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2006年5月1?日 星期? zt
(2006-08-22 16:25:45)
下一个
美国重申拒绝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
【华盛顿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11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美国拒绝与伊朗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
麦科马克说,尽管有不少国家认为美国应该与伊朗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但美国的立场是两国目前已经有很多的沟通渠道,不存在无法向对方传递信息的问题。
美国国务卿赖斯10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表示,美国和伊朗之间并不缺乏沟通渠道,而是有很多的沟通渠道,但关键是伊朗必须服从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其核计划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话,原文是:麦科马克说,尽管有不少国家认为美国应该与伊朗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但美国的立场是两国目前已经有很多的沟通渠道,不存在无法向对方传递信息的问题。
显然,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的“这番坦承”,我们关注的是这位发言人公开承认“有不少国家认为美伊应该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至于他所说的“两国目前已经有很多的沟通渠道”的情况,东方评论员没有兴趣去深究。
●“美伊实现直接对话与谈判”的重大意义何在?
然而,我们感兴趣的是,如果事情果真如这位官员所描述的那样,“(美国)不存在无法向对方传递信息的问题”的话,那么,华盛顿也就应该更加明了“不少国家”要求“美伊直接对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特别是,它更应该清楚伊朗“利用一切场合”、积极表达伊朗“非常愿意”与美国进行“面对面谈判”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
非常清楚,我们认为,“美伊实现直接对话与谈判”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这标志着华盛顿“正式承认”国际社会的如下观点,即:伊核问题之所以成为伊核问题,就因为它根本就是个“美国问题”。
●华盛顿为何拼命拒绝“美伊直接对话与谈判”?
显然,一旦华盛顿正式承认伊核问题是个美国问题,那么,第一:华盛顿在伊核问题上的“姿态”就得放低许多,诸如今天这种“伊朗必须服从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其核计划”的“高调”,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说出口了。
第二,一旦华盛顿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与伊朗坐下来“面谈”、从而正式承认伊核问题是个美国问题,那么,面前在伊核问题中担任各种“谈判角色”的“中欧俄”,都将集体“转换为旁观者”,这也就意味着伊核危机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美伊”直接谈判的结果,而与“外人”无关。
只是如此一来,华盛顿是即不必动辄以国际社会的名义要求伊朗做这做那,更没有资格拉着“一干外人”、也就是所谓的“国际社会”共同针对伊朗“做这做那”了。
●伊核危机实际上有如“逆水行舟”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华盛顿是出于不愿意与伊朗直接谈判也好、害怕直接谈判也罢,它总得给个“明确态度”,不然,将中国一句古话套到伊核危机上,在时事评论员们的讨论中也就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即:美国人“无力独自解决的”伊核危机实际上有如“逆水行舟”,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帮助也就必将“不进则退”。
●“一则小道”消息无疑又将强烈刺激白宫决策圈那些“早已绷得紧紧的神经”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美国国务院的这位发言人坚定地“重申”“美国拒绝与伊朗进行直接对话和谈判”的时候,就在他高调地“喝令”“伊朗必须服从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其核计划”的时候,一则小道消息无疑又将强烈刺激白宫决策圈那些“早已绷得紧紧的神经”。
下面,我们也一起来目睹这则“小道消息”,之后,东方评论员将继续回到这个话题。
据传欧洲人在伊朗发现武器级浓缩铀
【综合外电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几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欧洲外交官称,不久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境内发现了高纯度浓缩铀痕迹。消息说,这一发现令人更加担心伊朗可能在暗中发展核武器。
不过,另据美联社报道,几名欧洲外交官在匿名状态下透露,尽管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境内发现了高纯度浓缩铀,但是,可以并不能确认这些浓缩铀的确切浓度。由于只是初步发现,因此,消息来源认为,这些浓缩铀是否可以装填核武器,还需要经过实验室试验进一步证实。
但是,外交官们推测说,这些浓缩铀的纯度已经接近或是超过武器级浓缩铀的水平,可以用来制造核弹。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 员看来,通常情况下,如果消息的透露者“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那么,这只能说明透露的消息具有“极端的敏感性”。
●我们始终相信这样一种说法
事实上,时事评论员们始终在私下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一旦形势紧迫,伊朗是否会突然制造出几件核武器?显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结合伊朗与巴基斯坦、朝鲜核计划的“不解之缘”,我们始终相信这样一种说法:伊朗人的核技术远比两个月来它所公布的“迅速突破”高得多。
因此,在收到这则小道消息后,时事评论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这些个不愿意透露姓名者的消息属实,那么,伊朗“获得了”接近武器级浓缩铀的事情,只能说明伊朗的核科学家的工作效率简值是太高了!
