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天空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家地理中国专刊( 五)---1971年的中国(多图)

(2008-05-14 18:09:21) 下一个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一)--城市(多图)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二)--贵州地扪(多图)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三)---新长城之奥运北京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四)---未来(多图)

.

至高无上的权威:人民解放军在参观北京时学习毛主席语录。无论作者去哪里游览,她都可以看见毛泽东的“小红手册”被大家翻阅。这里面有批判美帝国主义的话,但也有比较温情的言语,“在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中,人民是最宝贵的。”

在北京欢迎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来访时候,学校女学生穿着节假日的服装,裙子迎风飘摆。50万人集中在长安街上,夹道欢迎,敲锣打鼓,唱歌跳舞,挥舞着旗帜,他们大喊,“欢迎!欢迎!”这些女孩子们的花裙子和西方普遍印象中当代中国穿着长袍的印象大相径庭。

在节日的故宫,台上正在演奏革命歌曲。五百年前皇帝用来做祭祀仪式的庙宇被重新修整后向所有游人开放。五月一号劳动节的早上,这里和其他在公园里建的十个临时舞台,专业演员在演五个样板戏里面的选段,两段芭蕾舞,和一段关于现代中国革命的音乐。由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做指导,这些文艺作品成为政府让大家延续保持中国建党时革命精神教育手段和工具。

在天坛附件,一家去游玩的人给孩子系鞋带。这家人的父亲是个士兵,但他不一定要住在军营里,远离太太和孩子。很多民兵都选择留在家里,只是每天早上去报道,象其他工作一样。由于家庭父母都是双职工,孩子都留给祖父母或者幼儿园照料,周日一般是全家一起出游的日子。在这个长期为人口问题困扰的国家,政府鼓励大家晚婚晚育。一对儿夫妇两个孩子被认为是理想家庭。

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雕塑在紫禁城的一个展览馆里陈列,表现解放前人民悲惨的生活。这组雕像左边,一个祖母被一个贪婪的地主的随从抓着,不让她把手里饥饿的婴儿给他的母亲,那个母亲则被另一个随从抓着,因为这个母亲要去哺乳地主的孩子。在共产党1949年掌权之后,没有具体数目大约千人左右的地主被镇压和执行处死。

老朋友相遇:中国总理周恩来,右边,欢迎作者的父亲,加拿大外交官Chester Ronning,他一口流利的中文都不需要翻译。两人曾经在1945年头一次见面,当时Ronning在中国驻防。半开玩笑,周总理对这位76岁老人的提早退休颇有微词。“我知道你比我大三岁,”周微笑着说,“但我们应该例外,比如我吧,你看,为什么要现在退休呢?”

这是在一段长城上集合的战士们,他们来旅游。这段长城距离北京只有35英里。两千年前修建的长城,是为了阻挡北部来的野蛮游牧民族,穿行在高山和沙漠中,大约绵延1500英里。

这是两个共产党员在北京的学校一天的劳动和学习之后在床边吃晚饭。这个学习项目,目的是教育知识分子和普通工人一样有同样的劳动经历,这是从60年代末期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实施的。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加强党的理想中的无阶级的社会。当作者问,“要学多长时间?”其中一位妇女回答,“这要看我们的态度如何了。”

军人在清华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很多人都戴着毛泽东的纪念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关闭了国家的中学和大学。只有去年,清华大学重新开课,收了2800个学生。

在给聋哑儿童扎针灸。在手腕上扎穴位,据说可以治愈很多聋哑儿童。几千年前发展起来的针灸,虽然没有很多科学的解释,但一直在中国流传治疗很多疾病包括治头痛。

在中国万花筒一样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以下这些面孔:拿着烟斗的小伙子称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来讲,过去有贬义的农民,现在成为一个骄傲的事情。他和他的太太,一位儿科医生,他们还有两个孩子,一位祖母,都是在北京近郊一起生活。他们喜欢音乐,都会吹笛子和唱歌。

杭州,有着美丽可爱的姑娘,正在生产精良绿茶的公社劳动。

85岁的满脸皱纹的老人,住在Yenan. “传统中国人追求长寿”,作者写到,“但是没有过去那么狂热。”

外交官的女儿,17岁,从军队请假来参加作者的爬梯。女儿的父亲,是住在刚果的前外交官。问她为什么要参军,她回答,“为了冒险,军队里有很多和我同龄的女孩儿,比我呆在家里有意思。”

