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与美军"蓝天飞鹰"一决高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空中英雄刘玉堤访谈录 zt

(2008-01-02 13:52:55) 下一个
我们与美军“蓝天飞鹰“一决高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空中英雄刘玉堤访谈录

2008年01月02日 新华网


志愿军空军英雄刘玉堤


刘玉堤与主持人在节目录制现场


主持人:今天的我们恐怕很难想象,一支成立刚刚一年的年轻空军,敢于向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空军发起挑战,而且在战斗中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在50多年前的朝鲜上空,就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战争活剧。

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就是当年抗美援朝空战中的英雄飞行员刘玉堤同志,刘将军您好。

刘玉堤:你好。

主持人:在参加抗美援朝空战之前,您在航校飞过多长时间?

刘玉堤:我是从1947年开始飞的。

主持人:早期您飞过喷气式飞机吗?

刘玉堤:没有,我们当时都是螺旋桨的。1950年的6月份左右才在上海飞过喷气式飞机。

主持人:在进入朝鲜参加空战之前,您在喷气式飞机上一共飞过多长时间?


刘玉堤在讲述志愿军空军的英雄往事


临危受命:入朝前仅受训十几小时

刘玉堤:15、16个小时。

主持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完成哪些训练呢?

刘玉堤:完成了编队、空御训练,就是飞特技、攻击,到空中打炮。之后就马上进入到朝鲜参加空战了。

主持人:当时进入朝鲜开始空战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间?

刘玉堤:那是1951年的10月份。

1951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准备到朝鲜打仗。把我调到一个新的师去训练新飞行员,当时有我还有王海,还有其他两个。我们四个人调到3师,就是我们之后新成立的一个部队。我们几个人都在那儿当大队长,集体在那儿训练。

训练到6月份,我们到丹东去了一趟。但是天气不好,不能起飞,我们就又回来了。到9月份,我们才正式飞过去,去了以后就打起仗来了。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空军是很强大的,但是咱们空军刚刚成立时间不长,你们当时会不会觉得他们很难打?

刘玉堤:我们没这个感觉。我们觉着你有飞机,你能飞,我们也能飞;你有炮,我们也有炮,咱们就在空中比试比试吧。只要敢打,谁也不怕。

主持人:当时您击落的第一架敌机是什么飞机?

空中惊魂:击落第一架美机

刘玉堤:F-84。

主持人:您当时是怎样击落这架飞机的?

刘玉堤: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呀。我们当时是一个团24架飞机的大机群。飞过清川江的时候,我们在云上看到前面有几架飞机过来了。

主持人:当时相距大概有多远?

刘玉堤:我们在八千公尺,敌人呢,大概有五千公尺左右,相距也就10公里吧,很快就可以对上。这个时候我吸取了第一次遇见敌机的教训。我第一次遇见敌机的时候,也是就这样对过来了。可是我一头就扎下去了,敌机就从我身边返回去了。我的飞机怎么拉也不行,就眼看着敌机呼呼飞走了。第一次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操纵它。

那次回来以后,我好好总结了一下经验。这次又遇到这种情况了。

我们看见一大队敌机在这个地方。我告诉僚机跟着我,我在空中转了一个360度的圈,进到敌机机群里去了,进去后找着目标就打。打了第一炮,把敌机打散了,然后我又赶紧瞄准另外一架飞机,一打,敌机一下就着火了。把我高兴坏了,本来是不许在空中说话的,但是我那时候高兴啊,我就对着无线电说我打掉一架,打掉一架。接着我又赶快追前面的敌机。

那一次我打掉两架,打伤一架。

主持人:当时我们怎么样才能确认击落敌机,或者击伤敌机?

刘玉堤:就是用照相枪,有一格格的胶卷,回来一判图就看出来了。

主持人: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取得战果的时候,您对飞机的操纵和对战术的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了?

刘玉堤:对飞机的掌握基本上是熟练了,但是对战术的掌握还是有待进步,要打一仗进一步。

主持人:当时您驾驶的是什么飞机呢?

