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轻松的活法

原来是“茫茫人生,何处是岸?”,我今天“活的轻轻松松”为什么?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ZT)

(2006-11-16 10:04:31) 下一个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京原

第四次战役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中朝军队休整之机发起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御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第一,双方企图及兵力部署

一。敌“联合国军”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多国部队在遭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三次战役的打击,特别是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后,失败情绪剧增,内部矛盾加深,美国的威信大降。但敌“联合国军”退至三七线后,兵力相对集中,又摸到了志愿军后勤供应困难的情况,即企图乘志愿军疲劳和尚未补充之际发起反攻,破坏志愿军休整和新的进攻计划,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回到三八线以北,以挽救其失败的影响。因此,敌“联合国军”集中了五个军计十六个师,三个旅,一个空降团,及在朝鲜的全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在二百公里正面上发动全面进攻,以美军打头阵,并集中于主要方向上,第一步以夺取汉城为主要目标,第二步向三八线推进。

其部署是:

以美第1军,第9军共六个师(美25师,美3师,美骑1师,美24师,韩伪1师,韩伪8师),三个旅(土耳其旅,英军29旅,英27旅),在野牧里至骊州六十八公里的正面上,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以美军第10军,韩伪第3军,韩伪第1军,法军加强营,美空降187团,在骊州以东一百三十七公里正面上实施辅助突击;

以美军陆战第1师,韩伪第11师为战略预备队,位于义城,大邱地域,韩伪第2师在忠州,丹阳,永春,丰基地域担任警戒。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原以第50军,第38军第112师,第42军第115师和朝鲜人民军第1,第2,第5军团各一部,在水原,金良场里,利川,骊州,横城及平昌以北地区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在高阳,东豆川里,加平,金化,金城等地域集结休整,储备粮弹,准备新的进攻。

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一月十五日开始,即向中朝军队汉江南岸阵地进犯,到一月二十五日,占领了水原,金良场里,利川,骊州等地区,同时敌“联合国军”在仁川港外连日炮击海岸阵地,并以小股部队作试探性的登陆进攻。

根据这一情况变化,为粉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争取时间,掩护从中国国内调来的战略预备队的开进,志愿军将领决心停止休整,组成东,西,中三个集团,组织监守防御和强有力的反击作战。

在西线,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第38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组成西集团,由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在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坚决抗击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之敌的进攻。

在东线,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组织成中集团,由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以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5军团组成东集团,由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雄指挥。中,东集团首先采取机动防御,诱敌突出以中集团于横城地区实施反突击,歼敌一部后,向敌纵深发展,从侧翼威胁西线敌人主要进攻集团,粉碎其进攻;东集团掩护中集团开进与集结后,以朝鲜人民军第5,第3军团协同中集团实施反突击。

第二,战 役 经 过

一: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与横城反击(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

一月二十七日,西线美第1,第9军所属部队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和坦克支援下,在野牧里至骊川正面上,向中国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其主力沿水原至汉城公路两侧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志愿军依托野战工事,展开了积极顽强的防御作战,战斗十分激烈。在战斗中对每个支撑点都以积极的反冲击与敌进行反复争夺,大量消耗了敌人。二月四日,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和中国志愿军第50军的第二线阵地被突破,当时汉江已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中国志愿军处于背水作战的不利势态,于是志愿军司令部将领决定,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和第50军除各留一部兵力坚守汉江南岸桥头阵地外,主力撤至汉江以北组织防御,第38军仍在汉江南岸继续抗击敌人,吸引敌主力,保障志愿军主力在南汉江以东实施反突击。

至二月九日,敌进至仁川,永登浦,广州,京安里,松岘里一线地区。

在东线,一月二十八日美第10军在骊州以东至原州,武陵里一线发起进攻,分别向砥平里,横城方向突击,韩伪第3军,伪第1军分别向县里,襄阳方向突击。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及人民军第5军团节节阻击,掩护中,东集团主力开进。三十一日,第125师在九屯车站包围了美军第2师第23团团部和一个法军加强营,经一天激烈战斗,未能全歼该敌,即主动撤围。

至二月九日,南汉江以东之敌被志愿军阻止在砥平里,分水院,上苍峰里,釜洞里,乌项里,束沙里,广川一线地区,其中以进至横城以北之伪第8师,伪第5师势态比较突出,兵力也比较分散,利于中朝军队实施反突击。

此时,志愿军主力已先后到达反突击指定位置,于是决定以中,东集团向突出之敌发起反击,求歼灭伪第8师,伪第5师,美第2师一部,尔后视情况向原州,牧溪洞发展,威胁敌主要集团侧背,以粉碎敌其进攻。其部署是:

