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三 2006年6月21日 zt

(2006-08-22 16:25:47) 下一个
俄高官首次谈及朝鲜导弹事件 怀疑其真实性      【莫斯科消息】据俄罗斯新闻通讯社,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助理舒瓦洛夫今天对外界表示,朝鲜将发射“大浦洞2”导弹的传闻很大程度上属于“心理作用”。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朝鲜已经做好了发射“大浦洞2”的准备工作,并且认为“大浦洞2”的射程超过六千公里,理论上可以打到美国的阿拉斯加。      对此,舒瓦洛夫说:“首先还让朝鲜发射导弹吧,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朝鲜的导弹是否真能发射成功,他们的导弹能飞多远,他们的导弹是否能击中预定目标。”舒瓦洛夫的讲话暗示,朝鲜发射导弹的可能性和导弹的实际性能都值得怀疑。       舒瓦洛夫的这番讲话也是俄罗斯政府高官首次谈及朝鲜导弹事件。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继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昨天就“传说中的”朝鲜发射导弹一事“首次正式表态”后,俄罗斯也通过其总统助理的这份“表示”给出了一个态度,只是“这份态度”中似乎有点“异味”。      ●这次有心拿“朝鲜发射导弹”炒作的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舒瓦洛夫说:“首先还让朝鲜发射导弹吧,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朝鲜的导弹是否真能发射成功,他们的导弹能飞多远,他们的导弹是否能击中预定目标。”      我们知道,这次有心拿朝鲜发射导弹一事进行炒作的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国人,因为不论是朝鲜准备试射导弹的“情报”、还是“这是一枚能打到美国阿拉斯加,夏威夷的导弹”的“技术报告”,都是由美国人“独家操办”的。      ●舒瓦洛夫的“挖苦”之词,应该加上这么一句........      对比这一事实,我们也就不难看出,舒瓦洛夫显然是在一种“挖苦美国人”的方式、来最后“补齐”“五方”政府态度的。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结合朝核问题的最新进展(请大家仔细浏览下面的一则新闻),也许舒瓦洛夫的“挖苦”之词,应该加上这么一句,那就是:“.....再看看他们的导弹是否能够被拦截”。      美军激活陆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华盛顿消息】据报道,美国防部官员称,为应对朝鲜可能在近期试射的远程弹道导弹,美军已经“激活”了设在本土上的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即从所谓的“试验状态”转变成“作战状态”)。      不过,美方拒绝透露是否将下令击落朝鲜发射的任何导弹。此前,韩国外交部长指出,朝鲜生产的远程导弹已经矗立在发射架上,但外界无法判断这枚导弹是否已经“加满了燃料”。      不过,美方表示,卫星照片显示,朝鲜已经完成了为导弹加注燃料的工作。这枚代号为“大浦洞”-2号的远程导弹已经“整装待发”。因此,美国,韩国和日本纷纷敦促朝鲜“及早取消本次发射计划”。      现在,有两艘美海军“宙斯盾”军舰正在朝鲜外海侦查巡弋,它们将承担监视朝鲜境内导弹发射活动实况的任务,并且成为华盛顿决定美军是否启动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个哨兵的”。不过,击落外国发射的弹道导弹需要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共同决定。除了美国外,日本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日本部署的反弹道导弹将成为美军拦截外国导弹的“头道防线”。      现在,美军装备的远程拦截导弹武器只有11枚。其中,9枚导弹部署在阿拉斯加,另外两枚则部署在加利福尼亚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内,其最主要防范对象是来自朝鲜的远程导弹所造成的“威胁”。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美方表示,卫星照片显示,朝鲜已经完成了为导弹加注燃料的工作。这枚代号为“大浦洞”-2号的远程导弹已经“整装待发”。因此,美国,韩国和日本纷纷敦促朝鲜“及早取消本次发射计划”。      说实在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东方军事评论员也非常想确认“朝鲜的导弹”是否象美国人在情报中所拼命渲染的那样、是即有立刻发射的动机、也有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显然,要确认这一点,就得象俄罗斯总统助理所说的那样、“首先还让朝鲜发射导弹吧”!      ●我们非常想有个机会“确认两点”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非常巧合,美军装备的远程拦截导弹武器中的大部分导弹就部署在阿拉斯加,因此,我们非常想有一个机会“确认两点”:      第一,我们想有机会确认一下“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否就象美国人所“自卖自夸”的那般、已经达到了“接近实战”的程度。如果导弹防御系统像美国人所宣传的那样,那么,对“心中有数”的美国人而言,朝鲜发射导弹无疑将会为它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测试机会,一个在国际社会的面前展现其侦测、跟踪、拦截导弹能力“到底如何”的绝好机会。      ●相比是否具有“拦截能力”,我们更加怀疑美国决策是否具有“敢于拦截的决心”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假设美国的这套仍在研制中、却已耗资数百亿美元提前布置的反导系统“真还行”的话,那么,我们就更想确认一下华盛顿的决策层是否像“自夸”的那般:“美国将拦截朝鲜导弹”。      显然,在东方军事评论员怀疑美国这套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东方时事评论员更加怀疑美国决策是否具有“敢于拦截的决心”。在我们看来,激起“这种怀疑”的原因、就如一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顾问所说的那样:“美国击落朝鲜试射的导弹将会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应”,他并认为,“这种强烈反应”对华盛顿不利,并因此认定“美国采取击落导弹的可能性极小”。      ●技术专家无意间点破了“朝鲜导弹试射”风波的“政治本质”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位资深顾问“只说了”“击落的可能性极小”,没有肯定“美国是否有能力击落”。有意思的是,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就在同时,站在另一角落的一位美国技术专家就怀疑美国获得了这项能力,他就认为美国政府“只是嘴上说说”罢了,根据就是五角大楼“从来没有证实它具有这个能力”。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这位技术专家无意间点破了“朝鲜导弹试射”风波的“政治本质”。      在我们继续这个讨论之前,再来看一则消息,说的是伊核问题的。       内贾德:两月内回复 布什:我说(只需)几周      【德黑兰消息】   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21日说,伊朗将在8月22日前对解决伊朗核问题六国新方案作出答复。      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天在向全国电视直播的讲话中说:“我们正在研究方案。我们会在(伊斯兰阳历)5月底前给出我们的意见。”      布什称应只需“几周”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电视讲话中再次强调说:“我们希望充分行使我们确定的合法权利……我们希望所有国家都享有和平和安宁。在我们享有确定权利的基础上,我们愿意和任何人谈判……但谈判必须平等并不附加任何前提条件。”      针对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表态,正在奥地利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指责伊朗回应太慢,并敦促伊朗在“几周,而非几个月”之内作出答复。      “对于一份合理的提议来说,那样时间实在太长了……伊朗不应该花那么长时间分析什么是合理的方案,”布什说,“我说(只需)几周,而非几个月。”      【时事点评】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多次强调,华盛顿“热忱地”邀请中国军方“造访”关岛,其中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作为美国准备用来攻打伊朗的基地,中国军方的“造访”,如果发生在伊核危机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那么,这毫无疑问地将被视为北京“愿意”在伊核问题上对伊朗施加压力;      ●结合内贾德今天的“这份表态”,再谈北京“让步之后的伊核立场”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随着中国军方观摩团的“准时到达”,可以说标志着北京在“压力”之下、算是“正式表态”“愿意压伊朗尽快回复是否接受新方案”了。      对于北京“让步之后的伊核立场”,结合内贾德今天的“这份表态”,我们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在台湾局势的压力下,北京愿意敦促伊核问题的各方、特别是伊朗“尽快”拿出一个“伊朗暂停浓缩铀活动的时间期限”出来,从而缩短妨碍接受“新方案”的“最后一项谈判”、即缩短旨在确定一个“暂停时间”的“谈判筹备时间”;      ●在一个合理的“浓缩铀活动暂停期限”问题上,我们“不认为”北京会拿这一原则做交易      第二,就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是那样,北京“愿意压伊朗尽快回复是否接受新方案”与“伊朗暂停浓缩铀活动的时间期限”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与前者相比,一个合理的“浓缩铀活动暂停期限”是个原则问题,关乎到“中欧俄”在伊核问题中的主动与被动问题,我们“不认为”北京会拿这一原则做交易。      