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吴蜀夷陵之战前后

(2004-07-22 09:11:04) 下一个
4.修正的隆中对引发的毒害作用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修正的隆中对,也就是以实用主义为主,忽略了一定的复杂性,更为主要的是军事上的冒进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刘备原来人马不多,地盘很小,经过法正、张松等人的配合,三年之间很快拿下西川,做了连周瑜都没有做到的大事 ,以后在法正的奇谋之下,又大败曹操,一举夺得汉中,为合围 曹魏钉进一个关键的楔子。刘备自立汉中王前后是蜀汉集团的全盛时期。然而,来自蜀汉集团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也是相随而来。 刘备取得汉中固然是不小的业绩,不过,也要看到一点,曹操听从雍州刺史张既的建议,“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三国志》卷十五)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让刘备着实吃了一个空心汤团,而且这次移民在诸葛亮后来北伐时造成的麻烦也是显而易见的,蜀汉最大的弱点就是地小民少,这种釜底抽薪地做法对蜀汉未来发展是致命地打击。所以,刘备即使拿下了一大块土地,怎么临民、怎么开拓还有很大地问题存在,汉中之战军事上固然胜利,政治上如何发挥 军事上地胜利果实还要进一步探讨才行。 此外,前线的主要将领像关羽、縻芳、傅士仁的矛盾,关羽和刘封的矛盾虽然没有明显的暴露出来,可是暗流涌动都是危险的种子,这些矛盾的解决都需要假以时日来处理。益州内部和西南夷的归化问题也需要很大的精力处理。《隆中对》在保有荆州、益州之后的要点就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从后来发展的形势看,刘备还没有死,汉嘉太守黄元就开始造反了,刘备的夷陵之战的大败某种意义上和淝水之战后的苻坚是同样的局面,之所以刘备没有像苻坚那样最终走投无路关键在于诸葛亮的坐镇后方和及时的扑灭叛乱,可以说刘备白帝城留给诸葛亮和刘禅的是一个烂摊子,这点在诸葛亮《出师表》中第一段就提到了。此外,诸葛亮强调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重要性还在于西南夷可以为刘备集团的北伐提供一定的兵源,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挑选了精壮的夷人万余人分作五部,以后成为北伐战争中的蜀军的精锐。这些储备工作看起来繁琐,其实意义非常重大,刘备被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冲昏了头脑,迫不及待的让关羽出军北进,造成了军事上的冒进,也进一步刺激了孙权,让孙权最终决定向曹操表达“讨羽以自效”的意愿,为孙曹结盟创造了客观条件。 诸葛亮的隆中对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指出了北伐的时机,什么时候呢?“天下有变”,什么叫天下有变?这就是后来的曹丕篡汉, 曹操早有“不臣之心”,这不仅是诸葛亮一个27岁的青年看在眼中的,连东吴的第二号人物周瑜以及三国五大政治家之一的鲁肃 也看的十分清楚,周瑜公开就说“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东吴之所以蔑视曹操的所谓挟天子令诸侯的把戏就在于此。曹操本人不是不想代汉自立,他手下的文臣武将更是迫不及待,夏侯惇就说他不想做汉朝的官,然而曹操是一个务实的政治人物,他的名言叫“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他不想因为一个皇帝的虚名引发政治危机,所以,他说“吾为周文王矣”的话。曹操固死 ,曹丕固篡夺,这就是天下有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曹操长期以来执行的一种偏激的军事政策“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三国志·魏书·高柔传》)在曹操病故之后,曹魏的军事骨干力量青州军出现了哗变现象以致于大家主张秘不发丧,还是后来贾逵反对才作罢。“是时太子在鄴,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资治通鉴》卷69)这说明即使在曹魏内部人心也不是十分安定无常的。曹丕篡夺之后,政治形势明显对刘备有利,刘备这时候打起兴复汉室的旗号要主动得多,一面派遣关羽出荆州,一面联合孙权,一面自将兵出自秦川,孙权即使不那么积极,也不可能表示反对,毕竟这里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正统思想在。