●如果消息真实,除非伊朗人早就备有“此物”,不然只能是有神仙相助!
不是吗?不久前,在华盛顿大声渲染准备军事打击伊朗时、伊朗的核科学家就立刻“成功地生产出纯度为3.5%的低纯度浓缩铀”、几天前,在国际原子能组织提交伊核报告的前后,伊朗的核科学家又“及时地”地将浓缩铀的浓度提高到“4.8%”的工业级水平。
众所周知,武器级的铀,其纯度需要达到80%到90%,显然,伊朗人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将浓缩铀的浓度从3.5%提升到4.8%,这在正常情况下已非易事;而在短短几天内就从“4.8%”提升到“80%”以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假如消息透露者没有虚构成分的话,那么,除非伊朗人早就备有“此物”,不然只能是有神仙相助!
显然,由于我们一直在讨论“一旦形势紧迫,伊朗是否会突然制造出几件核武器?”的问题,因此,对我们而言,不论伊朗人是否早就备有“此物”,或者是有什么神仙相助,其实都不够刺激!
东方评论员认为,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在伊拉克政府既将组建、巴勒斯坦哈马斯政府即将获得外援、特别是伊朗代表“已经再次赶赴”莫斯科、与俄罗斯商量合建浓缩铀工厂事宜等等、在“中欧俄美”都有理由轻吁一口气的背景下,伊朗境内就“恰到好处地”发现了武器级的浓缩铀,且发现者还是欧洲的外交官。
对此,有分析人士就指出,这种“恰到好处的发现”其实与英法德三国准备“隆重推出”的一份“一揽子方案”密切相关。
在我们继续今天的伊核话题中、先来了解一下国际社会围绕伊核问题、拟定的近期“工作计划”。
各国19日伦敦开会 料讨论欧盟一揽子伊朗核方案
【综合外电消息】 据法新社报道,外交官们透露,世界各国5月19日将再次在伦敦会晤,试图继续努力说服伊朗放弃铀浓缩活动。
外交官们透露,欧盟负责与伊朗“核谈”的英法德三国正在准备“刺激”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一揽子方案,以及如果伊朗拒绝之后的可能制裁措施。
下周一(5月15日),英法德三国外长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时汇总这些措施,然后将一揽子方案带到19日的伦敦会议上,寻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
一名西方外交官称,一揽子方案将在“未来10天”之内完成,如果得到批准,它将被交给伊朗政府。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么一段,原文是:外交官们透露,欧盟负责与伊朗“核谈”的英法德三国正在准备“刺激”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一揽子方案,以及如果伊朗拒绝之后的可能制裁措施。
●新闻中的“刺激”一词用得“非常到位”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针对这条新闻,我们觉得新闻中的“刺激”一词用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捕捉到了伊核危机中“各方意图”的神韵。不可否认,就字面而言,“三国”是在准备一份一揽子方案、目的的确是为了“刺激”伊朗停止铀浓缩。然而,我们还想强调的是,“刺激”伊朗绝不是“三国”意图的全部。
事实上,我们从另一个渠道得到了另一则相关消息,消息证实:欧洲的外交官在透露伊朗境内发现武器级浓缩铀的同时、在另一个场合、由另一位欧洲外交官出面作出了如下说明:“消息属实、但这绝对不是确凿的证据”,该外交官并强调“这将有许多解释,其中的一条就是在给伊朗施加压力”。
●面对这种严厉的指控,伊朗官方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毫无压力”可言
显然,东方评论员非常相信这位外交官的上述说明,既这是在给伊朗“施压”。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伊朗政府在消息透露之后,却没有任何反应,到目前为止、伊朗官方的态度是“拒绝评论”,非常清楚,面对这种严厉的指控,伊朗官方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毫无压力”可言。
●这种“刺激”绝不是特指伊朗而言的