刘玉堤:米格-15。

主持人:您击落的敌机是什么飞机呢?

刘玉堤:F-84。

主持人:当时这两种飞机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好一点儿?

老鹰捉小鸡:当F-84遇到米格-15

刘玉堤:咱们这个米格-15要稍微好一点儿,咱是战斗机,不挂弹的。

F-84也不错,它是战斗轰炸机,是挂着弹的,它把炸弹投了以后,速度跟咱们差不多,但是性能不如咱们的米格-15好。

主持人:当时你们研究用米格-15打美军的F-84,最有效的战术是什么?

刘玉堤:我们和F-84交战的时候,不应该和它转圈。因为它的半径小,盘旋能力比我们强。但是我们的米格-15爬升的性能很强。

后来我们就总结出经验了,当F-84转圈的时候我们就爬升到它的上面,看见一个就抓一个,抓住一个就打一个,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

主持人:当时咱们的米格-15上主要使用的武器是什么?

刘玉堤:有一个瞄准具,有照相枪,有一个37炮,一共40发炮弹,还有两个23炮,一共是200发炮弹,这是5、6分钟就可以打完的。

主持人:像37毫米口径这么大的机关炮,如果打到敌机上,中了一发,能把它打下来吗?

刘玉堤:不一定,但是中一发,就可以打一个1米宽的大窟窿。

主持人:那23炮呢?

刘玉堤:23炮大概半米宽吧,不大,但是我们的炮弹比较密集。

主持人:当时美军F-84使用的轰炸技术是什么呢?

刘玉堤:它用的是12.7的机关枪,威力要小一些。打在咱们的飞机上,如果不是要害,咱们照样飞回来了。这个也是我们有优势的地方,F-84很害怕咱们的大炮呀。

主持人:我看到史料中记载了,您当时在抗美援朝空战中,最多曾经一下子击落了四架敌机?

刘玉堤:对。

主持人:当时这四架敌机是怎么击落下来的?

近海作战:一口气击落4架F-84

刘玉堤:当时我们24架飞机全团出航了。远远地我就看见敌人有四架F-84过来了。我就报告,我说有个小狗。咱们当时叫它小狗,大飞机叫大狗,小飞机叫小狗,这就是代号。我那时候是大队长,向领队的孟进副团长报告说有小狗。他说你攻击我掩护。我就带着我的大队下来了。下来以后,转了180度,正好就看到敌机从八千公尺的高度慢慢过来了。但是突然有点云,又看不见了。

后边我们的飞机都跟着我呢,我那时候叫74号,我们孟副团长就问了,74号,敌机在哪儿呀?那小狗在哪儿呀?我领着我那四架飞机就过去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我说我看看去,当时不敢进去敌人的几群里啊,但是可以去看看。我就从八千多公尺的高空,一头就下来了。

下来之后就看见敌人在这边一共出来了八架,突然他们就丢了一个炸弹,一个很好的村庄稀里哗啦就没了。

主持人:您在空中能看得很清楚吗?

刘玉堤:看的很清楚呀。我们越飞越低嘛,能见度就开始越来越好,看得特清楚。

这八架敌机,在那儿轰炸完了,就向西海的方向飞走了。

这个时候,我从八千多公尺的高空一下子下降到一千到二千公尺,就感觉耳朵全空了,开始疼,弄得浑身是汗,因为上面冷下边热啊。我也不在乎了,我说这混蛋,这强盗,你怎么轰炸人家这么好的村庄呢。我就告诉僚机,跟上,咱们打它去。我们就一直追,一直追。有两架敌机进了海,我就领着两架僚机靠近了海了。

这时高度越来越低,也就到了50米、甚至20米了,海水哗哗的,都能看到,几乎是贴着海面飞了。咱们之前根本没飞过海,后来想想这是很危险的。

主持人:据说当时咱们志愿军空军有一个规定,不许近海作战?

