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家战略 zt
(2006-08-22 16:25:41)
下一个
中国的国家战略zt
前言
中国身兼拥有巨大地理疆域以及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国家,已经注定了中国不会屈居一个二流国家的身份。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强国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对中国采取遏制为主的政策。使中国注定要同当其在各个领域内争夺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战略空间。
结合此前萨伊德所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我有理由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同儒家文明之间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冲突。(因为基督教同伊斯兰教同样具有侵略性的原教旨派别)但这种冲突很可能是“隐性”的,即强势的一方企图在弱势文明尚未能够有能力对其产生威胁之前将其摧毁或者同化。即通过文化输出和同化政策来达到目的,将弱势文明变为其文化殖民地 。
因此摆在中国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不断的发展自身,迎接这种挑战。这是一次绝对不能够失败的竞技。如果失败那么中国不但面临着被永远肢解的危险,更面临着中华文明被基督教文明吞噬的危险。
如果中国成功的完成转型,并且实现复兴,那么未来世界的格局将由美国及其基督教文化圈、俄罗斯及其东正教文化圈、中国及其儒家文化圈以及欧盟、印度,阿拉伯文化圈和拉丁文化圈、非洲南部国家共同构成。到那个时候, 就只有中国、俄罗斯以及能够形成稳定独立的决策层的印度、和掌握核技术并同样具备了稳定独立的决策层的巴西等几个国家。
本文想讨论转型期的中国将面临和种挑战,以及我们可能的应对方法。本文拟分为两篇,前篇为对外战略,后篇为内部战略。其中后篇又分为务实改革和务虚改革两个部分。
前篇:对外战略
一 对我国外交的总体判断
在经历了长久的“韬光养晦”的国家策略之后,我国的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家利益开始转为向外扩张的内在要求下,我国的外交战略开始由重在“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向“韬光养晦”与 “有所作为”并重。进入了新的外交阶段 。
我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对外战略底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建设完备的战略石油保障和储备体系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1、以不惜战争的决心尽一切可能避免发生战争。2、绝对不卷入与任何国家军事对抗或者军事竞争当中。这两点从我国历次处理外交危机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
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为国家实力有限,当前我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进行国内改革。这一切都需要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条件。而美国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不断地给中国同周边地区制造矛盾。其目的无非是干扰我国的改革进程,破坏我国的周边关系,扰乱我国的改革发展部署,阻止我国的经济扩张,并伺机侵吞我国民族资本和国有资本。以及通过作为调停人获取对中国的谈判筹码,使其获得经济利益。而中国周边的弱小国家也企图趁势从中国攫取利益,因此为了保持和平仅仅靠忍让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威慑力。
因此“敢于进行战争”就是我国的一张王牌。因为有了这张王牌在手才能够彻底威慑周边的弱小国家使之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一味强调战争就又会陷入“中国威胁论”的全套。因此我国所采取的是一种“模糊”威慑力的策略。所谓虚虚实实,亦虚亦实。让所有人都摸不透,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必要的情况下我国还可以让某些人充当“鹰派”分子以个人名义散布战争恐吓,达到震慑的目的。当然这一切都仅仅是台面上的表现,我认为我国的根本底线仍然是“尽一切可能避免战争,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对抗和战争”以换取宝贵的发展时间进行最为紧迫的对内改革。
因此无论是台海和东海危机再严重,我认为我国政府都会尽一切可能通过外交手段和幕后交易的方式来解决。虽然不怕战争但是绝对不会轻易开战,不但延缓自身发展而且给人以口实。这中间如何斡旋就是中国和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了。
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外,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外交还体现了以下三个原则:
1、国际交往的和谐原则,所谓和谐就是把“求同存异”切实贯彻到外交当中,对中国有利的要积极响应,对中国不利的要积极改善,暂时无法改善的就搁置争议。但和谐不等于“我国赔本赚吆喝”,而是要综合利用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对对方施压,争取国际交往的主动权 。从我国同俄罗斯东部石油线路和最近的一系列商贸谈判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发现,我国已经开始走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谈判困境”,重新回到了毛泽东所倡导的“用战争的手段解决政治谈判问题,用政治谈判的手段解决战争问题”的轨道上来。一句话,用谈判桌之外的手段解决谈判桌上的问题,用谈判桌解决谈判桌以外的问题。
2、积极的多元外交原则。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就是采用积极回避的态度对应美国的遏制,首先是不承认美国是自己的对手,然后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并力争同各个地区的各个层次的国家都建立排除美国在内的“经济共同体”,营造一个有中国参与的交叉复合的多个经济联盟体,同时尽量将美国完全排除其外 。这个外交原则有点类似于脾斯麦为了应对英国的遏制政策而对德国的外交设计,只不过当年脾斯麦所营造的是安全体系而不是经济体系。第二个层面就是外交手段的多元化,我国开始逐步重视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的重要性。正在逐步的放开和尝试支持文化外交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从根本上影响其它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提高中华文明的整体形象。最后一个层面就是将外交分为点面的结合,根据同中国利益的亲疏而确定不同国家的外交等级(这一点不是新内容了)。对其展开不同层次的外交策略。比如对非洲某些国家的“援助”性开发项目 。
3、务实的外交原则,我国的外交已经走出了从前的意识形态外交和以“韬光养晦”为主导的外交路线。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达。我国的外交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务实成分,即外交也成为了发展我国国内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外交和内政被成功的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我国开始尝试在国际社会资本输出,尝试寻找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并力图在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过程当中发挥作用以及利用外交手段谋取先进的技术和专利为我国企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帮助,这一切都显示出这一阶段的我国外交更多地体现了务实的色彩。
二 我国的战略重心
现代社会的任何战略主要都是围绕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这两个因素做出的。因为经济利益关乎国家命脉和社会稳定。可以说现代社会除了非常时期以外任何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经济问题处理好了国力才能提高,社会才能稳定,才有资源和能力深化改革,才有资本扩张势力。
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我国的国家利益开始从陆地疆域之内逐步向外扩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内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至关重要的关口,能否将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平稳的度过这个时期是我国目前的核心国策。
如何才能够保障改革的实现呢?重点就在于保障我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燃料资源——石油。随着我国燃料消耗的不断增加日益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最为脆弱的环节之一。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所消耗的石油资源30%以上来自进口,因此国际油市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且不说我国承受着近似乎掠夺般的原油价格,最为危险的是石油瓶颈对我国军事力量的制约,如果因为油市变动而造成我国石油紧缺,除了汽车不动,飞机不飞,轮船抛锚,甚至坦克待机,潜艇待命以外,纺织业、运输业、航空、金融甚至饮料行业都会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背负沉重的负担。
有资料显示如果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那么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将达到0.5%以上。因此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摆脱处于国际石油交易链的低端,建立一个稳定的石油输入体系和储备体系。而且从世界范围内看,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始终是石油,中国为什么力挺萨达姆?说白了这个暴君的伊拉克是有限的几个不屈从于美国压力而能够保障供应中国石油的国家之一 。而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也正是为了石油利益!
