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时事述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06年02月24日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个
『东方时事』 陈水扁不给布什面子在废统的背后还有着两张非常清晰的脸 国台办重申:密切关注“废统”事态发展 随时应对 【北京消息】国务院台办今天举行例行记者会。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推动废除“国家统一委员会”和“国家统一纲领”,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重申:“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记者会上,多位台湾记者问:台湾当局领导人推动“废统”,大陆方面是否会依据《反分裂国家法》,考虑对台湾采取非和平手段或中止两岸交流等动作? 李维一回答说,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已经表达了我们的立场和态度。陈云林表示,今年春节以来,正当两岸同胞期待两岸关系在去年逐步趋向缓和的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的时候,两岸关系中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台湾当局领导人不顾他2000年以来多次重申的承诺,一再声称要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并正在着手制定所谓的“废统”方案。这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如果他一意孤行,将给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最终也必然损害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针对台湾当局曾派密使来与大陆方面沟通“废统”的传言,李维一说:“没有所谓密使的消息。” 【北京消息】对这则新闻,东方评论员认为有三个地方值得注意。第一,就是针对陈水扁强硬的“废统”言论,我们再次提请大家注意北京官方的一个“用词”,既:“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陈水扁不给布什面子、定要“废统”的背后,还有着“两张非常清晰的脸” 事实上,对陈水扁的“废统论”,算上这一次,可以说国台办已经是“第二次如此反应”了、也是我们“第二次强调”这个“用词”。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这个“用词”,就在于它如实地反映了北京已经对这次“台独”高潮进行了“准确的定性”:显然,在北京的眼里,陈水扁不给布什面子、定要“废统”的背后,还有着布什两张非常清晰的脸,一张“表现得非常无辜”、却“难以掩饰兴奋”与“紧”的“二皮脸”; ●马英九不失时机地向华盛顿“表”着这样一份“忠心” 另一张则是马英九那张为了爬上台湾政治权力高峰、实现个人野心而不顾一切的脸。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首次抛出“台独选项”,其本质是在华盛顿的统一指挥下、恰到好处地配合着演出的一幕“华盛顿需要他做什么 、他就会做什么的”的政治秀;也是在不失时机地向华盛顿“表”着这样一份“忠心”,既:美国的全球战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两岸关系,他马英九、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就会全力去实现一个什么样的两岸关系。 ●通过这一出“政治秀”,华盛顿再次在北京面前、在国际社会面前证明了它对台湾的“绝对控我们认为,布什之所以“兴奋”,就在于通过这一出“政治秀”,它再次在北京面前、在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俄罗斯、日本)面前充分证明它对台湾“蓝、绿”双方的绝对控制权。 也就是说,华盛顿再次让北京看到了它让陈水扁往东、陈水扁就不敢往西、让马英九往南、马英九就不敢往北,如此一来,“一旦形势需要、华盛顿随时就可以打出“台独牌””的现实,就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特别是“中欧俄”、东亚国家面前。 ●作为策划者的华盛顿、其“策划的最精彩部分” 值得强调的是,在这出“美、陈、马”合演的“政治秀”中、作为策划者的华盛顿、其“策划的最精彩部分”就是陈水扁“坚决不给”布什面子、当面将美国特使的 “劝告”扔给华盛顿这一段。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经过“这一段”,一般民众也就大跌眼镜般地看到、并相信了“原来美国人也阻止不了台独”这一幕。 然而,由于这一轮“台独”浪潮、直接原于中东局势,特别是伊核局势有可能走向失控的发展,胡锦涛即将赴美与布什、在伊核问题上互掀底牌的临近,因此,华盛顿那种不顾一切、满世界里“为自己的中东困局”寻找各种筹码的企图心,是瞒不过北京的眼睛的。 ●如果以陈水扁“废统”方案的严重程度去衡量的话、那么,国台办的警告、在措辞上是相当温和的 显然,也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在首次“正式警告”陈水扁的“废统论”时、仅仅用了“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的措辞。 因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今天的北京、之所以仅以这种“相对温和”的态度来“冷处理”陈水扁的“废统论”,除了出于上述的“认识基础”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重要因素之前、再来关注一下美国国务聊赖斯中东之行的一则综合报道。 