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06年02月17日星期五 zt

(2006-08-22 16:25:42) 下一个
  美智库: 美私下对扁警告严重得多        【台湾媒体消息】据报道,美国知名两岸问题专家、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安澜,14日在华府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论坛发表文章指出,陈水扁似乎了解到,在两岸问题上,时间是站在北京那一边,因此他主张深化台湾「主体意识」,并以紧缩两岸经济关系来改变趋势。      据中央社华盛顿消息,容安澜在「台湾最近情势的发展:政治挂帅,代价有多高」的文章中分析,陈水扁在民进党连续在立委和县市长选举失败后,决定从在野党手中抢回主动权,凸显「中国对台湾威胁的严重性」,以及在野党「谄媚中国的投降主义性格」。      容安澜说,其实陈水扁的行动,还踩不到中国大陆的红线,因为扁缺乏实践提议的要件,因此台海不太可能产生危机,美国也不会放弃台湾,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扁剩余的两年任期中,两岸关系将不会有重大进展,而美台关系也将因他推动提议而趋于冷淡。      容安澜指出,陈水扁无法实践提议的原因,包括「修宪」无论经由「立法院」或「人民公投」,门槛都太高,在野党最多只可能同意为提高政府效能但不涉意识型态的修宪。      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是走不出去的政治诉求。陈水扁提出这个建议,只是要凸显他才是在捍卫台湾的利益,而不是主张台湾终极目标是与民主化的大陆统一的马英九。此外,陈水扁也可能是在为2008年大选民进党接班人的政见定调。      文章指出,比较麻烦的是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因为陈水扁自己就有权作决定。扁虽作过「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但他认为「只要中共无意以武力犯台」的前提已经消失,因为中国大陆在对岸部署飞弹,通过反分裂法,同时在国防报告中提出「在2015年对台进行三阶段战争」的计画。      容安澜说,中国一方面了解陈水扁受到的限制,一方面也越来越有自信,因此对扁谈话表现得不是很关心。不过他们却对美国施压,提醒美国注意陈水扁一些聪明的动作可能会让美国以为没有什么伤害,但实际上却可能使华府和北京陷入危机。      容安澜指出,美国官方对陈水扁的谈话做了一些谨慎的反应,重申美国不会容忍台湾采取实际台独步骤,但据了解,私底下对台湾的警告严重多了。美方认为「四不一没有」前提已消失的说法夸张。他说,美国坚定支持台湾民主发展,但民主并不是容许进行不负责任行为的护身符,美国为了本身的利益,会有必要的反应。      【时事点评】我们注意到,自马英九让那份首次将“台独”作为选项一并抛出来之后,大陆大体保持着一份平静、反倒是华盛顿、台湾岛上的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拿着麦克风、在那里“沸沸扬扬”。      ●容安澜先生的两个“有待澄清”的结论       请大家注意这段报道中的这一段,原文是:容安澜说,中国一方面了解陈水扁受到的限制,一方面也越来越有自信,因此对扁谈话表现得不是很关心。不过他们却对美国施压,提醒美国注意陈水扁一些聪明的动作可能会让美国以为没有什么伤害,但实际上却可能使华府和北京陷入危机。       显然,就我们的观点而言,容安澜先生显然也注意到了北京的“平静”。只是从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看,这位美国智库对“北京的平静”明确给出了一个解释,那就是:北京是因为“一方面了解陈水扁受到的限制,一方面也越来越有自信”为由、才“对扁谈话表现得不是很关心”的。       与此同时,容安澜先生还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得出了两个“观察结果”:       “第一,就是得出了“(北京开始)对美国施压,提醒美国注意陈水扁一些聪明的动作可能会让美国以为没有什么伤害,但实际上却可能使华府和北京陷入危机”的结论。       第二,就是披露出“美国官方对陈水扁的谈话做了一些谨慎的反应,重申美国不会容忍台湾采取实际台独步骤,但据了解,私底下对台湾的警告严重多了。美方认为“四不一没有”前提已消失的说法夸张”。      ●我们只能这样来评价这位容安澜先生的眼光       非常清楚,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上面的两个“观察结果”果真是容安澜先生根据客观事实、用心观察得来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这样来评价这位容安澜先生的眼光了:要么是观察角度有偏差、要么是观察的眼力不够透彻。当然了,还有一种“最有可能的”可能、那就是、这位先生本来就是在“别有用心”。      ●华盛顿分别装在“左、右荷包中”的两份“对台政策”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陈水扁的“废统论”与“四不一没有”,马英九的“终极统一论”与“台独选项”、都不过是华盛顿分别装在左、右荷包中的、根据形势需要随时掏出来的两份“对台政策”而已。      ●在“陈水扁与马英九都是成年人”的事实下,针对“陈马”、北京当然没有必要再去“严正声明”什么了       有一点是明显的,那就是“台独”势力今天所处的境况与一年之前是大为不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有了明确标定了定要以“非和平手段”解决“台独重大事变”、严惩“台独”分子的《反分裂国家法》之后,“台独”、以及支持台独的国际势力在“台独是否会引发大陆动武”的问题上、已经失去了任何的“混淆空间”。这就是说、台独意味着战争已经不是个需要去证明的“猜测”、而是个不需要证明的“事实”。       因此,加上陈水扁就是“搞律师”的出身、马英九也干过台湾的“法务部长”、如此一来,对陈水扁也好、马英九也罢、甚至是跟随他们的这种或那种的“势力与个人”,在“反分裂国家法”面前,其任何的言行举止不仅将“后果自负”、还都将“要负分裂国家的法律责任”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陈水扁与马英九都是成年人”的事实下、在北京早已经将好话说尽、且已经针对台独备妥“非和平手段”的情况下、在中美的斗争焦点已经“外移到”中东一线的时候,当然没有必要再在“台独”问题上去“严正声明”什么了。      显然,这才是北京对陈水扁抛出“台独时间表”、马英九首推“台独”选项表示“平静”的原因。      ●陈、马的两岸政策、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版权”、“解释权”绝对属于华盛顿       就目前而言,不论是陈水扁、还是和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尽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两份政策”不仅其“版权”绝对是属于“美国”的、就是解释权也绝对是属于华盛顿。       东方评论员认为,华盛顿更是心中明白,由于政策是自己制定的、因此,除非它交给陈水扁的“显性台独”政策与交给马英九的“隐性台独”政策、在执行中出了大的偏差、“偏差大到”彻底激活了北京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的程度、否则,它根本就不会担心什么、更不需要提醒什么。      ●容安澜先生的“那些观察结论”显然是在“替古人担忧”!       然而,根据我们的长期观察、华盛顿对台湾的政治势力、与政治人物的控制极严、控制手段也极其有效。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事实上、在华盛顿眼里、不论是陈水扁、还是马英九、均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就以陈水扁为例、假如陈水扁敢在华盛顿的“计划”之外、去冲撞《反分裂国家法》、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话,那么,华盛顿不仅有能力立刻推翻陈水扁、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还极可能“立刻做掉”陈水扁。       非常清楚,在这种严密控制下,陈水扁、马英九之类、又怎么敢在华盛顿的“计划外”行事?华盛顿又需要北京去提醒什么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容安澜先生的“那些观察结论”显然是在“替古人担忧”!      ●北京之所以如此平静,除了“岛内”的小气侯之外、更是因为“岛外”的大气候所决定的       然而,这也只是北京“平静”的一个因素,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之所以如此平静,除了“岛内”的小气侯之外、更是因为“岛外”的大气候所决定的、还在于华盛顿玩这些手段是一点儿也不新鲜。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类似今天这种“老套路”、早在04年年底台湾立法委员选举的前后、美国人就曾经“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玩过一回、不过结果却“一点儿也不潇洒”。      ●布什上一轮高调“反台独”、发生在“两件事情”之后       事实上,自布什04年连任成功之后,陈水扁的“台独”行径立刻就从“选前”配合美国选情的刻意“低调”、“假释和谈善意”的立场、立刻转调为“高调”的“赤裸裸台独”宣言,什么将终结“中国宪法”,什么“公投复决新宪”、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抛出。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面对陈水扁这些“四不承诺”中一件“都不可以做”的事情、华盛顿是一再装耷做哑。直到胡锦涛和布什在智利会晤时、甚至直到胡锦涛当着布什的面警告说“台独将断送台海、亚太地区(暗指美国)和平与稳定”为止,都“丝毫没有”令华盛顿对陈水扁高调的“赤裸裸台独”言行产生“任何的不安”、与习惯性的“关切”。      