对一个大国来说最大的命脉就是石油。强如美国对石油的严重依赖也是有目共睹的。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除了掠夺伊拉克石油之外,还能够牵制其他欧佩克国家,打压了欧佩克,就等于打压了国际油价,打压了俄罗斯经济。更好的控制中东石油的输出就能够把日本韩国等国家牢牢掌握在手里,并且危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可以说除了那些死难士兵和他们的家属,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绝不仅仅是钞票!因此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重心就是“全力和全面的低调的建设完备的石油保障和石油储备体系” 。
我认为这个战略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全力的”,从我国国有大型石化公司的运作来看,我相信我国政府对于我国的整个石油输入体系和石油储备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是有着精细的总体规划的。
每一个重要决策都是早有安排的。为了配合我国这个战略目的的实现,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辅助措施,比如对印尼、新加坡等东亚小国在台面上的忍让,对俄罗斯的友好举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说我国最近10年以来很多重大的外交措施和对外政策都是为了给这个战略目标而提供的保障。
由于石油战略的需要,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开展能源外交。在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任以来4次访问的14个国家中,与中国有石油合作关系的就有6个,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与这些产油国都签订了石油供需协议。2004年11月11日至23日,在胡锦涛主席的首次拉美之行中,一个细节引起世界普遍关注:随访人员中同时出现了国内石油三巨头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数位高管。此次访问不仅凸现“能源色彩”,而且显示中国石油供应全球“建仓”战略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其次是“全面的”所谓全面的就是要建成一个立体全面的石油保障体系和储备体系:它包括四条主要的石油输入线,若干个主要的石油/油气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
所谓三条石油输入线,就是北方从俄罗斯安加尔斯到大庆的“安大线”。有了这条线,我国东北的能源压力可以大大减轻,并且还使中俄两国的合作更加紧密,从日本的骚扰和俄国从最初的摇摆到最终的态度,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的底线就是要确保与中国的关系不受影响。
因此这条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挫折都可以看成是中俄两国互探底线的过程,双方在不断的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不断的消解敌意。可以说这条线的成功就是中俄两国远东政策的统一。
西面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线路是最近阶段中国重点建设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线路把中国和中亚产油国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还能够将中东的产油国比如伊朗的时候输入中国。大大缓解中国所面临的石油压力的同时减轻了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条线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对我国来说这条线路可以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能源保障,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南面是从巴西、委内瑞拉、东非、中东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输入线路。这条路线是中国目前的石油生命线,有资料显示中国进口的石油的50%以上都要通过这条航线。因此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是中国同美国暗中争夺的焦点。
除了美国遏制中国的一贯政策以外,六甲海峡对中国、日本、韩国来说都太过重要,可以想象各个国家都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保障马六甲不被对方完全控制。在目前尚未有合适的替代路线之前马六甲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必将是各国争夺的焦点。
除了马六甲海峡另外的焦点就是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因为这两处和马六甲海峡一样都是中国、日本、韩国的海上生命线。而且南海海域还蕴藏着巨大的石油资源。因此这三片水域就是未来10到20年内我国最为重要的扩张区,其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
所谓若干个石油油气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主要是指我国的十大石油战略选区而言,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南海地区,和东海地区。言其重要并非是因为这里的储油量高,而是因为这两处海上疆域的战略价值远远高出其他内陆产油区。而东海又逊于南海。
那么为什么我国现在高调开发东海而似乎对南海视而不见呢?
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首先,中日关系始终是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可以说中日关系紧张与否的影响力涵盖了整个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毫不为过。而且可以大大牵制美国的注意。而日本又恰恰是一个不知趣的无赖。屡屡用教科书靖国神社问题恶心中国。因此拿中日关系作幌子来为我国的其他策略作掩护是最好的。
其次,东海是日本的门户失去了东海就等于阻断了日本的石油大动脉。抛开东海的石油资源不谈,光日本的石油进口绝大部分都是从东海驶入东京湾的这一条,就足以让日本对东海的风吹草动心惊胆战。所以东海问题可以说就是日本的生死线问题,控制了东海就等于钳住了日本的动脉。再次,东海处于台湾与日本之间。控制了东海就能够彻底断绝台湾同日本的海上通道。极大的威慑台独分子,为我国统一台湾争取时间。同时能够极大的威胁关岛的美军基地,我国东海舰队在这里游弋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另外一点就是,争夺东海对美国的伤害不大,同时美国在这里的牌面很小,可以搅浑水的机会不多,面对的对手只有一个尚未摆脱控制的“非正常国家”日本和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台湾,中国当然游刃有余。
但其实这种对美国“侧翼的侧翼的侧翼”的打击才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对美战略最重要的杀招!(这也是历代历史上皇帝打击权臣和权臣之间斗争的常用手段)最后一点当然就是东海已经探明的石油,这也是我国扩张的最好借口。因此我国一反“和谐发展”的外交原则,对东海问题拒不退让。而且步步紧逼将东海问题引向了日本国对战争反思之上,让日本美国都成了受气寡妇,有苦说不出。为中国的战略扩张找到了最好的掩护。
而南海问题则比东海更加凶险。如果说东海之争不过是中国崛起的牛刀小试那么南海的争夺足以称得上是中国崛起的第一道关口。
有人问为什么把南海作为重点,而不是台湾呢?
这的确是有原因的。因为首先,中国的崛起不像老牌国家那样能够借助战争或者经济危机,中国只能扎扎实实地从家门口东海开始一步一步的蚕食,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扩张。我们都知道美国围堵中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岛链”政策。借日本不断的骚扰中国。而中国的反击策略也很明确,收复台湾。但是如何收复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复杂其实也不复杂,说白了收复不过是看中国的国力和需要,必要时动武,原则上和平。但是复杂就复杂在如何判断何时动武何时需要上。
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有三点:其一是是中国牢牢控制台湾海峡,因为韩国日本的石油是从这里通过的,控制了台湾海峡就钳制住了日本,彻底让日本熄火。另一个就是台湾是大陆东部地区的安全保障,台湾在手本来暴露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成了不是内陆地区的内陆地区,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大大有利。最后一点就是台湾可以作为中国太平洋战略的跳板和门户。有了台湾才谈得上进行太平洋战略。
而以目前中国的国力,离太平洋战略的实现还相差很远,因此台湾对中国的意义主要是在台湾海峡的控制上以及国家安全上。而在国家安全层面,只要维持现状,以台湾目前的实力和大陆对台湾的钳制使台湾不可能对大陆的国家安全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可以说只要美国不驻军,台湾对大陆的威胁很小。因此如果大量能够避开台湾海峡而控制日本的石油输入线那么台湾的战略意义在现阶段就很小,统一的压力就被减轻了。我国就从“被迫武力统一”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可以灵活自由的运用武力威吓、金钱政策、和平交流等多种手段反独促统。用时间和耐心来解决问题。而东海策略的实施就已经大大减轻了台湾海峡的压力,日本就在制定100个哪怕上万个关于干涉台湾的法律也无法从东海直接跳过去还是要直接和中国在他的家门口冲突,而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估计日本人在变态也不会做。可以说东海策略是这样一招绝妙好棋。
