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一挥手的博客

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招几个人生知己,能否?
个人资料
挥一挥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人物忽悠:保皇卫士,思想巨人康有为

(2009-03-28 09:00:54) 下一个

历史人物忽悠:保皇卫士,思想巨人康有为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年轻时候康有为积极参与变革,政事,经历了变法、逃亡、游历;民国后依然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是最大的保皇派。

在政治观点上,康有为是个坚定的保皇派,忠君至上;但是在学术上他却是个中洋并蓄学贯中西,积极鼓吹西方现代科技好处的大儒。在知识面前康有为一点不迂腐。

就是在男女关系上,康有为亦是难得的女性平等主义的鼓吹者,他身体力行,先后娶了六位妻子,都平等对待,放脚,授学,习艺,不分地位贵贱,只有时间先后。

康有为在逃亡英伦之后,又去了阿美利坚,在唐人街鼓吹保皇思潮。他穿着皇帝溥仪赏赐的衙门章京的朝服出现在唐人公所里,还拍拍腰襟,声称里面掖着皇上的衣带诏,令穿着短打的华工们感到了皇上和大清朝的威典和龙气,于是纷纷把本来准备投鹘子逛窑子的钱送给了大清朝的希望。康有为走后不久,孙逸仙博士又来了,这一位穿的是西装领带,八字胡比康有为更雄武,说是要打倒满清统治,汉人自己做主子,于是穿着短打的华工又拿出准备投鹘子逛窑子甚至做小买卖的本钱奉献给民国的传说。

康有为和孙逸仙就此结成了冤家,势不两立。保皇和共和,先在海外开打,又在国内蔓延燃烧。

后来,共和成功了,清帝逊位。孙逸仙戴上首任临时大总统的帽子。康有为斥之为:民贼,逆臣,孽子。他也于1913年匆匆回国,为保大清龙脉不惜一搏。为此他周旋于南北军阀之间,使起战国之连横捭阖战术,以期阻滞共和军北上。期间他每每睹衣带诏而思帝恩,常掩面而泣。康有为还办了报纸,大力鼓吹君主立宪制度,列举英伦东瀛王室事故作为此制的宣本。

这时经人介绍,他结识了前清两江总督张勋。这个还留着辫子的小个子鲁莽军人武士,对宣统皇帝的忠诚不亚于康夫子,两人一拍即合,密谋复辟大计。于是在1917年乘着奉令进京的机会,张勋带着三千辫子兵把十二岁的宣统皇帝又扶上金銮殿,第二天康有为和前清遗老们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涕泗澎湃。康有为腰揣先帝衣带诏,看着龙椅里比扶手高出一点的小皇帝,顿觉有顾命大臣的重责,光复龙庭的荣耀。

可惜,时不予有为,短短十几天的复辟闹剧结果葬送了清逊室的优待条例,本来宣统还能在紫禁城里骑车遛马,这一下被彻底赶出了京城。康有为觉得回天无力,还连累了皇帝,于是赶往天津觐见溥仪。一见皇上就跪倒在地,口称罪臣,又是老泪纵横。

康有为最赏识的弟子是梁启超,康梁师徒二人是中国近代上一对恩仇侠侣,各怀匡世韬略兼济世之才,更兼具博爱旷达胸怀。而梁启超的爱徒竟是徐志摩,这令康老夫子难以接受,对徒弟介绍太徒弟前来拜见,他不假辞色。虽然老夫子拥齐人之福,但终究是明媒正娶。新世纪那种始乱终弃三面拍拖的现象他看不惯。对徐志摩的才情,那种英伦式十四行诗他欣赏不来。后来康老夫子也曾尝试过做那种自由诗体,读来却没有徐志摩的抒情,但仍可以看到老夫子的那一股子少年狂热。

请看康有为晚年写的自由诗一首:

仰灿烂之银河兮,

一白横互光气则那。

其长当天之十六度兮,

积恒星二万万之多。

或谓有星三十万万兮,

吾日与八游星自为一家。

 

日虱悬中为一星兮,

比恒河之位一秒。

热万度之巨白星兮,

沉沉为磷光尤颐伙。

助我光明晃昱兮,

吾乃远游而高歌。

 

