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郭德刚,赵本山,周立波,Jay Leno

(2010-02-19 17:01:36) 下一个
把郭德刚,赵本山,周立波,Jay Leno这几位搁一块说,因为都是说相声的,北京相声,东北相声,海派相声,美国相声。当然,非管人家叫说相声的,除了老郭,都得跟我急。所以,有时候英文也方便,一个comedian,都明白了。就是干逗人乐的表演的(a professional performer who tells jokes and performs comical acts,)翻成中文费了劲了,搜肠刮肚的,就愣没找着合适的词。不过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就别难为我了。

中国说相声的多了,不过现实最火的就是前面那三个了。拽上老Jay(有挑理的说,那叫老雷诺,得,复姓),他不是在美国也挺火的嘛?为什么那老哥仨能火,因为都能把人逗乐了。

相声火了,头一次(侯大师以后)是支援亚非拉那时候,马季,唐杰忠说了一援非的相声,结果满都街的孩子都改说外文了,“阿哈利利,阿哈利利”,就是再见的意思。再后来到了文革后,又有了姜昆,跳中字舞吃包子那个。估计后来上面教导,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有教育意义,说相声的就全改当老师去了,上了台就开课,但为了表现讲的是相声专业的,一边教育台下的,一边还得咯叽自己,台上台下都挺别扭的,慢慢的相声也就没人看了。一直到中国出来个郭德刚,摆明了讲说相声是让人乐的,这相声才又火起来。

因为春晚(不光央视那台),这几位的表演这几天都看了一遍。看多了,就想把几位放一块比比。

郭德刚说相声,有一毛病,太严肃,嘴上有相声,脸上没有。不象他那徒弟何云伟,往台上一站,甭说话,那眼睛一转,嘴一撇,甭用他开口,你自己就开始编相声了。

老郭第二个说相声的毛病,是烘托气氛的过程太长了,等抖包袱的时候观众都快迷登了。据说有一回老郭大街上碰上了一老观众。人家说要请吃大餐,顺道的给提点小建议。老郭很虚心,说行啊,就跟人家上车了。上了车这叫一个开啊,开出俩多钟头去,老郭饿了,就问,还多远啊?人家说了,不远,前面就到。好嘛,说话就开到一大饭馆前面,老远儿的闻着饭菜香了,估计老郭也是饿了点。好容易车开到饭馆大门前,那主一打把,往回开了。老郭急了,说怎么回事啊?人家回了一句,明白我给您的建议了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应属巧合。)

第三个,就是老郭太讲传统,讲究基本功,讲究说传统段子(我得说一句,九百八一张票太贵,还没赶上去剧场看呢。)基本功又都是老东西,什么太平词,什么传统戏,太中规中矩,总觉得跟现实差着那么一节儿。再加上开口闭口,师傅,徒儿的,怎么那么象回到解放前了?觉得路子有点问题,你想啊,那传统段子当初创作的时候,不也是用的那时时髦的东西啊。如果总是讲传统,没有创新,贴近现代的生活,那相声的生命力能长嘛?

赵家班的二人转倒是贴近生活,很少见人家演什么经典段子,什么一百年前传下来的。什么东西时髦,二人转里就能很快的反映出来。而且人家演员的基本功扎实不扎实,就反应在表演时髦东西时候的水平了。看赵本山的功力,本人还是有一次看“欢乐中国行”,是在东北的,里面有宋祖英和赵本上表演的“小两口串门”,那二人转唱的,地方特色十足,从唱腔,嗓音,动作,眼神,太过瘾了。不过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也可能不是东北人的缘故吧,不了解里面的文化内涵,反正觉得要不就往丑了打扮,要不就台上演员相互克掺,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总觉得提不起艺术水平来。再加上拜师傅啊,几大叩,几大拜的,太有封建人身依附的感觉了,怎么也觉得和二十一世纪搭不上调。当然人家可以说,“别对哥太在意,哥只是个传说”。

我现在最喜欢的表演风格就是周立波了,当然如果他讲太多的上海话,本人基本上连10%都懂不了。不过懂不了也没挡了笑,就看他往台上一站,嘴里说着,身上动着,总觉得不定从哪就能翻出个笑话来,还特损,就想乐。最乐的就是那段说东北人的。说东北人笑话上海男人太软弱,两人嚷嚷半天就是不动手,要是东北人,早打起来了。周立波说话了,说我们上海只产大流氓,什么杜岳笙啊,黄金荣啊什么的,那打打杀杀的从来不自己动手,都派东北人去干。

海派相声更象美国的脱口秀,从来不是一上台就讲一个故事,而是时事啊,身边人的小故事啊,顺手捏来,三句话做个铺垫,第四句准让你笑出来。说完就转下一件事,跟前边说的完全不搭界。