直到突然有一天,针对陈水扁在选举场合一再提出“公投复决新宪”之说,国际社会“终于发现”华盛顿终于开始“严肃地”指出,“美国反对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美国认真看待陈水扁的四不承诺,认为这些承诺极为重要,应得到尊重,至于其它的构想或提案是否违背他的承诺,他必须有所说明”。 并由此掀起了布什的“第一轮反独”高潮。      巧得很,东方评论员仍然记得、所有的“这些重大变化”、都发生在两件事情之后:一件是大陆开始放风启动“反分裂国家法”,再一个就是中国第一次在伊朗问题上“站在了第一线”:北京正式地“公开支持”伊朗、欧洲的立场、强硬地反对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从而在中东安全问题上与华盛顿“公开翻脸”。      ●北京“翻脸”的效果是“立杆见影”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北京“翻脸”的效果是如此地显著、完全可以用“立杆见影”这四个字来形容:我们注意到,美国国务院不仅就立刻开始“关切”陈水扁的“台独言行”,也突然开始“严肃看待”陈水扁的“四不承诺”了。      ●布什当年跑出来“高调”反台独,不是胡锦涛“劝”出来的结果、而是“逼”出来的结果       因此,通过“回顾”华盛顿一年前高调“反台独”的那一幕,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两个结论:       第一,布什当年跑出来“高调”反??、而是转过身去在美国的核心利益上“痛下狠手”、逼出来的结果。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行重于言”无疑是个千古不亘的道理、但是从布什被胡锦涛逼得“痛骂”陈水扁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领略了“行”远比“言”具有说服力、特别是用作“警告”手段时,去警告、或者“提醒”某些自以为“我是流氓我怕谁”、“谁都不敢怎么样”之恶势力的时候、更是如此、更具效率。      ●真正“能够提醒”美国人“要小心台独”、并“令其接受警告”的“大道理”、都在中东那边堆着呢       第二,我们得出的另一个结论就是:就美国全球战略核心而言,更加证明了华盛顿的战略重心仍然在中东。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一度将所谓的“美国战略东移”弄得水响,尽管许多战略分析人士都表现得愿意相信“战略东移”的事实,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这些”都不过是美国决策层在“制造”假象、意在通过“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战略欺骗、利用“台独”给中国找事儿、从而逼迫北京自己管好自己这摊子事儿、不得在中东插手的手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在“当面警告”布什、却没有任何效果的情况下、果断地自中东出手、以直接冲击华盛顿核心利益的招式、及时缓解了“自己这档子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胡锦涛自中东、伊朗方向着手、成功施展的“围魏救赵”、是用事实证明了这么一个道理,即:真正“能够提醒”美国人“要小心台独”、并“令其接受警告”的“大道理”、都在中东那边堆着呢!      ●北京“借用”伊朗的原子炉、彻底熔化了陈水扁、李登辉这些“急独势力”“泛绿过半梦”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04年底的“那一役”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北京一方面“借用”伊朗的原子炉、彻底熔化了陈水扁、李登辉这些台独势力意在从行政、立法体系全面控制台湾的“泛绿过半梦”、并反过来为“反分裂法”的“正式生效”完成了舆论准备。       再一方面,就是北京用自己“明确载有战争决心”的“反分裂国家法”、在华盛顿不敢现在就与北京摊牌的情况下、于本质上、已经将华盛顿那一纸“从没有明确一定介入台海”的“与台湾关系法”的“法律信用”、给彻底打掉了;      ●华盛顿在处理“台独”问题时、根本就不象容安澜先生所形容的“那般愚蠢”       显然,我们之所以做这一番回顾,就是想“证明”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台独”问题上,华盛顿决策层的表现、根本就不象容安澜先生所形容的“那般愚蠢”、甚至需要北京去提醒什么。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真实的情况是、“这位先生”的政府、最起码通过一年之前的那一幕、就已经有过了这么一个教训、就已经在北京的“行动与决心”、以及自己不得不退让的选择中、完全相信了“台独重大事变”一定会使“中美陷入摊牌重大危机”之“硬道理”。      ●一年前华盛顿之所以“反独”,更多地是因为担心在中东、在伊朗“立刻就撞上”北京这堵墙      另外,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一年前的那一场较量、华盛顿之所以选择了妥协,在我们看来,就东亚局势而言,其“背景色”自然是“反分裂国家法”的“正式立项”。      