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天空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行走学校

(2008-03-13 18:16:16) 下一个

我还不知道现在国内流行一种叫行走学校的,直到我今天随手看到湖南卫视的一个节目。

画面上先是小孩子的嚎哭,家长恨下心就把孩子放下了。这个小孩儿,顶多才7岁。他哭着对电视节目的采访人员说,“爸爸不要我了。”

然后就是介绍这个行走学校。行走学校是专门接受一些所谓的坏孩子的,这坏孩子的定义就包括上网,逃学,暴力等等。然后把他们关在一个特殊的类似军营的学校里面,每天教育他们的手段,最主要是行走,不停不停的走。一般要走20多天,穿戈壁沙漠。平时如果在学校,也要有类似军训的练习项目,让他们匍伏在水泥地上行进。学校还实行惩罚,严厉地打学生。包括打手板。

我看到一个孩子,伸出手,挨打,小脸又是怕又是委屈,简直是太可怜了。而另一个比他大一些的孩子勇敢,他眼也不眨的把手臂伸直,看着板子落在自己手心上。他后来说,“越打我越觉得舒服。”

再说他们行走的路线,从石家庄开始,要走到内蒙古的一个大沙漠,有几千里的路。这些半大的孩子,开始行走前,有个女孩病了,发烧386,他们竟然让她自己选择要不要跟着大家出发,而且在她选择接着走得时候,大家竟然是一阵欢呼。

这个节目,邀请了两位住在中国的美国人来参加当教官,并且陪着这些孩子们一起走。他们分成了蓝队和红队,这两个美国人分别分在两个对,一个是当队长,另一个当了副队长。

这个副队长,和女队长在路上,为这个发烧的女孩争执了起来。他说,“你看看女孩走路的姿势,明显就不对了。我们不能这样让他走下去。”而那个女队长不同意,说“只要她还能走,就应该坚持。”美国小伙子很激动的说,“我没见过你这样没人性的,孩子是因为怕你,才不敢不走的。”女队长却说,“孩子们喜欢我。”然后她还问这些孩子们,你们怕我还是喜欢我,没什么人敢说话,有人说喜欢,美国小伙则大声回答他们怕你。

美国小伙在到了营地对节目组的人说,“我没法不让那个小女孩不走,虽然我觉得这非常残忍,要万一出了事情,我们怎么对她的父母交代。”可他同时说,“我现在是副队长,我也必须服从那个女队长的权利。”

节目就先演到这里了,说是下次再演是否两个美国小伙子可以陪他们走完这段里程。

幸亏节目停了,要不我就会不停地义愤填膺到天明了。哪里有这样残酷对待孩子的,有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被定义成坏孩子,可以这样折磨他们。我随即在网上查了查,才知道这还是一种所谓很有效的激发“坏孩子”潜在能力的教育方式。

“赞同者认为,没有吃苦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被送到这儿的差生,就像一匹脱缰之马,已经不能被正常驾驭。一般的人、一般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只是家常便饭。因此,只有类似于佛教中禅宗的棒喝,类似于中医的猛药,才能让他们悬崖勒马、恍然大悟。”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可以在这样的猛药下以后可以有健康健全的心理。我从电视节目看,一共就两只队伍去行走,一队红队提前半小时先走而先到了营地,另一队蓝队赶来的时候,红队的小孩儿摇旗呐喊,喊的是,“蓝队倒数第一。”

更别说那些孩子,觉着受到父母抛弃的心理,他们好多人都想办法逃跑。孩子们中间还在隐藏着一个消息,采访人员怎么问都不说,因为他们都发了誓,不把有个孩子被教官打伤的事情说出去。

个发烧的女孩子,是个胖胖的女孩。她说,她不逃跑,她要等着妈妈来接她。她说得时候是那样悲伤,她之所以是坏孩子是因为家里很有钱,妈妈整天忙于工作不回家,她唯一可以引起妈妈注意的方式就是捣乱,整夜在外面上网不回家,见谁打谁。