但是这个好棋恰恰是为了下一步好棋所做出的铺垫。所以我才强调南中国海的争夺才是中国崛起策略的试金石和第一道关口。
南中国海,除了丰富的石油储备之外,这里是日本、韩国、台湾和大陆的石油输入大动脉。周边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石油储备中心。也是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通动脉。5邻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文莱之中除了文莱可以不计算在内以外其他四个都对中国心怀鬼胎。而其西面的门户马六甲海峡绝对是所有相关国家志在必得的战略据点。因此南中国海对中国来说是崛起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大的挑战。
回想当年秦国统一战争也是从夺取了巴蜀粮仓、平定楚国开始的。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平定南海,夺取南海的石油资源就是中国崛起的基石。也是中国崛起的序幕。因此对南海的战略我将在下文讨论。
我国战略重心的最后一个层面是“低调的”。时代的不同迫使我们不可能再像封建国家那般通过王朝战争来达到扩张的目的,而且在我国石油输入线路和石油储备体系尚不完善的时候更不能够轻言战事。而且我国的这个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因此更要低调行事,我国政府灵活的运用台海问题和日中关系问题就是要转移外界的注意力,缓解南部和西部的压力,为我国的石油输入线路建设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说只有低调隐蔽的“内幕交易”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我国的国家利益。此前在委内瑞拉大胜印度石油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都不会是一般的商业行为而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商业决策。也是我国石油外交政策的丰硕成果。
中国的国家战略(三)
我认为,我国的近期对外战略是围绕着保障着我国的石油保障体系的稳定建设,和石油战略的成功实现,以及建设更加宏观层面的外交体系而制定的外交战略。我认为,近期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一方面稳定周边关系,一方面为我国寻找资源,为中国打开销售市场和为中国寻找原料产地。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就是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做保证。构筑一套整体的全局意义上的外交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改革做保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四面出击,广交朋友,不称霸,不对抗”。有朋友说这个分析怎么与台面上的讲法一样?我认为在战略层面上必须实行这样的政策才能够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内改革的平稳进行。目前对我国来说内政问题比对外扩张更加紧迫。因此,此时的对外战略应该仍然以缓和矛盾为主,但是一定要在经济和对外事务上有所作为。同时为我国日后的深度崛起打下基础。
本部分拟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策略分析和对中美关系、中国同欧洲、拉美、非洲的关系的分析。
环顾中国四周,北方的蒙古和俄罗斯目前的状况已经基本稳定,东部除了韩国、日本就台湾与茫茫太平洋,那里虽然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但却没有中国目前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廉价的人力资源。西部边疆虽然能够提供这些,但是豺狼四顾,丰富的石油和重要的战略价值吊起了了美国和欧洲强国的胃口,慢慢复兴的俄罗斯将这里作为他们帝国重生的希望之地,南部虎视眈眈的印度也在不断的伺机北上扩张。除了这些影子对手以外,我国还要面对那些尚不能确定敌友的原教旨派穆斯林。在东突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的西进策略需要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胸襟。而南部边疆则是另一番景色,在那片湛蓝的海水周围散布着星罗棋布的大小国家,他们松散、争吵,尚未找到自己的角色。这里的一切都还处在未定的状况,虽然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都在觊觎着这里,伺机瓜分。但尚未有任何人完全将这里掌控。因此这里将是中国的希望,但同时也是对中国最大的挑战。
(一) 中国中期对外战略的北疆部分
我认为我国在北疆方面的状况总体是趋向缓和,这是由于北方局势所决定的。我国北部只有三个邻国,俄罗斯、蒙古和朝鲜。过少的邻国使得我国在北方几乎找不到可以扩张的对象,俄罗斯的实力注定了只能作为被防备的伙伴而不是可以控制和影响的朋友。而蒙古夹在中俄之间,除了让他中立以外,任何偏袒都会影响到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因此对蒙古只能在中俄议定的范围之内进行经济渗透,而不可能全面掌控蒙古的经济。而朝鲜,限于其狭窄的领土面积和过于敏感的地理位置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扩张对象。因此北疆的政策主要是防御性的,防御的对象主要是俄罗斯和美国,具体就是由当时的国家实力来决定。目前来说防御的对象就是美国。首先要防备美国在蒙古的渗透。其次就是防止美国在朝鲜问题上做手脚,防止朝鲜半岛的局势发生变化。说白了就是要努力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因为无论男北方那一方统一对方都会给北疆带来危险,很难保证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不会对我国东北提出领土要求。或者借美国对我国进行讹诈。
除了防御以外,以目前北部的状况,我国的作为主要体现在对俄罗斯的石油策略上以及对朝鲜半岛的“经营”上。石油问题的重要自不待言,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同样有着很高的价值,因为朝鲜半岛可以作为沟通中美的镜子和渠道,一方面,当美国威胁到我国的核心利益之时,可以借朝鲜警告美国;另一方面,当中美发关系突遇寒流的时候,也可以借朝鲜半岛的问题与美国合作,借半岛问题而修补关系。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最好的半岛状态就是保持原状,防止韩朝任何一方优势过大,破坏均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对待朝鲜绝对不能采取像美国对待日本一般的主奴政策。而是要用“王道化之”,一方面帮助朝鲜自立自强,一方面把朝鲜作为中国的经济卫星国。使朝鲜认识到只有牢牢地依靠中国才能够发展自身,用我国的实力帮助朝鲜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朝关系,而不是仅仅靠利益手段。那样的话一旦今后朝鲜半岛统一,那么统一后的国家非常有可能成为摇摆在中美利益之间的投机分子,对我国来说决不是件好事。
简析我国北疆地区的对俄策略
作为我国北疆最重要的邻国,俄罗斯从来都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无论未来的俄罗斯会继续保持当前的集权政体+代议制民主政体的混合政治模式,还是向议会民主制国家演变(我个人认为除非在普京主导或者支持之下修改宪法,否则其他政治势力在近期绝对不可能完成这种改变)都不会改变对中国的策略底线。这是由两国的自身实力和国际环境所决定的,这两国国家只有合作才能够共同崛起对抗美国的遏制。因而俄罗斯将会以石油为媒介拉近同中国的关系。而今后的北疆很可能就是两国共同发展的一个窗口。当前俄罗斯所企求的势力范围是中亚,在东北亚地区应该不会与我国有什么冲突,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上海合作组织作用的不断增强,昭示着两国将会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展开合作。加上安大线石油管线的建成,可以说是给中俄在东北亚的合作上了保险。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北疆中俄两国总的趋势一定是合作,共谋发展,这是两国当前最重要的核心国策之一。当然如果俄罗斯认为我国在中亚的扩张行为超过了其能够容忍的范围,那么很有可能在北疆有所动作加以警示。
从最近两国对边界、吉化污染问题的处理来看,两国政府的相互信任正在平稳的增加。这对我国来说是最好不过的情况。目前搞好同俄罗斯的关系,不但有利于我国的石油战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进入中亚地区大为有利。除此之外,两国的友好关系将更好的促进整个亚洲地区局势的稳定,而这将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崛起。
(二) 中国中期对外战略的东方策略
东方策略所针对的主要就是台海问题和日本问题。
我首先要说的是,无论台湾问题还是日本问题。在现阶段都有两面性,首先台湾和日本对大陆的经济建设都有促进的一面。其次台湾和日本都有阻挠和干扰大陆发展的一面,而且台海问题还是一个相当敏感和复杂的问题。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我国的东方策略的核心就是四两拨千斤,综合各种积极的手段避免危机,始终使日本和台湾对大陆的发展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决不能因为对方的挑衅和不智行为而主动破坏现有的东部局势。但是对于日台及美国有预谋的针对大陆的金融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破坏活动或者分裂领土的行为则要坚决的回击,而且这种回击一定要打疼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东海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凸现了我国政府良好的大局观和对局势的准确把握能力。