中集团: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欠第126师及第125师第375团,配属第39军之第117师),第40军,第66军,在沓谷岘,上高岱,三巨里地段上,向横城,原州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第39军为预备队。

东集团:以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钳制韩伪第3师,伪第7师,伪第9师,以人民军第3军团,第5军团向黎湖洞,峰火山,下安兴里地区之敌进攻,求歼伪第5师一部,尔后向横城东南发展进攻。

西集团:尽可能保持汉江以南桥头阵地,在中,东集团反突击开始时,志愿军第38军以相当兵力向玄方里地区之敌进行钳制性进攻,以配合主力反突击,当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向南撤退时即转入追击。

二月十一日十七时,反突击开始。志愿军第42军第124师迅速打开了缺口,并继续向敌纵深发展进攻。配属该军的第117师从其右侧加入战斗,日终前占领了横城以西之琴岱里,并继续向横城以北之上,下加云发展进攻。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迅速歼灭当面之敌一个营大部,日终前前出到横城西北之台峰,广田地区,歼灭向横城逃窜之敌一部,切断了伪第8师逃向横城的退路。这样,中集团经过七小时的战斗,即在横城西北地区对伪第8师所属各团达成了合围。十二日,第117师在横城西北夏日地域歼敌二千三百余人。至十二日终,志愿军第42军,第40军在第66军协同下,全歼了伪第8师所属各团及伪第3师,美军第2师各一部,共一万五千余人。由于由于第66军进展比较缓慢,未能切断横城之敌的退路,横城之敌逃向原州。第42军,第40军之第120师,第66军十四日前出到原州以北地区。

东集团于十三日进占横城东南之鹤谷里,乌原里,上,下安兴里,十四日前出到平昌以北地区。

从十三日开始,中集团以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第42军第126师及第125师第375团,第40军第119师,对砥平里展开了进攻,由于对敌兵力和工事估计不足,进攻准备仓促,缺乏周密的协同动作,炮兵,弹药又少,尤其缺乏防坦克炮,虽经十三,十四两日猛烈进攻,将敌人压缩在二平方公里狭小的地域内,但未能突破敌人以坦克为骨干组成的环形防御。十五日增援之敌突入砥平里,与被围之敌会合;东集团向平昌,宁越方向的进攻亦不顺利。

同时退集原州地区之敌在原州东西一线地区重新组织防御,在南汉江以西之敌亦在骊州,长湖院里地区布置了纵深防御。这些情况表明,中朝军队歼敌之机已失,遂于十五日十八时停止对砥平里的进攻,撤出战斗,前出到原州东西地区的各军亦同时向北转移。

西集团在汉江南岸的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抗击了敌人的连续进攻,有力地钳制了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保障了志愿军在南汉江以东的反突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二十一天的积极防御作战,共歼敌二万二千余人。

二。机动防御 (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一阶段的防御,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未能打破敌之进攻,当志愿军撤出砥平里战斗向北转移时,敌即继续向志愿军进攻。由于志愿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伤亡较大,一时难以补充,战略预备队要四月中旬才能到达三八线,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从二月十七日起,全线采取机动防御,争取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各项准备,再转入进攻。

防御部署:

以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欠第19师),志愿军第50军,第38军,第42军,第66军,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第3军团,第2军团为第一梯队,在西起汉江口,沿汉江北岸经杨平,中元山,圣智山,峰火山,酒峰,东至下珍富里以西共约一百六十公里的正面上,构筑纵深二十五公里至三十公里的第一道防御地带,争取在此抗击敌人一个月;

以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第19师,志愿军第26军,第40军,第39军为第二梯队,在汶山,议政府,座防山,洪川,丰岩里,下珍富里地区,构筑第二道防御地带,准备在第一梯队完成任务后,在此一线进行防御。

二月十九日,敌“联合国军”以美骑兵第1师,英军第27旅,韩伪军第6师及美路战第1师,首先在志愿军第42军,第66军正面上展开进攻,二月二十三日,敌又以美第2师,韩伪军第7师和第9师向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第3军团,第2军团阵地进攻。由于中朝军队顽强阻击,敌进展迟缓,至三月六日,始进占中元山,龙头里,丰水院,桑田洞,居文山,横溪里一线地区,至此东西线基本拉直取齐。三月七日,敌以五个军共十四个师,三个旅,一个空降团的兵力,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向志愿军部队全线发起进攻,采取主力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逐步向北推进。志愿军在天寒地冻,粮弹不足,减员众多,极度疲劳等困难条件下,依托一般野战工事,对敌展开了逐山逐水的节节阻击。十四日,志愿军主动撤离汉城。

