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磁脉冲防护专家:周璧华教授 zt
(2007-07-16 11:04:05)
下一个
专访中国电磁脉冲防护专家:周璧华教授
2007年07月15日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7月15日电(黎云、施永才)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周璧华今年已经67岁了,按照解放军的服役条令,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鉴于她在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突出贡献和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2007年,解放军理工大学又破格为她申请第3次延迟退休。
勇者无畏
就是在人们常说的“一瞬间”里,强电磁波像一只无形的手,猛力拍打着演示计算机,巨大的冲击波使屏幕剧烈地抖动,变黑,然后瘫痪……如果这台计算机里装满了国家和军队的核心机密,后果会很严重,兴许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
“除了传统的陆、海、空、天四大战争模式以外,被称为第五维空间的电磁空间,已经成为制约信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张亚非说。
有效防护军用设施不受强电磁脉冲打击,打赢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战争,这就是周璧华教授的研究课题。
“如果把无形的电磁波比作有形的飞机炸弹,我们的工作就好比在建防空洞。”周璧华说,“可以说,没有电磁脉冲防护能力,战事未开已先败。”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周璧华在一次电子学实验中发现,她苦苦求得的一些重要数据经常丢失,甚至连线路的一些元器件也会被莫名其妙地击穿。经过多方查找原因,她断定是自然空间中的电磁波在作怪。
年轻的周璧华敏锐地觉察到,复杂的电磁环境正在走近和影响战争。上个世纪70年代,周璧华在国内着手研究并率先提出了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研究课题。
没有经费,没有设备,甚至没有人知道她在研究什么,周璧华开始与电磁脉冲这个“绝命杀手”结缘,这一做就是几十年。
“她是个敢去开挖冻土的人。”博士余同彬这样评价他的导师。这位后起之秀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留下来跟着周璧华做课题。
在余同彬看来,周璧华的前瞻性和研究成果,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出国留学没有必要。
1993年,为了做好某重点国防工程的电磁脉冲防护工作,周璧华每天往返在山顶的通风洞口和山脚的宿营地,雨后路滑,她几次险些滚落山下。
“也正是这项实验的成功,奠定了我国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理论基础。”当年跟随周璧华实验的理工大学仿真伪装系主任陈彬说。
这些年来,周璧华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电磁脉冲实验室,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电磁脉冲防护专著。她的专著《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核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理论和技术的书籍,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睿者无私
周璧华的简介中这样写道:“周璧华,博士生导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带出了一个知识结构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团队,有50多篇学术论文被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
“实际上,她的成果远不止50篇,好多与学生合作的论文,她都不署名。”理工大学电磁脉冲研究中心主任石立华说。
在理工大学,周璧华的严和实是出了名的。
“我将博士论文提交给了导师,原以为到她那里也就是走走过场。”刘宜平说,但仅仅过了两天,一份写满了密密麻麻批注和意见的手稿退了回来——周璧华白天上班,晚上加班,连续用了两个通宵,仔细阅读了他的论文,修改了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所有错误。
毕业两年后,刘宜平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她影响和确定了我的学术态度。”他说。
博士余同彬刚入校不久就和周璧华发生了观点碰撞。
“当时,我对她的一个观点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而此前学术界是有定论的。”余同彬说。
最后,周璧华全力支持余同彬推翻自己的观点,还亲自组织了实验,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值分析。
“后来我提出了我的想法,并以此为题目作为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余同彬说。
如今,余同彬已是全军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中青年骨干。
除了严和实,周璧华的慈爱在学生中也广为流传。
1987年春,周璧华相中了北京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陈彬。为求得这员干将,她多次到北京“死磨硬缠”,把他调到了部队。为了让陈彬安心工作,她又四处联系,将陈彬的妻子特招入伍,一同调到了南京。
“她是个爱才如命的人,她成就了中国的电磁脉冲防护事业,也成就了我的今天。”已经成为解放军理工大学仿真伪装系主任的陈彬深情地说。
亲者“无情”
周璧华低着头急步地走路,老伴孙百贤远远地跟在距离她100米左右的身后,目送她走进实验室——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
“她太忙了,走路时也要思考问题,我既担心她又怕打扰她。”在周璧华的家里,孙百贤微笑着对记者说。
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为了支持周璧华的研究,孙百贤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她大概有10年没有去过菜市场买菜了,更不要说管孩子。”
时间对于周璧华来说,实在是太宝贵。
“我们要找周教授,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先去实验室,她一般不会呆在家里。”余同彬说。
更多的时候,是孙百贤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等,等着她从实验室里出来,一起回家。
对待家人,忙碌的周璧华心中有永远不能弥补的痛。
由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女儿刚出生40多天,周璧华就把女儿狠心送回了老家。儿子未满周岁,也被送回了老家。
如今已经长大的女儿经常打趣说:“妈妈的心里装满了工作,却装不下我这个女儿,也装不下这个家。”
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的,是周璧华的母亲。老人去世时,周璧华却因承担了某项重要任务,不能赶回去。
故事似曾相识,却又真实发生在周璧华的身上——也许,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其间无尽的悔恨和伤痛。
为了表达对周璧华的敬意,理工大学业余演出队专门创作了一台晚会。舞台上,两名年轻的学员手捧蛋糕,在全体学员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中,深情地呼唤:“周教授,我的妈妈……”
周璧华面带泪花,对着台下一张张闪着青春光芒的年轻面孔,敬礼!
她的手,久久没有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