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首先要说明的是,转贴他人文章和代售商品完全是两码事,转贴人不可能100%地理解原文意图,更何况赞同呢?所以转贴人既没有义务为原贴辩护,没更没有责任作售后服务,这个analogy不能成立,否则,那些“垃圾搬运工”们可要忙坏了。
《关于港台文化》, 是我收藏的一苇渡江为数不多的网文之一,我欣赏他的文字,至于其政治理念未必全盘接受,此文倒数第三段的部分文字是我赞同的主题:“港台文化保留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如果你是指请大仙、拜关公,也许有些道理,或者说台湾保留了中国的黄金和故宫珍宝(老蒋走的时候带去的), 俺可能也同意。……要说台湾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正宗和代表,你要先去问大陆的十几亿人民,然后再去问台湾的几千万人民。文化不是每年浩浩荡荡地去祭祖, 文化是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一朝一夕的生活方式。你去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的农村看看,你会觉得自己渺小的可笑。”
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多次再探讨制度和文化时说过,中国大陆才是传统文化保留的最彻底的地方,关于这一点,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有非常精辟的论述。
另外,我也同意,对于文化,香港、台湾要分开来谈,因为正如王朔所言,港台在文化上是有高下的。
我也多次提到,香港的文明之路,较之台湾对大陆有更大的借鉴作用,台湾在“去中国化”的道路上已渐行渐远,而香港文化由于地域、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与大陆内陆文化交织的更融洽一些,香港和大陆无论是在政治还是文化层面的发展,和大陆都是相辅相承的。
当然,台湾文化的“远行”不代表否定台湾文化的理由,台湾在民主进程上比大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么对于我这个文化决定论者来说,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一苇老弟原文所述, 文化不是祭祖烧香拜菩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是文化的精髓或深层结构。我关心的文化主要在这个层面。
当然,文化,尤其是所谓“港台文化”,人们习惯于指服务于大众娱乐的社会现象,其代表是那些电影、电视连续剧、影视明星、言情/武侠小说和其作者们。在这些方面,我们不能否认港台是大陆的启蒙老师。尤其是香港的商业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在历史的某一时期,它是和印度的宝莱坞、美国的好莱坞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但是我们不能在文化层面将香港、印度和美国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衡量,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大众娱乐范畴的“港台文化”,王朔有过很具体的论述,“痞子”的话糙了一点,但是不无道理。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王朔: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
受殖民地影响,港台大众文化的“资本主义化”是显而易见的,商业化,市场化冲淡了文化深层次的哲学与形而上的思考,不过台湾在民主进程中涌现出不少深刻的作家和作品,就连《绿岛小夜曲》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但相比之下,香港的大众文化,娱乐功能则远远大于价值观层面的思考。
我知道有人要提金庸了,我本人没有资格评论金庸,但我推荐大家看看王朔的《我看金庸》 ,他老人家把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并列为“四大俗”。
还有,李敖对金庸也毫不客气,并且连带三毛一块儿拉下马来:《三毛式伪善和金庸式伪善》。
至于琼瑶,咱们就不多浪费口舌了。
当然,说港台大众文化有“俗”的一面并不能完全否认港台文化,况且,港台各有各的“俗”,港、台文化上的共性和差异都是巨大的,好比京戏和昆剧一般。硬要比较,用龙应台女士的话就是:“如果拿台北和香港作个比喻,那么台北是头脑大而手脚萎缩,香港则是没有头脑但手脚特别发达,都算不得“健全人”。”
既然港台文化都生根于大陆,不管文化的枝丫多么发达,它们都免不了在酱缸里吸收着营养,别怪金庸没有输出什么积极的价值观,我们有四书五经,我们有四大名著,我们又为世界文明输送了什么先进的价值观呢?
好了,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文化这个扯不完的话题一打开就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况且我隐约感到,谈论台湾文化,老兄您似乎有些conflict of interest, 如果我猜错了,请您原谅,如果让我说着了,我们就此打住。
借用一苇老弟的话:“俺倾听你的观点,更尊重你的批评。请多来指教。”谢谢您的交流,在下受益匪浅,我知道,您是从来不会向某些人那样诛心的。(这不知道属于那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