台海问题是一个关乎我国崛起的重要问题。这是由台湾的战略价值所决定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台湾在地理上的战略价值以外,台湾对大陆的经济发展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于一切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我们都要用一切手段加以争取,只有这样精打细算才能够支撑起我们辽阔的祖国。
因此现阶段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稳定不要危机。但和平和稳定不是靠等待和祈求能得到的,而是要靠我们冷静理智积极地争取才能够得到。
所谓冷静,就是始终要保持自己的步调,不能够被任何他国所牵制。不能够随意的暴露我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底线,何时武力统一何种程度的武力统一是我国对台问题主动权的保证,是绝对不能够妥协的。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在当今的台海问题上仍然没有过时。
其次要能够准确的判断局势的变与不变。所谓变就是台海缓和和紧张之间的转换,能够从日美台三者的互动当中判断出局势变化的端倪,并从源头上予以解决。不变的就是要紧紧抓住问题的实质:“是否承认一个中国,不承认台湾的独立地位”绝不能因为台海暂时地缓和或者紧张而错误的判断局势,给美国日本以可乘之机将台海问题复杂化。
**************附带说明**************
关于武力统一台湾问题
我认为除了非常状态下为了夺取战略主动,对台湾原则上是不能够使用武力的。因为一旦使用武力,那么之前大陆所提出的一切“和平崛起”的理论将全部成为泡影,在美国及其盟国的大力宣传之下,大陆周边国家(主要是民众)的敌意将空前高涨。不仅如此还要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必然会以大陆破坏东亚政治格局的行为为借口而进行政治勒索。由此引发的制裁和争端将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战争同样会影响到国内的稳定,战争加上战争后续的影响和震荡很难估计会给国内带来多大的灾难性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很多影响都是隐性的,难以被观察和估计。因此可以说战争是下下之策。
*************************************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最佳的对台策略就是要从战略上孤立台湾的同时降低其战略价值,然后以拖代打。不过这拖不是被动的拖,而是主动的拖。所谓被动的拖就是大陆被情势所迫必须收复台湾,但当时的条件尚不具备(比如战略石油储备不足)因此必须拖延时间。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相当被动。比如1996年李登辉公然叫嚣的时候还有前段时间陈水扁上台后叫嚣公投,情况就非常危急,如果台湾那个时候真的铤而走险逼大陆摊牌,那么大陆就很难办了。必须有实质动作应对,但是当时大陆的很多准备尚不充分,所以两次都动用了最直接的方式--军事演习来震慑台湾(95、96的大型军事演习,2004年的中法两国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我认为这种方法既能从战略上打击台独势力,又能保障我国石油输入线路的安全,而且威胁日本的石油动脉,保障了台湾对大陆经济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同时减轻了大陆统一的压力。给大陆以充分的时间发展和准备。那时统一的时间表就完全掌握在大陆的手中,无论日美如何咄咄逼人,只要台湾没有核武器就肯定无法阻挡大陆统一的趋势。但反过来说如果台湾真的有了核武器那么武力统一的可能性就相当高了。
目前大陆的东海战略已经成功地把台湾和日本分割开来,初步完成了对台湾的包围。再加上南海战略的实现就能彻底完成对台湾的战略包围,我认为到那个时候台湾就再没什么方法能够阻挡统一的步伐了。
但如果在这个期间台海发生危机,那局势就很微妙了。因为很有可能是美日台精心策划的自救行动,对付起来就要小心谨慎。因为如果丢失了东海,日本和台湾被分割。如同在美国的岛链之中插入一柄钢刀,包围了台湾,威胁着日本。中国由守势突然变为攻势。美日台都很难过,我相信美国和日本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加上走投无路的台独分子说不定会有厉害的招数出现。不过这就不是现在能够预测的了。
(三) 中国中期对外战略的西向方针
中国的西方问题很复杂,说复杂也简单。
我之所以认为西部问题复杂,是由我国西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结构决定的。那就是处在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上。
中亚在目前的亚欧大陆版图上的战略价值,有点类似于我国的中原地区,就是“地处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全势。中原四通八达之地,为四方联系的枢纽。由中原趋周围地域、由周围地域趋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势与周围地域息息相关。中原有事,必涉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响中原”。
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中亚地区四面被围,东有中国,南有印度,北靠俄罗斯,惟有西面没有地理大国,但却与最为凶险的地区,“全球石油动脉”中东地区接壤。那里正是美国和世界各大国所梦寐以求的土地。可以说中亚将是一个激烈的角逐场。在这里各大国之间的斗争是明确和直接的。
1、 俄罗斯中亚策略简析
对俄罗斯来说,中亚地区是他最后的防线和扩充势力的机会。苏联解体之后,由于俄罗斯国力的大幅滑坡,导致俄罗斯几乎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势力范围。不仅如此国内也同样面临着民族分裂分子的威胁(前段时间普京曾经改革了俄罗斯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其目的就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尤其是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断高涨的今天,俄罗斯的“腹部地带”变得非常脆弱。如果中亚被美国掌控,对其腹部进行渗透和促其分裂,那么俄罗斯就又会陷入新的战争泥潭,民族和国家复兴就又成了泡影。因此控制中亚局势,保持稳定。以保证自身安全应该已经成为了俄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加上中亚地区可以作为未来俄罗斯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国内经济危机的转嫁地。除此之外,控制了中亚还可以形成对中国的包围,控制中国和印度两个核大国的陆地石油输入线路,东南可以直接威慑到中国和印度。向西可以威胁脆弱的中东。如此重要的战略价值俄罗斯绝不可能不懂。因此我认为中亚地区在俄罗斯战略决策中的位置就如同台湾在中国的战略决策中的位置一样。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范畴。因此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俄罗斯不会允许任何国家染指此地。
但现阶段俄罗斯还不能完全掌控中亚,缺乏同美国抗衡的实力。因此我认为俄罗斯最可能采取的方法就是在中亚建立几套不同性质的集体同盟体系,分别是俄国同中亚国家的单独联盟,也就是中亚合作组织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合并后的新联盟。以及同中国甚至印度结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在未来甚至可能成立包含欧洲在内的合作组织,当然也可能有某个组织邀请美国参加,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组织对俄罗斯来说是具有不同意义的。
首先机制最健全,效率最高,权力最大的一定是俄罗斯单独同中亚国家建立的联盟。因为这个是俄罗斯影响中亚的最重要工具,没有任何其他大国插足的余地。其次与中国甚至印度结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将会是合作最广泛,并且唯一能够具有“军事力量”的合作组织,因为只有联合了中印的力量俄罗斯才能够在中亚保持驻军,同驻扎在阿富汗的美军抗衡。并且借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中印的合作用能源利益保障两大国对中亚稳定和承认俄罗斯地位的承诺。最后俄罗斯也不能够完全排除美国在中亚的势力,造成事实上同美国的全面竞争,因此我倾向于俄罗斯还会在经济领域或者新技术领域同美国或者欧洲结成一个能够对话的“论坛机构”当然其作用主要就是利用其资本和技术,仅限于经贸领域的“论坛”。
但中亚各国也对自己处境有一定的认识,不会甘心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国。相反,各国都希望此地能够成为平衡各大国之间利益的缓冲地带,这样各国就可以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因此保持中亚各方势力的平衡将成为中亚国家的外交原则之一。以防止形成美国或俄罗斯独霸中亚的局面。这也决定了美国不会在中亚完全消失。以及中国可能会在中亚得到更多的利益。
2、 印度中亚政策简析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最有实力加入大国俱乐部的新贵。但是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印度向外扩张的道路注定是崎岖的。因为它的东北与中国接壤,而东面的东南亚又是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按目前的中缅关系来看,印度几乎没有向东扩张的机会。如果印巴没有分治那么印度很可能会以准“伊斯兰第一大国”的身份向西推进,扩张其势力范围。并且很容易同阿富汗等伊斯兰国家达成联盟。但是由于印巴分治之后在很多原因作用之下,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堵住了印度西扩的可能性。因此印度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与巴基斯坦和解,并且迅速与其展开合作。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的宿怨加上很多不确定的外因作用,要想与巴相逢一笑,不是轻松的事。