赖斯中东之行未达预期目的 【综合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赖斯24日结束了对埃及、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访问。 孤立哈马斯遭遇抵制 埃及和沙特是赖斯此次中东之行中的两个重要国家。在赖斯启程前夕,美国总统布什以及赖斯本人等在对外演讲中一直强调,只要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它就不可能成为和平伙伴,而美国也决不资助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新政府。虽然美国的主张得到西方盟国的支持,但在中东地区却遭到冷遇。 在赖斯访问埃及和沙特期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两个国家齐声反对削减对巴勒斯坦援助的主张。针对埃及关于美国应给哈马斯更多时间来调整立场,哈马斯承认以色列、同意和平解决巴以争端只是时间问题的表态,《华盛顿邮报》认为,虽然埃及本身不能为巴勒斯坦人提供太多的援助,但作为中东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埃及拒绝追随美国切断对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新政府的援助,“有可能妨碍赖斯为防止哈马斯崛起而建立联合阵线所做的努力”。 对于沙特作出的无论哈马斯为首的巴勒斯坦新政府前景如何都将继续给予巴方援助的表态,《华盛顿邮报》指出,沙特的这一声明暴露出它与美国除了在向巴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上意见一致外,双方在是否应该孤立巴勒斯坦人问题上则意见相左。据报道,沙特是向巴勒斯坦提供援助最多的阿拉伯国家。目前,沙特通过阿拉伯国家联盟每月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援款多达1500万美元。 双重标准阻碍“无核化” 赖斯此次中东之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说服包括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在内的中东国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拒绝放弃核计划的行为予以制裁。然而,从她与这些国家领导人的谈话情况看,布什政府希望制裁伊朗的主张与广大阿拉伯国家所提倡的中东地区“无核化”目标大相径庭,以至于双方在谈论伊朗核问题时往往是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搭界。 据此间媒体报道,尽管赖斯在访问中东4国时反复宣称伊朗正在秘密研发核武器,威胁地区安全,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并不认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甚至直截了当地对赖斯说:“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他们已多次向我们否认这种说法。” 赖斯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伊朗核问题上谈不拢,根本原因在于后者反对美国在解决核问题方面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企图强制伊朗全面弃核,另一方面则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事实不予理会。在这方面,埃及政府的表态似乎最能代表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心声:解决伊朗核问题决不能背离整个中东地区实现“无核化”这个目标,更不能回避以色列的核问题。 “美式”民主引发争议 在赖斯访问埃及前夕,美国白宫和国务院曾多次批评埃及议会决定推迟地方选举的做法是在民主道路上的一种“倒退”。在开罗访问期间,赖斯不仅要求埃及政府加快民主改革的步伐,而且还批评当局监禁反对党领导人。赖斯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埃及政府的不满和反驳。 按照美国国务院事先公布的赖斯出访计划,她的此次中东之行本来没有黎巴嫩这一站。但??,赖斯却出人意料地到贝鲁特进行了数小时的“闪电式”访问。用她的话说,这一突然访问旨在表达美国支持黎巴嫩人民为建立拥有完全主权和民主制度的国家所做的努力。然而令媒体关注的是,赖斯在短暂的访问中只会见了主张改革的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以及当地的基督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领导人,而把所谓亲叙利亚的黎巴嫩总统拉胡德撇在一边。虽然赖斯在黎巴嫩的谈话细节不得而知,但来自贝鲁特的报道说,在赖斯访问贝鲁特数小时之后,黎巴嫩内阁中的多数部长便宣布抵制由拉胡德总统主持的内阁会议。由于不到法定人数,这一预定的内阁会议被迫推迟。 在此次中东之行中,赖斯在压制哈马斯和伊朗、推行中东民主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屡遭挫折和反驳的事实,昭示了广大中东国家对美国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有可能随着伊拉克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和巴以和谈的长期停滞而变得更加强烈,从而从根本上阻碍布什政府所倡导的所谓“大中东民主计划”的落实。 