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在欧美俄精疲力竭时 蓄势已久的中国智慧出发了 zt

(2006-08-22 16:25:40) 下一个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1月19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记者会上,回答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提问。在回答中国对欧盟三国提出一个要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草案所持立场时,孔泉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一草案,无法发表意见。只有看到之后,才能确定要采取的立场。但我重申,虽然伊朗核问题面临困难和障碍,通过外交谈判解决这个问题依然是一个好的选择,符合各方的利益,我们希望各方能够继续保持克制和耐心,继续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各方就此作出的外交努力。 还有在回答中国外长李肇星和伊朗外长通话的具体内容时,孔泉回答:这次通话谈到了双边关系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其中包括伊朗核问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李肇星外长介绍了中国政府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我们的立场和主张。 在伊朗宣布揭开核封条后,伊朗副外长萨法里“适时”访问了中国并与中国外长李肇星及另外两位副外长举行了“突击性”会谈。会谈的结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北京终于被看不到硝烟的伊朗核问题的“热闹场面”所感动了。 看在欧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份上,看在美国“利益相关者”的份上,看在俄罗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看在伊朗“只要人在阵地就在”的份上,中国这个时候如果还“袖手旁观”的话,恐怕大脑里的“中国智慧”就会提出强烈抗议了。 在欧美俄“精疲力竭”的时候,蓄势已久的“中国智慧”终于出发了。 ●北京不是“蹭饭”来了而是为了让全世界“耳目一新” 北京迟到了吗?其实,正是中国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中东大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也许是“重现江湖”,中国“附和”着欧美俄经过长达7小时的“闭门浪漫”,共同推出了一个伊朗必须全面暂停核项目研究的“呼吁”,英法德三国还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就伊朗核问题于2月2日和3日举行一次紧急会议。中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反对这一提议,但由于中俄两国的态度不明,与会六国没有就是否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达成一致. 我们不知道是那位“智者”如此“精妙”,使用一个全世界“点击率”最高但又不太引人注意的“全面暂停”。“全面暂停”并不代表以后不能再次“部分启动”,而这“部分启动”又不是欧盟、国际原子能机构所能全部监控的,从而为伊朗核谈判留出了“各尽所能”的余地,也为伊朗核问题可能提交安理会埋下了“关键一票”的伏笔,当然还给全世界所有的关注者提供了“茶余饭后”的渴盼。界 北京在伊朗核问题上“初来咋到”,没有作出什么惊人之举,这纯属正常的游戏规则,现在不是往伊朗“受伤的心”上“撒盐”的时候,更不是给欧美“熊熊烈火”中“浇油”的时候。在还没有摸清各方“底牌”的情况下,北京是不会轻易出牌的。论 而现在到2月初的这一段时间里,正好是北京了解各方底线的“休闲时光”。当李肇星外长从非洲等国出访回国后,紧接着就与伊朗外长莫塔基就伊朗核问题通了电话,尽管没有透露一丝风声,但北京下一步的“立场和主张”应该已初见旖旎。坛 在我们看来,有一点必须是明白无疑的,北京不是“蹭饭”来了,而是为了让全世界“耳目一新”。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