处于发展本国经济和构筑战略石油体系的目的,这使得印度具备逐鹿中亚的主观条件,但就是缺少一个机会,因此我认为印度会很高兴能够加入到中、俄的上海合作体系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在中亚地区的发言权。而美国也乐意让印度加入到上海合作组织之中牵制中俄。印度的加入会让整个南亚的势力变得更加均衡。而对俄罗斯来说,印度的加入也有好处,一方面,印度也希望这个地区保持稳定,促进其本国经济发展。并且基于对石油和市场的共同需要,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更有利于俄罗斯扮演协调人的角色。因此对俄罗斯也会欢迎印度的加入。对中国来说,尽管印度可能会削弱中国在上海合作组当中的作用,但也是利弊兼有的。比如印度对于美俄任何一方独霸中亚都是一个牵制,在某些敏感问题上,印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掩护,便于我国隐性调节各国利益关系。这对对我国就是利的一面。
3、 美国的中亚政策简析
我认为美国的中亚政策到目前为止与俄罗斯进入了胶着状态。从反恐之初到乌克兰颜色革命胜利期间所取得的战果正在逐步消退,俄罗斯在中亚的卷土重来让美国也一时陷入了防御策略之中。现阶段美国肯定在积极制定新的应对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夺取里海附近的石油资源同时防止俄罗斯控制中亚。最低限度要把中亚和中东分割开。使俄罗斯、中国、印度都不能借助中亚地区近而渗透至中东地区。并加紧对中东地区完成实际控制,颠覆对美国不友善的国家。将石油资源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说起来真的让人难以想象,世界头号强国在石油面前恰恰是最脆弱的,是世界上对石油依赖度最高的国家,如果有哪个国家能够控制中东的石油,那真的牢牢卡住了美国的脉门了)。我认为美国的首选策略就是在伊朗阿富汗一线建立战线。牢牢守住这条“红线”不能允许中俄印任何国家插手红线以西的事务。
同时尽一切可能平衡中亚的局势,防止中俄瓜分中亚或者共同主导中亚地区。尽一切可能削弱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也就是削弱上海合作组织。
另外美国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破坏中亚地区国家的稳定,因为中亚地区的混乱将直接干扰到中俄的国家安全,并且这种安全隐患给美国以反恐为名义的渗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如果渗透成功将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石油安全和西部边疆的国家安全,因此我认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威胁是美国暗中进行的颠覆和破坏活动致使中亚国家的不稳定。
4、 试析我国的中亚政策
我认为近期我国的中亚政策的核心将是两点:1、优先解决石油问题后,主张中亚地区门户开放、利益均沾2、借印度、俄罗斯之兵稳定西部抵御美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安全两个领域里都不称霸,都不当头。但要用一切手段防止美国成功的破坏中亚地区的稳定。
把石油问题排在首位,我觉得是当前的石油储备形势的客观需要。前文已经谈过,这里主要谈后者。为什么要提出门户开放与利益均沾呢?这个策略是当年美国人在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所提出来的,其用意在于表面上是为了调和列强之间因为势力范围和利益不平等而发生的争执和冲突,能够保证列强之间势力的均衡,维护和平。实际上是使没有任何势力范围和军事实力弱小的美国能够借其他列强的坚船利炮进入中国,同其他列强一起侵略中国。这个政策的妙处就在于当各个大国之间的势力不平均,并且互存敌意的情况下利用大国矛盾为相对弱小的国家创造机会。而当前的中亚地区正是大国之间利益和势力不均衡的状态。我国在东亚的核心利益就是石油、经贸、国家安全。这三者的实现都有赖于中亚地区的稳定。与我们相似,俄罗斯和印度利益的实现也有赖于中亚地区的稳定,只有美国可能是一个破坏性因素。因此我认为我国的策略要以稳定东亚局势为基础。
其次,因为俄罗斯、印度、中国都将中亚地区作为自己的重要市场,三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肯定会导致贸易上的摩擦和冲突,而这种冲突对目前处于发展中的三国来说都将是严重的问题。对于中印两国,很可能一笔小小的粮食贸易就关系到两国几千万粮农以及中间商的全部财产。所以我国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和减少与俄罗斯和印度因为贸易而发生的冲突,能够预见风险,同时把可能出现的冲突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第三,我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理论上的假想敌之一。现阶段在我国尚未完成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法发展尚未完全走向良性轨道,国内政治体制改革尚未完善,政府执政能力尚未达到最佳,为了保障我国的改革顺利完成,巩固经济建设成果。此时绝不能给美国或者任何国家以妖魔化我国的口实或干涉我国事务的借口。所以我国西亚政策的第三个重点就是要尽可能隐蔽在俄罗斯甚至印度的身后,绝不直接干涉中亚事务和明确的扩张主张。
基于这三点,我认为我国最好的中亚策略就是学习当年的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与利益均沾,即能够平衡俄罗斯和印度的利益还能够满足中亚地区国家发展经济的要求,而且促进了当地局势的稳定。可以说对我国是最为有利的。
中亚策略的另一个方面是防御性的。除了前面主动积极地稳定局势,我国必须时刻警惕美国的破坏和干扰。我认为此地区的局势混乱只对美国有利。因此我国要时刻团结俄罗斯和印度,使这两个国家能够同我国一起稳定本地区局势。要注意的是虽然俄罗斯最希望能够在中亚地区驻军,但如果由他主持就等于是把自己推向了直接同美国竞争的pk台。因此俄很有可能借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共同协作贯彻和实施驻军的政治意图。这对我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一举措很有可能把我国和俄罗斯牢牢的拴在一起,从而将俄美关系中间人的角色拱手让人。那时我们将失去中间人角色所能够得到的一切利益。因此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仍然是站在幕后,借印度甚至联合国的力量来达到驻军维护稳定的目的。尽量防止同俄罗斯过分紧密的联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证本地区稳定。通过谈判桌而不是解放军发挥我国的作用。(当然我们需要用解放军来解决谈判桌上的问题)要牢牢把握住自己不结盟不对抗的策略底线。
(中国收购伊朗价值千亿的油田,说明我国的石油外交又上层楼,但不知美国将有何对策。)
(四) 南方政策
我认为南方政策是我国崛起战略的重点。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我认为南海地区可以成为我国未来的石油战略储备区和我国领海安全体系的另一个基础。而且东南亚地区同样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石油需求大国来说,自家门口的石油资源自然是志在必得。而且就目前的石油形势来说,只有我国牢牢控制住了南海,才能够保证在战略石油储备上的独立地位,不再受制于人,不再承担石油风险。
同时东南亚还有丰富的橡胶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最重要的是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在世界经济链条上处在中国的后方,这里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制造业体系,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只有在这里我国尚不完善的制造业和科技企业才能够赚取到高额的附加利润。换句话说我国的经济要逐步实行走出国门的转变这里就是我国最佳的商品市场和一部分制造中心。
同时东南亚国家的农业潜力相当大,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的粮食压力。全可以作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粮食储备的重要来源。
因此我国南海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要完全掌控南海,但是目前又不能直接同美国争霸,也不能够个任何国家以中国崛起威胁论以借口。而且南海没有其他大国能够加以利用,这给我国的决策将带来巨大的困难。因为美国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与我国交锋,而在缺少其它大国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助的力量不足,给我国的决策将带来很大困难。而如果扶植本地区国家则完全有可能成为有实力的“骑墙派”,反而给自己制造了障碍。如果将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拉入本地区,又会造成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局面也不利于我国长远目标的实现。
因此基于全面掌控与不称霸两者之间的矛盾,而把南海问题作为最重要同时最艰难的对外决策。
1、试析美国在南海的可能策略
按照目前的东南亚形式,我认为美国围堵中国比在中亚地区要容易得多,因为这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其他的大国,美国的决策减少了很多压力。同时东南亚各小国之间的矛盾、本国内部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小国外交缺少原则性的属性都为美国插足这一地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美国可以运用经济、军事各种手段干扰东南亚的局势,阻挠或者挑衅中国的东南亚政策。
而且更主要的是,美国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目前的策略重点,因此以高调的军事行动,警告我国其已经做好了准备。我认为在东南亚美国有以下一些重要优势:
