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何必伤秋

(2006-09-17 09:28:06) 下一个

时届九月中旬,北加州的早晚已经有点凉意。白日的长度渐渐被黑夜所吞噬,夏虫喧嚣不再,明白无误地宣告秋天的来临。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斗转星移。如果把人生也分为四季,少年如新绿的芽,无疑代表春天;青年生机勃勃,轰轰烈烈,那是夏;中年沉甸持重,象秋天的果实;老年满头的银发,是冬日的冰霜。世代交替,推陈出新,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我爱春天杜鹃的烂漫,夏日荷花的清香,同样喜欢秋天桂花的浓烈,寒冬里腊梅的铮铮傲骨。

经过了夏日的张狂,秋天应该是收获的季节。如果要把秋天放在画里,它应该是金黄的麦田,火红的枫叶,是天边传来的声声雁叫,是那鬼节时门廊上摆着的刻着笑脸的南瓜。秋天的美在于成熟,沉稳,自信,没有丝毫的做作。

古往今来悲秋怨秋的诗词俯拾皆是,而这些常常与相思有关。 屈原应为悲秋之祖。“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活生生地描述了一位女子(湘夫人)在瑟瑟秋风中思夫(湘君)的图景,读后让人顿生怜爱之情。秋天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中秋,重阳,都有浓浓的相思的味道。

“秋风秋雨愁煞人”,那是秋瑾女士临刑前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无奈的感慨,是对她无法改变的这个世界的哀怨和思念。

她毕竟是勇敢地抗争过的。
 
借秋咏志的诗词不多见,所以特别喜欢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分豪情渲染上秋的色彩是多么的恰如其分。它没有春的幼稚,夏的轻狂,冬的暮气。满篇都是一个年轻人深思熟虑的自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借刘禹锡的这首《秋词》,愿大家在秋天里有份好心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