第三,内贾德今天首次明确提出了“8月22日前”这个时间段。显然,这是个“答复期限”。大家知道,自伊朗声称“新方案”即有积极因素、又有模糊的地方之后,东方评论员就一直在强调这么一点,那就是“美伊”、以及“中欧俄”如何在新方案中确定一个合理的“浓缩铀活动暂停期限”,关乎到各方的重大利益。      因此,在我们看来,它将是各方共同接受“新方案”之前,必须进行的“最后一项谈判”、而一个“合理”的““浓缩铀活动暂停期限”,也必将是对“新方案”进行的一项修改。      ●再谈“六方”给人的一个感觉:只敢宣布“新方案”出来了,而不敢正式公布“新方案”全文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伊核六方”在好不容易吵出了一份“新方案”、并亲自派人送到德黑兰之后这么长的时间里,不论伊朗的态度如何、“六方”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敢宣布“新方案”出来了,而不敢正式公布“新方案”全文,因此,始终得不到“正式文本”的媒体、只好在那里各显神通地“猜、猜、猜”了。这样造成的事实就是,不论“新方案”的中的胡萝卜有多甜,大棒有多硬,在“正式文本”没有公布之前,“本质上”都不过是在捕风捉影,有待“确认”。      东方评论员认为,非常清楚的是,伊朗明确这个“答复期限”、实际上就是明确给出了展开“最后一项谈判”的“谈判筹备时间”。在我们看来,“这种明确”比伊朗之前只提“新方案内容有问题、新方案需要修改”、却绝口不提“什么地方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修改”、旨在拖延时间的模糊态度相比,无疑是进了一步。      第四,还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自打有了这份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新方案”之后,布什和内贾德之间就立刻开始了一轮“口水战”,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   在伊朗人自“亲自上门”的索拉纳那儿“签收”“新方案”、并发出“方案有积极步骤”的“积极信号”之后,布什的第一反应就是再次强调“只要他们停止浓缩铀计划,美国愿意和他们一起坐到谈判桌前”。      而伊朗总统内贾德随后给出的“德黑兰不会在西方的压力下放弃开发核技术的权力,让伊朗放弃浓缩铀是不能接受的”的强硬态度。在我们看来,双方元首实际上都冲到了“第一线”、非常默契地“共同点明了”可以令“新方案”立刻生效的“最后一项谈判”之所在:这就是要在几个星期内、如何从布什的“只要他们停止浓缩铀计划.....”和内贾德的“让伊朗放弃浓缩铀是不能接受的....”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来。      ●对这个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我们早就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通过此前的大量分析,《东方时事解读》对这个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早就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不论是布什还是内贾德、甚至是“中欧俄”的决策层,显然都在翻看“日历”、并认真地琢磨着这么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如何谈判“伊朗暂停浓缩铀的时间段”?特别是这个“暂停”期限“对自己”而言,应该多长才为宜?      其次,到了6月10日,布什又开始“发镖”,声称“伊朗须在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接受这个方案,否则可能要受到惩罚”,从而为伊朗定下了一个限期答复的“最后期限”。      对此,内贾德的反击就是一改之前的那种方案“有模糊的地方”的模糊态度,而是直指“一揽子方案”的部分内容存在“问题”,并声称“没有给出最后期限。最后期限是不存在的。”      就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那样:只要“美伊”能在“暂停”的“合理期限”上找到一个出路,那么,伊朗接受“新方案”将成为一个“五分钟就可以决定的简单事情”。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伊“6月10发生的这番口角”,本质而言,正是美伊双方在可以令“新方案”立刻生效的“最后一项谈判”的问题上、“开始努力”的第一步。      ●在美军关岛大型军事演习临近的日子里,军演所在地东亚,大致发生着三件事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期间,在美军关岛大型军事演习临近的日子里,在关岛军演所在地的东亚,大致发生着三件事,一个是有伊朗总统与会的上海合作组织举行了上海峰会;再就是两个之前已见风声的事情开始严重起来,一个就是台湾岛上的“罢扁”是愈演愈烈,再一个就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试射导弹更是“越传越真”。      