首先,美国已经利用军事优势在东南亚驻军,可以预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将依靠驻军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控制更多的东南亚国家,依靠美国的驻军来保证东南亚亲美政府的连续性。如果美国能够在东南亚大范围的驻军,那么中国的南海策略肯定是无法展开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反对的就是美国军事力量在南亚的扩张。
其次美国还可以利用经济优势控制东南亚各国。因为自东亚经济危机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命脉不同程度的受到美国资本的控制,因此美国完全可以通过经济控制的方式来达到胁迫东南亚各国政府的目的,不用军事手段迫使东南亚国家向美国靠拢。
第三,东南亚小国外交的无原则性也是美国可以加以利用的重要方面。因为作为小国,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区,从而左右逢源。所以东南亚各国很可能有义无意的挑动中美之间的摩擦,从中获得利益。
再次美国还可以在东南亚国家之间制造摩擦和争端,导致发生武力争端,或者直接挑动东南亚国家的内战使本地区局势动荡。给美国更进一步控制东南亚提供机会和借口。美国的这一政策对中国的伤害尤其重大,因为如果中国介入东南亚事务就肯定要稳定该地区局势。到时候美国将和中国一同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完全可以借中国企盼和平之机讹诈中国。
此外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就像是悬在中国头上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中国的石油命脉。借这张牌,美国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国航运榨取利润,或者以海盗为借口讹诈我国。
而且美国还可以拉拢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不断的将东南亚地区形势复杂化,使我国的南进策略遭遇更多的困难。逼迫我国为了保证南进而采取美国所希望看到的方式:“组织联盟国家”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抓住中国企图扩张的证据对我国大肆加以诬蔑和妖魔化,逼迫东南亚各国对中国扩张问题表态,从而围堵中国。
除了这些策略,美国还可以通过扶植某东南亚小国直接对中国进行挑衅和侮辱,迫使中国对其进行报复,而后美国以调停人的身份介入,不但成功妖魔化中国而且迫使中国依赖美国的调停和帮助,借机对中国进行讹诈。
可以说美国在东南亚的策略实质就是:恶化和复杂当地局势,围堵中国的南进。并采取一切手段逼迫中国动武或者建立联盟以保护自身利益。从而使美国能够得到妖魔化中国的借口。
当然,除了优势以外美国在东南亚的策略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其同样存在着很多劣势。只要我国政府能够准确判断局势,巧妙运用个中手段,完全可以四两拨千斤,将美国的优势化为我国的优势。
美国的第一个劣势就是,除了美国希望本地区动荡和混乱以外,任何国家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混乱动荡的东南亚。首先是东南亚国家自身,任何其中一个国家陷入动荡都会影响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在东南亚国家普遍以恢复经济为核心的今天,混乱和动荡无疑是东南亚国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其次,印度也不希望看到动荡的东南亚。作为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也需要东南亚为其国内不发达的制造业寻找市场和原料。因此印度在东南亚的核心利益同样是经贸,并且同中国一样企盼稳定的东南亚。寻求稳定的共同要求将是美国破坏的最大阻力。
其次是美国对马六甲的控制,不仅仅牵制和遏制了中国。还封堵了印度,控制着日本。因此美国利用马六甲问题讹诈中国必然会影响日本,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日本这张牌,妥善解决马六甲的争端。
再次,东南亚国家不是傻子,不会主动选择与中国对抗,更不会放弃中国,一边倒的靠向美国。所以这些国家绝对不会随意在关系中美大局的问题上表态。相反各国还会对美国心存戒意,害怕美国会扰乱其本国的政治局面。因此只要我们善待东南亚各国,维护本地区稳定,东南亚各国是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商机的。在商业和国家安全联系上的紧密性将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天然的纽带,这个牢固的基础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轻易被美国排挤出东南亚。
另外就势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幅提升,而美国的形象则一落千丈。东南亚国家的领导阶层都能够明白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危害有多么深刻。因此美国重回东南亚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综合上述优劣形势,我认为美国很有可能采取类似“马歇尔计划”一样的经济援助,首先以美元为手段再次打开东南亚的大门,为其进一步拉拢和分化东南亚国家做准备。其次拉拢印度进入东南亚,挑动中印贸易冲突,破坏我国的南亚政策。第三将南海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借助某个傀儡政权在南海挑衅,逼迫我国采取军事手段。从而给其妖魔化中国提供口实,同时方便美国的军事力量进入南海。或者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彻底断送我国的石油梦想。还可以在东南亚国家制造内乱和武装冲突从而武力介入,或者以共同解决为名义讹诈我国。
2、试析中印关系及印度可能的东南亚策略
作为中国南部最大的国家,印度也是为数不多的核大国之一,中印两国的关系如何发展,将影响到整个亚洲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因此如何面对印度无疑应该是我国南方政策的重点。在印度尚未掌握核技术的过去,中国可以只把印度作为战术层面的敌人,并扶植巴基斯坦与印度对抗削弱印度。因为我们掌握着对印度的王牌力量,无论如何印度也不敢同我国开战。但随着印度核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我国必须将印度的地位提高到战略层面,并且作为友好国家之一。改变以往的对印策略,缓和中印关系。争取与印度这个南亚大国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竞争。
我们不能因为掌握着缅甸和巴基斯坦,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对待印度。我认为尽管印度的政府效率、国内的凝聚力等等很多可能不如中国,但是印度绝对不会是一个短视的国家,正相反印度的实力决定了印度早晚会成为世界强国之一。面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强国,我们要积极地培养、帮助其树立牢固的外交原则,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明确外交原则的能够负责的大国。而不是成为摇摆在各国利益之间,不断进行讹诈的无赖国家。因此不断的弱化巴基斯坦和缅甸对印度的钳制并且及早的在印度同这两个国家和解或者找到其他解决方法之前,以朋友的身份主动同印度解决南亚地区的势力问题是当务之急。并且应该及早的将印度作为一个伙伴一个地区大国加以对待,加强同印度的战略对话以及战略合作,帮助印度树立大国形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南部边疆获得真正的稳定。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激烈。并且由于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农产品的贸易争端都关乎两国的核心利益,即政治稳定问题。因此如何科学的处理好中印之间的经济摩擦将使中印关系中头等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了、处理好了,那么中印之间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从前力图将印度钳制在印度洋和马六甲以西的对抗思维,转而变为接纳印度,并同印度一同稳定东南亚局势。化敌为友,使美国借印度之刀对付中国的策略变为推动中印两国关系的催化剂。
而美国现阶段破坏中印两国关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巴基斯坦和缅甸制造混乱和武装冲突,中印两国基于对局势的不同判断肯定会采取相互针对的策略以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容易导致两国政府的猜忌即对对方诚意的怀疑。而最近一段时间缅甸的微妙也可以发现其中美国的影子。因此我国目前必须同印度开诚布公的讨论问题,尽快地将两国关系推进到战略合作的高度。决不能够允许美国此时在我国周边制造混乱,离间中印两国关系。将中国同印度割裂开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缅甸和巴基斯坦局势的稳定,在谈判桌上讲我国同印度的势力范围问题解决。我认为,因为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中印两国的共同追求,因此两国深入合作走向共赢的基础是存在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附带说明***************
对于缅甸问题,缅甸可以说一直以来就是美国的一块心病。因为缅甸与中国密切的关系,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印度洋的出海口以及对马六甲海峡的潜在控制权。可以说,如果中国在缅甸驻军,那么马六甲完全就是囊中之物,如果再跟越南和解,获得金兰湾的军港那么可以说整个中南半岛就是中国的囊中之物。那么我国就从陆地上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美国企图苦心经营的南亚三角战略:马六甲——金兰湾——菲律宾,以及长蛇战略:马六甲——菲律宾——(关岛)——日本,就都变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因此美国必然会下力气争夺对缅甸的控制。