而且,经过这几年(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五年之间)的充分准备和磨合,刘备集团应该说有能力进一步给曹魏以更大的军事打击。 可是,这一切规划因为刘备的冒进导致孙刘联盟破裂,关羽战死 ,我们注意到,曹操在介入汉中之争前,孙刘就已经不和,一旦曹操介入,孙刘关系立刻缓和许多,所以,刘备如果不急于让关羽出兵北进的话,孙刘联盟不是不能维持的,在后来刘备兵败白帝城之际,东吴一些将领主张乘胜追击时,孙权就同意陆逊的建议请和了事。说明孙刘之间不是没有合作的余地的,而且分歧还是少于合作的。关羽战死之后,接着就是曹丕称帝,曹丕称帝后 刘备又在第二年称帝,蜀汉是四月称帝,七月伐吴,隆中对在这个时候被打得粉碎。蜀汉的大将赵云就不同意刘备的做法,他说 :“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后世之所以说赵云是葛派还是有道理的,赵云的这番见解等于继续维护隆中对的原滋味,荆州丢失已经成为事实,如果这时候和东吴暂时消除分歧,再起合作对付曹丕不是没有可能,(适时孙权已经派人请和)然而,刘备出于比较蔑视东吴和忿于关羽之被杀,就没有认真的考虑赵云的意见。正如曹魏刘晔分析的那样:“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资治通鉴》卷69) 刘备伐吴可行不可行,至少在诸葛亮来看,他没有作出必要的劝阻,因为诸葛亮的外结好东吴的前提也是要有荆州作为外围依托的,丢了荆州,隆中对的前提就少了一半,诸葛也是不甘心的,这点上诸葛亮和刘备同心,所不同的是诸葛亮应该不主张这么急于出手,或者说没有必要需刘备亲征。而且,诸葛亮也有军事上的担心,刘备东征,身边没有像模像样的名将和能臣,除了一个黄权以外,其他人都不是能征惯战或者智略出众的,所以,后来诸葛亮才有一番对法正早逝的感叹,虽也是自况,不过多少说出了当时的忧虑。 忧虑归忧虑,刘备亲征时蜀汉集团内部多数人还是看好这次军事行动的,刘备自己也是信心十足,刘备带了四万多军队,准备和东吴较量,以往把吴蜀夷陵之战说成以少胜多,这个不太准确, 至少把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并提在数量是相差太远了 ,《三国史话》作者柳春藩考证刘备带了大约五万到六万人马, 《资治通鉴》说是四万余人,《三国史》作者也说刘备是四万多人,而东吴人马一般争议的比较少,确定为五万多人。司马昭后来伐蜀时说:“计蜀战士九万”(《资治通鉴》卷78)攻下成都后,蜀汉投降“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按照这个数字来说刘备当时的总兵力在十万上下应该是不错,出动了四五万大军不算是倾国而来,也是集中了优势兵力 。而孙权准备了五万军队,比之当年的对付曹操还要多一些,说明孙权也是全力以赴。由此可以看出来,刘备不仅为争夺荆州而来也是为了灭吴而来,当然消灭东吴的有生力量还是刘备的主要目的。刘备身旁没有大将也是一直以来大家感兴趣的地方,赵云自然不能带了,因为他本身就反对东征,那么马超呢?马超死于章武二年,刘备是章武元年兴兵的,是不是可以说马超那时候已经有病了呢?否则“有信、布之勇”,年纪也才四十六岁左右的马超怎么能被刘备忽略呢?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刘备对马超并不是真正的信任,因为马超反复的历史让刘备不放心,刘备用人德行和能力并重,这也是有名的,而且,像彭漾这种人为什么找马超离间呢?这也是刘备的存疑的地方。李商隐后来怀念诸葛亮有诗说:“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看来,大将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刘备这时候骄傲的思想占了主要地位,黄权向他建议:“ 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刘备不听。刘备诚然是三国中第一流的政治家,他身上很多宝贵的东西让他得以白手起家,争雄于孙曹之间,然而, 军事非其所长,再者,骄狂的气焰让他忘乎所以,因而尽管刘备具有“天下知名,曹操所惮”的声望也不能令他取得应有的胜利,与其说陆逊打败了刘备,毋宁说是刘备自己的弱点打败了刘备。 刘备败后,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花费五年的时间整理内外,等到建兴六年诸葛亮北伐时,曹魏也度过了磨合期,所谓兴复汉室的口号早就没有章武元年时那么动人了。所以,诸葛亮终其后来的十年来修补隆中对也无法回复到原来的轨道上来,此为气数。也是人谋不臧所致。 我们说《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最为卓越的政治军事纲领,并非过誉,事实上,三国的政治格局的演变基本沿着隆中对的思路发展开来的。刘备集团在认真执行隆中对时就取得了比较可观的胜利,一旦放弃了隆中对中正确的认识,很快就遭到失败。作为隆中对的很好的注解的鲁肃合孙权的第一次谈话,也从侧面证实了隆中对的思想已经成为三国时代政治家们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