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五章 5/3
周汝文牧师
这事以後,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 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 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和别人,与他们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甚麽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 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他们说:「约翰的门徒屡次禁食祈祷,法利赛人的【门徒】也是这样;惟独你的门徒又吃又喝。」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了。」耶稣又设一个比喻,对他们说:「没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块来,补在旧衣服上;若是这样,就把新的撕破了,并且所撕下来的那块新的,和旧的也不相称。 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新酒必将皮袋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但新酒必须装在新皮袋里。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 (路 5 ∶ 27 ˉ 39 )
同样的,这段经文的主角是法利赛人和文士;而不是利未。在问答间也和前段赦罪或医治孰易孰难的教导相连贯,只是换了场景罢了。廿七节的「 这事以後 」,就巧妙地将这两段经文连在一起;也让我们看到它们间有一定的关连性。在卅二、卅三节间有个标题(质问耶稣禁食)存在,然而,从整体看来,却环环相扣并不各自独立;我们有道理可以将这标题略去。这也提醒我们标题原本不是经文的一部份,我们读经、解经时切不可受标题的影响而将经文解的支离破碎;总要将标题放在一旁,从上下文里来决定断句的真正所在之处。
召利未的一幕只是作为这段教导的布局而已。利未是个税吏;在一般犹太人眼中已是个罪人,更 何况 对 这些 行律法、懂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呢?耶稣是在什麽时间、什麽地点召了利未呢?就在他 坐在税关上 收税的时候,利未的反应又如何呢?虽然,经文里没有用「立刻」、「马上」等字眼,但连接词「就」( 就撇下所有的 )字却透露著这样的信息;他对耶稣的呼召是迫不及待地委身、认定了就紧握不放地坚持;他的选择是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利未毫不犹豫的就 跟从了耶稣 ;不但如此,他还 为 耶稣大摆筵席 。我们虽不知他大宴宾客的真正动机(或是要传福音、或是高兴、抑或是告别),但绝对可以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候,冲突发生了!
从法利赛人的角度来看,和税吏并罪人同席,不但是尊严扫地,根本就是同流合污;所以,他们 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 。非但是指责他们行为不检,并且涵有「既然你们可以和罪人同席而不觉得坐立不安的话,可见,你们也不是什麽好东西!」之意。
耶稣的 事工
教导 律法
谁是罪人?
但是耶稣却说:「 无病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这不尽表达了人子的立场,阐明 的使命,更是掷地有声、带有权柄。要知道在当时的观念里,这些被鬼附的、长大麻疯的、生病的┅都是罪人;他们非但身受疾病的缠扰,且被人论断,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不被接受。所以,这些来寻求耶稣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点ˉ都是罪人!而耶稣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说法利赛人是义人,所以不用悔改;而是说, 是召所有的罪人悔改,我们认为自己是罪人吗?如果是,我们就能感谢 ;因为他就是来召我们的!
为什麽要禁食?
那麽,法利赛人听进去了吗?从他们的质问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并没有听进去;仍旧在肉眼所见的事情里,来批判。他们信施洗约翰是神的使者,是因为他那身拿细耳人的打扮(住旷野与世隔绝、蓄长发、吃蝗虫野蜜);而耶稣却和常人无异。他们之所以提出禁食祷告一事,乃是因为这是列在三大善行之中(另一善行是周济穷人,参见马太福音第六章);而他们也和施洗约翰的门徒般严格遵行;反观耶稣和 的门徒却是 又吃又喝 。这里的「 禁食祈祷 」就和「 又吃又喝 」造成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耶稣又该怎样回答这个挑战呢?