事实上,这也正是我们认为新闻中的“刺激”一词用得“非常到位”的原因:显然,欧洲人借这条消息给伊核问题中的“主角”加压是假、刺激才是真,只是这种 “刺激”绝不是特指伊朗而言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恐怕从这条消息中受到刺激更大的反倒是继续拒绝美伊直接对话的华盛
有意思是,就在华盛顿因伊朗在短短几个月内、特别是在胡锦涛访美后、事先做过“大量准备工作”、是既有佐利克的“利益相关论”、也有拉姆斯菲尔德的“我们走着瞧”,却最终从胡锦涛这里一无所获的布什,在目睹着随着胡锦涛的离去、伊核危机“就”进一步升级,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之后,最近似乎突然有意“再寻” 突破方向。
●再谈佐利克的“新报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决策层的这种“再寻突破口”的强烈意愿,从“利益相关”理论的鼓吹手--佐利克在美国众院抛出的那篇“新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出来。
●胡锦涛与布什“士别三日”,布什终于让人“刮目相看”
我们知道,在这篇讲话中、针对北京,佐利克主要提了两点,第一:首次以美国官方的身份,明确了华盛顿“排斥台独”的新态度、并以“台独意味着战争”而让人产生一种胡锦涛与布什“士别三日”,布什终于让人“刮目相看”强烈效果。
第二,这位美国副国务聊还首次将“美中关系”提升到美国“在目前以及可预见未来”的一项“首项工作”的层次;
●佐利克“重弹”拉氏老调、警告中国决策层“小心点儿”自己内部
第三,“口口声声”强调“中美利益相关”的佐利克、在报告中终于“重弹”了拉姆斯菲尔德在离开北京时、曾经弹过的老调,那就是在报告中不仅明言攻击中国政府的“合法性”、还“别有用心地”提醒北京决策层“小心点儿”自己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中国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种能预防骚乱的社会保障体系”。
●“新报告”通篇都堆集着“别有用心”式的“试探”与“欲说还休”式的“警告”
非常清楚,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布什让佐利克于伊核问题最为紧张的时候、发表这种看似在“昭示”华盛顿对华政策“正处于重大调整前夜”的这份演讲、与去年那份夹带出“中美利益攸关”理论的报告一样,尽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效果,但是,骨子里仍然是旧习难移、通篇都堆集着一如既往的“别有用心”式的“试探” 与“欲说还休”式的“警告”。
●佐利克进行这种“试探”与“警告”的鲜明手法
事实上,针对佐利克进行这种“试探”与“警告”的鲜明手法,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已经“针对这一点”给出过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我们欣赏佐利克代表布什政府“严肃地指出”“台独就是战争”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听到里面的这么一丝杂音,那就是佐利克在警告“台独就是战争”、台独在撞墙”之用词“强烈警告台独”的同时、还通过“这些”意味着“美军介入”,“美军要付出代价”等等隐晦的“后果”、来对北京进行了“美军一定会介入台海”的警告。
●华盛顿“非常认真”、“非常客气”、却也“非常严肃”地向北京发出了如下“战略信号”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非常善于玩文字技巧的佐利克先生、通过上述的“双重警告”再次施展了他的过人之处、那就是通过这份在“遣词用句”方面、肯定推敲了数遍、在视角效果上“绝对新鲜”,但从政策角度上去看、却根本就是在“重谈美国保守势力老调”的报告,非常认真、非常客气、却也非常严肃地向北京发出了如下“战略信号”,那就是,中国“必须”在伊朗问题上进行让步。
●华盛顿“急于”想让中俄“深刻认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结合近来在东南亚国家发生的一连串针对北京的事件,在我们看来,尽管佐利克在做报告时显得对中国非常地“尊重”、但是,这些“尊重”的潜台词,很容易让人们与美国副总统切尼对俄罗斯发出明目张胆的攻击“相提并论”。