刘玉堤:不允许近海(作战),也不允许过三八线,只能在陆地上空。但是那时候我好象就急了眼了,看到它欺负我们,把人家那么好的房子给炸了,这还了得,非得把它打下来。我的僚机就嚷嚷,近海了。我说别说话,你打僚机,我打长机。

结果很快就到升到400米,我一炮就把长机打到海里去了。

主持人:当时能看到炮弹命中敌机爆炸的情况吗?

刘玉堤:它没爆炸,一头扎到海里去了。我稍微向上一拉,你能钻海,我可能还钻不了海,我非要把你打下来不可。

我一拉起来了,敌人的僚机一下也拉起来了,正好到我跟前。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炮了。敌机就着火了,冒出很浓的烟。我向上一拉,呼一下就从火苗子里钻去了。

主持人:等于从它爆炸的烟雾当中穿过去了?

刘玉堤:对,就是从火苗子里过去了。

后来就到了清川江前边再靠南一点的一个铁路,看见敌机又轰炸地下,我当时是在四千公尺的高度。

主持人:这时候你碰到的是之前那一批敌机吗?

刘玉堤:不是,是另一批敌机。

我在这边飞着,和它们就跟平了。这个时候我看到敌机有七架出来了。我就是一个人、一架飞机了。

我当时就想先打第七架。一个右转弯过来,就追着它去了,刚要开炮的时候,从我肚皮底下突然钻出来一架。

主持人:是不是开始没有发现那一架?

刘玉堤:没发现呀,这时也就相差10米左右吧,底下的飞行员抬头看我。我一拉就把距离拉开了,刚要打它,它一个向下转,钻到山沟里头了。我也跟着他钻。主持人:当时钻到山沟里追敌机是什么感觉?

刘玉堤:两边都是山,很危险。我想你撞不着,我也撞不着呀,咱们就撞吧。忽然前面出现一个高山,它向上一拉,我跟着就开炮了,一炮就把它打贴在山上了,爆炸了。接着我一个很直地拉起来了,看到上边又呼呼过去四架白翅膀的飞机,看着好象是F-86,我转过来追着它们就去了。

追着追着,感觉好像是咱们自己的飞机。我就喊,你们是谁呀?我是74号,向我集合。当时我们的规定是僚机应该向长机靠拢、下级应该向上级靠拢,我就说向我靠拢,人家根本不理。当时我已经在清川江口了,结果我看到前边下方有6、70架敌机,刚轰炸完,准备集合走了。

主持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这时候您机上的油料还剩多少?

刘玉堤:油料只有三分之一了,炮弹呢,也只有三分之一了,都不多了。

这个时候我就过来找目标了。看见后面有一队,编队编得很紧密,可能是新飞行员,怕掉队。我就想打掉它们几架,先打长机,再打僚机。

主持人:还是F-84吗?

刘玉堤:是F-84。我就慢慢靠近靠近。本来在400米的时候我就应该开炮,但是我想再靠近一点儿。结果被它们发现了,轰一下就分开了,一个向北,一个向南。我当时就想,先打僚机吧,然后我就回咱们基地去。我就追着向北飞的僚机,一扭头就开炮了,这一炮就打到它翅膀了。

主持人:它的翅膀掉下来了吗?

刘玉堤:当然,我看着那翅膀呼一下分开了,敌机就坠下去了,可能这个飞行员跳伞了。

打完了以后,我就害怕它的长机再过来怎么办?扭头一看,没有长机。敌人一大堆飞机,还在那等着呢。我呼一下就钻进去了,钻到敌机里边去了。它们一看我来了,呼一下就分开了。我说坏了,赶紧垂直上升,人家后边很多飞机跟着我来,向我开炮打。我一蹿就蹿到五千多公尺,然后来了个反转,赶快就回基地了。回去以后发现,我这是最后一架飞机了,其他飞机统统都落地了。

主持人:当时您的战友都不知道你去哪儿了?

  刘玉堤:都不知道。我回来以后,机务人员一看,我的机头都被大炮打黑了,问我打了几架,我说起码是三架吧。后来一判图是四架。

主持人:在朝鲜战场,你们的主要对手就是F-84和F-86吗?