***********************************
3、试析当前东南亚地区的局势对我国的挑战
我认为我国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核心利益就是两个,石油和经贸。因此我国必须采取多种手段保证该地区的稳定。决不能让美国破坏东南亚的发展进程。至于对其它方面利益的争夺,要与我国国力保持一致,不能太过超前或者太过贪心。
首先从马六甲海峡到南海是我国的石油生命线,而现在这条线被美国所威胁着。所以经略南海的首要问题是解除套在我国脖子上的石油枷锁。前段时间盛传我国要在泰国地峡修建地“二条马六甲”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停留在纸面上的运河无法解决当前我国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破解美国对马六甲的控制和威胁。另外就是如何一方面保证我国对南海油气区无可争议的控制同时保障南海地区的局势稳定。
其次是如何缓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警惕和敌意,因为任何人都很容易将中国崛起同称霸东南亚相联系,而这恰好是东南亚国家所惧怕的。东盟的成立本身就是为了防止本地区被其他大国所操纵和控制。因此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决不能给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以口实。从而使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敌意更加浓厚。
再次是如何善于用于大国关系处理南亚问题,如何利用印度、东南亚的印尼和日本、美国甚至加上俄罗斯的复杂关系来达到维护我国利益的目的。如面对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介入东南亚而产生的东南亚新格局,我国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利用印度和日本的东南亚政策来抗衡美国。这其中存在着很多难点,比如与印度完全和解并结成共赢发展的关系就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与日本的合作更需要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极大的勇气。这个过程将是对我国政府外交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四是如何利用东南亚国家达到防备美国的目的。即利用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的矛盾以及那些希望成为本地区大国的东南亚国家对抗美国的渗透和威胁。如果说借助印度和日本的力量抗衡美国不过是传统的“借力外交”政策的话,那么借助东南亚国家作为我国的代言人同美国的傀儡政权之间的斗争则检验着我国在“影子战场”中的运筹能力。
而后是如何利用隐性影响力统合东南亚国家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成败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未来能否将东南亚国家重新纳入儒家文化框架的努力的结果。因为目前的东南亚国家,各类宗教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平衡并不稳定,有的矛盾并不容易调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我国未来南方政策的一个重点。
最后一点就是还要能跳出东南亚来解决东南亚的问题,要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完善和加强我国对东南亚的控制基础。我们的眼光要照顾到巴基斯坦、缅甸甚至日韩同东南亚的关系,一步一步推进我国的势力范围。这一点才是对我国政府的最大考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南方策略应该是我国近期外交策略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一部分。能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不称霸,又保证石油利益;不对抗,又能抵御美国,运用自身力量化敌为友,化不利为有利将是我国南方策略的最大难点。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国在南海的韬略很多都需要做隐蔽的功夫,要在其他地区做好铺垫。比如前文所提及的东海问题。我们在东海将了日本一军,日本肯定急于还击。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尽情看日本表演,抓住日本的错误还可以借机扩大战果。当日本招数用尽不得不同我们谈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要求日本为我们在东南亚买单。再比如利用美国在东南亚驻军的事实,借东南亚国家之手要求美国执行海上警察的职能,利用美国纳税人的钱,替亚洲国家对付海盗。进而使美国不得不做出妥协。当然这仅仅是举例说明,实际上的策略要很隐蔽很巧妙。不是我能够预测得了的。总之我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尽管存在巨大的困但并非没有出路,我们只要依靠耐心和智慧,一步步拓展利益,稳固地布局运筹,这蔚蓝的海洋仍然是我国崛起的希望和强大的助推力量。
(五) 试析中美关系
对我国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中美关系都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这是由美国自身的地位和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台湾问题、中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亚的颜色革命危机、中印正常化问题、东南亚势力格局,任何问题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解决了中美关系就解决了我国所面临的一切国际关系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只盯着中美关系,应该看到中美关系仅仅是我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点,不是全部。我们对待中美关系要能够跳出中美关系本身来看待问题。我国需要的是一个多边的、整体的国际友好环境,中美关系固然重要,但中美关系并不能够替代我国与任何其他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因此我们要能够从全局着眼,构筑一套能够维护稳定的多边的“防震体系”,使中美关系能够有一个良性的保障机制,不会危害到我国的整体国际策略。
我认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近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仍然会在主张完全遏制中国的鹰派意见和主张对话与遏制并重的鸽派意见中变换。还会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寻找代言人围堵中国。一方面扮演调停人和中间人的角色谋求在中国的经济利益。
这是由中美之间的国际角色所决定的,之前我曾经谈到过中国的国家力量注定了我国有能力成为新的世界强国。因此作为目前世界强国之首的美国肯定是对中国怀着警惕和不安的,因为美国急于确定中国是否要挑战美国的权力和在美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而且美国过早的将中国作为敌对国家的做法使中国对美国的美好愿望一一落空。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美政策。但是美国不是傻子更不是无赖国家,不会简单的采取某一派别的政策,也就是不会选择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美国的目的不是到处树敌,到处开展,而是要交朋友获取利益。只有对待那些能够打赢而且毫无还手之力,并且获利丰厚的情况下美国才会选择战争。对待中国这种核大国是绝不可能正面冲突的。相反美国在表面上还会不断地接近中国、俄罗斯、印度这些地理大国,从中获取利益。因此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自身的外交原则,不做国际世界的投机分子,中美关系就会不断地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近期不可能完全从内部瓦解中国。可以相信,在隐蔽的领域内两国会不断地相互的试探。依靠暗中的竞争来考察对方的意志和外交政策的底线。而在台面上不断地接近,以保证自身利益的安全。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中美关系很可能会走向新的方向。这是因为大国之间为了彼此的安全而不得不作出的妥协。而且我认为随着新兴大国的增多,世界局势将更加均衡。作为世界上有能力的大国,中美都对本地区和很多世界问题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对话和交流将不断的增加。当然美国也会把对待中国的方法运用到俄罗斯和印度身上,也就是说我认为未来的美国不会主动的选择冷战模式将任何国家视为对手,并且在国际关系中修筑“铁幕”。各新兴大国也都不会讲自己置于美国的对立位置。因此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而不是疏远。但各国之间都会在暗中继续进行较量。
正是基于此种分析,我认为中美关系将会向一种软竞争方向发展,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竞争将会集中在舆论、外交、经济、金融安全乃至文化各个领域。美国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同中国进行软竞争。比如通过环境、财政、人权法律制度或者现状不断地对中国进行讹诈;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对中国进行遏制,比如通过对石油的控制;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对中国进行干扰;同时继续培植亲美势力和寻找机会扰乱中国的改革以及扰乱中国的稳定局面,制造混乱从内部瓦解中国。这种威胁应该是当前美国对中国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威胁。因为我们一方面要进行改革,容易造成社会波动,给美国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必须敞开国门,迎接对方所带来的挑战。
