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学的箫声——此篇献给心爱的花卷

(2007-02-11 17:10:14) 下一个
圣贤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一点哲学。一个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一定是保有童心和好奇心的人。

我看到先哲们的智慧,感到非常崇敬。他们说:哲人是其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在哲学家的眼里,世人都是病人,而他们是医生。

哲学其实就是让人们学会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就是教人在命运面前如何做人,尤其是在面临天堂和地狱两种极端命运的时候。

一个人对哲学的向往,往往源于他/她对生活的苦闷。就像加缪说的:你无法创造经验,你必须经历经验一样。我们对人生的苦闷和彷徨不是其他人可以代替的经历,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就是在对痛苦的研究中积累起来的。一个智慧的,敏锐的人,只有在心灵经历过痛苦炼狱烈火焚烧过以后,才会对哲学有深刻的理解。因为哲学将成为他/她一生的朋友和导师,他们将用心灵作一生的对话。

人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征服自己。这恐怕凡是有自省能力的人都懂得的一个道理,但是明白这个道理不等于说就真的能够做到了。没有比人生更加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者学问,到处都有教师。人生这门艺术,靠的是自己的领悟力,还有多多少少的一点儿运气。很多人都在寻找,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的确迫切地需要良师益友,可偏偏良师益友和千古知音一样难以寻觅。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导师,也没有这样一个朋友,而你的理智又不能许可自己胡乱相信神灵的话,那么,请你选择哲学。

这个世界上,可以称得上哲学的东西很多,似乎随便说几句警言就被人冠以了哲学家的名号。朋友,请你们相信,那不是真正的哲学。哲学和所有其他艺术和美一样,必须经过时间的洗礼,才更加的古朴动人。时间会把我们眼前这些纷繁复杂的伪哲学碾得粉碎,而真正的哲学会绽放出它耀眼和不朽的光辉。

所以,与其同其他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一个伟人的错误有时候要比平庸之辈的琐碎真理更能给人以启迪。伪哲学就是其他人,而哲学则是和柏拉图的思想一样伟大的其他思想。

我们人生各式各样的苦闷,都化为哲学家们心灵和思想的素材。他们用他们的睿智把充满痛苦的人生编成一部教科书,任何一个人打开这本教科书,都会找到让他们觉得慰籍的东西,这本教科书的影响力的大小,则和你的智慧经历道德做人原则息息相关。所以,每一个人从这本教科书里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哲学往往是这样一些让你心领神会的原则,比方说,你如果追问什么是学问,哲学家的回答有可能是这样的:学问就是如何摆脱不学任何东西。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却能让你体会到无穷的韵味。

哲学家们洞悉人性,他们能够看到人生的开头,也能够了解人生的结果。对人性里的妒嫉,他们总这样说,凡妒忌心强的人总是这样,以恨人开始,以害己结束。你只有有过一些经历和见识以后才会对这些语言里的智慧表示崇敬。他们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和谁一起吃饭,比我们吃什么更为重要。

而哲学究竟是什么?它是让心灵健康的灵药,因此对于心灵的健康来说,谁也不会为时过早或者为时过晚。无论你是青年还是老年。谁如果说,研究哲学的时机尚未到来或者已经过去,他就像那个说享受幸福的时机尚未到来或者已经过去的人一样。

哲学给与我们每一个人心灵上最后的慰籍,人们因为想逃避痛苦,所以寻求隐退自身,他们隐居于乡村茅屋,山林海滨。但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个标记,因为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痛苦。

我们的心灵如果是我们隐退的山林,那么哲学则是孕育这片山林的肥沃的土地。我们不难看到,有的林子郁郁葱葱,有的林子稀稀拉拉,有的鸟鸣泉响,有的静谧无声。那实在不是哲学的偏心和错失,而是,这心灵的主人,我们自己的德行。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