刘玉堤:是F-84。

主持人:从飞机性能方面来讲,F-86的性能要比F-84要好一些吗?

刘玉堤:是要好一些了,F-86下滑速度比我们米格-15快,但是上升比咱慢。

主持人:以您的经验来讲,F-84和F-86相比,打哪个更难?

刘玉堤:打F-86要更难。

主持人:难在什么地方呢?

刘玉堤:它的灵活性比我们强,而且速度跟我们差不多。F-84呢,速度比我们要慢一点儿。

主持人:这个时候,您感觉对咱们最有利的战术是什么?

一域多层,四四制:志愿军空军的有利战术

刘玉堤:最有利的战术还是一域多层,四四制,就是在一个空域里头分多层,以四架飞机为单位。每个批次四架,这样就比较好,打团编队不行,一打就散了。

主持人:这个一域多层、四四制,当时是怎么样提出来?

刘玉堤:这是刘亚楼司令员当时跟我们座谈,最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主持人:当时实战中感觉这种战术好用吗?

刘玉堤:好用呀。王海他们大队就采用这个方法,他们打得就很不错,咱们最后都是采用这个方法了,打得都不错。因为四架飞机比较灵活,比团编队灵活多了,最后发现双机更灵活。

主持人:我看到一个国际上的说法,一个飞行员如果击落了五架敌机,就可以算是王牌飞行员了。

刘玉堤:六架。这是美国人说的。

主持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您应该已经算是王牌飞行员了?

刘玉堤:我应该算是。

主持人:我也看到有一些人讨论,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武器的重要性可能越来越大,因此在将来的战争当中,可能就不会再出现王牌飞行员了,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刘玉堤:我不同意。

所谓王牌飞行员,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战绩,肯定对技术的掌握要高一些,但是对战术的掌握恐怕要更好一些。也就是说一旦有这样一种武器,他就能比别人更好地掌握这种武器,更好地研究战术。不过这所谓的王牌是美国人说的,他们自封的王牌,咱们中国没称呼王牌,并没有完全同意这个。

主持人:在抗美援朝空战当中,您驾驶的始终是同一架战机吗?

刘玉堤:始终是03号机,但已经不是同一架了。

主持人:在整个战争过程当中,您和您的飞机受到过损伤吗?

刘玉堤:损伤过,也被打下过来。是被苏联人打误会了,差一点儿弄成残疾。

主持人:当时飞机受伤了吗?

刘玉堤:受伤了,我跳伞了。

主持人:在整个战争当中您驾驶过几架飞机?

刘玉堤:从那以后,我就不再驾驶了,我那个时候也受伤了,好多年以后,才又重新飞起来的。我1951年受的伤,1952、1953年我又重新飞起来了。我的腰都折了,是三等残疾呀。

主持人:您受重伤之后又重新飞起来了?

刘玉堤:对,协和医院的医生说要开刀。后来我又请教了一位苏联医生,他看了看说算了,甭开了,他说要我好好锻炼腰,锻炼成了铁一样的腰就好了。我就自己好好锻炼。

主持人:刘将军,您是亲身经历过战斗的,回想起抗美援朝空战的那一段岁月,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呢?

刘玉堤:在那一段岁月里,确实我们空军的力量非常薄弱,但是我们敢于和世界强大的美国空军对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也是一种硬拼的精神,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应该提倡。但是我们还要讲究战术,先打容易的,后打难的,一步一步地在战争中成长。

今后不管敌人如何先进,我们也在渐渐先进,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我们人的因素,再好好地掌握了我们手中的武器,我们就可以战胜敌人。希望我们将来的飞行员,都能够成为我们新中国的空中英雄。

主持人:回想起当年的空战,英雄的飞行员依然豪情不减。今天,他们当年驾驶的战鹰正静静地躺在空军博物馆里,机体已经有些斑驳。唯有记录着他们战绩的红星,永不褪色。这些红星见证了当年它的主人永远的荣耀。

感谢刘玉堤同志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为我们讲述那一段英雄往事,谢谢。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