因此我国近期最大的威胁仍然是美国可能对我国进行的渗透和破坏。所以我认为我国近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如何能够在主流社会中培养出一个政治共识,即以稳定和改革为共同目标,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防止敌对势力利用改革中暴露的矛盾对我国进行破坏活动。
而另一方面,中美会继续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不断接近不断通过对话消除敌意。必须看到中美关系的发展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学习美国的民主建设经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政治改革。这些都是中美关系中的正面因素,是我们要加以利用的。
而随且美国也会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无法遏止和避免的,它必须面对中国,并思考如何同中国相处,以及将中国置于何种地位的问题,伙伴抑或对手。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将中美关系简单化和模糊化。所谓简单化,就是明确表示中美之间不是对手,也不承认美国是中国的敌人。永远不承认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放弃从前试图利用挑起美国同其他大国之家矛盾,从而扮演中间人获利的外交思维。我们要坚守一个大国所应有的外交原则,而不是做国际社会的投机分子。中国必须要学会承担责任,必须要承担大国的义务。从而赢得美国的尊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美关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要将中美关系模糊化,就是不去明确的积极的按照美国的标准与美国交往。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原则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和交往政策灵活的处理中美关系,刚柔并济的对待美国。让美国人去费力思考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对待中国,我们学习如何融入世界,如何与美国相处的同时,也让美国人来学习如何与中国相处。
换句话说我们要在战略层面时刻与美国保持联系,让美国不断地了解中国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发展自身,这使中美之间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减少不必要的敌意。但在战术层面我们要让美国始终无法摸清中国的底牌,这就是模糊化的含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外交领域,中美关系不会出现太大波折,双方都不会选择当面撕破脸皮。两国的竞争和斗争绝大部分将集中在隐蔽的领域和未来的局势控制之上。
比如台湾问题,美国一定不会让大陆很舒服的完成对台湾的战略包围。肯定会有新的手段或者通过日本、菲律宾直接干涉台湾问题,或者在其他地区制造事端,与大陆讨价还价,逼迫大陆仍然维持台海现状。当然美国也会明白在台海问题上大陆的妥协空间远远小于美国,通过打台海牌来牵制中国将越来越难以收到效果。
(六) 试析中国同欧洲、拉美非洲国家关系
我认为我国同欧洲以及拉美非洲国家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寻找朋友,构筑稳固的全局性外交体系。外交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多的伙伴国家就意味着越广阔和稳定的国际空间。意味着越多的机会和越多的安全保证。我认为近期中国的外交就凸现了这样一个大局观,不再局限于针对少数重点国家。而是着眼全局,从世界角度铺开,不断的利用自身实力同各个地区的不同国家展开各种层面的交流,所体现的就是我上文提到过的“多元外交原则”。
同其它地理大国相比,我认为欧洲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整个欧洲加起来就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但是另一方面,整个欧洲却始终无法统一,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各国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争吵不休,并对国际形势进行着不同的判断,这大大削弱了欧洲对世界的影响能力。
因此我对欧洲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英国将继续在亲近美国保持传统大陆政策和融入欧洲两者之间摇摆,一部分欧洲国家也将对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采取观望态度,而法德自身也会由于内政的问题而陷入停滞时期。因而近期之内欧洲以整体成为世界“一极”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欧洲国家无论对美国何种态度,在近期都不可能成为真正有实力调和中美关系的杠杆。但是欧洲大国可以在“隐性”方面给我国国家安全以极大的帮助。同时,欧洲是国际舆论的主要阵地和国际习惯、国际法订立修订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可以给我国提供有力的道义和法律支持。此外欧洲大国对我的我国科技尤其是制造业技术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国家具有大国外交成熟稳定的特点,原则性很强。在这里虽然不一定能找到坚定的盟友,但至少会有难能可贵的的伙伴。因此欧洲将仍然是我国外交的重点对象。
非洲和拉美国家从前是我国外交上的盲点,至少在台面上很少见到来往。但今天,从我国近期的一系列高调外交活动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有意表现出对非洲和拉美国家的重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台湾省一般的做秀。而是要高调的传达我国力图构筑全球外交的这一讯息。并且意味着中国将把目光投向整个世界,在全球寻找朋友。也是在事实上给中国威胁论以有力的回击。
我认为高调的结交非洲和拉美国家,可以说是很高明的策略。以中美关系为例,中国高调拉近同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就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对美政策上多了一个筹码。意味着他们可以借中国同美国讲条件。使美国不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讹诈。给美国增加不大不小的国际压力。美国政府虽然会看到我国此举的意义,但是绝对无法指责中国。因为这些国家并不是得到了中国的授意,仅仅是出于小国外交唯利是图的本性使然。此外中国也可以借诸多小国为媒介拉近同美国的关系。比如从前很多非洲和拉美问题中国都没有发言权,但随着中国与非洲拉美国家联系的不断紧密和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很多问题上都具备协调能力。美国出于一贯的“借别国荷包善后”的政策,肯定不会放过让中国掏钱替美国买单的机会。那时中美之间的联系就会不断增多,在很多问题上美国都会首先征求中国的意见。另外拉美和非洲国家的资源、市场如能为我所用,都能够大大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当然这些不过只是表面上能够看出的有利因素,很多深层次的战略考虑还不是我能够分析出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正在逐步走向灵活、多元、全局着眼的大国外交。我认为如果能够维持稳定连贯的外交政策,并且继续保持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所秉持的外交原则,我认为我国的对外战略必将取得斐然的成绩。在不结盟、不对抗、不称霸的前提下,成功的构筑一套稳固的全球战略体系,为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必要的保证的坚实的基础。
易经上说:“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我认为当前的中国就处在二与三的交汇之处。一方面我国要在这个时期,初建事业,但功业未见,还需磨炼,因此要立足修身,以德服人。面对大好时机,要开始组织资源,制定策略,蓄势待发,要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另一方面我国要有戒惧的心态,做到勤奋、警惕、不轻率大意,不掉以轻心,要有危机感。韦尔奇就是经常在公司里面创造各种各样的危机感。张瑞敏有一句名言,面对成功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我国外交上的点滴成绩,才能够支撑起辽阔的中国。
可能有一天,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将再一次龙吟惊天震惊世界,儒家文化将与基督教文化一起成为人类文化的最重要支撑。但我想,那不是今天,也不会是明天。因此我所能做的不是为了中国的未来而欢欣鼓舞,相反应该是努力观察和思考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思考中国所可能面对的危机和困难。并努力提出真正或者相对重要的问题,甚至能够提出一点点建设性的意见。
我想本文的意义不在于我提出了多少观点,或者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而在于大家对我的某些观点感到亲切,我希望我的观点能够被大家接受和讨论,这也是除了对自己前一阶段思考的总结以外我写作本文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