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骨髓捐赠活动一瞥
波士顿的三月, 积雪刚刚融化, 春天尚未来临。三月十四日, 在West Roxbury 区中心地带的一个骨髓捐赠活动站内却洋溢着一片暖暖的春意。周日的清晨, 大街上车影稀疏, 人头罕见。而活动站里外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来自Dana-Farber 癌症研究中心的三位护士, 已经作好了抽血取样的准备, 两三个来自美国骨髓捐赠宣传机构 (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的专职人员也展示出各种宣传材料和志愿表格, 八九个义工摆开了琳琅满目的糕点和饮品。这次骨髓捐赠活动是由一个叙利亚家庭(Saadieh Family), 波士顿拉丁學校(BLS)中華文化聯誼會(FCC-Friends of Chinese Culture) , 美国骨髓捐赠组织, 以及Dana-Farber 癌症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
主要承办者 Ms. Loulou Saadieh 本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可是去年她十九岁的弟弟得了急性白血病, 兄弟姐妹中唯一与这个弟弟的抗原相匹配的哥哥也得了慢性白血病。她的哥哥在历时一年的化疗中产生了抗药性。骨髓或干细胞移植成了唯一的办法。Ms. Saadieh 忍受着失去弟弟的痛苦, 竭尽全力地组织了这次骨髓捐赠活动。她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希望哥哥能以得救。几天来, Ms. Saadieh 白天要做好本职工作, 晚间还要在厨房挑灯夜战, 精心制作糕饼到清晨三四点, 以便慰劳来参加骨髓捐赠活动的志愿者。当我为她的精神表示钦佩的时候, 她说, 我为自己能替哥哥做一点事而感到高兴。Ms. Saadieh 的丈夫 Dr. Mark Apazidis 及其母亲也全力相助。Dr. Apazidis 的母亲忙碌了几天, 烤制出近二十种花色各异的糕点。她说:我愿意为我的儿媳和她的哥哥出一份力。我们会感动上帝的和他的臣民的。从 Ms. Saadieh 家人身上, 我看到了白血病人家属盼望亲人得救的一片殷殷之情。
我以前在医院,后来在癌症药物研制公司工作。献血广告见得多, 也就麻木不仁了。最近因为被余健和沈潞的故事所感动 (关于余健的故事请查访以下中英文网站:http://www.yujian.org),特意来到骨髓捐赠活动站接受验血。Saadieh 兄妹的故事又让我受到意外的打动。一种神圣的, 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由然而生。我欣然挽起衣袖,作了当日第一位被抽血取样的志愿者。
从前,我对"骨髓捐赠"这个词汇总是敬而远之,望而生畏。说起"抽骨髓", 自然而然就想象到一根粗大的针头扎进脊椎-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三月十四日的骨髓捐赠活动站里,我看了一个关于骨髓及干细胞捐赠过程的录象片。实际上, 抽取骨髓细胞是在捐赠者臀部的髋骨上进行的, 对於健康正常的成人来说, 不应造成器质性的伤害, 只是会在局部酸痛几天。抽取干细胞则是通过一次性使用的循环系统,将捐赠者血液中的部分干细胞抽提出来,然后再把红血球,白血球,以及血小板等其他血液成分如数归还。由此我才明白, 现实中的骨髓及干细胞抽取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不少朋友对骨髓捐赠活动站(Bone Marrow Drive-BMD)有些误解,以为在当时就要抽取骨髓。其实到骨髓捐赠活动站只是抽取血样。一位护士从我的肘部静脉中抽了大约5毫升的血液以留样检测抗原系列及其它指标。我得知, 有关我的血液检测数据将存入美国骨髓资料库。有朝一日若发现匹配者,将会收到通知。抽取骨髓或干细胞的整个过程, 将在医院严格消毒的手术室里进行。
捐赠活动站里,一位身着紫红色上衣的女士,在热情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志愿者。她是 Ms. Lori Fiedler。她也是一位捐髓志愿者。她曾经将自己的骨髓细胞捐赠给一个白血病人。她说,据悉在三百万个志愿者中才能找到一例与授髓者完全匹配的系列抗原。我为自己能成为这样一个难得的捐髓者而感到骄傲。她还说,我仅仅为抽取骨髓细胞而感到臀部酸痛一周,但是却为一位我不知姓名的授髓者延续了生命,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Ms. Lori Fiedler 为见到这么多的志愿者加入骨髓捐赠的行列而感到高兴, 因为大家都有一颗仁爱之心。
从早晨九点到下午两点,有四五十个中东和美国白人参加了抽血取样,有十七位中国同胞成为了捐髓志愿者。这个数字看似微小, 对挣扎在生死关头的白血病人来说却是一线新的希望。
当日加入志愿者行列的中国同胞,主要是波士顿拉丁学校 ( BLS) 的家长和牛顿中文学校 (NCLS)成人交际舞班的师生。BLS的中華文化聯誼會(FCC-Friends of Chinese Culture) 的前后任主席-邓彼加,费小贤,吕云,孙林等均参加了抽血取样,并一起策划了下一次的骨髓捐赠活动(Bone Marrow Drive-BMD)。程敏清是这次BMD的筹办者之一。她做了很多组织工作,活动当天她自始至终坚守在场,提供服务。NCLS的前任校长吴学明携妻子儿女一同来参加BWD。他表示: 早就有心捐髓, 只是苦于没有时间去查询骨髓捐赠中心的信息。今天有人组织,正好前来了个心愿。NCLS成人交际舞班的老师吴晔一早就来到BWD活动站,她是一个有名的热心人。早在始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过程中就无私无畏地献过血, 这次也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胳膊。随吴晔之后又来了好几位交际舞班的同学, 吴晔和她的同僚们都积极倡议在牛顿中文学校 (NCLS)搞一个骨髓捐赠活动(Bone Marrow Drive-BMD)。征得NCLS校长王卫东的同意, 另一个规模更大的骨髓捐赠活动将在牛顿中文学校举行 (详情见后) 。
走出West Roxbury 的骨髓捐赠活动站,迎面看见大门口一串串黑黄相间的汽球在微风中摇曳,它们彼此推挤着,谁也不让谁。我忽然心中一动: 这不正好展现了可恶的死神与可贵的生命之间的抗争? 我们人类何曾向死神轻易地屈服过? 世世代代, 人类创造过多少医学上的奇迹。只要我们努力, 死神终将被各个击破的!
让我们为余健,为其他白血病患者献出一分爱,让我们同心携力,与死神作顽强不屈的斗争。
来吧, 朋友们: 加入捐髓志愿者的行列。多一份血样就多一分希望!
地点: 牛顿中文学校餐厅
时间: 2004年4月4日下午2点至5点
承办人: 牛顿中文学校
波士顿拉丁學校(BLS)中華文化聯誼會(FCC-Friends of Chinese Culture)
Dana-Farber癌症研究中心
美国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
寫于2004年三月十四日,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