西安的一个小男孩的头被剔成女孩儿的样子。父母认为这样做就可以让魔鬼觉得这个孩子是女孩,就不会在她身上浪费时间祸害了。

没有尿布,也没有洗衣店,孩子的父母都出去工作了,祖母把孩子穿得很实用。


中国工业的门户,烟雾缭绕的上海是国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扬子江上的帆船。

拉纤的纤夫。这样的拉纤时间很长,有时几个小时,长得需要几天。

外交官Ronning在农田里。

最好看的节目,外国人在田地里干活吸引了几个小观众。

妇女在用机器切割金属。妇女很高兴能和男人一样有同样的薪金和提升机会。在很多中国的大型纺织厂都有妇女干部。

上海港口的中国万吨巨轮。造船业是中国一个新兴工业,未来要建三万吨巨轮的蓝图,和日本的10倍于此的轮船比,还是有些小。

在工作中的乐趣,学生们在一个造筒的工厂唱歌,他们在这里接受思想教育。中国人喜欢各种业余的演出和音乐节目,主题是不变的革命题材。

鞍山钢铁厂的炼钢炉。当日本从这个占领了14年的地方撤出,他们拆除了很多工厂。尽管如此,东北还是很快成为的中国的工业基地。

北京居民在表演剑舞。每天早上,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广场街道上锻炼身体。

从织布机下织出的毛泽东的画像,在由此送到各大百货商店,在最后进入偏远的村庄。最让人惊讶的如今中国的一个方面作者发现,是对毛泽东智慧的尊敬。任何成功都可以归功于他的思想。

延安的窑洞。1934年,面临被南方国军消灭的危险,毛泽东率领9万人开始了万里长征,6000英里,跨越18座山脉和24条河流。

窑洞外面的毛泽东语录牌,他和其他四位领导人曾经住在里面。

沈阳农村,农民在用水牛耕地。后面的红色拖拉机,是农村开始实行机械化的证据。

在田里插秧,只有手工劳作才可以完成这些事情。

人们都用脚蹬车移动:一辆三轮车载着孩子们去幼儿园,从天安门广场经过。

沈阳骑自行车的上班的人们,经过毛泽东的雕像。大家在中国都骑车,拥有私人轿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他们很幸福的享受到一个没有汽车废气污染的环境。周总理相信,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国家面临的环境污染。

作者Mrs Topping在旅途中拍照。1947和1948年她在南京大学学习。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又回到中国。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一)--城市(多图)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二)--贵州地扪(多图)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三)---新长城之奥运北京
国家地理5月中国专刊(四)---未来(多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2)
评论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jwayne-1:这个是网站的link,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08/05/china/changing-china-1971/topping-photography。你最好还是用一些online server留个备份吧,更保险一些。:)
jwayne_1 回复 悄悄话 did you have online version? i only have hard copies and running out of space to store them.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两只黄鹂的评论:
再谢谢!
我们女的也插秧,所以记得脸肿。。
我们还赤脚在湿田埂上挑秧苗,真重呵,真难走呵,那时连哭都没泪的。
现在我们变得很能哭。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两只黄鹂的评论:
谢谢黄鹂的解释!正是如此。
就象花草换盆螃蟹换壳蛇蜕皮,等等等等。。。
刚开始稻的种子(谷子的良种)是撒在水田里的,密度会很大。
问好这儿的各位哦,
喜欢明亮的所有文字。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噢,明白了,谢谢黄鹂这个农业专家的指点。俺以后也不会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啦。:)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我觉得并非非得这样,麦子就是直接散播的。

我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提高产量(所谓精耕细作)。

稻种经过浸泡散在秧板田里(这个秧板田做的非常平整,并且略高于水面, 如照片那样),一来不容易被水冲走,二来容易管理,最后的结果就是容易存活。

等到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候, 它们的适应性就提高了,这时候再拔出来插播在大田里, 这样就比较容易存活,也利于以后的除草啊之类的活动。(秧板田经过平整后最后也要插秧)。
就象杜姐说的,拔秧相对来说很容易,一般妇女干的多,插秧相对来说复杂多了,不但讲究速度(第一行的人一般最快,因为他需要给后面的人弄出一定的行距),还讲究整齐和质量(就是说不能插得太深,不能插得太浅被水漂起来)。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呵呵,探长请查看悄悄话。
agentsmith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想!很想!:)))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虔谦:嗯,点滴成长的祖国和朴实的人民。:)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呵呵,探长别听流言,俺现在是圆圆的苹果脸,连腰都找不到了。你还想看吗?:)

黄鹂,还有杜姐姐:再问个无知问题啊,那干吗开始种的时候不把间距算好呢?留出足够的地方长秧苗啊?这么开始密,后来再疏散开,不是很费劲吗?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The seeds are uniformly(Very densely) spread in a small region(like in the picture).