三月十五日,敌占领汉城,洪川之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一梯队各军先后转移至三八线以北地区休整,第二梯队各军即在预设阵地上与敌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美第1军沿汉城至涟川公路的进攻,遭到志愿军第26军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至二十三日始进占议政府,春川一线地区。敌“联合国军”多国匪徒部队为加快进攻速度和截击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于二十三日六时至二十四时,以美军空降第187团四千余人在汶山附近分批空降。

二十四日,正面进攻之敌与空降之敌会合,在航空兵支援下,向志愿军第26军翼侧进攻,被志愿军击退。中国军队在对敌军的阻击中,对一些要点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大量杀伤了敌人。

三月三十一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全线主动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坚决阻敌前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9兵团和第9兵团集结。四月上旬,敌发觉中国后续部队到达,基本上停止了进攻。至四月二十一日,敌军已被中朝部队钳制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涟川,芝浦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第四次战役至此结束。

第三,主 要 经 验

一。坚守阵地与反击行动相结合

坚守阵地,并以积极的反击行动相结合,粉碎敌之进攻,是这次防御战役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敌人掌握制空权,地面火力和突击力占有很大优势的情况下,采取消极的单纯防御行动,是无法抵挡敌人进攻的。把坚守阵地同反击行动相结合起来,就能提高防御的活力,使防御增加生命力。

这次战役所以能在敌我装备悬殊,中国军队供应十分困难,人员减少严重和部队相当疲劳的情况下阻击敌人达八十余天,歼敌近八万人,敌人平均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半,就是由于在防御中不仅依托有利地形和工事顽强抗击敌人,而且及时发起反冲击和反突击,给予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尽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种种原因,反突击未能达到粉碎敌人进攻的目的,但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为了使反突击起到打破敌人进攻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拳头,迅速歼灭敌主要进攻集团翼侧之重要集团,以便尔后向敌主要进攻集团的侧后实施有力的突击。

在敌人处于装备优势的情况下,要歼灭当面之敌,一要切实断敌退路,以免像横城之敌那样得以逃脱;二要分割快歼,以免像砥平里之敌那样龟缩一团,待增援之敌到达后得以合力突围。

二。实行大纵深的设防和前轻后重的部署

抗击优势装备之敌的进攻,要有大纵深的设防和前轻后重的部署,以增大防御的弹性和韧性,增强防御的稳定性。因为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想防御阵地完全不被敌人突破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仓促转入防御时阵地工事比较薄弱,在强大火力的突击下,就连防御部队的生存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大纵深地设防,便于在部分阵地或地带被突破后制止敌继续发展,和以反冲击或反突击恢复已失的阵地或地带;前轻后重的部署兵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掌握较大的预备队,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这次战役开始时,由于志愿军着眼于以反突击粉碎敌人的进攻,并准备在反突击成功后乘势向敌继续进攻,只构筑了一道防御地带的阵地。实践证明,这样只作一种打算的准备是不够的,因此在战役第二阶段设置了两道防御阵地,以后又增加了一道,增强了防御的稳定性,使防御作战坚持了两个月。

这次战役的兵力部署始终是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第一阶段第一梯队只有四个军(军团)另二个师,第二梯队达六个军(欠二个师)。第二阶段由于部队减员较多,第一梯队增到八个军(欠一个师),第二梯队减至三个军另一个师,但规定各军应根据情况组成数个梯队,轮番作战,换班整补,并以反冲击打退敌之进攻或夺回已失阵地。在部分部队由于对前轻后重的部署贯彻不够受到不应有的损失以后,志愿军司令部将领进一步强调不要在一个阵地上堆很多部队,以免遭受过大的伤亡,也不应死守一地不动,让敌人打完。中国志愿军将领这些及时有力的指导和作战中血的经验教训,使部队迅速提高了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从而减少了伤亡,并有效地歼灭了敌有生力量。如三月二十三日,志愿军第26军第226团三个连向胎封里,霜洞里(铸锦山东侧)之敌实施反冲击的战斗中,毙伤敌二百余人;次日,在抗击敌人进攻326.3高地(铸锦山南侧)的战斗中,该军第264团第8连一个排即毙伤敌一百余人。

三。抓住战役发展的关节,实施灵活机动的指挥

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对优势装备之敌的防御作战来说,更非灵活机动不可。

战役上的灵活机动的指挥,中心在于抓好战役发展的关节。这次战役之初,志愿军在察觉敌人全线反扑的企图后,立即组织坚守防御,并准备以强有力的反突击粉碎敌人的进攻;在纵深作战不顺利时,立即停止反突击,并根据敌我情况转入机动防御,都抓住了战役发展的关节。因此,在被动中争取了主动,为战略预备队的调动赢得了时间。

为了抓好这些关节,事前应有周密的计划。通过对敌我情况的分析,对战役发展的各种可能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制订多种方案,以便在出现复杂情况时,能及时地加以适当处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