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解读:“中国潜艇VS美国航母”为何成“媒体宠儿”?zt

(2008-01-19 03:22:25) 下一个
解读:“中国潜艇VS美国航母”为何成“媒体宠儿”?

2008年01月19日 新华网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如能暂时抛开台湾媒体报道“中美战舰对峙”报道的真实性,将眼光放宽,我们会发现,中国海军潜艇与美国航母的“对抗”的所谓新闻,早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的宠儿。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新闻出现。

从1996年西方定义的“台海危机”中解放军核潜艇神秘消失事件开始,到2007年11月,解放军潜艇跟踪“小鹰”号航母,十余年来,中国潜艇似乎一直在太平洋上与美国航母展开着激烈的对抗,从未停止。

但与我们在纸面上看到的“火星四溅”的中美大洋对抗相反的是,两国官方从未正式承认有过军事对峙,更未承认太平洋上正在进行一场冷战。所以,这些出自非权威媒体的“爆料”,只能被称之为“想象中的战争”。

在质疑这些新闻可信度的同时,可以有进一步思索,为何一些媒体偏要揪住潜艇与航母不放,炒作多年乐此不疲呢?为什么是潜艇和航母,而不是S-300防空导弹与F-22“猛禽”,也不是99式主战坦克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要弄明白西方媒体热炒“想象中的战争”背后的逻辑链条,其实与在现代兵器体系中,潜艇和航母算得上是一对天生的冤家有关。既然武器的本质是对头,加上美国军方一直嚷嚷着要“加强反潜能力”,因此,“中国潜艇VS美国航母”,成为媒体“宠儿”也就不奇怪了。

两个有着强大武装力量,关系微妙的大国,两支在太平洋上举足轻重的海上力量,潜艇和航母分别是中美两国国家战略力量的象征。这其中有着太多新闻敏感点。这些西方媒体报道的目的或者是制造“中国威胁论”,鼓吹遏制中国;或者为美国军方获取更多预算而摇旗呐喊。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