When they are grown up, they need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big regio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the near part is before they are transfered, the part far away is after they are transfered.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这就是, 我们的祖国~~
agentsmith 回复 悄悄话 俺也要看亭亭玉立的明亮的照片!美目瓜子脸发型特妩媚.... 我太想看了!:))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呵呵,杜姐姐,那是我翻译有问题,我以为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要拔秧呢?插秧我明白,拔它们干嘛呢?你给科普一下吧。谢谢啦。:)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插秧是往后退的
而不是往前走,弄得不好一P股就坐水里了。
自我更正一下。:)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又看一遍。很亲切的。。
刚发现“在田里插秧”这一幅画她写错了,作者没注意到这些姑娘们在拔秧而不是插秧。只有拔的时候才有坐小板凳的福气呵,少累多了。插秧时候是一直低头往前走的,到晚上才发现脸很肿!
是71年吗?很巧,那时候我刚好在田里拔着插着呢。。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迩东,不辛苦,就是翻译着有些费劲。我家蒜长得可好了。我又指挥我父母让他们接着种了好些。我一看到蒜就想起你来了。就跟饮水思源一样。呵呵。

达尔文,对啊,我当时也那么想的。周总理只是没想到我们工业化的速度,比他想得要快多了。要是同时把保护环境跟上就更好了。

coco1215,嗯我觉得哪个时代的人都有知足和不知足的两类。打个比方吧,要是当时的那个外交官女孩,看到现在的照片,也许也会说,这些人应该很物质生活这么好,应该很满足幸福吧。:)

wo-8.呵呵,谢谢念经。我也跟着念念。但我不知是否和你念的一个意思。:)

可选项123,嗯,是吧。那时国家也很注重形象的。

stillthere,呵呵,不客气。有空再来吧。





erdong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明亮, 辛苦了.
达尔文 回复 悄悄话 好贴。总理对污染问题;没有预测对啊。
“沈阳骑自行车的上班的人们,经过毛泽东的雕像。大家在中国都骑车,拥有私人轿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是他们很幸福的享受到一个没有汽车废气污染的环境。周总理相信,由于工业化起步晚,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国家面临的环境污染。”
coco1215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的人应该很满足很幸福吧~
wo-8 回复 悄悄话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可选项123 回复 悄悄话 几张照片让人回味.这些照片所拍的地方比俺插对的地方繁华干净多了.这是少有的几个当时对外国人开放的地方.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欣赏;
谢谢明亮!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punny,呵呵,我有时也翻翻旧帖,不过我想的多半是,那会儿我怎么那样啊,傻乎乎的。:)

姜小白,我也是。我现在都眨巴着眼睛把眼泪吞回去。早上看新闻还看见一幕感人的场景。也谢谢你还喜欢我文笔。关于写文章的事情,说实话我想了很久。我们可以说我们对这场灾难感同身受,虽然我们也流泪,可我们远离他们,我们流泪和那些失去至亲至爱的人的流泪,不一样!我试着在一个角落里面不动,那感受和身子压在水泥板里,一点点等死的感受不一样!那些轻飘飘的文字,怎么配来缅怀逝者呢?我不能写,也写不出什么,为这些人的,原谅我吧。


姜小白 回复 悄悄话 最新几天的心情非常压抑。铺天盖地的关于地震的新闻报道让我觉得悲痛并且窒息,以至于不敢去再去点击相关的链接。今天坚持着看完几个视频,已经忍不住流泪。

明亮的文笔这么好,写点关于地震的文字,就当作是对逝者的缅怀吧。
punny 回复 悄悄话 翻了一篇你的老贴出来看了,果然心情明亮了许多 :)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apploud, 呵呵,谢谢你。来这里就随性随意,想认真讨论就认真讨论,想开玩笑打闹就打闹,不用拘形式等等。我自己是很随意的,看我博客就知道了。这周的确是很难,难过心碎。大家都好好休息,过个好周末吧。
applaud 回复 悄悄话 不好意思,我其实是个很和稀泥的人。这次认真了一下,是因为有几个回帖的感慨。--开来是大家开玩笑,我认真了。

我不太看国家地理。以前有一期有几个大猩猩,印得那个清楚--所以我就躲了。我以为那个1971是文章本来的标题呢。:)

