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布什2006国情咨文完全解读:传达4大信息

(2006-08-22 17:24:09) 下一个
布什2006国情咨文完全解读:传达4大信息 来源: 东方今报 1月31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布什是在伊拉克重建进程屡遭挫折、支持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发表本年度国情咨文的。 █新闻观察:布什国情咨文传达四大信息 首先,可以看出,美国“领导世界”的决心没变,用布什的话说是:“美国保护自己的国民、确保和平和掌握自身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挥美国的领导力量,因此美国将继续领导世界。在海外,美国坚持努力实现结束全球暴政这个长远的历史性目标。有些人认为那只是一个误导人的理想主义。但现实中,美国未来的安全就取决于它,世界每向自由前进一步,美国的国家就更加安全一分,所以美国必须为自由事业大胆行动。”这意味着布什政府未来三年内对外推行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的大政策方向不会有任何的变化,甚至会更变本加厉。 其次,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日渐成为布什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布什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 4000亿美元,而美国民众所关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潜力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美国大选仅余三年时间,一旦布什总统在国内经济实惠方面仍未能取得进展的话,那么布什领导的共和党在未来的总统选举中将面临着灾难。更为迫切的是,今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和大部发的州都面临着中期选举,如果在中期选举中不能取信于美国选民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共和党可能未选先败,因此,布什才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用相当的笔墨着力国内经济发展政策。 第三,单极世界显然无力维系。尽管布什总统的首要目标仍是维护单极世界,但美国中东政策因为哈马斯崛起而受挫,乃至布什在国情咨文中隐约承认不得不跟哈马斯打交道的事实说明,美国的单极政策无力维系。另外,无论是谈到伊拉克问题、大中东民主改造、防扩散还是反恐问题等,布什都表示要与盟友和有关国家政府 “合作”,或“建立联盟”,以共同应对挑战。看来,布什确实认识到,“美国的力量并非是无限的”。 第四,布什开始着手反恐战争之后面临的全新挑战。不论是能源新设想,还是应对中国与印度挑战的提出,都意味着在反恐怖战争之后,如何应对新的挑战,这是美国政府未来考虑的重点。 █新闻资料: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介绍和简史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应不时向国会提供一些有关国家现状的信息,并向国会提出那些他认为是必要和迫切措施的建议,以供国会考虑。” 华盛顿总统于1790年1月8日在其“年度信息”中首次进行了这样的讲演。第三任杰佛逊总统废除了向国会发表讲演的华丽安排,称这样的讲演为“来自皇帝宝座的讲演”。他改用书面方式向国会传达信息,这一作法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威尔逊总统开始采用由总统本人向国会发表讲演的作法。他说:“总统读自己的信息的能力可能要强于一般的工作人员。1945年,年度信息被正式称作国情咨文讲演。约翰逊总统将国情咨文讲演的时间由中午调整为晚上,以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 由于“挑战者”航天飞机于1986年爆炸,国情咨文讲演首次被推迟。 在有关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披露数天后,克林顿总统向国会发表了他1998年的国情咨文。在接下来的一年,他成为首位向正在考虑是否弹劾他总统职务的国会发表国情咨文的总统。 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内阁全体成员、参众两院议员、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外国嘉宾和其它要员面前发表了2006国情咨文,就布什政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政外交政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其中能源政策、反恐战争、伊朗核问题、美国未来竞争、巴以和平等尤为引人注目。 ★未来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让植物提炼燃料唱主角 2005年,不断攀升的油价不仅让美国百姓的口袋干瘪了许多,也让布什总统的政绩缩水不少,因此,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感慨地说:“美国过度依赖石油,必须做出改变”!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承认,油价还在向每桶70美元的心理底线推进,这不仅让美国的经济笼罩着阴云,更是从美国百姓口袋里生生掏走了大把的钞票,更要命的是,布什总统说:“保持美国的竞争力需要有用得起的能源,我们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美国消耗石油上了瘾,其中相当数量常常来自动荡地区。” 为此,布什总统呼吁政府加大对新能源研发的投资,比如说氢电池、电动车、植物提炼新燃料: “打破这种局面的最好方法是六年内实现科技创新,它将帮助我们达到2025年取代3/4以上中东进口石油的宏伟目标。运用国民的智慧和科技,美国就能够大幅度改善自己的环境,超越石油经济,并让我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成为过去。” 