事实上,与切尼公开攻击俄罗斯的企图心一个模样,不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华盛顿决策层“急于”想让两国决策层“深刻认识到”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中俄”在伊核危机中的“下一步反应”,对两国与美关系的何去何从“至关重要”。
●美国媒体开始配合着、使劲地鼓噪“新冷战”、“后冷战时代”等等“非常花哨”的战略名词。
为此,美国媒体甚至开始配合着、使劲地鼓噪“新冷战”、“后冷战时代”等等“非常花哨”的战略名词。有意思的是,许多人、特别是国内一些人也对此表示相信、就如当初华盛顿为了掩饰真实的战略企图,抛售“战略东移”、对欧盟、特别是对中国进行战略欺骗时、也不加分辩地“照单全收”的情形一个样。
●华盛顿早已没了当初拉氏那种连同“老欧洲”一道、进行全面攻击的底气
然而,尽管华盛顿对“中欧俄”是全不满意,但是,由于时势比人强,现在的华盛顿,早已经没有了当初拉氏那种连同“老欧洲”一道、进行全面攻击的底气。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非常清楚,华盛顿对“中俄”的攻击方式,是“不好”移植到扮演着伊核问题“协调人角色”的欧盟身上的。对此,我们认为,这大概也算是赖斯“转型外交”的唯一功德吧!
值得强调的是,就如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那样,“中欧俄”在伊核问题上有明确的分工,作为凭借软实力介入伊核问题、并居于协调人角色的欧洲,没有中俄这块硬实力、是根本玩不转的。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在紧急关头、就是出于捞取谈判筹码的手段,将攻击目标集中在中俄身上,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与对俄罗斯的“破口大骂”的“莽汉”行为相比,华盛顿威胁北京的手段显得“小人”得多
如此一来,也就在华盛顿有意在伊拉克、巴勒斯坦问题上妥协的时候,也就在布什突然接到由欧洲人转交的、来自内贾德的信件之后,特别是,就在“中欧俄”代表国际社会要求华盛顿进一步让步、从而同意与伊朗“见面”的时候,华盛顿先后对“中俄”这两个靠硬实力介入伊核问题大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公开威胁”。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与对俄罗斯的“破口大骂”的“莽汉”行为相比,华盛顿威胁北京的手段显得“小人”得多。对此,东方评论员认为,北京大可“不必急于处理” 这些来自中国身边的噪声,也不必理会台湾岛内“忽然向好”的政治气候,更不必为陈水扁的过境美国不成、却在印尼、利比亚逗留而分心。
●北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象之前所做的那样
在我们看来,既然“这些”都是美国着眼于中东、凭借自己的“老本”、从而调动起来的战略资源、搞出来的“人为因素”,那么,北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象之前所做的那样:继续避免“随着”华盛顿的节拍跳舞,继续避免为美国所谓“战略东移”的战略欺骗所蒙骗,继续在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地带、在中东、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坚决地顶住华盛顿的咽喉。
●在“中俄美”“几近接火”的关健时候,,欧洲人“的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显然,只有中俄继续在中东顶住美国人的咽喉,身为伊核危机协调人的欧盟,才有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动力。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中俄美”“几近接火”的关健时候,在华盛顿面对着“必须再行让步”的强大压力的时候,在伊朗发现武器级浓缩铀的消息表明:欧洲人“的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非常肯定的是,欧洲外交官的这些个发现、与其说是使劲儿地刺激伊朗、还不如说是在狠命地刺激美国来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