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牺牲岂止在战场---云南边防缉毒警生活纪实:决不能和妻子逛街 zt

(2008-02-14 06:11:57) 下一个
云南边防缉毒警生活纪实:决不能和妻子逛街

2008年02月13日 国际在线网  来源:法制日报


  导读

  有谁知道,一个缉毒女警工作一个白天后,晚上都干些什么?有谁知道,是什么促使一个缉毒英雄,在二十多年的缉毒生涯中从不退缩,真枪真刀地和毒贩干?有谁知道,缉毒女警与队友化装成情侣跟踪毒贩却撞上男友时,心里是何感受?有谁知道,那些缉毒侦查员为什么会有失眠的毛病?有谁知道,“卧底”毒窝的警察,为什么决不陪妻子逛街,他们的妻子最大的愿望又是什么?

  长年与毒品、毒贩打交道,因工作的需要,有的人需要长时间隐姓埋名,甚至生活在毒贩中间。缉毒警,一个特殊群体:影视作品中,他们如“007”一般无所不能;现实生活中,他们远离常人,披着神秘的面纱。

  缉毒女兵的夜半生活

  “看护藏毒孕妇生娃整整一个月”

  张双月,21岁,云南边防总队木康公安检查站缉毒警察。2006年、2007年,分别查获毒品6000克,立了两个三等功。

  张双月的老家在黑龙江的大庆。2005年12月一当兵,她就被分到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木康检查站。检查站设在德宏州与龙陵县交界的双坡垭口,是个风口,冬天山口的风往骨头缝里钻,“比黑龙江还冷”。

  张双月最动人的故事不是查毒,而是看护体内藏毒的运毒者排毒和照顾藏毒的孕妇生娃娃。

  这几年,孕妇等特殊人群越来越多地成为境内外毒贩利用的对象,每当抓了这些体内藏毒的人,第一要务就是排毒,先把她们的命救下来。由于这些人多是妇女和小孩,所以看护她们排毒自然就成了女兵的事。这对于今年才21岁,在家里还是娇娇女的张双月来说,着实不容易。

  张双月说,第一次看护藏毒者排毒,真不好受,不光恶臭袭人,心里还特别急。本来一次就排不完,有人还不排,怕排出来成为审判她们的证据。

  “不排,包毒的袋子破在肚子里就是个死。”那几天,给藏毒者讲这个道理,嘴唇都快磨破了,可还有不排的人,张双月就要带她们去县中医院排。这期间她们有病,她管,吃喝拉撒睡,她也得管。

  这还不算,有的体内藏毒的孕妇,刚抓来就要生,张双月还得照顾她们生娃娃。张双月说,她忘不了2006年的8月,那个月她差不多每个晚上,都是在医院过的。

  白天查毒,晚上刚睡下,值班员就喊她,已经住在医院的某个藏毒的孕妇要生了,她就得起来夹着被子往医院赶。那会儿,站里就俩女兵,有时俩人都得去,看护、喂水、端屎端尿都是她们的事。天亮前,孕妇睡着了时,兴许能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有几天的晚上,她没去医院前,躺下也睡不着,就等值班员吆喝。那个月就是这么过来的。

  问张双月,适应不适应边防的生活?她笑了:“都是老边防了。”

  缉毒英雄的真切震撼

  “为找毒品那孩子砍断自己的手”

  刘晓晴,云南边防总队副参谋长,出身于警察世家。1982年从警校毕业后,就从事缉毒工作。至今,他亲自参与和指挥侦破的毒品大要案316起,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以及首届“全国十大边防卫士”。

  刘晓晴说,对毒品和缉毒工作的认识,源于他刚参加工作时遇上的一个惨烈的事件。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件事的震撼,仍挥之不去。正是这个记忆,使他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无比真切的认识,使他在以后的缉毒工作中,从未退缩,真枪真刀地和毒贩干。

  刘晓晴讲述这个故事的口气凝重。他说,吸毒的人还是个孩子。家里劝他戒毒,他自己也打算戒掉。怎么戒?一家人商量的结果是按孩子的主意办:弄副手铐,把他铐在床上,他动不了,自然也就吸不成了。

  可就在当天,趁家人不在时,孩子跑了。家人回来时,看到了这么一幅场景:床上是一只砍断了的手。

  刘晓晴说,孩子毒瘾发作,为找毒品,能砍断自己的手,这疼痛岂是常人能想像的?从那时起,毒品就成了刘晓晴的死敌。

  在刘晓晴的缉毒生涯中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是对亲人的负疚,他比如何人都懂得“自古忠孝难两全”。

  父亲去世的前一天,希望刘晓晴———他惟一的孩子陪他去看看滇池,老人有日子没去那儿了,可刘晓晴当天正有个要案要指挥。父亲知道儿子有公务,平静地对老伴说:“那就别打扰他了,免得他分心,咱老两口去!”就在当夜,老人发病了,再也没能等来儿子。

  缉毒女杰的情感世界

  “看着男友离去的背影我很难过”

  罗娜,25岁,云南边防总队临沧边防支队侦查队缉毒警官。1999年入伍至今,查获或参与侦办毒品大案20起,缴获毒品65.92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51名。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罗娜进侦查队扮过宾馆服务员、小商贩,也扮过情侣。男朋友和她分手,就是因为在街上撞见她挽着别的男人的手。

  那是一次跟踪,罗娜挽着一名男侦查员的手,伴作情侣跟着一名贩毒嫌疑人逛街。她怎么也没想到会遇见刚交上的男朋友。

  她想躲,却躲不了,男朋友一步步走近,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是怕男朋友和她吵,是怕吵声惊了她跟着的嫌疑人,案件已经到了收网的关口,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案子就会泡汤,战友们多日的艰难经营就会功亏一篑。

