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出现了“印度威胁论”zt

(2006-08-22 16:25:44) 下一个
2006-04-11 新浪军事 > 国际展望 最近在美国出现了“印度威胁论”。这一论调首先表现在军事领域。印度和美国上月就民用核能合作问题达成协议,在许多防扩散问题专家当中就引起强烈反弹,认为美国政府的做法正式宣告了国际防扩散体制的崩溃,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将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对于美国帮助印度发展卫星科技的做法,华盛顿的防扩散专家理查德·斯比尔也认为,这是美国在“养虎为患”。斯比尔曾供职于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减署和国防部长办公室,并曾参与建立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谈判。斯比尔日前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表示,印度目前的卫星运载火箭可以转换成运载弹道导弹,甚至携带核弹头。印度目前正在发展的“烈火三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已经可涵盖中国全境。印度正着手发展“苏里雅二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将远达8000到1.2万公里,“已经可以打到美国首都华盛顿”。 斯比尔还说,印度还有意发展“苏里雅三型” 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将达2万公里,这意味着全球所有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都将处于它的攻击范围之内。斯比尔说,这是全球最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发射重量比美俄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还要大3倍。斯比尔说,印度为什么要发展像苏里雅这样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呢?印度军事评论家最近宣称,这是用来抵御拥有先进科技的敌人的侵略。“我想,敌人在此所指的,应该就是美国”。 除了军事方面,经济领域的“印度威胁论“影响似乎更大。记者在美国的网上论坛看到有网民发表这样的评论,“班加罗尔今天被许多美国人视为对美国人就业的严重威胁,就像拉登被视为对美国人生命的严重威胁一样!”全球最大的电脑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德鲁·葛罗夫曾经公开表示,印度是对美国在高技术领域垄断地位的“主要威胁”,他还预言印度的软件和高技术服务业很可能在2010年超过美国。 “印度威胁论”为什么会在美国出现呢?首先也是军事方面的原因。在近代历史上,印度曾经肢解巴基斯坦,多次卷入与主要邻国的冲突。今天的印度在军事上依然雄心勃勃,正在全力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据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就努力增强军事力量。资料显示,在1980-2000年间,印度国防资本增速达到10.4%。目前,印度除了拥有核武器之外,还拥有一支包括陆海空军及其他部队在内的强大军队,总兵力达137万人。陆军实力雄厚,海军位居世界十强之一,空军位居世界第四。印度是亚洲第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2004年印度与俄罗斯签约,购买俄退役航母“戈尔什科夫元帅”号,预计2008年能够服役,同时印度正在自己制造一艘航空母舰。在2004―2005财年预算中,印度国大党政府将国防预算总额提高到7700亿印度卢比(约合168亿美元),与上一财年实际军费开支相比,增幅高达27.69%。 印度在军事现代化方面迈出的强劲步伐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专家的高度关注。美国知名军事评论员哈罗德·C·休切逊曾发表文章预测说, 20年之后,美国仍然是一枝独秀的超级军事强国,而印度将会“超越中国紧随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 除了军事外,经济领域印度的大幅度扩张也是造成“印度威胁论”的重要因素。印度在经济领域曾经一直扮演着沉默寡言的角色。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IT产业几乎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写了外界对印度经济的看法。在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印度在过去3年中年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8%,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前不久有权威调查机构在20个欧洲国家企业中进行了一项名为“全球欧元区年度IT信心调查”。有300位企业首席执行官、经理和副总裁接受了对未来IT信心的调查。其中7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IT技术制造领域,印度将很快超过美国和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正是由于印度具有高度发达的IT制造技术和大批精通英语的廉价劳动力,跨国公司纷纷把大量原本在本土进行的业务外包到印度。如今,印度已经成为美国公司外包的最大海外基地之一。据统计,印度的外包工业预计将在2006年为印度创造220亿美元的巨额收入,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跟美国公司签署的外包合同。 实事求是地讲,印度在服务业领域给美国造成了巨大冲击,“呼叫中心”和标准化软件程序员等职位上的印度雇员讲英语,按美国时间上班,并且和中国的廉价产品相比,他们更难被取代,这意味着美国这方面的职位流失更可能是永久性的。为了寻找这些流失的职位,美国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印度,跑到印度的“硅谷” 班加罗尔等城市,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协会最新公布的数字,目前已经有近800名美国人在印度各地的信息公司工作,其中年轻人的人数在急剧增长。 