It's been a tough week. 祝你周末流水愉快。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黄鹂:嗯,理解正确,下次欢迎你我就直说,最好加上放鞭炮。:)

applaud,嗯,你真是个很认真的好人。这个1971年中国的副标题是我加上去的。这期地理杂志,非电子版的,并没有这篇文章和这些图片。这个是他们网站电子版为配合这期介绍中国一并放在那里的。我觉得好,就搬过来了。题目是回到中国的过去。但这些照片是1971年的。其实就像你说,文字的照片都有一定的误导程度,因为人是记录这些历史的,就会有人自己的因素掺杂在里面。绝对真空的历史到底如何,我想没有哪部历史可以逼真还原当时。能做到的就是从各个角度逼近。我相信,大家也不会一叶障目看了某些张照片或者一篇文章就推断出当年的全貌,不过是一个侧面,这个还应该相信群众的逐渐提高的觉悟吧。:)

马驰胜,嗯,当时大家精神面貌还不错,单纯。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黄鹂,你又飞回来啦?前一阵不见你做窝啊。

---------------------------------

That means welcome, haha.

applaud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but I wonder in 50 years, when people look at these pictures in an effort to get to know "1971年的中国", what would they get? Will they sigh with nostalgia? -- somehow, old pictures have such effect on people. Yet, it's actually one of the darkest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Sometimes, I think words and pictures are the most misleading inventions.

I wouldn't object if these are some personal collections. But when a reputable widely circulated magazine claims something like "1971年的中国", I feel uneasy.
马驰胜 回复 悄悄话 还是那个时候让人觉得心里亮堂,不象现在这般灰暗。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小屁涵,我觉得是当地老百姓迷信吧,都是说女孩命贱的。那意思是说女孩连魔鬼都懒得浪费时间,不算个人的。:)
小屁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西安的一个小男孩的头被剔成女孩儿的样子。父母认为这样做就可以让魔鬼觉得这个孩子是女孩,就不会在她身上浪费时间祸害了。'
为什么魔鬼不会在女孩子身上祸害?
小屁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西安的一个小男孩的头被剔成女孩儿的样子。父母认为这样做就可以让魔鬼觉得这个孩子是女孩,就不会在她身上浪费时间祸害了。'
为什么魔鬼不会在女孩子身上祸害?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哈哈,阿贝,我总算把这些说明给加上了,翻译几句话比我写洋洋洒洒一篇胡诌日记可真是难多了。你仔细看看,那个大奔头是男娃子。俺小时候奔头虽大,可毕竟是秀气的女娃儿啊,比他可漂亮多啦。:)))

黄鹂,你又飞回来啦?前一阵不见你做窝啊。

applaud,其实我明白你说的,毕竟那个时候没有开放,外国人能拍摄和参观的也一定是组织同意的。但这些照片,从某个角度看,已经很真实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情况了。其实这组照片和当代照片比较看,很有意思的。比如人们的穿衣打扮,笑容,环境等等。

我就是,我觉得你慧眼,阿贝的照片你见过啊?能给我看看她的新发型吗?

天地一扁舟,噢,呵呵,看我这文盲,谢谢谢谢。我当时觉得,能拍这么多照片估计是建交了,要不这个杂志登出来,想当然啦。再次感谢。

姜小白同学,你学着点,虽然你那年没在你妈肚子里,可那不是你我孤陋寡闻的借口。好吧,下次希望你主动正确回答问题。

我就是,呵呵,又见你一面,我和我老板的关系呢,好得时候挺好,有压力时候大家都急,这时矛盾就多了。尤其在我不读他邮件,先看wxc的地震新闻研究神为啥闹地震的时候,让他很生气。于是我也就很郁闷啦。隔着三十多年看回去,那时中国真的简单淳朴。不过我还是觉得不要停留在那个时代好。

Sunne,那这么熟悉的画面让你回忆那时的青春时代了吧,一定很温馨。

andromedae,嗯,是挺生动的。不过那会儿主题都是革命题材。现在看起来挺逗的。

小屁涵,嗯,我也喜欢历史老照片。有本书还是杂志啊,就是老照片,里面照片配故事,读起来真久远了。

南山松,回答不错。这么多人就你自觉交作业,我把说明一个个加上了。那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收租院,好像是奶妈问题。

punny,嗯,当时大学里面都有。没注意后来什么时候给拆的。也许有些还留着的。我今天可是老老实实干活干了一整天。不知能坚持多久。:)

mycereal, 嗯,是啊,父母那代就是这样的。一代一代也真是快啊。



阿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我就是的评论:
呵呵,我倒想呢!我没那个大的奔儿头。大奔儿头的孩子聪明啊!说真的,那个大奔儿头的小孩儿倒有点儿象我老妈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我老妈小时候,神童一个啊。倒是大奔儿头下面的那张,老奶奶夹着的那个,象我。:)
阿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我就是的评论:
呵呵,我倒想呢!我没那个大的奔儿头。大奔儿头的孩子聪明啊!说真的,那个大奔儿头的小孩儿倒有点儿象我老妈小时候的一张照片。我老妈小时候,神童一个啊。倒是大奔儿头下面的那张,老奶奶抱着的那个,象我。:)
applaud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两只黄鹂的评论:
sure. no fight.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plaud的评论:
Sorry, it should be "I" not "We".

