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仓库

所以,你来与不来,都有关等待
正文

过客(14)

(2006-07-07 20:55:00) 下一个

14

 

吴力新房所在的设计院家属新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被一片金黄的稻田包围。这个崭新的环境对吴力有一种说不出的魔力,牵引着他像一只陀螺在都市和乡村之间来回打转。早上,闻鸡犬声起床,迎着薄薄的晨雾,随着下田的农夫一起出门,在二环路上与他们分道扬镳,各去各的世界劳作;晚上,告别都市的喧嚣,披着五彩的夕阳,汇合收工的农民,又回到幽闭的乡村。

中国人喜欢把很多事物按阴阳划分,譬如天地,日月,昼夜,男女;  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如果把都市和乡村也算成阴阳两部分,吴力在这之间来回奔走,按说就该很近“道”了。可是,吴力不但没有悟道的平静与安宁,反倒常常站在阴阳交界的二环路上,陷入狂热和迷惘——他不明白一条窄窄的公路,何以能有如此神力,一下便将世界劈成迥然不同的两半。他猜想,假如能把周文王的阴阳八卦图扩得跟地球一样大,那阴阳的交界,准会变成远比公路宽阔的灰色地带;而生活在这灰色地带的人,准不会为黑白是非之类的事情焦头难额。记得小时候,每当天空下起太阳雨,他都会兴奋地带着一帮同伴,去追逐晴与雨的边界,心思那一定是个奇妙的所在。遗憾的是,他从来没把它找到过。而现在,这奇妙的所在就在眼前,在脚下!——只要他高兴,向前一迈步,就可楔入眼花缭乱的现代都市;如果他乐意,向后退几步,也可溶入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如果,阴间和阳间也有一道厚厚的边界,吴力准会成天游荡其上,阅尽生死之谜,祸福之奥,魂灵之妙,阴阳之道,成为上知天象星宿,下懂水文地理,横晓古今中外,纵通前生来世的“通才”。

余莲可不想作在边界游荡的“通才”,她一来这里就拖着吴力,一头扎进了田野。那天是十月国庆节,全国各地放大假,人们都躺在被窝里睡懒觉,吴力一大清早领着余莲去参观他的新居。因为很少离开过都市,余莲对寂寥安详的乡村景象充满了好奇,兴奋异常地在田间小道来回穿梭,一会儿抓起一串金灿灿的稻穗,一会儿摘下几朵白花花的野菊,一会儿忽高忽低地吹口哨,一会儿又没头没脑地哼歌谣。突然,她停止歌唱,拽住吴力,不让前行。吴力正奇怪要问她怎么了,她却把食指竖在唇间,示意吴力莫出声,并指指左前方的田埂。原来,在那条弯曲幽静的岔道上,有一只肥硕的鸭子,正一颠一跛地领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鸭在悠闲漫步。那时候,清晨的太阳刚挣脱厚厚的云层,射出万道霞光。鸭子们在霞光照耀下,像是点着了火似的,通体发着红光。一阵秋风吹过,那火苗儿们就晃动起来,跳跃起来。这景象十分奇特,两人都瞪大了眼睛,看得呆了。随着那火苗儿们的渐渐漂移,渐渐远去,两人都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清道不明的东西,也开始在他们的生命中渐渐衰退,渐渐消失,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让人难以呼吸。许是不甘心这种失落,余莲放开吴力,蹲下身子,瞄腰向那火苗追去。

吴力慢慢跟过去,发现不知怎的,余莲也变成了一团火苗。这团火苗停驻在田埂上,在草地上蔓延开来,像一俱燃烧的十字架。这十字架弯曲过来,将吴力拥在怀里。吴力便随着这火苗,一起熊熊燃烧起来,天空与大地,都暗淡了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