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唇枪舌战中看美俄关系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个
八国峰会首次在普京主持下在俄国举行,然而,美国舆论关注的重点并非八国峰会,而是频频炒作磨擦日增的美俄关系。 两年来,美国右翼势力及主流舆论对俄国的批评日益升温。他们主要指责普京在“民主问题上在开倒车”,如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恢复中央集权;提高大型企业的国有化程度;压制新闻自由;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管束等。在对外政策方面则批评俄政府干涉邻国内政,并进行所谓的“能源讹诈”。 在这股势力的推动下,美国副总统切尼今年5月4日在访问立陶宛时,不仅公然批评莫斯科的人权纪录和民主倒退,更指责俄政府“利用其丰富的能源作为工具对邻国进行讹诈”。在俄罗斯的邻国发表这样的言论有煽动反俄情绪之嫌,当即遭到俄外长拉夫罗夫的驳斥。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俄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也提高了要价,不肯轻易开启绿灯。凡此种种都给美俄关系罩上了一层阴云。 就在布什启程赴会之前,美国右翼势力及媒体都加大了对布什的压力,要其在美俄峰会上就民主与人权问题向普京施压。另一方面,正当布什在德国过境之时,普京总统接受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专访,对副总统切尼的言论给予讥讽。他说,“你们副总统的评论就像是在外出打猎中,射出的那不幸的一枪。”意指去冬切尼在德州打鹌鹑时,不幸地一枪打中了同在一起狩猎的伙伴,那一枪差点断送了朋友的老命。在这样的气氛下,两位总统举行会晤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然而,多少有点儿出乎美国媒体的预料,布什与普京的峰会不仅相当客气,而且还取得了相当积极的成果。首先,两人在会晤后宣布,两国在“反对核恐怖主义全球倡议”上达成了一致,这意味着两国将把恐怖分子,而不再是把对方看成是核威胁的主要来源。其次,布什政府拟同意俄国进口并处理外国的核废料,双方已就此展开了谈判。与此同时,两人还在建立国际核燃料供应及回收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而俄国则在美国关切的反恐与防扩散上给予了表态支持。 尽管在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还存在某些障碍:美国要求俄对美国农产品开放其市场,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做出承诺,加大力度。因此未能如俄所希望的那样在八国峰会前达成协议。但据透露,两国在这一问题也取得了相当进展,有关俄入世问题有望在两三个月内获得解决。 两国关系的气氛改善的一个原因在于,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布什能见机行事,低调处理。他只是“私下地”而不是“公开地”向普京谈及了这一问题,布什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他无意在民主问题上给普京上课,也并不要求俄国实行美国式的民主。不过他还是委婉地表示希望俄国能有像伊拉克那样的新闻自由与宗教自由。普京的回答可是斩钉截铁:“我可以相当真诚地对你说,我们绝不想要类似于他们伊拉克那样的民主。”当被问及普京对切尼的反击时,布什则解嘲地表示,“那个(比喻)可真是机智得很,事实上,还相当的幽默。”于是,这场唇枪舌战也便就此“一笑了之”。 布什在两国有分歧的问题上表现得相当克制不是没有因由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等紧迫而棘手的问题上,在反对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及以能源安全等长期战略性问题上,美国都需要俄国的支持。面对这些重大的全球性挑战,如果没有俄、中等国的合作,已身处困境的美国当然是难以单独应对的。所以不难理解,是现实的需要及务实的考量压倒了布什政府的民主高调。因此,尽管两国在中东冲突的看法上,在伊朗核问题等方面还存在着分歧,但彼此都意识到,双方只有寻求增进共识,而不是扩大分歧,只有通过协商合作,而不是走向磨擦对抗,才有助于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