在北美的父母,别争论是羊妈好还是推妈好了。和这些忍心把孩子们送到这种地方做这种猛药教育的妈妈,都是最爱孩子的好妈妈。我真是可怜这些被送到行走学校的孩子们,我真是讨厌那个象铁人一样的女队长。怎么都这时候了,还会有这样的理念在推行。也许我狭隘了,可我真不觉得这样可以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孩子长大以后会有健全的人格。意志虽然要培养,要磨练,可在孩子这样小的时候,让他们整日在恐惧残酷谎言中生活,那样的意志培养出来也都是魔鬼意志,更会后患无穷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9)
评论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豆沙MM,那个你说的高中集体教育和这个“集中营”式的教育还是不一样的。我们高中也军训过,大家都觉得好玩罢了。没有那种被特别分出来,不被人需要的感觉。

黄鹂,清末的师傅是民初。呵呵。他们两人蛮有学问的。我参观过人家博客。

清末,是啊,我看着节目就觉得挺别扭的。也许我真是少见多怪。

墨浅,嗯,我同意你的。做事情不能极端。

橄榄树,呵呵,敢情你是游泳健将,punny也是游泳健将。你们两个也不用争了,大家都说的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还好我还没孩子,松口气,教育小孩健康成长还真是不容易啊。:)

这个周末忙着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出去买了一些好东西,有漂亮茶杯,上面还有蜻蜓和小蝴蝶的浮雕,大把的,端着特舒服,喝茶喝咖啡用的。做了好吃的,红油螺片,还有就是睡觉看电视。没上网,很自豪。也没来得及写博客,有些惭愧,等有空补上。想起明天要上班,很不情愿,好在夏时制倒得差不多了。春天也真快到了。:)

豆沙小月饼 回复 悄悄话 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过这种教育方式,叫什么“精粹”教育,具体想不起来了。从日本流行的,高压,折磨,锻炼承受能力。
豆沙小月饼 回复 悄悄话 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流行过这种教育方式,叫什么“精粹”教育,具体想不起来了。从日本流行的,高压,折磨,锻炼承受能力。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清末的评论:
哈哈,谁是你师傅?很有趣的一个人。
清末 回复 悄悄话 这个不中不西的“鬼(行走学校)”其实也是无聊洋人在北美大陆制造的,它叫什么什么的 Boot Camp。只是被接“鬼”到了东土,便有点儿水土不适;对孩子过分的严厉,也属于食鬼不化东鬼效西鬼簇颦而已。

本人也同意这个(行走学校)可能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但小孩子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某些类似于训练野战军战士的体能及精神方法不可取。把它放在电视上暴人眼球,显然便脱不了铜臭味了。

以前也听说有大人要把到了服役年龄不听话捣蛋的孩子送到军队,去接受严格训练的。只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想要拿军队的方法,在未成年的小孩子身上来赚钱的。

照俺师傅说滴,一家之言,呵呵。
墨浅 回复 悄悄话 赞成刚柔相济的教育。这个世界是现实残酷的,升学求职,优胜劣汰。生活也是温暖的,困难的时候,也不会所有人都背叛离弃你,总有家人朋友上司的帮助和支持。教育孩子是要让他们认识并有能力健康快乐的走好几十年的路。
白云下的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那您的教练也太狠了. 不会游泳就让人跳水. 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 我说的情况是这样,(为了说清楚我又得暴料) 本人小时候很挑食,基本是不爱吃饭. 很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吃饭,满屋子追,是又装小丑又扮演火车进洞的. 我妈的做法是把我送到了游泳队, 教练一脚把个同学推进水池里,但水很浅,肯定淹不死,也摔不坏的情况下. 至于结果,我游泳的水平,也就是学会了,不怕水. 但每天回家,看到食物基本就像饥饿的狼一样,什么都能吃.因为每天泡三个小时在水里. 这个可控制的情形,你满意吗?
punny 回复 悄悄话 明亮,这篇invisible mom不错 :)