【北京消息】我们认为,赖斯的这次出访,“调子”定得非常清楚、那就是联合中东国家迫使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改弦更张、并在这个基础上、去侧面策应伊核危机,达到进一步孤立伊朗的目的。 ●赖斯此行算得上是次“惨败之旅” 然而,根据我们的观察,以及从各方的初步反应看,赖斯此行算得上是次“惨败之旅”。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赖斯的这次外事失败,是其“转型外交”惨败的继续。而其“转型外交”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不论她如何转型、都改变不了其“独霸中东”的本性。 ●我们很容易得出的一个结论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注意到,在此次中东之行中,如果我们仔细地将赖斯发表的诸多“言论”、去与其去年访问中东时在同一个地点、就同一个问题所讲的“原话”进行比??那就是:赖斯在“今天所讲的东西”如果是“真心地流露”的话,那么,她早就将布什一年之前制定的“中东新政”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真不知道是“美国的民主”错了、还是“民主的美国”错了? 我们至今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就在一年前、就是这个赖斯,在就任美国国务聊之初,就立马打着“修复大西洋友谊”的旗号、拿着“中东民主计划”的名片,在中东四处游说、进行所为的“外交转型”,并在多个场合、“情真意切”地恳请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必须增加对巴勒斯坦方面的财政支持、从而让“民主”来化解巴以矛盾。 然而,一年过去了,当哈马斯按美国人制定的“民主游戏规则”、在巴勒斯坦合法地玩赢了大选、并即将领导巴勒斯坦新政府的时侯,这位赖斯女士、却得尴尬万分地去“告诫”阿拉伯国家在援助哈马斯这样一个民选政府时必须“小心谨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看着赖斯女士的“语无伦次”,我们真不知道是“美国的民主”错了、还是“民主的美国”错了? ●埃及、沙特阿拉伯何以“一口回绝”赖斯这种自煽耳光式的“告诫”? 显然,不论是对“美国的民主”也好、还是“民主的美国”也罢,阿拉伯国家心里显然有本明细帐。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赖斯要想说服阿拉伯世界就必须首先说服埃及、沙特阿拉伯这两个“阿拉伯大国”。 然而,赖斯努力说服的结果却是、埃及、沙特阿拉伯不仅“一口回绝”了赖斯的这种自煽耳光式的“告诫”,反而反过身来劝说“语无伦次”、“自相矛盾”的赖斯、要求华盛顿“要给哈马斯一些时间”。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我们借助“中东政治词典”、将这一句翻译一下的话,那么,其意思就是“要给哈马斯一个创造历史的机会”。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阿拉伯国家的这些声音“不难听出”,他们准备给哈马斯的“这个机会”、其内涵相当丰富:第一,给对“美以”态度强硬的哈马斯一个“组建巴勒斯坦国”的机会、我们认为,这还只是表面上的。 第二,就是给一直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的伊斯兰世界更多的说话机会、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才是本质上的。 东方评论员认为,非常清楚,阿拉伯国家有意利用哈马斯上台的机会、在“美国之外的国际势力”的支持下、去对“巴以和平”进程的“路线图”进行某种程度的“变更”,从而在整个中东问题的“论坛”中、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大的“讲台”。 ●埃及、沙特阿拉伯都在拿以色列“说事儿”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就在阿拉伯世界“异口同声”地要“给哈马斯一点时间、给哈马斯一个机会”的同时,也在“上调一致”地对赖斯在访问中反复强调的、 “伊朗正在秘密研发核武器,威胁地区安全”的说法“视而不见”、反而直接了当地对赖斯说:“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伊朗)正在制造核武器……他们已多次向我们否认这种说法。 ●中东国家、之所以对伊朗核企图“看不见”,就在于以色列的核威胁更现实、更可怕在我们看来,对于“伊朗是否在企图制造核武器”、在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已经通过发出“可以用核武器打击敌人”的宗教命令、从而事实上从宗教的角度、向伊朗政府发放了“核武器制造、核武器使用‘两个许可证’”之后,已经成了个“不需要证明”的问题。因此,东方评论员认为,对什叶派势力向来警惕万分的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之所以对伊朗核企图“看不见”,就在于以色列的核威胁更现实、更可怕。 ●伊核危机演变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我们之前一直期待的那种局面 事实上,伊核危机演变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我们之前一直期待的那种局面,既:伊核问题已经在“中欧俄”的挑动下、经阿拉伯国家的嘴巴、成功地“与以色列核问题融合在一起”了。 