以周天三百六十度兮,

银河广仅十度。

其几何悬在霞云天之中兮,

仅得十六万之一于罗蹇。

吾乘天船而上游兮,

腾云汉而婆娑。

 

这首诗凭良心讲,有点不伦不类,新酿的酒液装在骚体的旧瓶中,对宇宙天体的崇拜感情被格式拘禁,抒发得就有点声嘶力竭,像清唱广陵散了。不过在一九二十年代,对于一个七十岁老人,尤其是饱学诗书子经的夫子,康有为还是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激越的心情。

康有为自戊戌政变之后就出走国境,在海外浪迹,开拓了眼界。尤其是在二十年代,有机会第一次坐飞机在保定府上空盘旋,俯瞰城墙“似方碟,巨厦如覆碗”,他对于天地万物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西方的天体星球学说有了新体会,心胸更见宽阔。

他从此迷恋上了神游太虚,他自己称,在飞机落地的一刹那,他胸中充满了圣人般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为悯恤众生而降临人间的。1926年,康有为在上海成立了《天游学院》,传授海外旅游见闻和宇宙天体知识,抱着编篡一本卷秩繁浩的火星志的宏伟梦想。上面这首咏怀天体(不是裸体)的诗就写于此期。

可以这样说,今日之中国的卫星上太空,源之于康有为最初的梦想。他真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鼻祖。在军阀混战、国共两党厮杀,中国还处在黑暗混乱的局面时,康有为的眼光已经越过层层云雾,仰望星空了。

1927年康有为七十大寿,梁启超和众弟子都来上海为他祝寿。溥仪也差人送来祝寿的礼物。此前康有为虽然已经不再为君主立宪的理想奔走呼号,但仍然写信给各地军阀,敦促他们履行协议,恢复清王室的奉给和紫禁城居住权。这是他最后的政治行动。大寿之后康有为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这是为答谢皇帝赐予生日寿礼的奏折。

他一丝不苟的书写,字体依然是当年书写《大同书》和《公车上书》的字体,文体依然恪守朝廷奏折的规范,在“天”字前空格三字,在“圣上”前空格两字,称自己为“老臣”、“微臣”,签名时字体缩小三分,表示卑微恭敬。

这个时候,上海正发生第二次中共领导的暴动,蒋介石率领国民军攻占上海。风雨如晦。再过十几天,历史上有名的“四、一二”清党(大屠杀)就要发生。

而康有为在三月初过完大寿,就离开上海移居青岛了。智者总是能先于凡人闻到腥风血雨的微尘细末。写完奏折,他将朝服放在床上,虔心沐浴,然后坐在朝服旁边,静默。半小时后,康有为脑溢血,带着保皇的遗憾,结束了人生。人杰地灵,感应于天,康有为之死,死的颇具传奇色彩,如鸿毛之轻,有泰山之重。

康有为敢想敢做敢为,政治理念矢志不移,对君主朝廷忠心耿耿,政治保守思想开放,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熏陶的结晶,一代人杰,是中国人里的精华。他和弟子梁启超是近代史上一对巨壁。

康有为的衣带诏,是个历史的谜。在漫长的生涯中,光绪衣带诏一直是康有为尊荣和地位的号召。可是到他辞世,谁也没见过这条写有光绪遗命的布腰带,就连他的六个宽衣解带的妻子亦未曾对此留下片言只字。不过,衣带诏的真相并不重要,康有为的所作所为,是绝对对得起光绪帝和大清朝的。有这样的忠臣,是皇帝的福气,朝廷的福气。在康有为身上,后人能看到中国士大夫身上那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气”。道之道,非常道;气之气,非常气,气质、气度,气识,虽个人事也,却是文化的累积蕴涵。

曾几何时,文化骤然断裂,气陡然漏泄。虽有尖兵利器,强盛者何?

面对康有为,后人能不爀颜?

 

在文革期间,康有为在广东老家的坟冢被红卫兵挖掘破坏,康有为白发依旧的头颅拖在街上游尸,尸骨被乱棒捣毁。文革后,坟茔修复。里面只有康有为的一丝不屈的幽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晚秋心情 回复 悄悄话 来晚了,今日方看挥哥的又一好文。
窃以为君之文才正走向宽广大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