橄榄树,我同意你的第一条,部分同意你的第二、三条。挫折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是否应当采取还是应该看是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父母。游泳队的不敢下水,教练一脚踢下去你真的觉得有效?很抱歉,本人小时候是跳水队的,有过类似经历,是从跳台上被逼下去的,而且当时还不会游泳,这不是美好的回忆,而且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碰水。如果有其他的方式引导或教练有心去找其他的方式我觉得会更有效。另外,不同意你说的只要不出三长两短就行了,挑战自我极限是一回事,问题是谁来控制这个度,有些“三长两短”不是表面上就看得出的,精神上的“三长两短”算不算?
白云下的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1. 我到觉得无论是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的听话,不听话的小孩,都应该去尝试一些这种军事化的训练. 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任务. 没有培训,是不会懂得合作,责任,竞争,规则. 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2. 能被父母送去这种活动的孩子绝对不是被抛弃的. 真是被抛弃,就不管了,放任自流. 不会费这么大劲送来. 父母爱孩子有很多种方式,呵护是一种,但让其经历挫折是更有效果的一种. 那些少儿体校的小孩,吃的苦比这多多了.譬如:游泳队的不敢下水,教练一脚就踢进游泳池.
3. 大人是有个种各样,小孩也是.调皮的孩子,就是觉得不守规则,就兴奋.怎么惩罚?唯一的办法就是拿皮带抽,才能震住. 亲父母你赶不赶下手?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小孩拒绝的最好理由就是装可怜. "爸爸不要我了..." 这种小把戏,是本人三岁时不想上幼儿园就玩过的. 爱捣蛋的孩子精力比起同岁的孩子,是超级旺盛和有激情.欺负老师,挑战权威,能令人有难以抗拒的快乐. 必须有点东西,能挑战他们.行走学校,只要不出三长两短就没有问题.
4. 本人离当妈远着呢,我只是说说调皮孩子的部分心理.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Invisible Mom

It all began to make sense, the blank stares, the lack of response, the way one of the kids will walk into the room while I'm on the phone and ask to be taken to the store.

Inside I'm thinking, 'Can't you see I'm on the phone?' Obviously not; no one can see if I'm on the phone,or cooking, or sweeping the floor, or even standing on my head in the corner,because no one can see me at all.

I'm invisible. The invisible Mom.

Some days I am only a pair of hands, nothing more:
Can you fix this? Can you tie this? Can you open this?

Some days I'm not a pair of hands; I'm not even a human being. I'm a clock to ask, 'What time is it?' I'm a satellite guide to answer, 'What number is the Disney Channel?' I'm a car to order, 'Right around 5:30,
please.'

I was certain that these were the hands that once held books and the eyes that studied history and the mind that graduated summa cum laude
- but now they had disappeared into the peanut butter, never to be seen again. She's going, she's going, she's gone!

One night, a group of us were having dinner, celebrating the return of a friend from England. Janice had just gotten back from a fabulous trip,and she was going on and on about the hotel she stayed in. I was sitting there, looking around at the others all put together so well.

It was hard not to compare and feel sorry for myself as I looked down at my out-of-style dress; it was the only thing I could find that was clean. My unwashed hair was pulled up in a hair clip and I was afraid I could actually smell peanut butter in it.

I was feeling pretty pathetic, when Janice turned to me with a beautifully wrapped package, and said, 'I brought you this. ' It was a book on the great cathedrals of Europe. I wasn't exactly sure why she'd given it to me until I read her inion: 'To Charlotte, with admiration for the greatness of what you are building when no one sees.'

In the days ahead I would read - no, devour - the book. And I would discover what would become for me, four life-changing truths, after which I could pattern my work:

No one can say who built the great cathedrals - we have no record of their names. These builders gave their whole lives for a work they would never see finished. They made great sacrifices and expected no credit.

The passion of their building was fueled by their faith that the eyes of

God saw everything.

A legendary story in the book told of a rich man who came to visit the cathedral while it was being built, and he saw a workman carving a tiny bird on the inside of a beam. He was puzzled and asked the man, 'Why are you spending so much time carving that bird into a beam that will be
covered by the roof? No one will ever see it.'

And the workman replied, 'Because God sees.'

I closed the book, feeling the missing piece fall into place. It was almost as if I heard God whispering to me, 'I see you, Charlotte. I see the sacrifices you make every day, even when no one around you does. No act of kindness you've done, no sequin you've sewn on, no cupcake
you've baked, is too small for me to notice and smile over.

You are building a great cathedral, but you can't see right now what it will become.'


At times, my invisibility feels like an affliction . But it is not a disease that is erasing my life. It is the cure for the disease of my own self-centeredness. It is the antidote to my strong, stubborn pride. I keep the right perspective when I see myself as a great builder. As one of the people who show up at a job that they will
never see finished, to work on something that their name will never be on. The writer of the book went so far as to say that no cathedrals could ever be built in our lifetime, because there are so few people willing to sacrifice to that degree.

