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小泉想去美国会演讲 议员要求他放弃参拜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个
  6月底,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访问美国。正当日本官员使尽浑身解数,要让小泉在卸任前实现日本首相在美国国会的首次演讲时,美国众议院重量级元老、众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亨利·海德毫不客气地表示,小泉若想实现在美国国会的演讲,有必要主动表明任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如演说后再行参拜,将是“对美国人的侮辱”。海德的严厉表态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动向:靖国神社问题正在迅速走出中日韩的范围,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大是大非”。   对日宣战场所不能留给拜鬼者   日本《朝日新闻》5月13日报道了海德要求小泉放弃参拜才能到美国国会演讲的主张。据透露,海德4月下旬向众议院议长哈斯特德正式递交了一份文书。在文书中,海德对小泉在美国国会演讲表示“基本欢迎”,因为日本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坚定支持美国的盟友,但海德对小泉可能在演讲数周后的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表示担忧。   海德认为,对日宣战场所不能留给拜鬼者。半个多世纪前,日本军队悍然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演讲,对日宣战。如果日本首相在美国国会演讲后马上又去参拜靖国神社,对于仍活在珍珠港事件记忆中的人而言,不仅仅是有担忧,甚至会感到被侮辱。因此,海德要求,小泉应该承诺在演讲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以此获得美国国会的理解和接纳。   海德是美国国会中处理对外关系最具权威的议员之一。作为美国国会中为数不多的二战老兵之一,海德二战期间曾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参加过对日作战。事实上,海德以书面形式表达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并非首次,他去年曾写信给日本驻美大使加藤良三反对小泉参拜,认为“参拜阻碍了亚洲各国的对话”。   小泉在美国国会发表讲演,必须得到参众两院的同意。目前,哈斯特德议长尚未作出答复。   世界逐步认清日本真面目   二战后,历任美国政府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上是避重就轻,不予置评。美国曾有报道说,“当中国、韩国政府和民间激烈抗议时,美国政府却缄默不语,其报刊舆论的相关报道和语调看起来似乎是个嬉皮笑脸的局外旁观者”。一名从事二战史研究的美国朋友曾对记者说,虽然美国曾遭受“珍珠港之辱”,但因为美国以超出日本袭击珍珠港威力“无数倍”的原子弹报复了日本,许多美国人有“负疚”心理。特别是二战后,日本加入美国阵营,在许多国际问题上像一个“百依百顺的小情人”,因此,一些美国人对此是“感激”的。   不过,随着日本与其东亚邻国的关系陷入严重僵冷局面,欧美国家对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事情了解越多,西方国家就越认识到日本的错误历史认识挑战的不仅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也对战后日本得以重返国际社会的世界秩序形成挑战。   不久前,中国的一些学者在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交谈中说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并把靖国神社最敏感的“游就馆”的英文解说词拿给老布什看。这份解说词把日本当年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是日本被逼无奈、不可避免的自存自卫的战争,是为了解放亚洲民族的战争。曾在二战中参加过对日作战、因为及时跳伞才逃过一死的老布什看到一半就愤怒得看不下去了。他当时就表示,他以前根本就不知道靖国神社里放着这样的东西,传播这样的观点,要是美国人知道这些,也是绝不会答应日本政府领导人去这种地方参拜的。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反思:如果中日彻底反目成仇,美国将得到什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肯特·卡尔特公开表示:“把(那场侵略)战争正当化,同曾与日本作战的美国的历史观相对立”,“一个不能与邻国进行对话的日本,帮不上美国的忙。”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日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应当促进中日甚至美中日之间尽可能多的对话。”乔治·华盛顿大学亚洲研究所的一位日裔教授指出:“美国的精英们普遍对靖国神社的历史观持否定态度。由于历史问题,对日批判正在加强。”美国《世界政策杂志》也称,越来越多的日本问题观察人士把中日关系恶化归咎于日本,称其对华政策愚笨而富有挑衅性、自以为是且毫无依据。   也许并不偶然的是,本月10日,小泉接班人选之一福田康夫访美,得到了美国政府超规格的接待,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赖斯分别会见了福田。媒体分析认为,美国对福田“罕见的厚爱”,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温和派首相候选人的些许“偏爱”。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多次表示,日本领导人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应该自重。小泉最近访问瑞典时,瑞典首相也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关切,希望小泉能处理好同邻国的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说:“小泉可能会抗辩说,他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牺牲的年轻人。但靖国神社不仅仅是供奉那些战争死难者的地方。它颂扬了把那些年轻人送上战场的旧日本。小泉的参拜是对少数右翼民族主义者的鼓励。这些人企图扭曲历史。”   日本称美国不会过多介入   《朝日新闻》认为,海德在小泉访美前提出的条件,表明海德十分担心和强烈反对小泉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后参拜靖国神社。但日本政府似乎并不太担心,称海德的意见并不代表美国主流舆论的看法,小泉和美国总统布什的个人关系很好,小泉访美日程不会受到影响。日本外务省官员甚至称,美国绝不会介入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小泉已多次强调,他参拜靖国神社从没遭到美国首脑的批评,美国政?孕∪?伟菥腹?裆绲恼嬉馐抢斫獾摹?/P>   日本《每日新闻》13日发表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内许多东亚问题专家主张,美在亚洲的战后处理问题上不应过多插嘴,而应该采取慎重态度。因为替日本说话必然招致韩中的强烈反弹,而批评日本又会触动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促其煽动日美对立情绪。在历史问题上介入过深,还可能会发展成日美之间的历史问题。日中之间发生一定程度的摩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但美国在解决朝核问题、国际反恐等方面需要中国合作,中日关系严重对立不符合美在亚洲的战略。所以,布什政府从去年开始强调,“良好的日中、日韩关系对美国是有益的”。该报还指出,尽管布什政府采取了“重视日美同盟”的路线,但有人认为在美国政界“约有七成是亲华派,只有三成是亲日派”,布什政府之后,日美关系能否继续保持“磐石一块”毫无保证。   小泉可能我行我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表示,海德反对参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也不是一个突发的举动,而是代表了来自美国政界高层的一种理性的声音,这会给小泉强硬的外交路线带来一定政治压力。越来越多的日本政治家将认识到,小泉长期奉行的对美国一边倒却忽略并伤害亚洲其他国家人民感情的外交政策,不仅在亚洲没市场,还引起了美方的不满。在对日政策上,美国政界和学界长期流行着“瓶盖论”——既要保护日本的利益,又不能把瓶盖打开,以免军国主义魔鬼从里面蹦出来。美国国内已经有人认为日本是在追随美国的名义下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最终将有可能突破美国的战略底线,这也正是部分美国政界人士反对小泉参拜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高洪也指出,小泉是否会接受海德的呼吁现在还很难说。一方面,小泉为了获得国内强硬派的支持,利用参拜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虽然参拜问题严重损害了日本外交,但小泉也想通过参拜彻底甩掉历史包袱,把日本内政发展所需要的东西与外交上所失去的利益相抵。这样一来,参拜问题就变成了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民族意志的较量,尽管美国对此发出了反对声音,小泉还是不会轻易退缩或服软,仍有可能继续坚持参拜。   东京的分析人士也认为,小泉能否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取决于美国政府是否对此事真正介入以及介入的程度。只要美国主要领导人不说话,其他人的意见恐怕难以改变小泉的言行。▲ 《环球时报》 ( 2006-05-15 第06版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