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其将来zt

(2007-09-14 13:31:05) 下一个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步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尤其1997年秋季以来,日本经济更是一蹶不振。笔者认为,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系向自由市场型经济体系”转型过程中的结果,并不代表日本经济的未来走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泽民

    经济衰退是日本经济体系转型的结果

    美欧日工业发达国家均属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原则上都是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市场法则配置经济资源,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日本相比,欧美经济市场调节的比重更高。所以,日本虽然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关于在市场中和谁交易的问题上,更看重长期形成的伙伴关系,这一点与欧美国家有明显的不同。在日本型经济体系中,虽以市场经济为法则,但尽量回避市场调节,更多地采用契约关系的方式,长期合作。像终身雇佣制、企业集团的结合、总公司和承包公司、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等都是一种长期契约,所以说日本的市场经济是长期契约型经济。

    此外,从日本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看,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也远比欧美国家强。就政府的作为进行分类的话,可以把日本称之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美国则可称之为“自由市场经济”。

    比起欧美的市场型经济体系,日本的长期契约型经济体系有如下优点。首先,在市场型经济体系中,因为经常改变交易的对象,所以出现了交易行为的短化,由此产生两个问题:第一,因为承包企业无法判断业务的期限,所以一般不可能对现在的交易对象所发包的业务进行必要的设备投资;第二,每次都必须在市场中寻找交易对象,为此产生了有形和无形的成本。而稳定的业务关系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进行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够降低有形和无形的交易费用。其次,如上所述,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劳动积极性也不高。在长期契约型经济体系中,因为交易对象是稳定的,可以不必负担多余的成本,在理论上说能够节约交易费用,而且员工的归属感很强,工作积极性也比较高。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日本型经济体系具有很高的效率,战后半个世纪就使日本经济上升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经常遭到国际社会批评的是,在工业发达各国中,日本的劳动时间最长、由内外价格差表现出的高物价、妨碍经济自由活动自由竞争的各种各样的限制等,使日本社会的名义财富与实际富裕感产生很大的差距。上述问题是日本型经济体系不注重市场、偏向长期契约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上述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对日本型经济体系是否带来了生活上真正的富裕产生了疑问。而在欧美型的以竞争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中,是不会产生类似问题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型经济体系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从国内看,人口增长率下降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储蓄率正在逐步下降,进而使经济活力下降;在国际竞争中,日本在国内雇佣高薪金的员工,使企业间的承包关系难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成为历史,既存的限制竞争的经济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成熟经济,从而导致效率下降,腐败丛生。从国际范围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浪潮中,日本型经济体系非但不再被作为羡慕的对象或学习的对象来看待,而是经常遭到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指责,日本型经济体系在许多方面与国际惯例的背离和冲突亦日趋尖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背景下,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其行政干预力量较强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其改革的原则就是所谓的国际化和自由化。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改革出现了加速度,由于日本政府没有掌握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导致经济滑入严重的衰退。

    但是,不管如何改革,日本也很难是美国的复制品,日本在更多地导入市场机制和削弱行政力量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保留其特点也是必然的。毕竟民族性、文化、历史和经济的基础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金融改革导致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

    1997年秋季,在金融层面上以大型金融机构破产、股价暴跌和日元汇率狂泄为表象的日本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引起全球的关注,海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这次深刻的日本经济调整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时间上的巧合,于是,有人甚至把日本同其他遭受危机的国家相提并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解。

    其实,日本的金融动荡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泰国等的危机是“被动型危机”,即在内部经济结构出现问题之后,由外部力量冲击而突然爆发;日本的金融动荡则是“主动型危机”。早在90年代中期日本宏观经济管理层就发现本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适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必须主动地进行所谓“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以提高日本经济金融的国际竞争力,至于金融改革可能带来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早在预料之中,所谓“大改革、大动荡”这句预言也先于危机之前见诸报刊和书籍。“主动型危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主动发动,对可能出现的经济金融动荡有所预见;二是目标明确,通过改革达到建立新体系的既定目标,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可视作为建立新体系的机会成本。由于预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改革对经济金融巨大的震动性影响将提前反映。

    1997年秋季以来,由于山一证券公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引发了日本社会公众对日本金融体系稳定性和经济前景的信心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罕见的大萧条之中。

    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使日本社会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之中。那么,为什么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景气之时,而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却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的泥潭之中呢?