When I really think about it, I don't want my son to tell the friend he's bringing home from college for Thanksgiving, 'My mom gets up at 4 in the morning and bakes homemade pies, and then she hand bastes a
turkey for three hours and dresses all the linens for the table.'

That would mean I'd built a shrine or a monument to myself. I just want him to want to come home. And then, if there is anything more to say to his friend, to add, 'You're gonna love it there.'


As mothers, we are building great cathedrals. We cannot be seen if we're doing it right. And one day, it is very possible that the world will marvel, not only at what we have built, but at the beauty that has been added to the world by the sacrifices of invisible women.


Great Job, MOM!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哈哈,除了我和孤大草纸上谈兵,其他人多少有些基础吧。橄榄树估计也是纸上的好妈妈。:)

三丰子,你这个人群自动划分的理论还真是新颖,也的确有这个现象。

“好象是,一堆人聚在一起,每个人只能“无意识的选择”尽情发挥其中一个性格。

再比如把所有PARTIES中爱说话的人集中在一个PARTY,肯定有人就会选择的沉默。而所有不爱说话的人集中在一起,一定能出了演讲家。”

这个现象的确是有。我想你说的性格种子这个比喻很有意思的,我们都会因地制宜的散落组成各种丰富频谱,也许跟泡利不相容原理一样,如果有人占了某种性格位置,我们剩下的就会自动占领剩余的位置,干嘛跟那些人抢位子呢?从能量角度来说,这样最稳定。
所以,当有人扮演了活泼的角色,我们就自动扮演安静角色了。

这个学校里面体罚挺厉害的,那个后来脸皮厚不怕挨打的孩子,心理素质大概已经过关了。自动定位到勇敢坚强的学生了。

橄榄树还有红茶,你们讨论的也很贴切。我想橄榄树的意思是不能让孩子做温室花朵,那样对孩子们适应社会不利。我倒是更同意红茶观点,还有punny的,爱孩子给他们信心,在同时因材施教。

这个学校,象阿小名说的,也不是父母就真不爱他们了,孩子是有惯坏的,孩子虽然天真有时也狡猾的,他们调皮程度到一定时候,父母都管不了,虽然还爱他们,也只好狠心送出去让别人管教了。

我认为,的确要到那种真是“十恶不赦”的程度,再采取这招。其实到了这步,还是有些失败了。还是应该开始就做好规矩,爱也不要溺爱为好。

这个节目里面的小孩儿,有些我看远不到那种程度,无非是有些难管,家长就推手不管了。而这个学校的老师,也看不出那种“爱”而严厉的特点,严厉,惩罚都成了一种教条。

所以其实小班教育很对。这样才能认清每个孩子的特点特长,我想主要让孩子明白,他有什么潜力,以后可以怎样发挥他的潜力更重要吧。优点缺点都是相对的,社会也不要一刀切的需要某种人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的。

我罗嗦半天,也还是“假”的。还是身体力行,劳苦功高的妈妈们值得钦佩的。今天还收到一个英文短文,写给妈妈们的,等等我贴出来吧。

春天还是快到了,出去赏花吧。:)
sanfengzi 回复 悄悄话 在座个个都是做爱心父母的材料:-).

小声问问,有几个是有小孩子的?

有个写了育儿书的人后来这样写到,我一直是育儿专家写了很多书,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

另外关于NATURE和NURTURE,以及环境的影响, 一直也没有个定论。有研究者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平均在5%。

我琢磨着,人是个群体动物,而HOMOGENEOUS的群体哪里都不存在。比如说,从各地挑来的第一名的学生放在一起,混几天后就见分晓,“好”“坏”就分出来了。

好象是,一堆人聚在一起,自动的或者无意识的,有人要演好角色,一些人要演坏角色。

小时候我也常常琢磨,到了任何一个新的班级,新认识的某些同学总能在原来的班内的老同志中找到对应的性格。急的,慢的,聪明的,笨的,调皮的,温顺的,等等,没有任何班级缺乏任何一个有着以上”明显性格“的人。

