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三 06年01月25日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个
法国称希望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安理会讨论 【巴黎消息】法国政府1月25日呼吁国际社会对目前的伊朗核问题僵局做出“坚决、一致和快速”的回应,并表示希望将该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进行讨论。 据美联社报道,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让-巴普蒂斯塔·马太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做出坚决、一致和快速的回应。” 此外,马太还称法国政府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安理会。 25日早些时候,伊朗核问题首席谈判代表拉里贾尼曾表示,一旦该国核问题被提交到安理会,伊朗将重新启动工业规模铀浓缩活动。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位法国外交部发言人通过这份声明所表示的、“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做出坚决、一致和快速的回应”、本质上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日前用“拎着核武器反恐”的方式、向伊朗发出“到了签署协议的时间”之“强烈信号”的“继续”。 ●再论华盛顿“提前发布”那份伊拉克议会大选的“定向抽样结果”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欧洲人、甚至伊朗人抄起伊核问题、针对华盛顿的软肋发起的奋起一击、主要缘起于华盛顿“提前发布了”那份伊拉克议会大选的“抽样结果”。 在我们看来,华盛顿搞出的那份以“医院、监狱、海外”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作为统计口径的“抽样选举结果”、显然是一份“非常有利于”伊拉克亲美势力的“抽样结果”。明眼人是一看就知,美国人来这一手,就是想达到两层目的: 第一,当然是想以此“提前放风”、试探“中欧俄”、以及伊朗、阿拉伯国家对这种选举结果的具体反应; 第二、更是想在“中欧俄”面前展示一种强硬的姿态、其潜台词就是、华盛顿“无意放弃”用2000多人的生命、以及数千亿美元、还有“自由女神”的“名节”为代价、才摸到手的伊拉克事务主导权。 ●美在伊选举问题上曾经有过的“强硬姿态”、实际上是对“中欧俄”“两个建议”的强硬反击 显然,华盛顿在伊拉克选举问题上的“强硬姿态”、本质上是对俄罗斯、实际上是“中欧俄”分别针对“美伊”、在伊核问题上提出“两个建议”的强硬反击。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我们从美国保守势力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话,那么,“中欧俄”提出的“伊核六方会谈”、简值是在明目张胆地将美国推入“第二个朝核问题”、从而象北京利用朝核六方会谈、用了两年的时间、慢慢地夺取了华盛顿的朝鲜半岛安全事务主导权那样、也慢慢地去夺取美国在中东安全事务上的主导权。 实际上,我们也认为,就算我们从“中欧俄”的立场去看问题、那么,我们也不难看,这几大强权的确是想借这个模式、慢慢消去美国在中东安全事务上的主导权。 伊拉克的“三年时光”、几乎磨光了美国保守势力那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自信 然而,尽管美国人不愿意,并痛恨“伊核六方会谈”这条建议、但是,俗话说得好,是形势比人强。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拉克的“三年时光”、以及美国人为这三年时光所开销的巨大政治、经济、军事成本、几乎磨光了美国保守势力那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自信。 ●赖斯的那番““腾挪跳跃”,终究不过是一套“花拳绣腿”而已 东方评论员认为,华盛顿“自信”的缺失、不仅表现在美国社会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上、更表现在以赖斯为代表的、针对单边主义的“政策微调”上。然而,众所周知,自赖斯上任以来,尽管她在“中欧俄”间极尽全能地“腾挪跳跃”,但是,由于布什政府无意自那种“搞定伊拉克、吓倒叙利亚、拿下伊朗、独占中东”的“既定中东战略”上进行根本性的反省,因此、这也就注定了赖斯的那番““腾挪跳跃”的手段、终究不过是在“中欧俄”而前耍弄的一套“花拳绣腿”而已、是中看不中用。 ●围绕赖斯的“外交转型”运动,几乎所得无几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围绕赖斯的“外交转型”运动,可以说不论是美国总统布什、还是副总统切忌、更或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直到赖斯本人,他们的每一次出访、不论目的地是欧洲、还是中国、或者是俄罗斯、出访成绩都是“泛善可陈”:这表现在先尝试着去修补欧美关系、再回头挤压中国、与俄罗斯、结果是“不行”;接着又尝试 着用“中国威胁论”来对北京进行强攻猛打、结果却遭到中国的痛击:中国拉着俄罗斯、在中亚上演了一部精彩的“逐客令”,对美国借911之机、好不容易建立的中亚桥头堡来了一番“攻城拔寨”。结果显示,针对中国抛出“中国威胁论”之后的华盛顿、在遭到中国的反击之后、除了狼狈之外、几乎所得无几、结果还是两个安:“不行”。 ●“利益共同者”的“高帽子”不错、但这“高帽子”绝不应该妨碍北京的自主行动 最后,就是这位仍然在北京的佐利克、弄出了个“利益共同者”、大方地将美国视为私有财产的“国际管理公司”的部分“股权”“匀”了部分给北京、从而给北京戴上了“利益共同者”的高帽子、企图用“负责任”这几个字来约束北京,再用“中美是利益共同者”中的“事实部分”、转身再去离间“中欧俄”、结果、就如我们在昨天的点评中所说的那样,北京不愿意“不明不白”接收佐利克从太平洋彼岸“掮”过来的这项高帽子,因为在中国的眼里、“利益共同者”的“高帽子”不错、但是,这种“高帽子”绝不应该妨碍北京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全球取得自己的“重大利益”的努力、妨碍北京的自主行动。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伊核问题中所蕴涵的重大利益、以及华盛顿指望北京放弃伊核部分利益的企图心、都是孔泉在昨天的记者会上、将“利益共同者”的“产地说明书”明确地贴上“美国制造”之标签、拒绝为之“立刻背书”的深层原因。 东方评论员认为,综上述,就一句话,那就是,美国人在其实力已经不能确保其战略顺利实施、又“不肯反省其战略正确与否”的情况下、却想凭借什么“外交转型”、搞什么“名不符实”的“利益共同者”的花架子,就想捞到美国凭借实力都不能捞到的好处、根本就是在缘木求鱼。 ●“利益共同者”的说法何以“名不符实”? 在这里,东方评论员想强调一点的是,中美有重大的利益交集、这是事实,但我们之所以说“利益共同者”的说法是“名不符实”,就在于美国仍然在战略上视中国为敌人、并继续围绕这一点在进行战略布局、这一点从华盛顿继续在操纵日本、在东亚方向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一连串动作中、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又怎么肯为了戴上华盛顿“精心制作”的那顶高帽子、而不去另辟战场、在中东方向去继续冲击美国人的核心利益呢?其他的权力中心、比如欧洲、俄罗斯、在“心谙”华盛顿“仍然不肯放弃支配中东、支配地球之野心”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不瞅准这个机会、去一点点儿地掏空美国的中东利益呢? 显然,赖斯“调整来、调整去”、满脑子里想的都是“中东要务”、因此,“中欧俄”“联手来、联手去”、手中练的全是“中东问题的绝活儿”。双方绝对是在针尖对麦芒。 美国为伊拉克选举结果“提前放风”,这一轮伊核危机也就立刻“随风而起” 因此,东方评论员也就看到,就在美国人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的问题上、通过那种方式进行“提前放风”、公布了旨在为“确定一个符合华盛顿独掌伊拉克重建进程的伊选举结果”的“定向抽样”之后,这一轮伊核危机也就立刻地“随风而起”,经过方方面面大量的“台前幕后”、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刻意表现出强硬姿态、并在伊拉克选举问题上企图先声夺人的华盛顿、在“中欧俄”借助伊核危机这把工具的“连打带削”下、终于不得不接受由俄罗斯“提出”、欧洲人“背书”、中国人“欣然入座”的“伊核六方会谈”。 ●“中欧俄”用“伊核危机”打了美国一记闷棍之后,伊拉克选举结果就给“打了出来” 到今天为止,在美国“提前放风”显示强硬、却遭“中欧俄伊”打了“伊核危机”这一记闷棍之后,可以说华盛顿已经后退、这也就有了前天的那一份大体反应了“伊拉克政治地图”的伊议会“选举结果”,也就是说,伊拉克这份“大体反应了伊拉克政治势力对比”的选举结果,硬是被“中欧俄”甚至是伊朗、拿“伊核危机”这根棍子给打出来的。 ●伊拉克选举结果的“最后确认过程”、实际上是个“观察期” 尽管“这个结果”因伊拉克有些派别的“抗议”而需要进行“某种调查”、从而“并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但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最后确认的过程”、有两层意思,第一,它实际上正是华盛顿所设立的一个“观察期”、既要求欧洲在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去华盛顿“讨价还价”、在已经“拿到了”这个足以令欧盟、中国、俄罗斯、甚至是伊朗、都会“大体满意”的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之后、也要拿出“相应行动”的“观察期”。 ●接受了俄罗斯“建议”、且公布了伊选举结果的华盛顿、实际上正在“打量”着“中欧俄”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这个“观察期”其实是双向的、这就是第二层意思,既:已经接受了“伊核六方会谈”、且已经公布了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的华盛顿、实际上正在“打量”着“中欧俄”、意思是要已经拿到这些东西的“中欧俄”、也要尽快施加“强大的压力”、让伊朗立刻接受俄罗斯的“另一个建议”; ●已经拿出行动、并对伊朗施加压力的“中欧俄”、也在“打量”着华盛顿 而另一方面,则是已经开始对伊朗施加压力、逼迫伊朗“向接受俄罗斯建议的方向”靠近点儿的“中欧俄”、也在“打量”华盛顿、意思是:这份有利于中欧俄、甚至伊朗都可以在伊拉克事务中施加更大影响力的“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的“公布”、还不过是“所有条件中的一个”而已,也就是说,华盛顿调整其中东政策、多单边主义走向多边主义的“诚意”、仍然处于“国际社会”的“观察之中”。 ●到了继续向华盛顿发出“下一个强硬信号”的时候了 显然,这也正是我们认为“伊朗明言愿意接受俄罗斯的另一个建议、但唯一条件是'要求中国也参与'的”的动作、不过是伊朗“就地寻找的一个劫材”而已的原因。