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來:回有關耶穌歷史性“再复”
(2006-09-05 10:57:56)
下一个
堅持耶穌是歷史虛構,再复四點理由,茲回應如下.
一“教会的史料可信度太低”這屬個人判斷,不能算學術上的主流共識.以四福音、行傳、書信言,文本批判,不是沒有狂風暴雨過,但今無法以為假,故現在仍為各種的人文學科引用,不只神學一家用.如以為他們說教,是憑作偽起家,所以凡是耶教的便都先不取,人要作如此偏執,非無權利.其實人不必具有那些真做學術的方法慎重,會諸說並重,再比勘參詳,不備這等專業工夫,光是我們普通做人以平常心看事,哪有說光取外行不取內行意見的道理?所謂偽造欺騙的事,不能一概而論,作偽和傳訛,是有不同的,必須分辨.如曾存在“約瑟夫證言”充斥後世基督徒按其觀念任意添補的看法.今存《猶太古史》的42部希臘文本及171部六世紀後才有的拉丁譯本之中的“證言”,再經全面考查下來,顯見確含更古之原本內容.這些希、拉抄本年代,最早的屬十和九世紀,遠落四世紀基督徒開始研究此書之後.比對早期教父著作中的引文,晚世文本裡的細節出入,都可從經過幾百年的輾轉謄寫,難免會微損本真面貌這情理了解,如要一口咬定必屬教徒的蓄意竄改,實為不當.
二“两段文字被伪造的可能性并没有排除,专家观点不能令人信服”是不信服者的不服,那些理解了專家的判斷,願接受專家意見的讀者們,應也不是盲從輕信者!人不信耶教學者又不信非其教世俗學者,甚至不信與耶教在這問題觀點原本相反的猶太學者,現在他們在有關課題上基本有了共識,如只因仍有枝節疑點未盡排除,就把這證言全部都排除,這樣的業餘愛好,想是愛憎分明情緒的愛好了!天下間講知識學問的,哪有所有疑問都能排除的?那還叫研究嗎?任何學問,特別人文學科,哪有都是一題又一題全稱肯定的?證言目前專家的看法,不排除有疑,可是認為基本可接受了,因有關三百年詳盡的文本批判,不僅未能減低“證言”的可信度,反增加其歷史價值.要按約氏那時代的標準而言,其治史成績絕對卓越.他晚年才編輯古史,需依靠幾位助手,搜證方法及行文習慣,因而未必都能處處一致,疑點自屬難免.讀其文本,應有這樣背景的理解,才容易近實,應疑當疑,應存當存,否則一味質疑,迷惑愈甚了!
三神話學者研究的耶穌“絕不是教會所說的耶穌”,這個當然囉!用藝術史眼光看希特勒,他是半個藝術家或失意的藝術家,由愛情觀看最後的他,更是悽怨有情的好男人.不同角度,會提出不同的視象.神話學當行本務,是要看一個主題怎樣被傳播被理解,或找出不同神話的結構,並不關心歷史真假.拿神話學去否定歷史性,根本是原則上理論的誤用.基本的學術規範不守,還要堅持這麼將錯就錯,可能是人太急于發揮耶穌非歷史真實的想象所至,並不是真那麼不顧事實吧?我想.
四以“教会被打扮成西方文化基础的代表,已成一种权力组织和经济实体”才形成這些肯定耶穌論述的主流--這絕對是倒果為因的說法.為甚麼不是耶教確是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一個重要成素,才形成有關的研究機構,及經濟方面的投入?既知很多參與者,即使後又退出的,都不是“物质利益的考虑”,又所謂猫膩云云仍是“证据还不足”,那又何以一定要咬定現在的主流,不是因為真正學術需要形成,及學術機制維持有效运作才得以立足,反而一直揣想是由于內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呢?約瑟夫證言怎麼被疑又怎麼被肯定,正是一個學術公開公正公平的示範,不管否定,不管肯定,都是義之與比,有根有據,有節有理.疑點多了,耶教的學者便多取否定了,等到了新的證據出來,合理性多了,世俗學者及猶太學者也會多取肯定了.故此筆者說:“耶穌歷史真實性”應是學習人家理解信仰的好課題.因可以學習人家學問是怎麼做的,又信仰問題是怎樣與知識問題協作的.我們不能因不喜那目前的結論,就去在無實憑確據下,去指人家學術專業其實並不足信任,旁觀的非專業,月旦人家專業行內的事,難道就沒有基本該負責任的必要嗎?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一,先設定凡你耶教的東西,必有假必不取;二,你專家權衡是非曲直的原則我不問,我只要一個對和錯,即或疑點少真實多也不行,有丁點的疑就是要不得;三,所有的研究,都指向歷史耶穌的否定,神話學講耶穌神話就是為否定耶穌的歷史性,他不講這個我就轉到非學術的論壇向公眾講這個;四,學術界不講我想講的我自己講,他們不值得信任,業餘愛好者會比專業者更清純可靠!有了這樣的四點信念,便無疑要使耶穌變為歷史虛構了!這種想法,在長久受了反宗教教育下長大的人,習慣被灌輸意識型態不是對就是錯的人,可能以為很合理,道理素來是這麼講的,只要路線正確就成.但是在真正學術自由環境下學習的人,很難這麼看事情.德前有東西德,對宗教問題的看法不同,今仍不免有遺留下來的較大分歧,出現德語論壇與英語壇的話語方式不太一樣的情況,這是筆者可以想像的.至于反教言論,連正式合理稱呼一下對方也不俏,動輒便要敲基腦,開口就人都必騙我必揭穿,呼朋引類,一同來砸磚,我想這種起群哄凌人之氣勢,或許又是我們中文論壇更為突出的“討論”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