对于布什总统的这一灵感,英国《泰晤士报》1日报道称,布什总统的多位助手证实,布什总统是被巴西政府成功推广甘蔗提炼燃料所打动,所以他认定技术先进得多的美国一定能在六年之内找到石油的替代品。 不过,布什总统显然没提,美国原油真正的来源是加拿大和中美洲,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只占其总进口量的11%! ★竞争核心:中国印度是竞争对手 提高竞争力要靠数学老师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布什的新国情咨文中,他首度提到,需要“更具活力的方式”来提高美国的经济增长,以应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竞争”。 布什说:“通过加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力量,我们将为国家的光明未来打下基础。我们的经济健康,富有活力,增长速度快过其它主要工业化国家。美国经济虽然超凡卓绝,但我们付不起自满的代价,在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新的竞争者正在掘起,例如中国和印度。” 为了应对中印两国的竞争,美国要继续在人才的创造力和天赋上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因为美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直以来拥有教育良好的、努力工作的和雄心勃勃的人才,美国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才行。 为此,布什总统抛出一个诱人的计划,那就是提高70000名中学数学与其它基础学科老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再吸引30万数学和基础学科教职员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去:“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多学数学和其它基础学科,确保美国未来能跟其它国家竞争。”为此,布什总统得拨款500亿美元! ★未来伊战:美国驻军规模要缩 缩多少总统说了不算 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关注度仅次于钱袋子。 对此,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我对我们的计划能够取得胜利充满信心,对伊拉克人民的意志充满信心,对美军的素养和精神亦充满信心。同胞们,我们正在为胜利而作战,并且正向这个目标迈进。通向胜利的道路也就是我们的军队返国的道路。随着我们在当地取得进展,伊拉克军队控制力量增强,我们将可以减少驻军。但这些决定要由军队指挥官做出,而非华盛顿的政治家们。突然撤军将令我们的伊拉克盟陷入死亡和牢狱,让拉登、扎卡维一伙掌制这个重要的战略国家,并显示美国的保证亳无价值。国会议员们,不论我们对过往的决定和争辩有何感受和想法,我们大家目前只有一个选择:美国必须履行承诺,打败敌人,坚定地支持正在执行重大使命的美军。” 当然了,布什总统又转话锋说,美国可不能在“反恐战争的中流砥柱中退却”,用布什的话说是: “退却不会有和平,退却更不会有荣誉。”因此,驻伊美军规模的缩小程度,是否撒军都由前线指挥官说了算,“而非由华盛顿的政治家说了算”,换而言之,布什总统没有开出驻伊美军的撤军时间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及驻伊美军缩小规模的先决条件是“伊拉克部队越来越能带头作战”的时候,美联社却刊发长篇报道,描述驻伊美军司令如何对伊拉克新军队不满---一个旅的作战部队要开往战区,结果到位的不到三分之二,超过三分之一的伊拉克军队全都成了逃兵! ★伊朗问题:不容发展核武器 公开鼓吹“自由与民主伊朗” 伊朗核问题是美国未来外交的重点问题,因此自然是布什国情咨文的核心之一。 布什重申,美国及其盟国“团结一致地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罕见地向伊朗民众直接喊话称:“伊朗现在已沦为一小撮神学士的人质,他们封锁和压迫自己的人民。伊朗政权扶持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恐怖份子,必须停止。伊朗政府怀着拥有核武器从而蔑视世界的野心,世界各国一定不能让这个政权获得核武。在这里,我要亲口告诉伊朗人民:美国尊重你们和你们的国家,尊重你们选择自己未来和获得自由的权利,美国希望有一天成为一个自由和民主的伊朗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布什的这番讲话显然会引起伊朗政府的强烈反响,因为就在同一天,美国媒体引述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的话说,伊朗可能从黑市上购得了核弹头的设计图纸。而伊朗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伊朗核问题真的被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处置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终结”。 ★中东和平:要哈马斯放下武器,鼓吹中东民主改革 哈马斯的大胜显然让美国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大受挫折,而布什政府显然也意识到不管愿不愿意,它都不得不跟哈马斯打交道,因此,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表示:“巴勒斯坦人民已经进行了选举,哈马斯领导人现在必须承认以色列,解除武装,为永久和平而努力。” 除此之外,布什上台以来推行的大中东计划并没有改变,比如说他在国情咨文中开始督促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铁杆盟友沙特和埃及政府,让其国民获得更大的自由: “世界每向自由迈进一步,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安全。尽管中东地区的自由与民主并不跟我们美国的自由与民主一个模式,但自由显然是中东地区每个国家的未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