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外国军官到中国学兵法 《孙子兵法》受追捧 zt

(2007-08-04 14:45:56) 下一个
外国军官到中国学兵法 《孙子兵法》受追捧

2007年08月02日 中国评论新闻网


  “在非洲,经常会听到有士兵闹事,我觉得就是缺少政委这个角色,如果有政委来多关心一下士兵,军官和士兵之间多沟通一下会更好。”这是布巴卡尔•法耶中校来中国学习后得到的一个重要启发。

  “中国国情”是外国军官们入学后的第一课,原来课时就两天。但由于学员们兴趣浓厚、不断提问,于是课时延长到一个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世界新闻报》记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采访了正在那里学习的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东欧的一些中高级军官学员,和他们聊聊在中国学习期间的体会和收获。

  坐落于北京昌平的防务学院校园,庄严静谧,绿草茵茵,教学楼、礼堂、学员宿舍等设施错落有致。在这里,常年有来自100余个国家的外国军官,接受着为期一个半月到一年不等的各类培训。置身其间,记者随时能与着各式军装、不同肤色、操各种语言的外军学员相遇,一个微笑、一声“Hello!”,浓浓的国际色彩扑面而来。

  虽说是学员,但他们年纪大多在三四十岁左右,有些军官在各自国家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年纪最大的已经头发花白,约摸有五六十岁了。

  在主教学楼一层的图书资料阅览室内,这些外军学员被请到记者面前,从上尉到少将,从英语、法语、俄语到西班牙语,谈起中国的军队制度,谈起中国的国情,他们个个深有心得,滔滔不绝,对《孙子兵法》更是情有独钟。

  《孙子兵法》受追捧

  身着迷彩服、脚蹬军靴,还留着漂亮胡须的巴基斯坦少将索哈里对《孙子兵法》赞不绝口:“它是如此精彩,世界上没有另外一本这样的军事书,能如此精确又如此能被广泛应用,美国军人也在学,日本人把它运用到了经济中,比如它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同样对《孙子兵法》心悦诚服的还有维克多,这位莫尔达瓦国防部军事政治处的处长说:“在国内也听说过孙子这个人和这本书,到了中国我才有机会听老师讲解它,这本书不仅在军事的战略战术上有现实意义,在政治、外交及经济上也是如此。”听了6周的课之后,维克多还写了一篇关于《孙子兵法》的论文。

  除了《孙子兵法》,这些外国军官还有机会瞭解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的军事思想。来自斯里兰卡的少将贾格兹在对这门课感到满意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点遗憾,就是“没有中国军官跟我们一起学”。

  “政委”启发非洲军官

  “在非洲,经常会听到有士兵闹事,我觉得就是缺少政委这个角色,如果有政委来多关心一下士兵,军官和士兵之间多沟通一下会更好。”布巴卡尔•法耶中校告诉《世界新闻报》的记者,说这是他来中国学习后得到的一个重要启发。

  这位来自西非塞内加尔的总参作战部部长称,在他的国家,军队是没有政委的,而在中国,政委的地位却很高,“我很想对此深入研究一下,回去给我们有关方面提出建议,可能以后会改进一下这方面的机制。”

  和法耶同样说法语的尼日尔上尉阿米杜•米科,也对中国军队的管理留下深刻印象,“在我们国家,如果你想要下属很好地执行命令,就必须要拿个棍子在后面赶着,经常可以听到哪个初级军官犯错误进监狱了。”已经是第二次来中国学习的米科称,他经常能够感觉到的是,中国军队的训练方式甚至比西方国家的还要严,但管理制度却不是建立在惩罚的基础之上,而是很人性化,官兵都能自觉地按规章办事。“我们军队最想学到的就是这样的治军方式。”

  “中国国情”课要上一个月

  在防务学院,“中国国情”课是外军学员们入学后的第一课。原来“中国国情”的课时就两天,一天讲中国历史,一天讲解放军的历史和现状。但后来校方发现,学员们不停地问各种问题,反映出他们自己和所代表的国家对中国的种种误解。因此校方决定,增加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民族、宗教政策,人权思想,环保政策,改革开放实践,台湾、西藏的现实情况等新内容,并辅以大量的实地参观,最后学员还要写一篇文章。所以,“中国国情”课现在需要一个月。

  塞内加尔的法耶中校说,“中国国情”课的学习是他在防务学院最具收获的课程之一,“因为我们来到中国了,非常有兴趣从各方面瞭解中国。”尼日尔的米科上尉称赞教员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得很好,他说,在课堂讲解结束后,学校带他们到北京及外地进行了参观,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接触,使他们更好地瞭解了中国的政策,“就是你们中国人常讲的话,百闻不如一见。”

  “总统学生”和中国老师

  《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当天,正巧碰上刚果(金)的国防部长奇凯兹•杰穆。他特意在访华之行中抽空来防务学院参观,只因该国现任总统约瑟夫•卡比拉曾在这里学习过。校方人士告诉记者:“他刚才到他们总统住过的房间去参观过了,还在那儿照了相留念。”

  高兵群是防务学院教译室主任,少将军衔。他告诉记者,约瑟夫•卡比拉1998年在防务学院学习,当时他是刚果(金)的副总参谋长,只有27岁,很年轻。作为联络官,高兵群去机场接的卡比拉,后来还给他上过课。

  2001年高兵群到刚果(金)访问时,对卡比拉说:“欢迎你回去。”卡比拉回答说,他是要回去的,“而且还要在我住过的房间里再住一个晚上”。卡比拉的礼宾官后来悄悄告诉高兵群,总统最近都不笑,今天见了老师,却高兴得像个孩子。2002年卡比拉来中国访问期间,果然专门回到防务学院来看看。他还希望中国军方能派教官到当地培训他们的军人。

  背景:每年培训四百多外籍军官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培训外国军官。美国一年培养两万多人,英国、俄罗斯一年六七千人,土耳其一年也能培训六七千人。

  中国军队的对外培训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那时起至7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主要是为支持当时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当时的一些学员后来成了国家领导人。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少将告诉记者:“像辛巴威总统,厄立特里亚总统,纳米比亚总统和刚果(金)前总统,他们都曾经是游击队的领导人,在防务学院的前身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过。”

  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军官,它们当中有些刚刚独立不久,严重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事人才,办班特点是一个国家一个班,因国施教。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是多个国家一个班,按语种办班,这是中国军队对外培训史上一个大的发展。

  从90年代后期起,防务学院开始招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军官,开办中外军官合训的国际研讨班,而此前,招收物件都面向发展中国家。目前,防务学院学制从一年到一个半月不等,今年计画培训449名军官,来自112个国家。(来源:国际线上-世界新闻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