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曾经有一位乳腺癌患者向笔者抱怨说,她的医生建议她手术后要做6个疗程的化疗。但不幸得是刚做2个疗程,她的头发就掉得差不多了,而且每次化疗时吃什么吐什么。她已经不能再承受化疗的痛苦了,不知该怎么办?化疗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呢?反应大小与疗效是否关系?笔者想针对上述问题做一简单的讨论。
化疗应用于癌症治疗已经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了,由于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因此,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化疗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化疗所用的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都有一定毒性,所造成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3方面:首先是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能有的副作用,比如白血球下降、呕吐和脱发等,发生这些副作用的地方主要是骨髓、胃肠黏膜和头发等生长比较快的组织。这些副作用在化疗时很快就会出现,停止化疗后,也能较快恢复。其次是个别药物对特定的系统造成的副作用,比如,常用的化疗药物长春新碱会影响神经系统,博来毒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第三是远期副作用。现在不少癌症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了,因此一些化疗药的远期副作用也表现了出来,常见的是对生育的影响以及二次致癌。另外,化疗反应因人而异,有轻有重,也有不少患者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头发都不掉。这完全是个体差异,与疗效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有没有既能减少化疗副作用,同时又能增加疗效办法呢?这不仅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临床研究一直探索的问题。这里面应向两方向作努力:第一,加快开发毒性比较小,疗效可靠的药物。比如,在癌症药物研发中诞生了一类新药———靶向性药物。这类药物不像传统化疗药“敌我不分”,而是能找到肿瘤细胞的所在,有针对性地“攻击”,这样既提高了疗效,同时也降低的副作用;第二,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化疗的临床方案应该规范化、个性化。选择化疗药,关键是规范,而不是考虑是否是新药。一名称职的化疗医生应该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器官的损伤而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国际上认为顺铂和卡铂的疗效差别不大。然而顺铂易导致胃肠道反应,造成肾脏、听神经等的损伤。卡铂不存在这些问题,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国际上更多的选用卡铂。但是,卡铂的骨髓抑制比顺铂厉害。因此,选择药物要权衡利弊。
现在已经有不少药能够减轻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已经有了能使患者血象恢复的药;胃肠道反应大时,可以用灭吐灵、呕复宁等。(贺福长医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