解,跟唯命是從,是有根本分別的!孝侍老人之道,當知所體貼,故要又敬不違,這是大原則.老人年青之時,孩子還小辨別力不足,難做到這又敬不違;等到孩子長大,便要學習又敬不違的孝道了;至父母老衰,看到他們頻頻犯錯,更需如此.
作為倫理的孝道,本天公地義,是符合人性人情的理性表現,沒有甚麼可反對的.只是後世錯在把好好的一個倫理原則,作不適當的無限擴大,用為政治原則,父子有親之理,一下子等同了君臣有義之宜,原始儒家清楚分開講的東西,變成一盤的大雜拌兒.在我們專制傳統中,大嚷孝治天下的,是皇帝爭著想做天下人人的老爸,整天嘮叨子民,須想念他的恩情,感謝他的領導.更足以感嘆的,是世上卻不乏逢迎者,自甘去當兒子,扮孫子,表面恭敬,大獻慇懃,奉旨聽命,樂意為極權的應聲蟲傳聲筒.這樣上呼下應,才是孝道在我們歷史中走樣變形,終造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