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印度瞭望 印度外交须以中印战争为鉴 zt

(2007-08-16 05:17:00) 下一个
印度瞭望 印度外交须以中印战争为鉴

2007年08月10日 星岛环球网


  当印度着手重新定义其外交政策的轻重缓急以配合它在国际秩序中日重的分量,印度决策者必须从国家的过去中吸取教训,为未来设计合适的政策。

  虽然我们没有从美国中情局最近解密的文件中(当中包括中情局评估印度在那场战争中大败的原因)找到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重大新发现,但是,它们确实强调了一些问题,印度忽视这些问题的话后果堪忧。

  中国的前主席刘少奇(Liao Shao Chi)曾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惩罚印度一次”。显然,印度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的威胁,而1962年战争既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也造成了边界纠纷。中国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推翻尼赫鲁在发展中世界与日俱增的声望,而且要确保把印度的崛起扼杀在摇篮里,以免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高地位的挑战者。中情局的报告还指出中国把尼赫鲁描述成亲美的,并利用印度共产党。

  面对这些解密文件,印度媒体似乎强调中国人的“狡诈”以及他们怎样欺骗尼赫鲁和印度。所谓中国“背叛”尼赫鲁就是媒体和其他许多人认为的教训。有人辩称,鉴于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行为,所以中国人是不值得信赖的。

  然而,在仔细的阅读这些文件并审视中国的行为,人们会发现中国的行为和千年以来各大国的行为别无二致。中国不是背叛尼赫鲁,它只是照顾它所认为的国家利益,并寻求牺牲印度以扩大势力和影响力。尼赫鲁相信自己的“印度中国亲如兄弟”论调,让印度当了傻瓜。他的外交政策脱离强权政治的现实,给印度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今,中国和印度崛起成为全球体系中的大国,印度决策者必须以史为鉴。然而,真正的悲剧在于直到如今印度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陷入混乱、矛盾和陈腐。撇开印度经营在国家安全上作战略性思考的能力,就印度的中国政策而言,人们甚至不能确定印度的政治和外交政策机构是否理解塑造和配置全球政治的基本力量。

  中国扩大自身影响力并遏制印度影响力的意图算不上险恶。中国是亚洲和世界崛起中的大国,它会尽力避免周边崛起另一个势力中心——例如印度。它在六十年代这样做,今天也会这样做。中国是巴基斯坦全天候的朋友,它试图增加它在尼泊尔、孟加拉国和缅甸的影响力,它坚持拒绝承认印度的一些部分(如阿鲁纳查尔邦),它不愿意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以及其他区域和全球组织,它不愿意支持美印核协议——所有这些都指向中国阻止印度成为崛起地区和全球玩家的意图。

  这跟美国阻止其他可能威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势力崛起的政策没什么不同。正如美国努力实现其战略目标,中国在追求它自己的战略议程。

  中国最近试图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也算不上是特别的仁慈。中国在多方面打压印度后,也不希望印度为了遏制中国而和美国走得太近。在地缘政治棋局中,美国和中国都利用印度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基本上,印度最终回应另一方的行动。如此的主要原因是对驱动国际政治的一般力量缺乏认知,而且特别是没有试图得出一个连贯的对中国政策。

  一个崛起的中国不会容忍一个崛起的印度成为同列的竞争者,但是,和很多人可能以为的相反,中国不是一个以摧毁印度为目的的、狠毒的、阴险的国际实体,它只是一个追求自己的战略利益、踏实地走向大国地位的国家。印度是时候意识到,没有同样的冷静,没有对自己战略利益的现实评估,印度的大国愿景无法实现。在这个无法无天的国际体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原标题:以史为鉴;作者:Harsh V. Pant)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http://www.outlookindia.com/full.asp?fodname=20070808&fname=harshpant&sid=1&pn=1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