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創世記”裡的答案,應當是甚麼?

(2006-09-05 10:57:54) 下一个

聖經“創世記”的答案,至少不應當像那基本教義派的宣傳機構“創世記答案”,判斷說進化論錯了.創世記沒說科學對,也沒說科學錯,因為創世記並非科學教本,創世記的答案,不可能去否定科學的理論.

和所有宗教經典一樣,創世記根本不是談科學問題,而是說靈性之事.創世記所載關于宇宙和生命的出現,和科學進化論的描述不同,但非矛盾.宗教和科學的不同,見諸他們的語言行動方式.創世記用宗教語言啟示人類在宇宙中的目的與意義;進化論用科學語言描述生物世界的現象與機制.宗教語言貼近生活自然語言,但卻高度依賴其象徵功能作形象思維.科學語言使用極其概括抽象的形式語言,如數學語言,或靠攏生活語言裡的描述句.創世記站在萬物的根源創造的原點,向前挺進,看天看地看動植看人類的一一出現.進化論立足現在,回頭測量推證,見到人、動、植、原生與無生之事事物物.大家各涉不同的內容,故也無需一樣的語言.

假設亞當去做體檢,護士問先生幾歲?亞當答一歲!護士說先生別開玩笑嘛,我們現在是辦正經事!由外貌辨認,無論身高或體型,亞當沒有二十也該十八了.但由主體角度出發,亞當自己看自己才來世上不久;從客體角度觀察,亞當乃為成人.其實兩種說法都對,一樣道出真相.

創造觀的宇宙,是六日再加不到六千年,因為上帝看千年如一日.進化觀的宙宇,已有137億歲,生物歷38.5億載,人屬經250萬年,現代人類在此至少15萬祀.宗教與科學,講法不同,然非本質有矛盾.在創造的生命自身言,由空虛渾沌走出光明,有晚上有早晨,充滿目的與意義,這是屬靈的年日,上帝看著是好的.回到造物的機能客觀言,大堆基因多重互動,個別基因累增突變,遺傳重組隨機篩選,物種競生分化蔓衍.這些實證下的生物之偶然,豈就有排除信仰中的永恒之必要?

令人惋惜的是,基本教義派“創世記答案”膠柱鼓瑟,釘緊表面字義,把好好一個創造信仰,強拉去作科學實證的解人,反不暇叩開創世記有關生命目的意義之答案,終日跑去向已由觀測推證建立的進化體系咆哮.與其四出拉幫結派尋找有博士銜的基督徒大搞聯名反進化,何不坦然面對自然生成住滅聚有散無之不測,探索何以生命實而不有虛而非幻,關懷其呈意向之不得已?其實在進化論現代綜合過程作過關鍵性大貢獻的,好幾位權威科學家都是基督徒.生命偶然,叢生演化,天擇散漫又不確定,持續編織突變,這是困惑,也是契機!生命既無常卻又川流不息,由此悟入,冥冥之中,於穆不已相應恒在,如存天祐天命Providence,又何謂不當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