显然,北京一边不顾华盛顿的反对、邀请内贾德出席上合峰会,一边又与俄罗斯一道,将个上海合作组织打扮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军事合作意味十足、却就是不提军事同盟;随时准备接纳伊朗、巴勒斯坦等新成员、但就是不提现在就添丁加口,只是一味地大力倡导欧亚经济大合作、反对戴上东方北约帽子”的跨区域性国际组织,从而与身兼北约重要职位的欧洲人互留了空间,为“中欧俄”的中东战略协调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就如我们在前期《东方时事解读》台湾部分中所指出的那样,   北京对这场极可能引起台湾社会大乱的“罢扁”恶斗、的确有点“无从着力”,这正是北京在伊核问题上不得不暂时向背后一手推动“罢扁”的华盛顿、让上一步的主要原因。      ●中国军方观摩团启程“关岛”、标志着北京“部分接受”了华盛顿的“罢扁”威胁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上述基础上,面对台湾岛内“罢扁”乱岛图谋的压力,北京让自己的军方观摩团启程“关岛”、观摩这场“同时向伊朗、朝鲜传送信号”、并向中国显示美国军力的军演,标志着北京“部分接受”了华盛顿的“罢扁”威胁,从而“愿意”做出自己“伊核”让步,敦促伊朗“尽快”对新方案做出答复。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对华盛顿的这份“罢扁”威胁,北京是“部分地接受”      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对华盛顿的这份“罢扁”威胁,北京是“部分地接受”。我们的意思非常清楚,由于华盛顿从“罢扁”中已经得到了它所能得到的,因此,在北京已经利用自己的影响、敦促伊朗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期限”之后,华盛顿精心玩的这场“罢扁”还是见好就收的为好。      根据我们的长期观察,这两年多来,特别是全面封杀了“和平台独”之可能的《反分裂国家法》生效之后,一旦台湾气氛紧张,一旦华盛顿拿“台独牌”冲着北京晃荡、北京似乎已经养成了“公开”在“自己的核心利益区域--台湾”之外的地方、去与“有关人士”说事儿的习惯。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若不然的话,北京既然在“罢扁”的问题上“无从着力”,在伊核问题上、着眼于中国的核心利益、也着眼于“中欧俄”的中东战略协调,是即不可能、也不愿意做出原则性的让步,那么,自然就会在中东、在包括伊核问题、巴以问题上、特别是朝核问题上、也制造出一些令美国也“无从着力”、且“后果严重”的事情出来。      显然,作为一种可能,如果朝鲜这个发射的是一枚卫星,其射程却相当于一枚洲际导弹的话,那么,不论美国人怎么做,美国人都输了,道理很简单:      第一,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天的那份“对朝鲜导弹问题不愿意多谈”、顾左右而言它之“坐看帆船”的态度来看,从俄罗斯今天的这份“挖苦美国人”的“表示”来看,可以肯定,一定得到了“中俄”,特别是北京的“背书”。      ●朝鲜如果最终如期发射,意味着与朝鲜向来有军事合作的伊朗、也极有可能将“同时”获得这份能力      第二,从美国以向伊朗出售导弹等“东东‘、从而宣布对中国公司进行制裁,而北京竟然以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加以反击的“强硬口气”来看,东方评论员认为,朝鲜如果最终如期发射,且是发射的具洲际导弹射程的运载工具的话,那么,在朝鲜、伊朗都与中国有军事合作的事实下,在中国对美国的制裁,特别是制裁的理由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与朝鲜向来有军事合作的伊朗、也极有可能将“同时”获得这份能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在昨天,朝鲜官方正式谈到了导弹试射的问题,重点在于两点:首先,朝鲜“没有正式承认”要试射导弹,但也没有正式否认有这么一回事;      ●这些个强调中,最能刺激华盛顿决策层神经的就是“出口”这两个字了      其次,朝鲜强调朝鲜有“研制、使用、发射、出口导弹”的自由与权利。显然,这些个强调中,最能刺激华盛顿决策层神经的就是“出口”这两个字了。      结合几天前,伊朗突然宣布“伊朗考虑用核力量反击侵略”的说法,我们也就不难知道在这一轮朝鲜试射导弹事件中、美国人为什么是主角,且立刻就激活那套“只有美国人自己看好”的反导系统,而一个月前最卖力捅出消息的日本人、这次竟然连配角“都不情愿当”了。      明眼人是一看就知,仅从导弹事件的“军事意义”来看(还有小泉访美的政治意义,这里不作展开)、毕竟朝鲜“最可能发射的”洲际导弹,以及伊朗威胁用核力量反击的“对象”,这些,当然与美国人“更近一些”。      ●这种局面一旦成为事实,也是美国人无从着力的      也就是说,一场朝鲜试射导弹的背后,却是“有心人”准备更具实质地向伊朗提供军事帮助。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心照不宣”的后果对华盛顿是极为不利的,一旦成为事实,也是美国人无从着力的。就如“罢扁”一旦引发台湾大乱,北京就很难处理好的道理一个样。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