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清史杂谈(13)--清朝的皇帝

(2004-01-10 20:15:44) 下一个
顺治: 顺治其实和他的后代子孙同治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只是,他有个好爹,又有个好儿子,再加上个好妈和好叔叔,所以,等于白拣了一个皇帝当。如果,就是按照他的为人行政,满清连关都进不了。顺治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说的混球一个,不过,是个运气好的混球而已。 多尔衮在位的时候,经常斥责这位儿皇帝,顺治连个屁也不敢放,见天忍着,多尔衮一死,顺治的大板牙马上就呲出来了,他叫来郑亲王济尔哈朗,问他皇帝的玉玺怎么能跑到睿亲王府去呢?老郑也蒙了,一个月前,刚刚给多尔衮送葬,追封成宗义皇帝,现在,何以又问起这挡子事呢?可是,老郑是什么人啊?那多机灵啊,想当年,他爹、他哥,都让他大爷和他堂兄给弄死了,但就他没事,还封王,而且,皇太极那爆脾气,谁他不骂啊!多尔衮、多铎、连亲儿子豪格都不放过,可就有一样,从来不骂老郑,看看,这就是修行!老郑一琢磨,对了,皇帝老侄子变心了,于是,马上给多尔衮端出来了,恰好,多尔衮的没死的亲哥哥英亲王阿济格不服管,让在京的议政王大臣给参了,好,有兴一起来,有老郑这边撑着,顺治胆子大了,他比万历狠多了,万历就是整了张居正一家,顺治一下子就灭了10家!英亲王赐死,儿子也赐死,当年上三旗的赫赫名将、祖父努尔哈赤的爱子、追杀李自成的功臣就此完活!(阿济格的后裔直到乾隆43年前后,才蒙恩赏还红带子和闲散宗室的名号,英亲王的后代孙子敦敏兄弟和曹雪芹关系很好),这还不算,顺治他爹当年瞧得上眼的几位拜音图 兄弟(努尔哈赤的侄子)、谭泰、告密起家的冷僧机、文字满洲的刚林等等,全给宰了。范文程也吓得请假检讨,顺治一下子牛 逼 大发了!他觉得这还不过瘾,于是,举行鞭尸仪式,多尔衮死了也不放过。多铎死后追夺爵位,降封郡王。正白旗的苏克萨哈逢迎顺治,告密多尔衮说他老小子要谋反,这一来,牵连的人更多,几乎酿成大祸。要不是南边战事吃紧,顺治还能整死一批。 顺治这个人不定性,他要是喜欢谁,恨不得管人家叫爹,二陈(陈名夏、陈之遴)得宠的时候,顺治总是找陈名夏聊天,还人摸狗样的作诗,后来,陈名夏也是嘴欠,给顺治出主意说是要想不费吹灰之力平了南边,就一招准灵,“复我华夏衣冠”,好麻,这一下,让宁完我、冯铨几个汉 奸 狗屎抓住了把柄,一个本子上去,论绞!顺治的残暴,是群臣有目共睹的,不过,后代人多是不注意这方面的记载,再加上康熙为他老子遮羞,所以,300多年了,几乎被历史湮没了,清初最祸害人的几条法令像圈地法、逃人法,顺治亲政以后,变本加厉。彷佛鬼子进村一样。顺治这个人还不爱听逆耳忠言,谁要是一说,他一看是满人说的,立刻大骂说是忘本!有时候高兴了还给你一大耳光,他的亲弟弟,皇太极的幼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就是让他一耳光给搧的回家上了吊(这不是因为劝谏,是因为顺治想霸占人家的老婆,就是后来的董鄂妃),要是汉人,他就威胁人家说你是不是想学陈名夏? 顺治私生活方面也不太正常,为了董妃,谁也不理,爱谁谁,都滚一边去,董妃生了个儿子,夭折,追封荣亲王,而且,超规格赐祭,其实是按照太子的礼仪来搞的,后来,康熙说过他当年“无一日承欢于世祖膝下”,康熙对他哥哥裕亲王福全说要是那个死了的荣亲王活着,皇位谁都没戏!要不怎么说,顺治做事出尔反尔,明朝宦官当权为乱,清初多尔衮的时候很注意这一点,控制的很严,顺治不管那个恢复了13衙门24局,后来,脑瓜皮一热,想明白了,又立了个铁牌,说是宦官不得与政,与者杀无赦。 不过,顺治在汉化方面步子迈的很大,很多满洲大臣反对,他就说要整死人家,就做了这么一件明白事,临死前还后悔了,说是有违祖制,狠狠的把自己臭骂一顿,没有那个皇帝的遗诏是罪己诏,偏偏顺治就这么干,有人还说这是孝庄太后和辅政大臣干的,实际,按照顺治的人性看,这类不着调的事一准就是他自己干的。 