显然,就如新闻中所说的那样,赖斯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伊朗核问题上谈不拢,根本原因在于后者反对美国在解决核问题方面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企图强制伊朗全面弃核,另一方面则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事实不予理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新闻中对埃及政府的表态所做的评价也相当准确,既:埃及政府的表态似乎最能代表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心声:解决伊朗核问题决不能背离整个中东地区实现“无核化”这个目标,更不能回避以色列的核问题。 ●伊核问题又快成了“中东无核化”问题、这无疑又让伊核问题“长得更象”朝核问题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很容易将其“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这句话进行对比。显然,到此为止,继“伊核问题”成了“伊核六方会谈”模式之后、伊核问题又快成了“中东无核化”问题、这无疑又让伊核问题“长得更象”朝核问题了。 ●美国到了需要“再做让步”的时候了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自伊核危机激化以来,华盛顿分别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确认”的问题上、在巴勒斯坦选举结果确认的问题上、在接受“伊核六方会谈” 模式、接受由俄罗斯主伊代炼浓缩铀的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地让步,现在,如果华盛顿决策层“不认为”军事攻打伊朗是明智之举的话,在伊核问题将提交联合国的时间越来越迫近的情况下、在伊朗有可能大规模开始浓缩铀活动、从而恢复核武器计划的情况下,如果华盛顿还想利用在“中东核竞赛”问题上、“中欧俄美”谁都不想立刻就看到的“共同利益”、借助“中欧俄”的力量去防止伊核危机失控的话,那么,在一系列中东问题上、比如在伊拉克政府名单确认的问题上、在哈马斯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承认问题上、在以色列核问题等中东问题上、再做让步的时候了。 ●华盛顿已经在到处放风:军事打击伊朗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显然,一旦华盛顿最终选择了让步,也就意味着“中欧俄”、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中东事务上发言权的“再分配”。在这个情况下,“伊核六方会谈(中、美、法、英、俄)”、“巴以和平”“四方小组(美、欧、俄、联合国)”、或许就到了开始“商量着一块儿办公”的时候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也许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一旦华盛顿最后做出这些让步,那么,也就意味着布什的中东战略已经面目全非了。这当然是布什政府绝不愿意接受的。东方评论员认为,也正因如此,华盛顿已经在到处放风:军事打击伊朗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华盛顿在制造一 然而,就如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那样,以美国的“相对实力”仍然不能解决伊拉克的情况去判断、以美国的经济运转状况尚且平稳的情况去判断、在美国不能指望除以色列之外的任何军事强国出动军队、去帮助它军事打击伊朗、反而有可能在它军事打击伊朗之后,陷入一场范围宽广、参战标准极低(低到只要反美就行)的代理人战争情况下,在今年上半年之内,我们认为、它发动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我们还想指出的是,“可能性几乎为零”并不意味着华盛顿不想、或者不能用“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来要挟其它方面、警告其它方面“不要欺人太甚”、不然,它还能在中东做的一件事、就象它在伊拉克所做的那样,虽然没有彻底搞定伊拉克、但是却将伊拉克彻底搞乱了。 显然,制造一种“美国万不得已、将以军事打击伊朗的手段,去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就是将中东彻底打乱也在所不惜”的“强烈动机”、正是华盛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战略资源、在台湾问题上、在钓鱼岛问题上、在格鲁及亚问题上、在乌克兰上、在几乎所有有可能演化成军事冲突的地方、去极尽全力、“煽风点火”、给对方制造压力的真实企图。 ●“台独”如敢点火、是一定会燃到中东的、但是、中东的战火、却不一定会点燃“台独”。 在我们看来,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去认识陈水扁的“废统论”、我们也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除非华盛顿有胆量面对伊朗跨进核门槛、继而爆发伊朗战争的勇气,否则,在打“台独牌”的时候、美国人还是小心点儿、“不要玩火”的好。 只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台独”如敢点火、是一定会燃到中东的、但是、中东的战火、却不一定会点燃“台独”。这中间的微妙之处,华盛顿决策层当然不会不知道。事实上,就算是华盛顿不知道,日本人的最新动态恐怕也间接地提醒了它。 在一段有关中日东海谈判的消息之后,东方时事评论员、东方军事评论员将一起继续今天的东亚部分、开始今天的日本话题。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