    这轮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日本金融制度大改革对经济金融冲击性影响的提前反应和消化。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直到1994年日本经济一直在低位徘徊,1995年日本经济开始回升,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3.4%,通货膨胀率仅为0.2%,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4%,通货膨胀率为2.8%。可以说1996年日本实现了低通胀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据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看好日本经济,该组织对1997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是,日本2.5%、美国2.3%。令人遗憾的是,1997年日本经济不但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水平,反而陷入了严重的萧条之中。

    保守的金融制度和泡沫经济的遗祸,是此次日本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作为金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护送船队”方式,增强金融机构的独立性,政府不再对金融机构保驾护航,从而提高日本金融的效率,然而,各大金融机构在泡沫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呆账坏账尚未完全解决,为了适应金融制度大改革的形势,日本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进行战略大调整,主要措施是:⑴收缩海外金融业务;⑵整顿并紧缩国内经营网点;⑶清除不良资产,紧缩信贷。显然在金融机构实施自我强壮措施之时,是无暇顾全工商企业贷款要求的,银行信贷的紧缩使许多企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加剧了本轮日本经济萧条。例如:⑴财政政策的失误,过高的法人税和所得税;⑵错误的货币政策;⑶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⑷1999年至2000年上半年在IT产业出口的带动下,日本经济出现了起色,但是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打击,日本经济再度跌入衰退之中。

    新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所谓新金融体系,从金融总体上看,就是建立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优胜劣汰的金融体系;从市场角度看,就是在日本建立一个以公正性为原则的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根据改革的自由化、公正性和国际化等三项原则,改革已经并正在从八个方面进行。⑴实现包括证券交易手续费、保险费率等各种金融商品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的自由化,以削减金融交易成本;⑵逐步放弃政府对金融业的保护,扩大市场准入,对除清算服务业和保险认购之外的金融业,从原来的许可制变为备案制,促进以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机构子公司形式来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四大行业的业务交叉和竞争,而且允许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⑶实现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和商业惯例的国际化,引进和实施美欧型的时价会计制度;⑷废除指定外汇银行制度,允许非金融企业自由地从事外汇业务,外汇交易实现彻底的自由化、国际化;⑸废除对金融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限制,实现衍生金融商品店头交易的自由化;⑹建立早期金融预警体系,提高金融监管的能力,加强与其他西方六国金融管理当局的合作,谋求建立全球性的金融监管合作体制;⑺积极推进日元的国际化,在1999年1月欧元诞生之后,现有日元的国际地位有可能下降,因此加速日元国际化,符合开放经济体系的要求,同日本金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⑻进行大规模的金融行政改革,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实现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分离,把金融监督职能从大藏省分离出来。

    历来的日本金融改革都是拖泥带水,不温不火。此次,金融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由渐进式改革转向激进式改革,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英国在80年代中期的改革。而且,有明确的日程表,规定了改革的起讫日期。正是日本政要的痛下决心,使得上述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进展也比较顺利。例如,外汇自由化问题,已于1998年4月1日正式实施,而且也没有发生所谓大规模资金外逃的问题;业务交叉正在以不同业种间的金融机构重组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逐步实现,1999年8月20日宣布的第一劝业、兴业和富士组成的世界最大规模的银行集团就是其中的重要一例;日元国际化借助日元资产的国际化发展顺利,修改日元货币单位的方案也已提出;此外,改革计划中的日本金融监督厅已于1998年6月22日宣布正式成立,并于2000年7月1日同大藏省的金融企画局正式合并,建立了金融厅,全面发挥金融监督的职能,这标志着日本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

    总之,金融大改革正在按计划进行,如果成功,在日本将见不到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整个金融业将分成两大部门,一个是资产管理运用公司,它是一个金融超级市场,向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另一个是清算服务公司,以活期存款为主要管理对象,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清算服务,从而加快社会资金的循环。这种金融体系的建立,将加剧全球金融行业的竞争,尤其是日美欧之间的金融竞争将更趋激烈,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际金融报》 (2001年12月31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