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朗寻找的这个“劫材”、对已经发展到这一地步的“伊核大局”、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大的意思了。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也正是有了这么个“劫材”、伊朗就可以在“最后接受”俄罗斯的另一个“锦禳妙计”之前、尽力达成两个目的:第一,就是满足了已经从华盛顿手中拿到了“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的“中欧俄”、需要对华盛顿“有个交待”的“需要”,第二,伊朗如此这般、也是在如此地敦促“中欧俄”:既,是时候到了继续向华盛顿发出“下一个强硬信号”的时候了。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这个所谓的“下一个强硬信号”之前,先通过一段新闻、来了解一下中东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巴勒斯坦今议会选举 新政治格局将浮出水面 【综合报道】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今天举行,最终结果引人注目,选前各方对“哈马斯参选”这一敏感话题的立场转变,同样值得玩味。谁也不是铁板一块。改弦更张的立场背后,是政治舞台上角色转换、脸谱转变,巴勒斯坦新政治格局浮出水面。 恐怖组织参选欧美两难 据报道,自认巴以和平进程主导者的美国,在哈马斯参选问题上注定陷入两难:一方面坚持原则“不与恐怖分子谈判”,认为袭击以色列的哈马斯不适合参选,另一方面美国意识到,涉足政坛会让哈马斯减少袭击活动。 有媒体将美国目前的态度,描绘成“两张面孔”:告诉以色列美国反对激进组织从政,同时告诉阿巴斯,哈马斯可以参选,但必须放弃使用暴力。换句话说,跟以色列差不多,美国可以接受“变脸”的哈马斯。 不同于以色列,布什政府不愿卷入巴以冲突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将比以色列更加超脱、更加灵活。 以色列:可以接受“变脸”的哈马斯 对于哈马斯参选,以色列一开始反应强烈。不但不允许哈马斯参与政治进程,还表示不会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谈判、不会讨论撤军、或任何有利于巴勒斯坦建国的行动,除非巴方解除哈马斯武装。 尽管以色列誓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但是以色列知道不可能与没有哈马斯的巴勒斯坦达成任何和平协议,没有哈马斯参与,巴勒斯坦当局代表性“不够”。以色列最终态度转变,取决于哈马斯是否“变脸”———解除武装、成为政治团体,并承认以色列地位。这个过程不会很快完成,也不会顺利完成。 【时事点评】从这段新闻中可以看出,尽管美国与以色列一样、对“哈马斯参选”是左一个不愿意、右一个不情愿,但是,自认是、实际上“的确也是”“巴以和平进程主导者”的华盛顿,由于中东的“那一大把子事儿”、而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低头”。 ●哈马斯的参与,是“美国之外的外部势力”更深介入“巴以和平”进程的“优良跳板”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以色列对于哈马斯的参选,其反应可以说是“极其强烈”的。在我们看来,这也难怪,一个有哈马斯参与的、且哈马斯还可能占有相当一部分权力的巴基斯坦政治权力结构、无疑将成为“美国之外的外部势力”更深介入“巴以和平”进程的一个性能极其优良的“跳板”。 ●一定会出现一个让这个欲在中东“遍种民主自由花”的华盛顿“尴尬”不已的政治权力架构 我们认为,对巴勒斯坦的这次选举、从哈马斯得到的民众支持率近乎一半的事实去不难判断,其结果不论如何,被美国公开宣称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都将强势地姿态进入巴勒斯坦政治权力结构,因此,选举之后的巴勒斯坦、一定会出现一个让这个欲在中东“遍种民主自由花”的华盛顿“尴尬”不已的政治权力架构。 ●假如哈马斯赢得了选举,华盛顿怎么办? 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是,作为一种可能,假如哈马斯赢得了选举(从民意支持上看,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华盛顿怎么办?是选择承认、还是选择其它?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期待着将巴勒斯坦选举结果”做成“一块跳板”、一块可以借之更深介入“巴以和平”进程的“美国之外的外部势力”、正在“观察着”华盛顿、“观察”美国人在“做对”了事关中东安全的“伊核六方会谈”、事关“大中东民主计划”的伊拉克选举结果问题、这两道选择题之后、在事关“中东和平计划”的巴勒斯坦选举问题这道题目面前、急于缓和伊核危机的华盛顿、又准备如何做答? 直到目前为止,“这一轮伊核危机”的游戏、一直就是这样玩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准确地讲,是在“中欧俄”、伊朗、阿拉伯国家看来,华盛顿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每多做对一道选择题”,那么,伊朗同样就会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朝着“最终接受”俄罗斯“建议”的方向再靠近一步。 东方评论员认为,直到目前为止,“这一轮伊核危机”的游戏、一直就是这样玩的。不过,对“中欧俄”、美、伊而言,只是心情各异而已。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