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时读到过1957年的新观察,上面有一篇《小天分人的生与死》,当时没读懂。以后再也没看到。那时的新观察是全国顶级杂志。57年在上面发表文章的后来多数成了右派。我心有不甘总是在网上找。结果最近看到了,是王统照1947年的作品。王统照生前是山东文联主席,也是陈毅的良师益友。重新找到这篇文章我当然非常高兴,认真地去重读。不料还是没有读懂,原因是废话太多读不下去。想了很久我明白一个道理:以前的文字信息量小,有东西读都是宝贝,所以作家有意添很多有滋味的话进去。有时故意卖个关子把你引导到一种错误的猜测,留到最后用事实驳斥你的错觉让你佩服不已。好比加味精。但是现代人等着要办事或者看更多的文章。哪有这耐心弯弯绕!所以说时代的进步造成了不同的优劣标准。同时我想到了鲁迅。看他的文章从不觉得有一句废话。他自己也说宁可把一本小说缩减成一篇短文也不愿意把一篇短文拉扯成一本小说。为的就是没有废话。时隔一个世纪,日晒雨淋大浪淘沙,还是他的文章经得起风化。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