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傅雷,一个失败的父亲

(2007-11-30 19:54:17) 下一个

 

《傅雷家书》影响教育了一代人。从这本厚厚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份子的高尚人格和深邃的思想。年轻的时候读罢这本书,最初的感受是,我要是有这样一位父亲该多好啊!的确,很多人把《傅雷家书》当作了一部“家训”和“教子书”了。这些傅雷和儿子之间的通信,无不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和希望。 

今天,当自己也做了父亲的时候,再读《家书》,感受却不一样了。从儿童教育的眼光看,我不得不鼓足勇气说,傅雷,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傅雷,对孩子,尤其对傅聪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傅聪的母亲写道:“孩子,世界上像你爸爸这样无微不至的教导,真是罕有的”。 

是啊,孤傲的傅雷把儿子看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和他讨论艺术、讨论音乐,不但训练傅聪的文笔,还要训练其思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 

在傅雷周围,其实也聚集着一批有思想有学识的大师,可他总觉得“对人生、艺术,周围可谈之人太少。”因此,他老是埋怨儿子回信太少,“很少利用”这种交流。 

傅雷究竟想把儿子训练成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傅雷家书中不难看出,傅雷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他希望“孩子!记住这些!深深地记住!还要实地做去!”;“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你不要忘记你是代表中国出演的,无论何时何地,决不能做出一丝一毫有损于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事!” 

1957年,傅雷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完“全国宣传工作会”后,写信告诉远在波兰的儿子:“想想有这样坚强的党、政府与毛主席,时时刻刻作出许多伟大的事业,发出许多伟大的言论,无形中但是有效地鼓励你前进!……照着你的前路,你得不辜负他老人家的领导才好”。   

然而,正是这种爱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傅聪,这个被父亲用棍棒和威吓抚育起来的长子,竟在波兰学成后出走英国。毫无疑问,一个一心渴望“精忠报国”的旧式父亲无法容忍自己苦心教导的儿子竟然跑到“敌国”深造。个人的信仰,爱国的理念,亲情伦理与国家利益这时形成了紧张的对抗。  

可以说,傅雷在训练儿子“做人”上,彻底失败了!他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有整整两昼夜粒米未进,痛苦,震惊,忧虑,寝食惧废……   

傅雷的死,和傅聪的“不忠不孝”不无关系。傅雷在遗书中写道:“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傅聪在波兰的肖邦钢琴比赛上获了奖,成了知名钢琴家。于是人们觉得,傅雷培养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不错,傅聪在钢琴演奏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常人未所能及的高度,可是这个在父亲棍棒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心灵上的创伤,生活上付出的代价,世人可曾知晓? 

傅雷家书中提到,有时傅雷在楼上写作,傅聪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冲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妻子朱梅馥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傅雷的失误在于把自己的人生理念残酷地强加在下一代身上,而没有认真倾听儿子的心声。傅雷父子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只有父亲给儿子传输,没有儿子向父亲的反馈。 

傅聪曾经说过:“父亲把他的理想传给了我,我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来到欧洲,我活得相当苦,所谓苦,包括痛苦,或者艰辛,两者都有。”在我看来,傅聪并不真正热爱音乐,他似乎是强迫自己在弹奏,钢琴对于他来说,好像是一个宗教使命而不是一生钟爱的事业。 

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傅聪当初不去弹钢琴,而是从事他真正喜爱和擅长的工作,他是不是会有同样甚至更加出色的成就?至少,他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会更加幸福一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家书传奇》中,我们看到傅聪总是显得非常的深沉,甚至忧郁,弟弟傅敏却常常面带笑容,开朗活泼。幸好,傅雷当时只能负担一个孩子弹钢琴! 

说起傅聪傅敏,不由得想起了李云迪和朗朗。这两位中国当今的钢琴王子,一位是在身兼“琴僮”的母亲严厉管教之下,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另一个,相对轻松,有些顽皮,曾被钢琴老师认为是“弹琴像东北人种土豆,精神头像打砸抢,”。如今,两人都蜚声乐坛,一个拘谨沉闷,一个却奔放开朗。虽然从技术上看,李云迪可能比郎朗略胜一筹,但是郎朗的演奏充满激情,他不是在弹琴,而是在用全部的身心去演绎! 让你热血沸腾……。 

朗朗较多地演奏根据中国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曲,他成功地把中国文化用西方传统的经典乐器表现了出来。 

傅聪曾批评郎朗趣味不高,有点像民间艺人。傅聪大师啊,难道民间艺人就没有趣味了吗?如果朗朗真的能把高雅的钢琴曲演绎成民间艺术,他的成就一定就超过您啦!许多民间艺人的生活绚丽多姿,热情奔放,远远超过了某些“高雅”的正统“艺术家”。 

回到傅雷身上,这位伟大的翻译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巨著。如果我们也能从他身上总结出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傅雷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朗朗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提到另一位弹钢琴小有名气的女孩。他说:“一个家长打了她女儿400个耳光,您听他女儿怎么说的,我真服他女儿了,我感谢我爸给我打这400个耳光,让我爱上了钢琴。会吗?我觉得不可能会,我是觉得不会因为他打了我400个耳光,爱上钢琴。这是非常危险的事,非常危险。”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让我们都想一想傅雷,傅聪,朗朗,李云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MingGuo 回复 悄悄话
楼下言之有理。看那郎儿的言谈举止和郎父的牛腰嚎宅,活脱一副缺乏教养小人得志的浮夸。

明初 回复 悄悄话 丹纳艺术哲学要教给读者的是如何看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所以叫哲学。

简宁宁和雪坊很有见地,文学城今天也有关于这个朗朗的新闻。如果不是这个记者的三流格调,便是有意揭露 - 满篇充满对虚荣的追求及如何与王公权贵们的周旋。其市侩的家庭背景更是难以与傅雷一家相提并论,悟空本人引用傅聪对郎朗的批评也说明这一点。艺术家首先是要提升自己本身的素养与气质,才能更好的表现与创作,尤其是钢琴艺术家。傅聪用“民间艺人” 一词 (据悟空信息),看来也是想说明这个道理。

本人无缘欣赏郎朗的演奏。但其功底,充其量也不过是把一个有着深厚古典音乐素养的菲利浦亲王,震撼得担心郎朗的手会飞上天而已 (据今日文学城新闻)。
andromedae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傅雷的艺术观也不见的有多高明,这可从他极力推荐给他儿子的那本但纳艺术哲学其实也不怎么地看出来,当然翻译家的水平怎么品价都不为过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很同意你对傅雷的分析。有这样一个父亲是件非常痛苦的事。这是我读了《家书》之后唯一的感觉。

不过不喜欢朗朗,喜欢李云迪,他比较沉静,比较踏实。我现场听过朗朗的演奏,觉得有些过于激情化,稍稍克制些会更好,好像还有点儿卖弄技巧。(一家之见,希望不要得罪朗朗的Fans)
雪坊 回复 悄悄话 真得很喜欢看付雷翻译的作品. 但他确实太孤独, 太优秀, 太骄傲了. 他是一个艺术家, 那个时代里一定会培养出来优秀儿子的优秀父亲. 悲!

谢谢你的好文, 很受启发!
珠圆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好文,赞!
傅雷我小时就觉得奇怪,问我爸:一个人都好意思自杀,还好意思写什么《家书》给别人看。负责的父亲好死不如赖活,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孩子想想,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在亲人自杀的阴影中活着,说白了傅雷还是只顾自己感受连为孩子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至于朗朗,他弹琴时好像每个细胞都在蹦,和东北民间的唢呐手吹唢呐摇头晃脑有的有一拼,也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