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闻到一股子酸味---《印度时报》:打破中国对非洲的垄断 zt

(2007-10-31 15:49:02) 下一个
印度时报 打破中国对非洲的垄断

2007年10月31日 星岛环球网 来源:印度时报


  辛格访问尼日利亚,这是自45年前尼赫鲁访问非洲以来第一次双边总理级访问,让人想起印度长久忽略的义务。尼赫鲁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表示,帮助非洲实现最大的能力是亚洲的责任,“因为我们是姐妹洲”。辛格提出与非洲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可能最终兑现52年前的承诺,而且可能挑战中国基于私利的外交。

  在干涉的年代,西方假正经地抵制许多非洲政权(在近一个世纪极度殖民剥削之后),让这个由研制性统治者控制的大陆寻求新的政治支持者、武器卖家和贸易伙伴。发达国家放弃了对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的责任,而且制裁实际上让更贫困的非洲人承受更多痛苦。

  被西方抛弃的非洲在别处寻找希望。北京填补了这个空缺,热切地拥抱危险而讨厌的政权,寻求石油和其他矿产。中国一年前招待48个非洲国家领袖,这样欢腾的聚会既是历史性的,也是历史的。说是历史性的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卓越的外部势力,成为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说是历史的是因为现代中国外交承传中间王国古代的规则:朝贡制度。“天子”把“天上帝国”称为“蛮夷”的国家纳入帝国的贸易、文化和政治体系。

  当代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渗透也预报了一个文化和政治关系新时代,尽管中国外交部重申“我们的合作不是为了对付或排除第三方。”在资源有限的世界,这不是真话。一旦中国人在一个国家扎根,别人就没有立足之地。缅甸就是一个好例子,印度没能获得所渴望的天然气特许权。意识到猎取能源是一场零和游戏,中国的领导人以常规访问和大量捐款来吸引非洲领导人。在数十年的忽略之后(瓦杰帕伊十多年前访问非洲是为了参加英联邦峰会),如果要打破中国的垄断,印度将不得不慎重而迅速地行动。除了投资非洲的人力资本,中国还勾勒一个战略投资计划,到2009年建立三五个贸易经济合作区以促进贸易,预计中非贸易今年将超过400亿美元。由于中国兴旺经济对自然资源贪得无厌的需求,到2010年,这个数字可能翻一番,达800亿美元。

  这对非洲有双重效果。首先,人力条件的切实改善,因为中国在过去三年培训1.5万非洲专业人士,成立50亿美元资金鼓励中国公司到非洲投资,并帮助数百万失业非洲人创造就业。第二,与中国强大的文化联系。

  不可避免地,这种繁荣不会对非洲式微的政治自由产生效果。中国的贸易和援助没有道德限制或条件。与之前的西方制裁相比,中国的经济介入有助于改善生活,但代价是什么?

  由于西方大国不会现实地看待非洲的需求,因此对付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印度责无旁贷。印度需要石油、铀和原料,但和中国不一样,新德里可以给非洲提供经济增长和政治自由的合体。在非洲,特别是在南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型印侨企业团体遍布,这是印度的优势。这有助于实现尼赫鲁观点“帮助非洲人民各方面的自由,而不是妨碍他们,是全世界应尽的义务。”(原标题:别忽视非洲;作者:Deep K Datta-Ray)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Opinion/Editorial/Dont_ignore_Africa/articleshow/2503497.cms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