  还好,男朋友只是看了她一眼,转身就走。罗娜说:“看着男朋友离去的背影,我很难过。可我在执行任务,不可能给他做出解释。”男朋友就这么走了,再也没有和她联系过。

  如今,美丽文静的罗娜还没有男朋友,不是没找过,是找过没成,原因很多:有对方不理解她工作的,也有她怕自己的工作拖累了对方的。

  侦查队长的失眠症

  “绷着的那根弦时间长了松不开”

  陈金华,云南边防总队德宏边防支队侦查队队长。在禁毒一线干了快二十年了,仅2003年8月当队长以来,指挥、参与破获的案件就有四千多起。

  侦查队很少能保证有正常的节假日,案子说来就来,抓捕行动又常常安排在半夜,抓了嫌疑人要审问,啥时能审完,谁也说不好。时间长了,生物钟就乱了,一到半夜就来精神。

  觉轻,也是干侦查养成的。陈金华说,你和最危险的毒贩打交道,时刻都得提防,他也要摸你的哨!有了动静,是不是进来了人?危险不危险?你得先睁开眼,眼睁开了,再合上就难了。

  陈金华也吃过睡觉的药,但不管事儿,躺下实在睡不着,就睁着眼睛数数儿,从一数到一百,再从一百数到一千,数乱了就重数。好容易迷迷糊糊了,有点动静就来精神。

  “侦查员的职业很难保障吃饭、睡觉有规律,该吃饭了,你正跟着个嫌疑人,怎么吃?该睡觉了,你审的案子刚有了眉目,你能说,睡一觉,醒了接着审?”陈金华说,脑瓜里常绷着的一根弦,时间长了,松不开,也就落下了失眠的毛病。

  侦查队里,有陈金华这失眠毛病的不止一个,可不管失不失眠,啥时来了任务,都得上。

  卧底警官坚守的原则

  “决不能和妻子一起逛街”

  他是一名缉毒一线的警官,他的姓名和单位不能披露,因为他有时要打入贩毒团伙,有时要周旋在毒枭身边,工作在隐蔽战线。

  他的家在内地,离边境线有几千里地,全家人都支持他当兵,但他在部队具体做什么,家里人不知道。他也从没想过要告诉他们,因为他不愿意让家人为他担惊受怕。

  妻子来部队看她,几次和他说,想一起上街逛逛,他都说有工作去不了。妻子不理解,丈夫白天上班时间工作忙,怎么下了班工作还忙?上趟街怎么这么难?

  不管妻子有多少怨言,他的原则是,为了妻子安全,决不和她上街!因为,常有不三不四的人在机关门口观察着他们的动态,这些人可能就是毒贩的探子。

  毒贩不敢对付警察,可敢伤害他们的家属。他领导的妻子就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过袭击。最可恨的是,事后凶手还给他的领导打来电话:你老婆怎么样?住院费够不够?

  这事他从没和妻子说过,妻子来边境一趟不容易,他怎么能让妻子感到他的工作险象环生,再为他提心吊胆呢?

  他和记者说,自从干上情报调研,他就想好了:是男人就要扛得起所有的危险,决不能让家人为自己担忧。

  无名英雄妻子的愿望

  “没了毒品就再不用担惊受怕了”

  余大姐的丈夫也是个隐蔽战线的英雄。余大姐说,跟他生活这么多年,感觉他总在出差。

  孩子都12岁了,可余大姐的丈夫很少陪孩子。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出差回来,孩子躲在门后,想上前又不敢,他一叫,孩子就跑了。

  “现在孩子大了,慢慢理解他爸的工作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回,他爸好不容易有几天假,能陪孩子打打球,孩子可高兴了。但来了个电话,他爸就走了。晚上,我带孩子去学琴,他弹了两下就不弹了,我说了他两句,他转过头问我‘爸啥时回来,我想和他玩’,眼泪‘叭嗒叭嗒’的。”

  余大姐说,丈夫出差手机要么关机,要么接通了也只有4个字:我在忙着。再打过去,电话就关了。“我知道他在办案子,可也想知道他有没有危险啊。”

  就是丈夫不说,余大姐也会从别处打听丈夫的事儿。

  有一回,他们追了几天,终于抓着了毒贩,连夜押回来。夜深了,车子开到了怒江峡谷,连日的疲劳使大家都困倦了。不要命的毒贩,想和一车警察同归于尽,突然抢夺方向盘。“亏了孩子他爸反应快,把毒贩制住了。不然,一车人都要掉到怒江里。”余大姐说,这事儿,丈夫从没对她说过。

  “什么时候没了毒品,一家人就可以开开心心地逛街,和朋友聚会了,就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余大姐现在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丈夫平安。

  记者手记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云南成为中国禁毒战争的一个主战场之后,云南边境线上就筑起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堵通道、打团伙、抓现行,力争把毒品堵在境外;第二道防线是,昼夜执勤,查车验证,扼守咽喉要道,不让毒品流入内地。于是,就有了垭口上的卡口堵截和林莽间的设伏擒拿。

  缉毒警察为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履行着神圣职责,挥洒着青春和热血。仅1998年以来,边防部队在缉枪缉毒中就与贩毒分子发生枪战24起,5名官兵英勇牺牲,26名官兵光荣负伤。

  今天,记者从另一个侧面记录的这些缉毒警察的故事,或平淡,或惨烈,或酸涩,或惊心动魄,但故事中流露出的侠骨柔肠,渗透了官兵们忠诚的情结和不屈的信念。(记者 张亦嵘)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