好象是,一堆人聚在一起,每个人只能“无意识的选择”尽情发挥其中一个性格。

再比如把所有PARTIES中爱说话的人集中在一个PARTY,肯定有人就会选择的沉默。而所有不爱说话的人集中在一起,一定能出了演讲家。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哦,想说的是,也许,性格不是人固有的东西,就如感冒人都会,但感冒不是人固有的,只不过人体都有让感冒病毒生存的环境。性格可能是些种子,洒落到各个人的土壤上。具体长出来是什么样,那也得看邻居家的花园里长了些什么。

我觉得这种行走方式很好,把孩子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他们必定要自我重新定义,又要分化,分出来“好“ 的“坏”的,除了不要体罚外。所以,肯定对某些孩子是非常合适,另外一些孩子肯定又是陪练,但没办法。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unny的评论:
“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且不论基因啊、家庭环境啊、性格啊这类其他因素,父母之爱的力量是很大的。”
--Strongly agree!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白云下的橄榄树的评论:
First, I think you are confused with two different concepts. "学会面对失败" is not the same as "狼性教育". The former focused o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your capability, the later only encourages people to survive at all cost. If in order to survive, one needs to be greedy or ruthless or doing things behind other people's back, so be it. You think that is a good way to teach a 7 year old?

Second, when it comes to "辱骂和体罚", one can not only look at the positive effects while ignoring the potential damage that could be done. "这个千万别让孩子在身体上有个三长两短就好."--Nobody can guarantee that if beating becomes a routine.

Third, "蓝队员坚持到最后的都是了不起的"--That's what you think, but members of team blue may not get encouragement from their teachers. Those kids may feel resentful and bitter after they lost, and that's hardly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failure.

Fourth, "好像杰瑟琳.肯尼迪,就曾经把十几岁的小肯尼迪送去锻炼"--That camp do not assume all incoming kids are bad guys. Do you know if teachers can beat their students there? I highly doubt it.

To summarize, the "camps" you mentioned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chool" Mingliang is talking about here.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家的建议,我昨天和punny一样,怎么也上不了文学城了。我当时看完电视节目是挺激动的,也没多想,看看今天大家评论倒是很全面。重点在“因材施教”吧。今天很忙。我先不一个个回了。怎样管孩子的话题还真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欢迎大家接着讨论,周末愉快!
punn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孤草的评论:
因材施教,就是这么回事。可有多少父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个什么材、花心思去研究怎么样去施教以及教什么呢?
punny 回复 悄悄话 明亮啊,亏的昨晚上文学城没法上,不然看了这篇后我肯定会睡不好觉的。
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且不论基因啊、家庭环境啊、性格啊这类其他因素,父母之爱的力量是很大的。好孩子为什么好,因为父母在他们身上花了时间花了心血,跟他们玩、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以引导、跟他们一起成长;坏孩子为什么会变坏,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失职造成的,有时父母老师眼中的"坏"仅仅是他们为了博取父母对自己一点关心关注的方式。有些父母只想赚钱,有些父母只想自己轻松生活,有些父母只管溺爱,这些父母的孩子常常就会出问题。
小孩子应该吃些苦,话虽没错,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行走学校是不是有效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应该是父母在排除自身原因以后才采取的外界干预手段。
白云下的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谁告诉你他们觉得自卑了? 叛逆是因为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能用一般的思维和教育. 最后胜利的红队员,那种荣耀绝对会让人信心倍涨. 而蓝队员坚持到最后的都是了不起的, 这么小就学会面对失败,比起一直被温室里的掌声赞美环绕,不是一件坏事. 输得起的人,才会赢.

其实,你看军队和体校的训练,比行军式的拓展训练残酷多了. 辱骂和体罚是家常便饭. 不过,这个千万别让孩子在身体上有个三长两短就好. 上幼儿体校的也就是7到10 岁的小孩.

十几岁有更严格的camp, 好像杰瑟琳.肯尼迪,就曾经把十几岁的小肯尼迪送去锻炼,所以你看人家长得那么高大.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gentsmith的评论:
老史和明亮,我觉得吧,不同的孩子要不同的教育,比如本草吧,就要父母温柔呵护才能健康成长,但有的小树苗呢,就不大刀去砍不会成材,所以我才说这种方式未必对每个孩子都有效,但也未必对每个孩子都不好。

因才施教,我觉得这个学校不该是为赚钱而设,而是应该有比较严格的入校标准,做个全面的幼儿心理测试,符合某种类型的才可以入校,以免事与愿违。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白云下的橄榄树的评论:

