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星条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由次贷风暴看美国金融危机 zt

(2008-01-27 10:53:47) 下一个
星条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由次贷风暴看美国金融危机

2008年01月23日 星岛环球网 王 剑


美国经济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疾风骤雨,股民基民期民血流成河,美国佬这次真的祸害了全世界人民,人神共愤之。

作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美国一直自认其经济体制世界领先,怎么还会出这么大的漏子?这要看看到底啥叫次贷,怎么危机起来的。

美国人买房子绝大部分也得做按揭,就是抵押贷款。银行把按揭以风险管理原则分成三级:优质贷款、次优级贷款与次级贷款。

优质贷款是指那些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的客户,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没有收入证明、负债较重的客户。次贷危机就是指这部分抵押贷款引发的。

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爆破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局(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大规模调低利率。利率低最有利于投资房产,到底还是美国的钱多,资金开始流向房市。房地产价格也水涨船高。到了2004年至2005年,美国房产价格比2000年的时候涨了七八成。

这个时候,次贷就出笼了。当时房价高,房子难卖,发展商就想办法帮置业者提供贷款,于是找到了基金(钱多,基金也多,就像现在中国一样)。基金先跑到股市上融一大笔钱,当然基金不会告诉股民这些钱是拿来做次级贷款的,它只告诉投资者这些钱拿来做房贷。当时房地产市场那么红火,大家都愿意把钱给这些基金。

结果,金融市场大把大把的钱就流到了房市,房市就继续狂升,就像去年和前年中国市场那样。这些基金把钱贷出去,再把这些按揭业务打个包,变成证券,再到市场上卖掉。这样,基金没风险套个差价,只要规模够大,基金就能挣大钱。为什么基金愿意做次贷呢?因为次贷利率比一般的按揭利率高两三个点,这叫无利不起早。

眼见着基金挣钱,银行眼红了。本来根据巴塞尔协议,美国对银行资产要求很高,但是银行的财务高手更高,他们想了个办法,另外成立一项业务,这块业务不需要放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去。然后再用这块业务的钱去做次贷,或者直接到市场上去买证券化了的次贷。这样,银行也大规模地加入到次贷行列里面去了,并且,在银行的资产表里面又看不出来。广大股民就这样被蒙在美国次贷的鼓里了。房市高涨,大家挣钱,当然都高兴,可是好景不长。

2005年美国股市房市飞上了天,美国联储局坐不住了,局长格林斯潘在离任前一年下了一记猛药,连续加息十一次(人民银行最近连续加息三次,估计还得加)。利率上升了,房市狂涨的条件不再存在。根据万有引力原理(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离开地球表面的物体最终要回到地球表面上来。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到了2007年房价下挫了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的房价也挺不住)。

房价一跌,房地产的炒家的资金链开始断裂,无法正常支付按揭款,他们只好疯狂抛售持有的房产,又加快了价格的下跌。(这种情况很眼熟嘛,早年的上海和最近的深圳都发生过)。当房价下跌幅度超过了首期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置业者选择放弃房子,不再支付按揭款的时候,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2007年3月5日,美国第二大房地产次贷公司新世纪金融股价暴跌68.87%。3天后,新世纪金融宣布,无法支付到期债务,当天股价再跌一半。4月14日,新世纪金融申请了破产保护,短短四十多天,新世纪金融股价就由30美元跌至1美元。

这个时候,助纣为虐的信用评级机构开始放火,他们调低次贷债券的信用等级。接着,美国第五大券商、最大抵押债券承销商贝尔斯登出事了。8月5日,它旗下两只从事次贷业务的基金宣布倒闭,次贷风暴就刮起来了。

金融风暴是怎样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的呢?这件事情是得从美国的经济结构说起。

美国企业不是国企,它得看菜吃饭,银行也是如此。次贷危机直接的后果是银行胆子小了,原来只要客户的信用评级达到四级,银行就给它贷款,现在信用评级要求达到二级。这样,银行向外贷款数量一下子就少了,而且利率更高了。资金是经济的血液,血液少了,经济活动就开始放慢。

美国的企业比中国企业有钱,它的资金自有率达到八成以上,中国企业只有两三成。这种状况决定了企业性格,中国的企业不论利率多高都要借,不借钱就没办法营运。美国企业资金充裕,一般不跟银行借钱,除非要做新项目。贷款利率上升了,财务总监算算帐,发现利率涨了之后,新项目就不挣钱了,它就放弃了。不上新项目,自然不会增加雇员。工作岗位少了,美国人的收入开始减少,消费就开始走下坡,这样就更多的企业取消增加新项目。

这种循环开始发生的时候,美国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但是,美国人的问题却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缘起20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日本在制造业上异军突起,美国节节败退。日本人挣了钱和中国人一样也是炒楼炒股票,于是股市、房市狂涨。接着日本企业跑到美国狂买资产,日本人买企业,买大楼,什么都买,好像有花不完的钱。只要日本人参与,交易就是破记录的价格。有两个交易刺激了美国人,一是索尼天价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二是三菱集团天价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美国人当时说这是另一起珍珠港事件。后来,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人只好把这些美国货又吐了回去,亏了大本。其中三菱把洛克菲勒中心卖回原来的老板,价格只有原来的一半。

现在,美国股市跌了一点,各国主权基金狂收美国公司股票,以为捡了便宜,其实都是日本人当年玩剩的,美国佬手黑,估计也不难有好结果,用周星驰的话说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美国人当年退出传统的制造业,卧薪尝胆十年,开拓高新科技产业,然后利用他们的产业优势,推行全球战略,到九十年,美国经济又如日中天。日本却在97年遇到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当时的美国人给日本人出的主意是:紧缩银根,调整结构。结果,日本先是银行倒了一片,接着企业倒了一大片。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在泥水里爬了十年。当时,中国没理美国那套,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结果挺住了。

这次美国轮到出现金融危机了,联邦储备局也不紧缩了,连续三次减息放松银根,美国政府还推出各种措施来挽救经济。现在回过头去看,当初美国肯定是忽悠了日本,日本人虽精明却崇洋,结果上了大当。

九十年代之后,美国经济战略是大进大出。进口资金,出口股票和债券;进口商品,出口赤字。这样,美国一方面控制高科技产业的上游,另一方面控制资本市场的下游,站在全球经济金字塔的顶端,取得最高的经济回报。

这种经济战略有一个重要前提,维持货币与增长的微妙平衡。因为美元强势,经济增长强劲,投资者才愿意把钱投放到美元资产,美国就用这些钱来弥补大规模的贸易赤字。

一旦经济出现衰退,美元疲弱,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抛售美元资产,美国的噩梦就不远了。现在,你能看到噩梦影子,大家要小心了。(本网评论员王剑)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