如果,把中国历代王朝(大一统)的庙号世祖的皇帝排列出来,顺治是最臭的一位,汉世祖刘秀,那是千古一帝的人物,晋世祖司马炎早年也不荒唐啊。元世租忽必烈那是元朝的皇太极加康熙,说来说去,就是顺治最臭,可是,傻人有傻福,愣让他给撞上了。造化弄人! 嘉庆: 嘉庆原名叫做永琰,即位以后,为了避讳,他主动提出自己单改个名,就是官书上的顒琰了,音同字不同,这一点上他比他的父亲乾隆来的实在,其实,在对待手足关系上,他也要比他的父亲、祖父强。嘉庆实际在位22年,前三年,他的老爹没死,还称万万岁,嘉庆这个人很会韬晦,他也把和珅这类小人给糊弄了,事实上,嘉庆对乾隆的很多政策非常不感冒,乾隆后期的重要宠臣和珅、福康安等人,嘉庆是一个也瞧不起,福康安要不是死的早,很可能就被治罪,他的弟弟福长安就被革去爵位,他的儿子德麟被嘉庆也革去爵位,并且罚银40000两,以后,嘉庆一说到“劳师靡饷”的事情,就一定大骂福康安!煊赫三代的富察氏家族就此败落。 嘉庆这个人因为生活在清代中衰的年代里,所以,求治的心很急切,在剿灭川陕白 莲 教 大起义的时候,他多次痛骂领兵将领,语言实在是狠毒,动辄就以杀头相威胁。他的庙号叫“仁宗”,可是看不出一点仁的味道来。 嘉庆一生迭遭大变,清代中前期的事故多是发生在他这一代,前面提到的大起义,再有嘉庆 十八年的禁门之变,后来,他又被叫做陈德的男子无端行刺,总之,这个皇帝当的很辛苦,身边有缺乏很有能力的大臣给他分忧,将军中,名将如海兰察等早已谢世,所以,嘉庆的朝政不很有起色。这也是他多次暴怒的起因。“禁门之变”后,他责成那彦成负责剿灭李文成等人,可是,那彦成萎缩不前,嘉庆大怒,他写的谕旨上说:“汝再敢逡巡不前,就非阿桂之孙,朕之纯臣!”那彦成是乾隆名臣阿桂的孙子,可是,祖父的本事一点也没有,后来,在“二杨”(杨芳、杨遇春)的帮助下,才总算解决。 此后,在嘉庆下的罪己诏里,嘉庆近乎哀求群臣要激发天良、实心任事。可是,基本没用。 嘉庆的长处就是人很精明,这在他处理李毓昌的案子中就可以发现,李毓昌查赈被王伸汉等人勾结李手下的奴仆杀害,两江总督铁保,居然问不明白,案子送到御前,嘉庆一个晚上就搞通了,断定是谋杀,果然如此,嘉庆大骂铁保颟顸无能,发配充军。他处理的方法也是很特别,他命令把犯罪的奴仆押往李毓昌的坟前,摘心致祭,致祭前,先把这几个人刑夹两次,多年后,嘉庆还命令凡是牵连到李毓昌案子的坏蛋都是遇恩不赦。从这个事情上看,嘉庆为人还是嫉恶如仇的。 嘉庆的败笔也很多,其中就包括洪亮吉那一桩案子,而且,嘉庆的毛病是对好人用不起来,对坏人推不下去,这是庸主的通病。 道光: 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很引人注目的,小时候,在木兰秋狝,以猎获最多,深受祖父乾隆的嘉许,称他是:“不坠满洲家风”,成年后,就是嘉庆18年,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天 理 教 大起义,林清率一部人马进攻紫禁城,史称“禁门之变” 那时候,负责守护内廷的御前大臣和领侍卫内大臣像庄亲王绵课、成亲王永瑆这些人都早已吓傻了,再加上还有高、刘等几位太监作内应,宫内乱作一团,这时,也只有身为皇子的绵宁(就是道光)也还算镇静,开枪击毙一人,伤一人,义军这才被后续赶来的清军杀散,嘉庆从热河赶回来,先下罪己诏,后封绵宁为和硕智亲王,赏食亲王双俸。此后,秘密立储的时候就把绵宁的名字写在了里边,嘉庆死前,绵宁被正式确立为皇太子,奉遗诏即位。 道光本人的才具是很一般的,这也就是他一生勤政却政治日荒的原因,他的曾祖父雍正在《朱批谕旨》中曾写道:朝廷用人乃头等大事,其余皆为枝叶耳.可是,道光在用人方面却是十足的失败。他最信任的两个宰辅,一个是曹振鏞,一个是穆彰阿,老曹是主张“多磕头少说话”的第一人,老穆则贪得无厌。两人上下其手,把道光蒙蔽其中,道光原来很喜欢封疆大吏中的陶澍和阮元,就和老曹提起,老曹其人最怕有能人超越自己,于是,他就说:“两江离了陶某,恐怕漕运无人可及。”