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多神相對,道德缺乏絕對標準。

(2006-09-05 10:57:49) 下一个

五、多神相對,削弱真理的絕對基礎,無從提升道德水平。
──宗教,為甚麼像印度教那樣亂七八糟竟又源遠流長?

印度教的大梵,為無所不包者,眾神諸天devas,無私助人,他們都沒有真正的敵人。又有非天阿修羅asuras,跟諸天作對,他們雖自私自利,但不同基督教的撒旦誓與上帝對抗。不相信世上有絕對的惡,並不等于即否定有絕對的善。有一則故事說,無惡不作的大盜居然去打劫隱者,隱者孑然一身,無物可奉,唯獻讚歌教大盜致富,唸誦詞曰Mara Mara Mara,魔羅實為「魔」,重呼魔羅之名既久漸變Rama Rama Rama,羅摩為尊神毘濕笯之化身,史詩中之大英雄,大盜終竟悔悟,痛改前非,變為印度大詩人,寫下萬人傳誦的史詩《剌馬耶那》。印度教的世界,任何情況天、人都可相遇,故此也沒有神不會在場的永死地獄。人之無明,昧其本性,才為萬惡之源,然而意識歸回其純粹之自己,立即為善,印度教的地獄,只屬淨化靈魂的暫居地,未能把人與終極之天隔絕。一神教有上帝親口頒佈的十誡,印度教也有聖人自身悟證的十德:分五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貪婪;及五行,清淨、知足、克己、妙觀、誓願。首條「不殺生」ahimsa本義即非暴力,不可害人也不容傷己,聖雄甘地即是以非暴力的道義力量戰勝大英帝國殖民的暴力。不能說道德價值若缺少定于一尊的人格神就無從安立,中、印的宗教文化皆能為之提供堅證。不過比較近數百年外來客人前後的記載,顯然印度次大陸上的道德狀況漸呈惡化的跡象,情形有如我國親情鄉宜之日趨淡薄。現在從官吏到廟宇都不無腐敗,其政、經成因複雜,不當簡單歸納為一個印度教的自身問題。

(十一月廿四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乃為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