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也是一门艺术---《名人死亡词典》(zt)

(2006-08-23 00:43:25) 下一个
死也是一门艺术---《名人死亡词典》(zt) 送交者: 牢头 死也是一门艺术 牢头按: 浪漫而好事的法国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编了一本《名人死亡词典》,前几天在朋友家看见了,大概翻了翻,挺好看的,现转一篇往上的评论文字: ------------------------------------------------------------------------- 若问死亡是什么?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答案。哪怕就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死亡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是千差万别的理解,组成了丰富的死亡的和声。 唯心论者叔本华说:“死亡只是回到出生以前罢了。”轻巧! 奥雷勒说:“死也许仅仅是挪个地方。”俏皮! 圣徒奥古斯丁说:“死亡只是隐身,而不是缺席。”多么自信! 革命家罗伯斯庇尔说;“死亡是不朽的开始!”掷地有声! 龚古尔说:“死亡对于某些人来说不止是死亡,而且是所有身份的结束。”一针见血。 乔治·桑下的定义很别致,她说:“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同样生为女人,德尔菲娜·盖伊却侧重另一点:“对女人而言,唯一的死亡之日,就是不再被爱之时。” 还是古希腊哲人欧里庇德斯说得玄妙:“谁能说清楚活着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死亡,而死了就是活着?” 一般人都以为法国人痴迷于爱情,只对浪漫有研究。其实法国人不但对浪漫有研究,对死也有研究,也正因为对死有研究,所以才会有真正的浪漫。可千万不要忘记,巴黎除了盛产香水和玫瑰,巴士底狱和断头台也很出名。 前两年曾见市面上有一本法国人写的《人类死刑大观》中文本,里面历述各种死法,并附有各种插图,当时就已对法国人面对死亡的勇气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又见到一本《名人死亡辞典》,也是法国人写的,好像法国人对死的好奇,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生的向往。 这本书用极其简洁的语气,描写了上千位名人死前的遭遇和遗言,几乎每个人的结局都如同一则寓言,每句弥留之际的话语,都意味深远。作者捕捉住名人垂死的瞬间状态,不做任何评论,通过生动的情节、细节和言语,再现了个人与死亡较量的各种场面,既有悲壮和恐怖,也有伤感和坦然。 乐圣贝多芬临终前一边惋惜不能再喝好酒,一边对周围的人说:“朋友们,鼓掌吧,喜剧结束了!” 同为作曲家,勃拉姆斯却只要是好酒,就一律不拒,痛饮一口莱茵河葡萄酒,说句:“果然名不虚传呀!”倒头便去。 古罗马美食家阿皮西尤斯,因为再也做不出更好吃的菜肴,索性服毒而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因为无法解释厄里帕海峡为何每日多次改变水流方向,投海自尽。 法国数学家博叙死前已极度虚脱,不能言语,可他的好朋友问一句:“12的平方是多少?” “144。”他轻声答。 八面威风的恺撒大帝被密谋者追杀于元老院,最后一句话是冲着养子布鲁图说的:“儿子,你也在其中?” 法国女革命家罗兰夫人走上断头台时,面对远处的自由女神雕像,说出了那句举世闻名的不朽格言:“自由,世人假汝之名义,犯下了多少罪行?”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更有意思,他生前与莫里亚克和克洛岱尔是好朋友,三人经常互相捉弄。纪德在巴黎去世第二天,莫里亚克收到一封从瑞士发来的电报:“没有地狱,放心来吧,叫克洛岱尔一块来。安德烈。”莫里亚克和克洛岱尔始终没闹明白,纪德是投胎转世了呢,还是又耍了一个诡计。 在老百姓眼里,名人因为有名,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似乎不同异常,然而在死神眼中,名人的那点名气,是不足以让其动恻隐之心的。死神既会光顾简陋的茅屋,也不会放过玉砌的龙床,因此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现实,死亡的声音,时时都在众人的耳畔回响。书中记录了众多名人对生命的理解、对死亡的思考和临死的感受,这一切对于未死的我们,都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并非每个死去的人,都能留下如此真切的声音。许许多多无名人士,漫漫一生并无惊天之举,只是在临死的一刹那,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因而名垂青史。死是一种壮举,也是一门艺术,一个人临到死了,应该怎样死,怎样“不活”,这是一个与“活,还是不活(to be, or not to be)”同样重要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上千人的死亡过程,但书中没有中国人的声音,是中国人忌讳死,无意坦露心声,还是西方人过于自大,眼中没有中国人?笔者个人认为,这更多的是因为作为哲人的孔子,死前说了什么,后人没有记载,作为君王的唐宗宋祖们,死前言行都已被封存为宫纬秘事,而作为平民百姓的张志新们,临刑前已经被割断了发出声音的喉管。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