I didn't know what was the reality of 1971.

and we will not fight with each other for this, right?





applaud 回复 悄悄话 两只黄鹂: “anything"? ”insightful"? 不至于吧。您也太客气了吧? 得,不管您说的是正话反话,我就大方一回-- 不客气。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plaud的评论:


Thanks for your help.

We can't understand anything without your insightful knowledge.

applaud 回复 悄悄话 i don't think the pictures are taken randomly. Most of them look staged. whoever took those pictures must be working under a lot of supervision. 1971 -- that's still cultural revolution time. I don't like these pictures at all -- all those smiling faces are misleading about the reality of that time. I doubt they "真实的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现象". I am curious about the 介绍 section.
我就是 回复 悄悄话 明亮怎么会是那个小娃娃呢,那明明是阿,阿,阿贝你自己嘛
那酷毙了的发型,你现在还留吗?阿,阿,阿贝?
天地一扁舟 回复 悄悄话 中美建交是1979年总统卡特任内的事。



回复明亮的评论:
明亮 评论于:2008-05-14 18:48:12 [回复评论]

姜小白,嗯,71年的老照片。当时刚建交吧?
=============
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当时我妈的肚子里还没有我。
阿贝 回复 悄悄话 那个小娃娃的大奔儿头是不是跟小时候的明亮很像啊?呵呵,现在一看到大奔儿头的小孩儿就想起明亮,条件反射了。
我就是 回复 悄悄话 那个时候的相机应该没有现在好吧,能照出这样的水平真不容易。
那个时候啊,空气真好,人也好单纯,就是太穷了阿,那日子也不好过啊。唉
明亮的心思好细致,赞一个!
你那么不喜欢你的老板吗?阿,阿,阿贝说要帮你揍他(她说是骗你的,可是我信啊,那天她就打了个电话叫我老板站在我后面看我上文学城)
SUNNE 回复 悄悄话 那年我初中毕业。照片中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
姜小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明亮的评论:
明亮 评论于:2008-05-14 18:48:12 [回复评论]

姜小白,嗯,71年的老照片。当时刚建交吧?
=============
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当时我妈的肚子里还没有我。
andromedae 回复 悄悄话 雕塑的水平极高,动态平衡感好,期待更详细的介绍,毛泽东时代的文化人身体力行到群众中去,有好多极好的东东
小屁涵 回复 悄悄话 一张张看进去, 不觉间进入了一种安静状态,在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感动.
尤其是看到哪个小伙子拿着烟斗的那张, 凝视一会, 竟恍惚起来.

也不知为什么, 就是爱看一些有历史沉淀的人物生活照.尤其是祖父母收藏的旧的黑白照片. 总有莫名的感动, 虽然我并不曾生活在那个年代里.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又是看图说话呀?
总的感觉是:当时的人们很纯朴,很相信和拥护党的领导.
中央领导(国家领袖)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那时候是不是有农业合作社和大炼钢铁呀?
知道周恩来的外交政策搞得很好.
有两幅照片是革命圣地延安吧?
有一幅是不是泥塑收租院?记得小时候有忆苦思甜教育.
你不是在考我们历史吧?
就写到这里. 交卷.
punny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各大高校都有那么一尊像吧 :P
嘻嘻,71年,坐投机沙发的还没生了呢 :)
明亮,同情一把,给老板抓住不太好玩呢,看来你要老实几天了
mycereal 回复 悄悄话 我在想象我父母那个时候的样子。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姜小白,嗯,71年的老照片。当时刚建交吧?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呵呵,好吧,探长,明儿我还得先认真工作。
我睡觉去了。大家晚安,白天安。:)
姜小白 回复 悄悄话 极其牛b的照片。
真实的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现象。
宝贵,宝贵。。
镜头前,
泛起历史的沉淀
agentsmith 回复 悄悄话 某人把投机的沙发坐上了,俺很不服气!:)
明亮辛苦了,快去睡个好觉,明天再接着侃:)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呵呵,你就囤积投机倒把吧。

请大家接着看图说话吧。我今天可没力气说话了。明天我有空补上介绍。:)
歌儿 回复 悄悄话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谁需要坐报纸的找我吧。:)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