但是,如果我们将美国当时的“高调反独”放在全球格局中去“对比”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么个结论,即:与其说是华盛顿出于担心“台独进程”迎头撞上的“反分裂国家法”、倒不如说是因为担心在中东、在伊朗“立刻就撞上”北京这堵墙来得准确。      ●这一轮台独浪潮与上一轮台独浪潮“在国际背景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意思的是,一年之后的今天,陈水扁再次拿“自己扔了捡、捡了扔”已达“N次”的“四不一没有”说事、并明确抛出“法理台独”“三步曲”的“前景”,虽然与当年有些类似、都与伊朗问题、中东问题相关,但是、我们认为,这一轮台独浪潮与上一轮台独浪潮“在国际背景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于“中俄”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名义、将借911渗透进中亚的“美国影响”赶得“无处藏身”。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以这一重大变化为标志,华盛顿在全球战略上正处于由战略扩张、向战略收缩方向“转换位置”上,然而,如果具体到中东方向、华盛顿的一系列表现、比如:美国不得不按“中欧俄”默认的方式公布“大选结果”;以及不得不“默认”让哈马斯上台的巴勒斯坦民主选举“合法”的事实;特别是在伊朗核问题上、在忍下“中欧俄”催动伊朗核危机这口恶气之余、华盛顿仍然不得不按“中欧俄”的主张、早早地就接受俄罗斯的“两个建议”、等等、以这些为标志,东方评论员认为、华盛顿在中东已经提前进入了“战略收缩”、完全处于一种守势。      ●华盛顿在战略“绝对态势”上的变化、自然反映为中美在整个格局中“相对态势”的变化      显然,华盛顿在战略“绝对态势”上的变化、自然反映为中美在整个格局中“相对态势”的变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年前的华盛顿、主要是想通过推动“台独和平”的策略、警告北京不得在足以颠覆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朝核问题上、继续借题发挥;      而在一年之后,由于北京已经联同莫斯科、成功地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个框架、一方面确保了朝鲜半岛的和平、分折了“美韩同盟”;另一方面、还将美国在中亚这个中国的“大后方”所苦心经营了近三年时间、准备用去支持在中国新疆、西藏策划分裂势力、达到破坏中国和平稳定局面、割断中俄战略合作空间的“前进基地”给毁得差不多了。      ●今天的北京、实际上已经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投放到中东方向      因此,今天的北京、实际上已经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投放到中东方向了。如此一来,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在伊朗核问题风声再紧的时候,在华盛顿再次故技重施、准备动用“台独”这张牌的时候,大概已经感觉出“这个世界已经变化得太快了”: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手法而言,这次和上次一样,都是想用“台独进程”逼迫北京做战略让步;      但是,在因果关系上,同样的策略、“施展条件”就差别太大了:在东方评论员,一年前更多地是因为朝核问题、华盛顿要给北京脸色看。       值得强调的是,“台独”和朝核问题、这可是都在中国家门口的问题、都是靠近中国的战略核心地带、因此、也都是华盛顿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而在靠近中国的核心战略地带“没事找事”、做的一笔“就地交易”;      而一年后,华盛顿却主要是因为伊核问题、而要给北京脸色看的。显然,这可是个远离中国家门口的问题、是靠近美国的战略核心地带的问题、因此、它本质上就是个华盛顿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而拿靠近自己的核心战略地带的利益、去与靠近中国核心战略地带做的一笔“异地交易”;      ●布什那副原本就被“单边主义”掏得几近虚脱的“身子”、在“服下”“转型外交”的“补药”后,似乎显然更加虚弱了      从与北京可以“就地交易”、退化到只能与北京进行“异地交易”的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华盛顿、其战略态势、已经由三年打打下伊拉克、活活捉萨达姆时的不可一世,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泥潭中、被浸泡得疲塌得多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布什那副原本就被切尼、拉氏“炮制”的“单边主义”掏得几近虚脱的“身子”、在“服下”赖斯女士精心配制的那一剂“转型外交”的“补药”之后,似乎显然更加“虚弱”了。      ●华盛顿“这次”为了伊朗、为了中东、而不得不“反弹琵琶”       显然,“这种虚弱”正是华盛顿为了伊朗、为了中东、而不得不“反弹琵琶”,即着眼于伊朗、中东局势、再次捡起一年前的老套、想用“台独”逼迫北京在中东方向收手、从而自中国这里寻出一个突破口、为最终化解“中欧俄”这个抗美“小团体”制造条件。      ●与一年前的情况、刚好倒了个个       东方评论员认为,这与一年前的、北京被迫地在伊朗问题上主动出手、逼迫华盛顿在“台独问题”上收手的情况、刚好倒了个个。      ●如果“有的人”就此认为“我可以决定”北京对台动武的时间、地点、方式的话,恐怕就会犯下大错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华盛顿在“台湾牌”被“反分裂法”废掉之后,就只剩下这把“台独牌”了。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一旦台独在美国的怂恿下、悍然制造“台独重大事变”、那么,可以预期的是,北京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祭出“非和平方式”是一定的;但是,如果“有的人”就此认为“我可以决定”北京对台动武的时间、地点、方式的话,恐怕就会犯下大错。      ●中美“第一次交手”、毛泽东主席就玩了一招“置台湾问题于不顾、先手解决朝鲜问题”的“大手笔”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五十年前中美“第一次交手”的情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在仔细掂量了战略上的“孰轻孰重”之后,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就曾经停下了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果断决策、硬是让国际社会大吃一惊、玩了一招“一劳永逸”、“置台湾问题于不顾、先手解决朝鲜问题”的“大手笔”。      ●毛泽东主席决策的魄力、就在于敢“顶住”对手的咽喉、“紧扼”战略制高点       在我们看来,毛泽东主席在决策打朝鲜战争时所展现的魄力、与解放战争时、置沈阳之敌于不顾、直取锦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顶住对手的咽喉、“紧扼”战略制高点。      ●五十年前的“决策思路”,自然可供当今的中国决策层参考       东方评论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赢得了局部、却输了整体的结果、事实证明、也正是因为有毛泽东的这个“大手笔”、中国在国家安全上、才最终避免了落得个即使解放了台湾、结果却也很难守住、继而什么都没有得到的结果。       在我们看来,毛泽东主席在五十年前的“决策思路”,自然可供当今的中国决策层参考。也正因如此,当时事评论员们几天前、看到美国军方在一份报告中、暗示将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或者将以美国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发动一场针对中国的战争时,都持一种“不以为然”、“大家走着瞧”的态度。      ●弹性十足的《反分裂国家法》、似乎更加证实了“一种策略的现实性论员认为、恐怕一个重大因素就在于其手中挰着张“台独牌”。一般而言,美国手中“扣着的这张牌”一旦打出,就意味着中美的全面摊牌、也意味着《反分裂国家法》将被启动。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再去看那部“原则立场”极其鲜明、启动“非和平方式”的条件却交由“人大解释”、从而弹性十足的《反分裂国家法》、似乎更加证实了“一种策略的现实性”:那就是,就算是华盛顿指使台独势力、在美国人挑选的“最适合时间”去制造“台独重大事变”,激活《反分裂国家法》、北京决策层也完全视国际形势的具体情况、象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做的那样、从“顶住对手的咽喉、紧扼战略制高点”的角度去决策。        ●谁敢说北京一定就会应着“台独”、及支持台独的国际势力计划的节拍去跳舞?      非常清楚,华盛顿中东战略的咽喉就是伊朗、伊拉克,大国间全球战略的制高点就在中东、中亚。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谁敢说北京一定就会应着“台独”、及支持“台独”国际势力“计划好的节拍”去跳舞?谁敢说北京一定就会在华盛顿的“阴笑声”中、按美国人规定的时间、与方式,去“即刻”攻打台湾?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中欧俄”、特别是“中俄”在伊朗问题上协调失败、令华盛顿的中东战略得以实现、并占领了中东、中亚这个全球战略制高点,那么,对中国而言,就算是能立刻统一台湾、最后、恐怕北京不仅丝毫不会令自己的战略发展空间有所拓展、反而会因美国完全掐住了中国的中东、中亚两大“能源供应点”、全面恶化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