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炮战中是我军如此忽悠越军 zt
(2007-09-11 05:15:15)
下一个
中越炮战中是我军如此忽悠越军
2007年09月11日 中华网论坛
了解1984年老山战役的朋友都知道,解放军的炮兵是打出了水平。到了1985年,越军炮兵几乎丧失了对等的还手能力,这无疑给正面的步兵防御作战减轻了许多压力,这也是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军的各支部队,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英雄部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战术。虽说炮兵训练大纲都是由总部编写的,但实际上各部队都有自己独特的打法。在此,有必要用较浓的笔墨对这一背景进行叙述。
福建的炮兵部队从1949年至1979年就没有停过打炮仗,1958年的炮击金门更是热闹了一阵,直至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这时炮战才结束。这样一来,福建前线的炮兵就打了整整30年的炮仗,这是世界军史上绝无仅有的炮战,因而也总结出大量的炮战经验。
有趣的是,“国军”最高统帅蒋先生,就系炮兵出身。他早年曾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炮,又东渡扶桑至日本振武学校十一期炮兵专科深造,故谙熟炮战知识。据说他在解放军炮击金门前曾视察过前线,在用膳时,时不时地置箸环顾,细细察看。膳毕即召集团以上军官训话。他常以手杖指点地形地物,告诫众僚属,既要积极完成作战准备,更要特别注意各级指挥所的安全,尤其是要加强阵地的伪装。对驻防金门司令的话语更为严厉:你们司令部的办公室、宿舍区多沿着狭窄的北太武山谷地两侧建筑,空间太小,又过于密集,完全暴露在敌火之下,一旦战争发生,敌机空袭,敌炮奇袭,极易遭受严重损害,故应将司令部迁移,愈快愈好。
在指挥作战中难得几回英明的蒋先生此番确实英明了一回,他说的句句是真,正确之至,在三天后便验证了,此处的指挥所让我们解放军炮兵给端了。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这用在“国军”炮兵身上也不假。统帅是炮兵出身,手下的炮兵也非常厉害。别看这些三四十岁的大胡子兵,拼刺刀可能不行,但打炮却是有些厉害。他们训练有素,战术意识很强,炮打得很滑头,善于伪装,不同你硬拼。在“国军”中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摧毁一个目标,用5颗炮弹便是优秀,6颗算良好,7颗是及格,8颗是笨虫,9颗就是饭桶,10颗以上都是蠢猪。不仅如此,“国军”大胡子兵把花花肠子用在阵地伪装上,更让人叫绝。
长达30年的较量,“国军”的战术让对岸的解放军炮兵研究透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术战法。今日看来,中央军委当年从福建调炮兵参加首次的老山轮战,的确有其英明之处。越炮兵就比越步兵差远了。越军与美军交战,差不多就是用游击战术把美军陷入战争的泥潭,面对面用大炮打阵地战的机会就较少。
1980年代初,部队掀起研究战术战法的高潮,各种新战法战术层出不穷。到1984年,正好派上用场。让越军始料未及的是,解放军炮兵居然把“国军”的战术用在他们身上,或许越军至今未能明白,解放军炮兵的战术为何如此的诡异。
伪装分队也是一个临时设置的分队,队长由极富炮战经验的某团副团长兼任,虽然他年龄较大,但他那一肚子从“国军”那里学来的“坏水”,却让越军吃了苦头。
伪装分队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伪装炮阵地。先用钢管架或圆木钉成火炮的模样,再在周围码砌一圈沙袋,再装模作样在一边摆上整齐的空炮弹箱,上面放着整整齐齐的“金光灿灿”的空弹药筒,张着一块伪装网,有时还放几名穿着军装的“草人”,伪装分队的兵有事没事就背着枪走来晃去,这种典型的伪装就算是基本完成了。这样伪装的炮阵地,远处观测颇为逼真。
其次,就是伪装我军火炮的射击和伪装成越军炮火的弹着点。
在我炮兵进行射击时,伪装小组就引爆事先在阵地周围布设的炸药包,伪装成我军打炮时的发射光,这很容易迷惑越军的观测所。如果越军炮火袭击伪装阵地,我军炮阵地即刻就被“摧毁”,这样就算是大功告成,这也就是伪装分队在指挥越军的炮火。
我军真炮阵地也要进行伪装,这种伪装就是事先在周围布上炸药包。如果这时越军的炮火反击过来,伪装小组就引爆炸药包,这样就伪装成越方炮弹的炸点,使越军观测所产生错觉,造成判断失误,结果炮弹就越打越偏。
我军的炮兵阵地,大多沿公路配置,有时也在深沟或高地反斜面构筑,尽量建在越军炮兵不易观察到的死角地带,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深沟或高地反斜面的位置隐蔽,但射角受限,机动不便;而沿公路配置,虽然易遭反击,但方向宽射角大,机动方便,这时伪装就更重要了。
每门火炮,通常事先准备2~3个掩体,真有点狡兔三窟的味道。打完一阵炮,便迅速开着牵引车把火炮拖入另一掩体,说白了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然后伪装小组只需在旧掩体内放一根涂了绿漆的圆木,再搭一张伪装网就算是完成伪装,周围是散落一地的“铜光闪闪”的炮弹壳,更是逼真,再在其它火炮射击的同时,引爆阵地上的发射光,常常让越军误为真目标。
当遭越军炮火猛烈压制时,我炮兵有时便故意停止射击,引爆阵地上事先设置的炸药包,让越军误认为我炮兵遭到重创或被消灭,耐住性子,三五天不打炮,甚至10天不打炮,一动不动佯作“死亡”状,当越军把注意力转移别处后,我炮兵佯死的阵地又突然“死灰复燃”,猛烈还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我炮兵本身就是采取发射阵地分散、炸点汇集的方法,最大限度增加越军对我方炮阵地的侦察、压制困难,加上如此一来的伪装,让越军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常有瞎打盲打的事情发生。
由“国军”老油子兵首创的这种“兵不厌诈”的阵地伪装术,被用来对付越军炮兵,也算是送给越军一道很新鲜的“菜”。每当招来了越军的炮击,或是引导越军的炮弹愈打愈偏时,大家便乐不可支,笑得前俯后仰,阵地上常常充满着欢乐,直至现在,还是大家的美谈。
1985年之后,越军丧失了对等还手的能力,一个真炮阵地竟有两个月不需要挪动炮窝,因此伪装分队也就名存实亡,基本上就处于“待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