除了军事上的雄心勃勃和经济上的咄咄逼人之外,从文化的角度看,印度的扩张态势也十分明显。眼下印度英语已经成为全球化中的强势语言,印度人在国际组织中人多势众,在重要的国际论坛中往往拥有话语权。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不少美国人开始把印度视为威胁,“印度威胁论”在美国人当中占据了一定市场。 虽然“印度威胁论”在美国有一定市场,但是据记者的长期观察,总的来看,这种论调基本上不代表主流社会的普遍民意,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如“中国威胁论”。这一点从美印军事合作可以看得很清楚。 印度军力的快速发展并不是什么秘密,但美国对此并不在意,更不认为印度将威胁美国和世界。相反,印度军力的发展还得到了美国的鼎立支持。“9·11”后,印度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不断深化,2002年美国宣布向印度出售价值1.46亿美元的八套武器定位雷达系统。2005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与到访的印度国防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的印美防务合作协议,这份旨在提升印美防务合作、被称为“美印国防合作新框架”的协议包括两国联合生产武器、相关技术转移以及在导弹防御体系方面开展合作。除美国外,印度还可以从俄罗斯、以色列、以及法国等欧洲国家购买先进武器,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成果,2002年,印度进口武器增长率高达72%,堪称世界第一。 许多美国专家学者都坚决反对“印度威胁论”。卡托研究所主管国防及外交研究的副总裁卡本特曾公开撰文表示,美国应“停止把印度视为威胁”,认为印度根本就不是美国的威胁,除非美国“短视的政策”导致印度变成威胁。美国经济战略学会总裁、曾任里根政府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的普雷斯托维茨日前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也说,对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来说,印度融入全球经济和在经济上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会使发达国家受益无穷。美国驻联合国前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日前也公开表示,“印度的成功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成功”。在美国政界,“印度威胁论”也没有太多的市场。美国总统布什今年3月访问印度时公开表示,印度不是美国的威胁,“双方联手能改变世界”。这算是美国最高领导人对“印度威胁论”的一个正面回应,基本上代表了美国政府的主流观点。 中国和印度同样是两个快速崛起的亚洲国家,但在美国乃至西方“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印度威胁论”却少有耳闻。有专家做过统计,在冷战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已经流行了至少5轮。而对印度却有越来越热乎的迹象。美国和西方为何如此“眷顾”中国,而对同样快速崛起的印度却“无动于衷”呢?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首先是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实际上,美国和西方对印度也并非完全没有戒备心理,1998年印度核试验之后,美国和西方对印度的制裁就表明不希望印度发展核武器。但是,近年来中国的崛起成为亚洲最为显著的地缘政治现象,在这个背景下,印度崛起在西方造成的负面形象就相对下降乃至不存在了。虽然美国大多数决策者并不认为利用印度遏制中国有什么益处,但是他们的确希望运用印度的影响力来平衡中国崛起带来的影响。在亚洲建立力量的均衡一直就是美国亚洲战略的核心,防范中国与“力挺”印度的分野背后,的确很难忽视这种地缘政治的博弈因素。其次是意识形态因素。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威胁论”的背后与西方对中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偏见有关。而相比之下,印度自1947年以来一直实行稳定的民主议会制度,印度也常常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身份自居,这一点与南亚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康德最先提出的“民主和平论”的观点,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美国外交富有传教士的使命感,极其注重意识形态,自然会对印度多一些亲近感。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裴敏欣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中印崛起在西方形成的不同反应表明,西方对中国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的偏见已经成为对中国外交的一个强大制约,如何突破这个制约,需要中国外交的大智慧。” 第三,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国和印度都是国际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即成功地利用了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两国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印度的增长模式被人们归纳为“印度服务”,强调的是印度在高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上的优势,而中国的增长模式则被归纳为“中国制造”,强调的是中国在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正是这种模式的选择造就了中印两国和美国这个全球经济中心发生经济联系的不同方式,反映到美国国内政治上就是:在经贸问题上不断“敲打中国”,而对印度的咄咄逼人则熟视无睹。 猎猫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