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 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了。」 (路 5 ∶ 34 ˉ 35 )
很明显的,这段话是用来回答为什麽 的门徒不禁食的原因( 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 );既然如此,这里的「新郎」指的当然就是耶稣 自己了。在这里, 非但解释了为什麽 的门徒不需要禁食的缘故,更带出了禁食的真义。禁食的目的是跟神亲近、纪念 ;所以,当 (神)还在的时候,就已经是和 亲近了,自然就没有禁食的必要了。对这样的说法,法利赛人满意了吗?当然没有!因为卅六节里的连接词「又」字,就告诉我们耶稣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道理。
卅六至卅八节的比喻里,很清楚的让我们看到新、旧不相称的观念;也就是说,既然不相称就不要把它们放在一起;不然,新的也破了,旧的也坏了。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因为没有人会把新衣服撕下一块,补在旧衣服上;也没有人会把 新酒装在旧皮袋里 。那麽,这个比喻和耶稣的门徒不禁食有什麽关联呢? 总括一句话来说 ,在禁食和新郎间的关系里,所强调的就是什麽时候就作什麽样的事。没有人会把新衣服补在旧衣服上、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是因为它们不相称;所以透过这个比喻,就让我们看到两个光景是大不相同的;也就是说,时代不一样了!新郎在时,若去禁食,反而是不对的,因为 天天和门徒在一起;若去禁食反倒和 分开,就像新衣服补在旧衣服上、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一样,是没有人会这样做的。 没有用什麽高深的理论,反倒是以人们生活中的实例来作比喻,让人一听就能明白。
接著, 说:「 没有人喝了陈酒又想喝新的,他总说陈的好。 」(路 5 ∶ 39 )乍看之下,好像自相矛盾,耶稣明明说 的道理是新的,怎麽又说旧的好( 陈的好 )呢?到底是新的好还是旧的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从读经的基本入手;当我们看到这样看似矛盾的经文时,先要有一个顺服的态度,相信这样写一定有它的道理在(也就是说,顺著读),就能推敲的出经文的真意来。
在有了这样的认知後,我们再来看看这节经文;首先,相信我们可以同意它不是前面新衣补旧衣、新酒装旧袋的比喻的一部份;因为,那个道理已经说明了。那麽,它就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总结吧!延续著前面比喻的精神,耶稣所讲的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同样的,这句话也不例外ˉ就是说陈酒是好的。没有人会尝过好的,而舍弃回头的;也就是说, 他的道理是新的、是好的;只要尝过自由、释放的滋味,没有人会愿意再回到律法的捆绑下的。
这段经文又纪录了法利赛人的一些特征。 利未请耶稣, 邀请他们同赴席。 他们心中不是感谢利未的好客,感谢耶稣愿意给他们讲新鲜道理, 反倒专门计算别人历史上曾经有罪。 可见他们的问题是出在心里的恶。所以箴言里说:你们要保守你们的心, 因为一切果效都是从心出发。 所以圣经一再提醒我们“敬虔和知足便是大利了”,“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彼得后书里说“他们胆大任性,毁谤在尊位的也不知惧怕。 就是天使, 虽然力量全能更大,还不用毁谤的话在主面前告他们。 但这些人好像没有灵性,生来就是畜类,以被捉拿宰杀的。 他们毁谤所不晓得的事,正在败坏人的时候, 自己必遭遇败坏。” 没有对神的敬畏之心,结果后果是可怕的, 可惜法利赛人看不到彼得看得那么远, 因他们缺乏灵性。
所以耶稣坦言, 我就是来召罪人的, 而且只召罪人。
然后他们又挑剔说,你们吃喝不禁食也不合善良操守。在法利赛人眼里, 只有他们祖宗的条规至高无上, 那是因为解释权监督别人的权利都在他们手里。至于眼前这个弥赛亚耶稣基督, 他们的先知老早就教导他们要服从的, 他们就来个不接受, 不承认。这样他们自己在犹太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能继续维持稳固。 这个问题是神大于教条还是律法高过神的问题。
律法本是神为犹太人制定的, 律法怎能高过神呢,你不相信神对律法的理解高过人的吗, 相信就放弃心中自己的理解,来跟从耶稣的指令,不信就自己拿律法来判断神。 法律赛人就是后者。
我们又是那种思维呢。我们是如何读圣经, 如何对待祷告, 祈求和圣灵对我的带领呢。
耶稣是神,门徒知道, 耶稣带他们又吃又喝, 他们就放心地又吃又喝, 在神面前像小孩子, 这就是最好的态度, 所以耶稣说, 如果你们不回转像小孩子, 你们就不能进天国。
难道人与神在一起不该欢乐反到哀哭吗, 难道人离了神不该哀哭反倒欢乐吗。颠倒了自然简单的逻辑, 人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可那向来不是神的意思, 因为神是体贴人心的。
耶稣用新旧来比喻他自己作为救主于律法对人哪个更为有益。 当然是赦免人罪的救主给人最大恩惠,死板板的法律除了告诉你你要知罪而外, 没有什么更多的。 人得了救主这新的赐与, 为什么还牢牢抓着律法不放,难道你想把过去自己犯过的罪都捡回来不成。
最后一句,说明问题不在新旧, 而在哪个更好, 醇酒比新酒好, 人就该选更好的, 耶稣比律法好, 人就应该选择信耶稣, 这个是灵魂生命所在,而律法是好无生命的, 行律法是个灵性带领下的努力过程, 但没有一个人能行完全的律法, 在他或她的一生中,最需要依靠的是耶稣基督的救恩, 包括他的代罪之恩。
愿我们不做法利赛人, 而做一个活活泼泼的信耶稣, 跟随耶稣的新人。
请大家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谢谢你圣经的教导, 要我们回转像小孩子, 求你的光照亮我们心中的幽暗,让我们看见自己。 求你给我们一颗愿意的心,清扫内心的垃圾。 求你赦免我们的过犯, 不把我们的罪归于我们身上 。 求你让我们看见唯有基督的生命, 有不变的完美的信实的爱和牺牲,求你的能力使基督的生命进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活出他的荣耀, 他的牺牲,和他的爱来。让我们逃脱虚伪,成为真实。 谢谢你以永远的爱接纳我们, 塑造我们变成你荣耀的样子。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