在我看来,这个学校和中日夏令营有两点不同。
1。进入学校的孩子知道自己在父母和老师心目中,是被鄙夷和嫌弃的对象。极度的自卑会造成心灵扭曲和逆反情绪,这个问题在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中并不明显。
2。我没有听说夏令营的老师可以打孩子,可以通过体罚制造恐惧气氛。这样做的后果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它只会让孩子们学会压抑怒火,然后找机会在弱者身上发泄。假如是十五,六岁的学生,人高马大,老师们可要小心了。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打老师以示反抗了。

训练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坚韧毅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觉得这个学校走了歪门邪道。
阿小名 回复 悄悄话 美国也有类似的program,比如专门给富人孩子的camp让他们接受严格锻炼,还有像Ascent Wilderness Program for Troubled Teens。很多孩子吸毒酗酒或者打游戏到了完全失控的程度,父母心操碎了却束手无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双手惩罚孩子。于是送他们去那些地方进行比较极端的训练。记得看过一个报道,里边一个问题少年的父母说,他们送走孩子以后,还是第一次不必再担心孩子去了哪里,做些什么,能否活着回来。

我没看你说的节目。如果只是演怎么训练孩子,很难从表面报道直接下结论。真的要看孩子的具体年龄具体性格具体问题,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都不能一概而论。

my 2 cents...
白云下的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那些中国的小孩太棒了,如果他们真能坚持下来的话. 这是狼性教育. 我小时候,有个中日夏令营事件被报道:中国方面就去的全是三好学生也就是7到10岁的孩子, 也是行军走,类似拓展训练. 结果这些好孩子没有几个能坚持下来的, 因为后面跟着巨大的家长团给拿包拿水.而看日本的孩子,在异国的行军中,都是自己背着大大包, 有病了也要坚持. (想想假如再来次中日大战,谁灭谁啊?)

我觉得这样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训练很有效率.身体都是练习出来的, 没有孩子天生愿意当LOSER, 生病了就放弃, 那是老师会心疼的好女孩; 但在一群"坏孩子" 中,那是被淘汰. 以后在一起怎么混啊? 我能理解红队的欢呼,那是胜利者有的权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只是说说的. 赢是永远的强者心理.

"坏孩子"比好孩子往往更有竞争力,(我说的坏不是品质上的坏) 看你怎么引导.不过, 如果我是那些孩子的家长,回去后都要拥抱和鼓励他们每一个都是最棒的,只要是能坚持下来的.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We need a new definition for "child abuse", I guess...
agentsmith 回复 悄悄话 顶!完全同意明亮的观点,阿草,如果说“有效”,那培养出来的也都是“魔鬼意志”,会后患无穷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爱,鼓励与指引,想想你爸妈对你的无穷爱,才会有这么可爱的大米啊:)
明亮 回复 悄悄话 我今天上自己的博客特别费劲,半天过不来,
还想贴个link,关于那个节目的,也贴不上去,就加这里吧。
http://ent.sina.com.cn/v/m/p/2006-09-25/14171262485.html

未了,嗯,你说的没错,社会也残忍,自然也残忍,我的意思是对于心智人格还未全成熟的小孩子,犯不着这样先入为主的让人为的给他们一些残忍来锻炼他们的意志。这样弄不好会更扭曲人格,而成长以后真遇到事情,是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我还真是外行,只是直觉觉得,这种惩罚+折磨的方式,不适合孩子健康成长。

孤草,嗯,也许吧。我觉得对大多数孩子都不算好的。我还看到有的孩子自残要逃出这种行走学校,这不是事与愿违吗。

未了 回复 悄悄话 觉得行走学校残忍是没意识到社会的残忍,觉得社会残忍是没意识到自然的残忍。
残忍总是相对的,生存才是绝对的。
我们人不就是经历了种种残忍才走到今天的吗。
等那天我们觉得什么事情都残忍了,那么残忍就要降临人世了。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这种行走学校可能也不能一概而论,对有的孩子没准真的有效,但不是每个被送到这个学校的孩子都会受益,而且还有可能会留下被家长抛弃,过早经历磨难的阴影。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我真是希望不要生出一个让我把他送到这种行走学校的孩子啊!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你电视看的真不少啊!:)
我先抢了沙发再来看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