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琴缘

(2007-02-11 17:22:41) 下一个
赋,可以说是一种贵族的文体,它既像散文,又象诗歌。我们通常将赋称为汉赋,而提起汉赋,我们通常不能不提到司马相如。我们而今耳熟能详的子虚乌有,就出自于他的成名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与乌有两位先生互相辩论,而夸赞诸侯狩猎之盛况,洋洋洒洒,满篇锦绣。

这位司马先生原来姓司马,叫犬子。我很佩服他父亲的创造性。后来因为仰慕战国时赵国的宰相蔺相如,所以自作主张改名司马相如。别看这位先生赋作得好极了,可他说话一点也不畅溜,还口吃。想来他也曾年少时胸怀大志,颇习过些剑术,做着和我们青春时代一样文武全才的大梦。人生往往坎坷,以至于他三十六七岁了,还一无所有。好在辞官以后得到了老友蜀郡临邛县令王吉的照顾。成就了他一段“琴挑文君”的佳话。

话说这临邛地方上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富豪,叫卓王孙,他们家光仆人就有八百个,家产就更是不计其数。这天王吉邀请司马相如上卓王孙府上赴宴,一帮土财主因为知道他的才名,附庸风雅,对他大为倾倒,知道他精于音律,便吵吵着让他抚琴。这司马相如也是一代风流人物,早就听说过卓王孙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叫卓文君,寡居在家,怎奈无缘得见,心中向往,于是就抄琴抚了一曲《凤求凰》。不料这卓文君早闻相如才名,正在后房隔帘相探,直至听闻: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予悲 。。不禁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当夜她就在丫鬟的穿针引线下和司马相如私奔去了成都。

搞笑的是,这小两口夜奔成都以后,很快就衣食无着。卓文君实在是兰心蕙质,提议重回临邛,探探老爷子的口风。卓老爷子因为女儿夜奔丢足了他的面子,而今妄想接济,无异于做梦,压根就不带睬这小两口的。要怎么说老爷子斗不过女儿呢?你不接济是吧,咱们走着瞧。

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在菜市口租了个铺面,开起了小酒馆。卓文君当掌柜,司马相如当小二。一时间,卓王孙府上的大小姐亲自给人端酒送饭这个奇闻,在临邛一带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卓老爷羞得连大门也不好意出。最后没办法,给了卓文君相当一大笔钱,小两口就兴高采烈地关了铺面,回成都过小日子去了。

还有,中国历史上不是有四大名琴么?这司马兄弟就占了一把:绿绮。说起来,这琴也不是他的,而是他在梁王手底下干活的时候,写了一篇“如玉赋”,把老爷子弄得相当高兴,就手就把这绿绮赠给他了。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这下大家伙明白了吧?勾引卓文君,这琴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yuanxiang 回复 悄悄话 你比较有中外文化修养,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