这礼拜周立波在东方卫视搞了个“壹周立波秀”,往台上一站就一个笑话,一个笑话的甩,足足半个小时。不过一次要讲那么多笑话,一讲讲七天,可乐的段子感觉就少了许多,笑料也不足。完了就找名人访谈,什么姚明啊,姚晨啊,反正光找姓姚的(玩笑啊)。感觉象是Jay Leno show。估计是想投石问路,效果好会长期搞。不过搞的不如Jay,前面讲笑话的时间太长,观众都麻痹了。嘉宾也配合的不好。比如姚晨,估计以为是上朱军的节目,光准备着主持人要提感动的事,就一直憋着准备掉眼泪。挺有喜剧细胞的人,愣就是放松不下来。你倒是跟周立波对着逗啊。气氛一下就不对了么。搞得周立波也没辙了,也不知道是要往搞笑上走,还是想办法要让姚晨哭几下。

要说上海人在整个大陆,是最愿意,也最有能力跟西方接轨的,但民族性也是很明显的。很多东西能成功,是和民族性分不开的。比如在美国,甭管开什么会,老板上来,开场白一定是几个笑话,先把全场逗翻了再讲正事。因为在美国,幽默感是很让人看重的,是所谓领导才能的很重要的方面。所以Jay Leno show 也好,还是 David Letterman show,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前面先一小段讲笑话开场,然后进入访谈。进了访谈,也甭管嘉宾是明星大腕,还是参议员,总统,都是使出全身解数的配合着主持人想法搞笑。可中国人的民族性就不一样,一开大会,领导正襟危坐,翻开讲稿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一念能念几个钟头,领导越大念的越长,下面的人就翻开笔记本,还拿一笔记录。记什么记?旁边摆着的讲稿,跟领导念的一个字都不差。有差的地方也一定是因为领导念的白字。结果到了周立波这也只好开始长篇的讲笑话,一讲半个小时,讲短了怕观众说能力不够。

所以我看周立波想走这条路子,悬。得再等个十年,八年的,等再多点中国旅游团春节到美国多扫扫货,顺道的再多熟悉熟悉美国的这种幽默风格,否则就是周立波再搞笑,嘉宾再配合,下面的观众尽等着嘉宾感动,掉眼泪了,你说这能幽默得起来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yh0723 回复 悄悄话 周立波的《立波秀》比起他的海派清口来,多了一些遗憾。
上海方言令他的段子活色生香!长三角地区的民众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妙处。这其中包含着方言的魅力。
为了扩大观众面,他做了新的尝试,希望他能越做越好。
wangcai1 回复 悄悄话 周立波是够损,但不够爆笑;还是老郭又损又爆笑。
TZMAN 回复 悄悄话 老Jay应该有个中文名,就叫老拽吧。
郭德纲算科班吧,虽然后来拜了侯耀文,但是路子不一样。他的相声象马三立、苏文茂,铺垫比较长,而且本人几乎不笑,就像和你在说一件真事,正经事。天津称这种说法为文相声。相对而言,常宝霆、侯耀文的说法比较火爆,称武相声。郭德纲虽然多说传统段子,但还是注意到了针砭时弊这一相声的生命所在。
赵本山开始也是很注重针砭时弊的,但是后来经越来越和谐了。岁数和地位变了。二人转是否由他承传光大,目前还多有争议。不过我个人觉得和侯宝林对相声的贡献来说,他没怎么改变二人转。
周立波是个新人,比前两者更超前。只能说和老拽最接近,但是主持节目时仍有不少前两者的低俗。
中国人不缺智慧,不失幽默。目前这种局面是大局使然,不是某个个人能够改变的。如果我们面对媒体能够象老拽那样拽,我们就会人才辈出了。
听听小蘑菇儿的相声,原谅吃开口饭的艰难吧。
君子 回复 悄悄话 赞同楼主细致观察。美国人个个能说会道, 是自小练出来的。整个文化环境,是鼓励独立思考,挑战权威,讲究领导气质,沟通技巧,幽默,隐喻和智慧。所以,晚间秀不会冷场。当然,也看到过大牌明星 Harrison Ford 言不达义,吃螺丝,属性
格使然。

壹周立波秀在中国有超前性, 主要是缺乏合适嘉宾人选。反映了文化, 体制上全面性的差异。再等上若干年也是合理的说法。不过,可以挑选各界能说会侃人士,比如相声界(就怕放不下架子), 教育界,做传销的,三教九流都可以。朱容基,
姚明等类也是绝嘉人选。久而久之,也会带动沟通文化的演进。
河里的石头1 回复 悄悄话 北美这有个叫崔哥的, 是个好苗子, 发展发展,没准能超过你提的几个。 www.12sway.co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