道光一生做的很有点声色的事情就是海运漕粮,结果,陶澍内调一事泡汤。再有,阮元,老曹说阮元这个人很能干,他的书法写的更好,道光平生最恨督抚、大臣不务正业,他认为,凡是官员要是多在其他地方用心,那么,本业一定干不好,话是对的,但是,矫枉过正就失之公平了,老曹一这样说,阮元终生再未进阶!曹振鏞这个人是清朝软刀子杀人最到家的一位,可是,道光对他推心置腹、信任有加。有一次,道光对老曹说他很苦恼一些大臣的奏折,总是喋喋不休,说个没完,老曹于是就教道光专心挑奏折中的一些小毛病,给其以狠狠的训斥,这样,臣下必然战栗不堪,以后就不会洋洋洒洒万言了,道光立刻照做,果然,下面胆战心惊,不敢轻易上书言事了。这种“导君以昏”的作法居然被道光视作至宝,其人的本事也就不难了然了! 平心而论,道光是清代最为节俭、清素的皇帝,其人对奢侈嗤之以鼻,且大力整饬,他想吃冰糖肘子,一问御膳房,竟然要五两银子,于是作罢。他问老曹的朝服是多少钱补的,老曹说是7钱银子,道光顿时感叹说自己的龙袍补丁花了二两银子,一定是内务府的人捣鬼。这比起他的祖父乾隆真不知强出多少!然而,1842年《南京条约》一次就赔偿英国人2100万,这又够吃多少回冰糖肘子的呢? 《清宫补闻》中记载:道光在签署《南京条约》之前的晚上,彻夜不眠,绕殿逡巡,不停的拍案叹息,等上谕发下后,他连连流泪,说是对不起祖宗。他希望他的继任能够为他雪耻。 哪知道,他的儿子咸丰连北京城都丢了。左宗棠在出仕之前就说过:曹相国当政,大清朝能好吗? 道光的陵寝在修建过程中发生漏水,这在当时来看是绝对不吉利的事,也是清朝气数将尽的一个外证吧。清朝中衰,乾隆是始作俑者,道光是光大者,此为定评。 咸丰: 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的老四,清朝倒数第四个皇帝,庙号:文宗,谥:显皇帝,年号:咸丰。 奕詝,这个人如果以其天生的资质来论,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里也只有乾隆能和他比美。他的聪明程度远在他老子道光之上,然而,他和高宗不同的是,他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奕詝的资质虽然好,可是,弱点也太突出,真正到了关键,反而,露出了怯懦的一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奕詝到底比糊涂蛋崇祯要强,他发现了肃顺,又通过肃顺重用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使得太平军最终没能像李闯王那样长驱直入,再有,总有人忽视的是,他比他的六弟恭王在有些方面要强的多,虽然,两人最终都是半斤对八两。 在湘淮系统的使用上,奕詝始终是使用而非重用,直到他死前,曾老头才做到两江总督,督理四省军务,奕詝对于督抚专政之于中央集权是洞若观火的,在这点上,无论是慈禧还是恭老六都不是他的对手,看法没有他深沉,恭老六对于曾国藩等人几乎等于纵容,慈禧为了私人欲望,对李鸿章淮系以及北洋的势力的发展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以致最后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但是,满清最终是让奕詝给带进了深渊,更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妄图使得慈安等人与肃顺等八大臣形成鼎足之势,不使任何一方危及他的儿子的无上的君权,竟然,白白便宜了慈禧!也是他听信肃顺等人的昏招,没有及时的化解和老六的矛盾,结果,垂帘听政,坏了祖宗家法,所以,奕詝绝后也是爱新觉罗家族他的惩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