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提上來:有關“科學家信教”的回覆二篇

(2006-09-05 10:57:54) 下一个

一、我的問題是,Larson的這個統計調查並非真正的隨機抽樣.
他的問卷,是送去給科學院院士中的“核心學科”成員的.科學院中有法定的核心學科麼?作者是憑甚麼去決定核心不核心?決定核心又只發問卷給核心,那這調查應是“核心院士調查”,而不能當是整體科學院調查.此其一.

其二,517位核心只半數作覆.隨機抽樣,50%回收是大數目,問題是這不是隨機抽樣,是向既定僅約五百之數固定對象要求一個全數公投式的表態.結果呢?乃為達到半數的人不表態,而剩下這半數的表態,調查者不只要拿來代表另一半,還要代表不是核心的那大半,請問,這是不是我們一般認識的抽樣調查?

我不是懷疑Larson的調查能力.只是由他自己披露的調查方式,去指出這一個調查,存在先天的不足.也可能是這原因,他在自然雜誌談到了曾作這調查後,似未見進一步的公佈,肯把整個調查的方法取樣數據,詳告天下了.

自然雜誌把他1997年另一篇的“科學家仍維持信仰”放在評論欄,這98“先進科學家仍拒絕上帝”擺去通訊欄,二篇雖都是同一作者轉述自己的調查工作,但編輯實已據其內容,給予不同的對待,前者是一佈公的評論,後者僅為一自行表述的來函.可是後一篇這簡單的表述,竟在網絡間輾轉變了學術定論,甚至用來打人之假,而前一篇較有實證意義的東西沒人睬,故筆者願為指出這一討論的來龍去脈.

筆者發文,雖常存學習之心,不過還望不請自來的老師,先看清不才的問題,方好開課,否則話不對題,即使必修科,現代的學生也不都會乖乖自動坐那兒聽課的.


二、如把愛氏原話繙成“有意編造的謊言”,既不信又不達.
因為愛因斯坦這句“a lie which is being systematically repeated”,其中的“系統地”一語,直指的是重複的動作,而非系統的謊言.

“系統的謊言”,乃言辭存在不實內容及表現完整形式,由這顯明的內容與形式,你可推測是有目的意圖,甚至經深思熟慮,更甚地是有系統組織地去撒謊.若證據確鑿,這一種的謊言,已非僅口誤,也非止不由衷,而可以說是“編造的謊言”,更嚴重的情形應可說是“有意編造的謊言”,為人格道德之惡.

但“系統地重複的動作”,不必有目的性,而故意云云,更加說不上.所系統重複了的東西,是指動作的繁多緊密,不指涉思想組織性的存心,“系統地重複說謊”,是表示重複之頻密強勢,不及說謊之內容,絕不能因動作之重複變系統變強勢了,而斷然說這謊話內容必有系統組織,遑論“有意編造”了.

這理解想來非一英文的問題,而是對語言要怎樣了解的問題.方某滿腦子人家都是在撒謊瞞騙,讀起愛因斯坦,也是一幅氣沖沖的模樣.正像愛因斯坦拌鬼臉,我看他在天之靈正跟我說:嘿,你這鶴,怎麼這趟變成搞繙譯了?也可能是向化學鐘伸舌頭:喂,您老總怎突然那麼熱心,不請自來,又改行做英語補習老師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